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大幕初启,我国核燃料元件事业迎来开门红。2021年1月9日,全球首条工业化规模、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首批产品从中核集团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启运,发往世界首座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为其后续并网发电提供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报道 > 正文

“十四五”开门红!全球首批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启运发货

2021-01-11 07:53 来源:中核集团 作者: 林丽圆 乔子洋

“十四五”大幕初启,我国核燃料元件事业迎来开门红。2021年1月9日,全球首条工业化规模、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首批产品从中核集团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启运,发往世界首座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为其后续并网发电提供燃料动力。

这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最重大的创新成果之一,是推进我国第四代核电技术应用迈出的重要一步;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可持续向电站提供高质量高温气冷堆球形核燃料元件的能力,意味着我国先进核燃料元件研制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走在世界前列的跨越,为我国从“核大国”迈向“核强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赵江涛,清华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姜胜耀,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核研院院长张作义,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马文军,中国华能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文宗,中钢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文军等出席仪式。

在仪式上,姜胜耀指出,球形燃料元件是高温气冷堆固有安全性的最重要基础,是“买不来、要不来、讨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高质量球形核燃料元件的制造和出厂,在世界范围内属于首次,其技术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高技术。未来,希望各方进一步精诚合作,发挥高温气冷堆的独特优势,为我国能源技术转型升级和解决关键核心领域“卡脖子”技术需求做出更大贡献。

马文军指出,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核集团将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与相关方合作,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积极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实现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安全、稳定、经济、高效运行,加大高温气冷堆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力度,确保高温气冷堆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商业化推广需求,为我国核工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王文宗指出,自2004年高温气冷堆重大专项立项以来,华能集团与中核集团、清华大学一道为国家重大专项的顺利实施做出了长久的努力。希望中核北方进一步提升核燃料元件性能指标,为高温气冷堆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据了解,高温气冷堆作为世界公认的四代堆型,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成功完成了双堆冷试,进入了双堆热试阶段;此次发往示范电站的球形燃料元件为7.8万个,是首批交付87万个球形燃料元件的一部分,这些球形燃料元件预计将于今年4月份正式入堆。

球形燃料元件是高温气冷堆固有安全的重要基础,其制造技术是高温气冷堆发展的主要技术挑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配套建设项目——中核北方高温气冷堆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生产线设计能力为年产30万个核燃料球,是世界首条、也是唯一一条具有工业规模的球形燃料元件生产线,这也是中核北方“十三五”期间正式投料运行的一条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截至目前,按照生产计划,生产线已生产出合格的球形燃料元件73万余个,产量、质量和产品合格率等指标均达到甚至是超越了设计水平。

作为我国第一座核燃料元件厂,1958年建成的中核北方是我国目前技术路线最全的核燃料和核材料生产科研基地,曾为我国“两弹一艇”的成功研制作出重要贡献。在63年的发展建设历程中,中核北方始终永葆初心,肩负国家使命,不断开创发展新方式,形成新的技术高地,持续稳定为我国秦山、三门、海阳等多个核电站提供了高质量的核燃料元件,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以及清华大学、中核集团、中国华能、中钢集团等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参加了活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