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各行各业的节能降耗工作成为重中之重,煤电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更是如此。火电大省山东在2020年就有21台煤电机组进行了升级改造;内蒙古今年也出台了煤电节能降耗改造计划,未来3年将改造现役燃煤发电机组1200万千瓦左右。
在我国,许多煤电机组还承担着供热功能,热电行业的节能降耗对整个煤电行业可以说是至关重要。2021年7月14日,全应科技举办了热电智能化高峰论坛,邀请行业专家与电力人士共同探讨“双碳”背景下热电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之道。
煤电定位转型 多地政策加码煤电节能降耗
“双碳”目标下,煤电定位转型提上日程,多地发布的政策文件中都提到煤电定位转型问题,煤电将由主体电源逐步向基础性电源转变。在减少新建燃煤发电项目的同时,如何推进现有煤电机组的节能降耗也成为各地接下来的重点工作。
山东省2020年对21台煤电机组进行了升级改造,最小的机组是0.6万千瓦,最大是12.5万千瓦,其中很多都是小热电机组。此外,山东省还出台了煤电机组延寿政策,符合条件的机组在达到设计年限后,还可以超期服役,比如华能国际德州电厂、华电国际邹县电厂等电厂的部分机组都曾获得延寿许可。
山东作为一个火电大省,其对煤电的政策可以说是全国煤电的缩影。在大力推进煤电去产能的同时,也会鼓励仍有利用价值的煤电机组进行升级改造。除了山东,内蒙古及贵州省也在今年提出了煤电机组的节能降耗改造目标。
内蒙古今年6月印发《内蒙古自治区煤电节能降耗及灵活性改造行动计划(2021-2023年)》指出,节能改造方面,要改造现役燃煤发电机组1200万千瓦左右,现役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达到313克/千瓦时左右。
贵州省发布的《煤电机组改造升级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煤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不高于305克标准煤/千瓦时。同时,贵州省这一文件中,还强调了要积极支持煤电机组智能化改造。利用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技术,实现热网热负荷的预测分析,提高准确性和及时性,实现煤电机组智能节能优化,提高供热、供电调度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双碳”目标的提出,将加快推进整个煤电行业的节能减排进程,对热电行业也是如此。上海全应科技CEO夏建涛博士表示,热电产业作为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行业急需要朝清洁化方向转型升级,如何利用先进数字技术赋能生产过程提升热电生产效率,节煤降耗,减少碳排已经成为热电行业最热门的话题, 热电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热电智能化升级 可助力企业年省上千万元
作为浙江省首批热电智能化案例,海宁大都市热电“全应热电云”节能示范项目在2020年年底交付使用,半年多以来一直运转良好。据海宁大都市热电厂总经理张荣荣介绍,和之前的数据相比,今年系统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后每个月节省煤炭400余吨,企业综合能效提升2.8%左右,预计每年可以节省燃煤成本上千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数万吨。
全应科技自主研发的全应热电云,以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实时采集热电生产过程数据,云端构建热电生产端到端数字孪生模型,边端实时计算最优工艺参数,实现热电生产过程最优调控,有效提升热电系统生产效率。
截至目前,全应热电云系统目前已经为11省18市的数十家热电企业提供高效的智能化解决方案,覆盖热电、化工、造纸等十多个行业。
“其实我国热电厂的先进化水平都很高,收集到的各种数据也很完备,只是没有很好地将这些数据利用起来。全应热电云可以在云端构建电厂的数字孪生模型,通过实时计算来优化电厂运行方式,从而使热电厂能效进一步提升。”夏建涛表示,“双碳”目标提出后,热电企业对节能降耗的需求更加迫切,今年全应科技的签单量增长明显,未来热电智能化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 来源: 北极星电力网 作者: sunshi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