巴黎气候协定要求各国每5年更新一次 “国家自主贡献”(NDC)的减排计划。迄今为止,191个签署国中有58%提交了新的NDC,全球经济约有三分之二已承诺在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净零”排放所覆盖。《经济学人》对各国的气候目标的不同形式和规模进行了评估。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20个排放国占全球排放量的五分之四,其中约有一半国家制定了气候目标。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排放量约占总排放量的四分之一。中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65%以上。随着经济的增长,中国能源消费变得更有效率,因此每单位GDP所消耗的化石燃料也会减少。虽然碳强度持续下降,中国到2030年的碳排放绝对量将略高于今天。
另一些国家的气候目标是与“一切照旧”(BAU)的情景相比承诺减排。例如巴基斯坦承诺到2030年比BAU削减20%,这类“减排目标”目标可能意味着到2030年其排放量激增三倍。巴西于去年12月提交了最新的减排计划,重申其承诺到2030年比2005年的水平减少43%。但巴西对2005年的排放基准线重新进行了核算,从原有的21亿吨二氧化碳的水平增加到28亿吨,因此巴西2030年即便达标,其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将增加约三分之一。
从表面上看,欧盟到2030年减排55%的目标比美国52%的减排目标更为雄心勃勃。但欧盟的目标是基于1990年的水平,而相比之下,美国的计划是以2005年的水平为基础的。这样比较,美国的目标更具雄心。
然而,富国不应该对其减排目标自鸣得意,或者指责发展中国家。所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都做得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