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调寄《临江仙》
5月28日,随着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关于2020年省内市场化年度交易结果的公告》和《关于2020年月度(月内)交易时间预安排的公告》,四川2020年度电力交易终于落下帷幕。虽然事情告一段落,但是故事一定是要讲一讲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享能汇” ID:Encoreport 作者:汽车修理工)
第一回流言来势汹汹,真相石沉大海
2019年12月23日,攀枝花电力用户X公司向四川省电力交易中心行文,举报售电企业C公司单方面恶意调高用户结算电价。
根据举报材料显示,C 公司将该用户的富余电量合同电价0.0885元/千瓦时、合同外电价0.12元/千瓦时,分别在6月、8月、9月调高至0.3 元/千瓦时、0.256 元/千瓦时、0.256元/千瓦时,造成了该用户电费损失。
2020年1月19日15点53分,四川电力圈内A公众号发送了名为《四川电力零售市场用电风险启示》的推文,对X公司的悲惨经历进行了详细分析。但是,1月20日上午,该文即被删除。随着春节临近,加上新冠疫情突然爆发,本以为此事件会被完全扼杀在萌芽中。哪想到,在3月2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刚刚发布《2020年四川电力交易指导意见》不久,在四川电力交易常用的微信、QQ等网络通讯工具中,就集中大量出现了《C公司不诚信说明》和被删除的推文。这下子,整个四川电力市场圈彻底炸开了锅。“到底用户电价有没有被修改?到底用户有没有举报C公司?” “电力交易中心向省能监办、能源局去了报告,不知道会如何处理这个事?”“当地经委相关科室负责人的女儿在他们公司。据说经委已经出面做工作了。都已经私了啦,把多收的电费退喽。”“攀枝花很多用户都被改了电价。他们有400多家用户,不知道还有哪些受害者?”
......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大量转发上述材料,并在圈内议论纷纷。此事件迅速传播和发酵。C公司对此事件的反应也非常迅速。第一时间向四川能监办、省经信厅提交了报告。报告中,C公司主要是向政府电力主管部门报告了上述流言,但没提及用户的举报材料和是否存在恶意调高用户结算电价造成用户损失的行为,并强调会采取法律措施追究“造谣者”的责任。同时,C公司还提供了一份X用户盖章的《感谢信》,以证明C公司和X用户合作友好。
到底是违反合同和违反交易规则,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恶意调价?还是有机构、有人恶意造谣中伤?总之,我们不知道这起事件的真相是什么?政府有无调查?调查结果又是什么?
该事件的最新情况:
1
1.X 公司被要求在《感谢信》上盖章,才能获得退费。而《感谢信》中,X 公司表示会在2020年继续和C公司合作。但是,X公司并没有和C公司签订2020年购售电合同。
2
2.C公司向其股东单位报告此事,得到股东单位支持,向所在新区的公安机关就“恶意中伤”进行报案。公安机关询问了先前发送推文的A 公众号运营公司,某用户型售电公司在川业务负责人也由于向用户转发了上述材料被请回去喝茶。
虽然......但是......好像也没什么但是。
第二回斗转星移巧腾挪,按下葫芦浮起瓢
四川的铝电交易是唯一不允许售电公司参与的市场交易品种,且低至0.12元/千瓦时的交易电价,一直是谜一样的传说。事实上,四川电解铝产业电价扶持政策是为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在2020年之前,四川省经信委通常是安排五大发电集团接受铝电电量,并给予额外的丰水期优先指标进行补偿,以减少发电企业接受低价电量造成的损失。这在当时存在大量弃水的四川,发电企业能获得丰水期优先指标,那可是一件大大的美差。但是,2020年的一纸文件彻底改变了铝电交易方式。
3 月31 日,由四川省经信厅牵头,联合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省电力公司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铝电合作推动落实相关政策的通知》。通知要求“年度交易时,发电企业按装机容量占比确定应摘牌电量,作为交易电量下限优先开展。如未完全达成交易,则采用自动出清的方式成交。”文件将原来由五大发电集团分摊铝电电量变为了全网水电按装机容量均摊,且没有丰水期优先指标补偿。
4月8日上午9点到12点,四川电力交易中心组织铝电年度专场交易。但是由于五大发电集团在川发电企业的带头抵制,总挂牌电量88.01亿千瓦时的铝电交易,仅成交了6.59亿千瓦时,成交率不足7.5%。同时,五大发电集团将四川铝电交易政策向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作了口头汇报。接到上级指示,四川能监办紧急叫停了铝电交易。
随后,新任省领导在听取汇报时,对此事没有直接表态。在经历了一个月的停摆后,省经信厅组织邀请了五大发电集团负责人座谈,希望各大发电集团理解并支持省上产业发展。5月12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四川铝电进行了第二次专场交易。最后,88.01亿千瓦时挂牌需求,被232家发电企业摘牌,共成交了87.55亿千瓦时,平均成交价0.1136元/千瓦时。
铝电交易算是告一段落。为何铝电交易会影响如此之大呢?
原来,四川发电企业发电计划分为优先电量和市场电量。其中,优先电量包括优先计划、计划外送。当然,铝电电量由于其特殊性,也可以看成是优先电量。
而市场电量包括常规直购电、战略长协、清洁替代等。一般在优先计划电量落地后,发电企业才能确定自己当年的市场电量规模和各交易品种卖价,以确保全年电费收入能够满足经营目标要求。
而发电企业发现铝电失去补偿后,将造成较大电费损失,唯有采取市场电量涨价的方式来减少损失。因此,以五大发电集团在川发电企业为首的“茶话会”唯有抵制。在抵制无效后,他们就顺理成章地将电价仅次于铝电电量的战略长协交易品种,由2019年报价0.23元/千瓦时上涨至0.24元/千瓦时。
另外,由于中小水电企业分摊了铝电电量后,本就较少的枯水期发电能力被进一步消耗,无力参与更多的市场电量交易,因此中小发电企业只能最大限度力保卖价更高的常规直购电,放弃战略长协、清洁替代等市场品种。甚至,有些中小水电企业必须每月转让优先指标,才能完成市场电量,避免受到高额的每月欠发考核。而五大发电集团均有调节能力的电站,可稳稳当当地在家,把中小水电企业的超欠发指标收入囊中。
因此,在2020年四川电力市场年度交易公告中,战略长协品种出现了批零倒挂现象。
而中小水电企业的经营效益也将进一步受到较大冲击,亏损面将更大。随着,未来2-3年,四川用电量继续增长,雅中外送通道投运,省内新增机组仍维持较低水平,那么四川电量供需趋于偏紧状态。可能届时,只有铝电产业能享受四川低电价,而其他产业用户电价上涨将是大势所趋。
第三回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4月26号,年度集中交易将在当日下午17时关门。这一天,五大发电集团的市场营销部门口也算是人潮汹涌。一波接一波的售电公司组团前来购电。
“这个不得行哦。你们去年钻老K*算法漏洞,把平水期和枯水期电量全部抠掉。我们今年必须执行的是新K*算法。最后K下来可以签到0.25元/千瓦时。”
“你们几家售电体量做的大,最后只能来我们这买电,走得脱?” 经过计算器和电脑键盘一顿疯狂敲击后,售电公司的人一个个脸色大变,赶忙掏出手机,走到过道上给各家老板汇报。
3
2018年和2019年,为了在平台集中交易时,卖方能够掌握买方所挂电量包中丰枯电量比例,交易规则上制定了K值算法。这就是所谓的老K算法。按照此方法,售电公司将平水期和枯水期将电量放在月度市场上单买,将能够获得一个全年相对较低的综合采购价。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五大发电集团中的交易精英辈出。他们岂能放过这般雕虫小技。于是,在3月的茶话会上,各家约定2020年常规直购电统一按照新K算法进行电量销售,签约电价不能低于0.25元/千瓦时。
按新K算法,在丰枯电量1:1的情况下进行折算,电厂卖出的批发电价将在0.262元/ 千瓦时。而2020年初,由于增值税率由16%下降至13%,加上“新冠”疫情对实体经济的重大影响,考虑用电企业希望进一步降电价的诉求,几家疯狂的售电公司拼命杀价,造成整个市场零售电价在0.250-0.253 元/千瓦时。
由于四川电力交易市场每年都要拖到下一年开市,因此售电公司代理用户的1-4月是实用电量。如果售电公司不在年度交易市场上购买此部分电量,那形成的偏差电量将接受高价结算。而2020年,用电侧枯水期超用(少买)偏差电量结算价格为0.4139元/千瓦时。在短暂的汇报后,从下午15时开始,多家售电公司纷纷妥协,无可奈何地签下了这份沉重的购电合同。“哇!”突然一个女子在办公室里放声大哭。“你们怎么可以这样收拾我们呢!”女子质问道。原本安静的签字盖章过程,被这个女子的愤怒吼声所打破。
原来,N售电公司和D发电企业初步约定购买年度电量38亿千瓦时。但是D发电企业自己下属售电公司突然要求增加电量,造成D 发电企业多家电厂的枯水期发电能力撑爆了。D发电企业只能承接N售电公司11亿千瓦时。
而此时离交易关门时间仅剩不到半小时了。如果不把1-4月电量买够,那N售电公司将遭受至少3000万元以上的损失。就在这个慌乱紧张的时刻,交易系统突然死机了。交易中心发出通知,“交易延迟30分钟。”在延长的半小时里,D发电企业主动帮助N售电公司协调了其他两家发电企业,分别承接了11亿千瓦时和2亿千瓦时。这样“茶话会”各家成员的常规直购电签约比例基本同步到了可签约电量指标的87%左右。而N售电公司年度电量缺口还有12亿千瓦时,只能通过5-12月的月度交易市场来解决。
眼泪解决不了问题,但是有时也能起点效果。所以,不要以为体量规模做得大,你就有资本去争取定价权。售电公司作为新兵,还是太年轻、太天真了。
*新K 算法:k=278.2×1.245×〔5/12-枯水期电量/(枯水期电量+丰水期电量)〕。签约价格=〔(268-K)×(枯水期电量+丰水期电量)+平水期电量×268〕/总电量
*老K 算法:k=278.2×(2/12-平期电量占比)+278.2×1.245×(5/12-枯期电量占比)。签约价格=268-k
2020年的四川电力交易年度市场,对售电公司而言,是激烈的开始、惨淡的收场。对发电企业而言,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而2020年的月度市场还将继续精彩纷呈。我们一起静待下回故事。
第四回 尽任蛮烟瘴雨,偷换朱衣舞长袖
“我们连续两年都在四川售电公司排名第一,是四川最大的售电公司......”乘风售电公司川南战团长小刘口沫横飞,一顿卖瓜。
X公司伍总撇嘴一笑,回答道:“你们不算第一吧。国网的售电公司加起来可比你们的售电规模大哟。何况他们还有当地供电局的支持。”
“我们是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国网的售电公司都退市了。国家政策不允许他们做售电。”
“不对哦。前两天,供电局营销部柳主任还带着三产公司的人,到我们这来说售电的事。”
“他们现在都是在借壳。”
“借壳?”伍总深吸一口烟,说道“恐怕不是这样哦。柳主任可说了,售电业务是他本年度的考核加分工作,要我们必须支持他工作。他们三产公司和内部合作公司还有售电业务 分成奖励。再说,国网公司还是很稳当的。别的不说,就抄表、交易、退费,甚至偏差电量 的数据这些都是他们在管。我们今年变压器还要增容,验收还免不了求他们。我们还是要和 他们合作哦。”
“现在电改都搞了三年啦,国网公司已经没有那么牛气了。何况,我们比他们电价优惠 得多。按你们去年这个电量结构,我们的报价是每度电 0.248 元,他们的报价可是 0.265 元。电力服务那些我们也是有的。而且我们还有一笔不小的市场返费.....”
“算了。不管你说得再天花乱坠,还是你再去找政府领导来给我们施压,我们都会和国网的售电公司合作。”伍总一句话,盖棺定论。
其实,国网公司开展竞争性售电业务,一直都是被诟病的。一方面,本轮电改主要目的 就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在调度、交易没有独立运行,输配没有分开的情况下,国网 公司开展竞争性售电,是有失公平的。另一方面,国网公司参与售电,包括其投资的各类公 司参与售电,对输配电价的核定也不利。作为扛红旗的央企,国网公司做出表态性的决定:
2019年8月27日,国网公司产业部下发了《关于公司系统集体企业退出售电业务的通知》(产业财〔2019〕24 号),要求国家电网公司系统集体企业应聚焦四类核心业务,坚决退出售电业务。虽然只是部门文件,但是这个态度是很鲜明的。
都说国网公司的执行力堪比中国军队。这不,国网四川公司迅速组织其全资子公司四川 格瑞德资产管理公司,安排下属控股的 28 家三产公司立即退出四川电力交易市场。其中,攀枝花网源、德阳明源、泸州北辰、四川蜀电、四川嘉能佳、绵阳启明星等 6 家三产公司,2019 年度交易售电量合计 97.03 亿千瓦时。加上,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的 39.78亿千瓦时和成都综合能源有限公司的 7.98 亿千瓦时,国网四川公司参与 2019 年度交易的售 电量为 148.61 亿千瓦时,占全省年度市场交易售电量的 17%,独占鳌头。
当然,国网公司拥有如此巨大的售电优势,就这样放弃售电业务,确实很憋屈。于是, 各家三产公司纷纷寻找各自的马甲,换个方式来做买卖。攀枝花网源公司找到了由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和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各持股 50%的国网四川电动车公司,四川嘉能佳找到 了乐山旺源,而德阳明源、绵阳启明星与遂宁明星自来水公司和四川明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类三产公司达成了售电合作。其中,乐山旺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是国网四川电力公司持 股 14.52%的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A 股上市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而遂宁明星自来水公司和四川明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A 股上市公司)100%控股。而国网四川电力公司则是持有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0.07%股权的控股股东。
经过这一折腾,很多售电公司天真地以为,大量客户将脱离国网控制,终于可以分肉吃 了。可是事实如何呢?
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国网四川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乐山旺源建设工程 有限公司、成都综合能源公司、四川明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的新国网系售电公司,在2020 年度交易阶段还是完成了售电量139.98亿千瓦时,占全省 13%。虽然售电业绩相较 2019年有所下滑,但是市场竞争极其惨烈的四川售电市场,国网四川电力公司还是牢牢占据头把交椅。
第五回 自定隆中策,车马炮任我行
“你要投资电解铝,或是多晶硅,北边就要去新疆、内蒙,南边肯定就是云南、四川啦。” “新疆和内蒙的电价、地价确实都很便宜,就是太偏远了,用水、招工都是问题。”
“确实。云南除了电价比四川低些,其他条件还是四川最优。”
......
两家电解铝企业的投资部门负责人在一场招商引资会上相互交流。
2019 年,云南和四川分别出台了电价扶持产业政策后,许多电解铝、多晶硅等高载能 企业前往两地考察投资环境。其中,四川省政府明确提出电解铝到户电价不高于 0.3 元/千瓦时,多晶硅到户电价不高于 0.35 元/千瓦时。
这不,Y公司和J公司就是响应了四川的电价政策,由L市通过招商引资在四川落地的企业。可是,在中央启动本轮电改后,电价由过去的政府核定,变为了由市场决定。电价优 惠政策要落地,电网企业、发电企业、地方政府必须从输配电价、交易电价、财税这三方面 给予让利。可是,在当前大环境下,又有谁愿意再继续割肉呢?国网公司已经连续两年政策 性降价,多个省份出现了亏损。政府财政年年吃紧,减税降负的难度越来越大,唯有创造性 地开发了多个交易品种,并通过设置品种限价,来进一步控制电价上涨幅度。发电企业也就 在这两年,因为社会用电量的大幅增加,供求矛盾有所改善后,才逐步缓过劲来。这次,发 电企业还希望通过抱团取暖来吃回肉,给用电企业涨涨价呢。面对这种形势,L市组织国网公司、园区政府一起协商对策。
“去年,找我们做售电,肯定给你们把到户电价做到每度电3毛2以下,甚至可以到3毛以下。今年,你们要的电价,其实没有多大问题。只是要换个方式来弄。因为国网公司要 求我们集体企业退出售电业务。现在只有你们自己成立售电公司,我们帮你去找电厂,市里再支持下,电厂那边肯定每度电做到2毛2以下,争取到2毛。” 国网L公司的L总对拿到电厂的低价电还是颇有底气的。
“就是。售电,很难吗?不就是低买高卖。”地方政府平台破浪公司协总说道,“我们确实没有专业人员,也没搞过售电。但是我们背靠政府,把园区两大用电企业Y公司和J公司拉着,就已经有30亿度电了。再有国网L公司的大力支持,售电肯定能做好,没有什么问题的。”
于是,破浪公司在2019年末,依托账面上的土地整理资产,在没有足够资金和专业的支持下,火速申请办理了售电资质。
随即,破浪公司着手“架炮、上马、出车”三步棋计划。
首先,架炮。破浪公司请市政府及区政府召开协调会,在框架协议中要求Y公司和J公司必须把电量交给其代理。理由嘛,就是政府招商引资答应的到户电价高于3毛5的部分,由政府财政补贴。因此,补贴必须通过政府的售电公司走。不然,存在电价不透明的可能性。
然后,上马。破浪公司与国网L公司谈定,由国网三产公司以收取咨询服务费的方式帮助其代理售电。同时,为了满足国有企业招标要求,在园区政府的协调下,Y公司和J公司下属的自有售电公司均参与报价。
最后,L市和国网L公司派出高级别领导组团与发电企业D公司商谈,要求给予低价电。
一切都显得那么顺利成章。可是,没点波折怎能叫故事呢? L市副市长带队,国网L公司领导、园区平台W公司领导,一大波人前往发电企业D公司。怎知,D公司热情接待后, 给出的意见是,“电量没问题,电价则按丰枯结构 1:1 必须每度电2毛4。”
按照政府承诺的,到户电价不高于0.35 元/千瓦时进行推算,售电公司从电厂购电的批发电价是0.147 元/千瓦时,这比电厂报出的0.24元/千瓦时低了0.093 元/千瓦时。
这一算,好家伙,如果按照 30 亿度电计算,政府当年就要拿出接近 3 亿元的电费补贴。这对一个三线地级市的财政来说,绝对是一笔巨款。
另外,根据交易规则,破浪公司因批发电价和零售电价出现倒挂造成亏损,必须先把倒挂电费给国网公司足额缴纳。否则的话,破浪公司将面临保函罚没,甚至强行退市的处罚。
政府为什么非要通过园区平台公司代补电费的方式来补贴企业呢?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吗?
近些年里,欧美的“双反”调查,让出口型企业不敢要政府的直接补贴。同时,政府又担心企业不正当套利,所以整出了如此复杂的一波操作。
解决办法当然也是有的。四川铝电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由政府直接出台相关政策,要求用电补贴企业所在区域内的发电企业,直接给予其0.12 元/千瓦时的电价,而电价差额则由政府通过财税、外送电指标等方式补贴给多数为国企性质的发电企业。这样,既可以减 少交易税费,又可以减少利益输送的风险。反正要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那就不如让做出更多贡献、承担更多责任的人得到相应的补偿吧。
第六回 小鬼隔屏听密语,窥得惊天机密
一日,小孙茶馆喝茶。偶闻屏风背后密语。
“看到没?100多家电力用户重复签约。”
“前两年,这种事几乎没有。今年的售电市场可是真够乱的。”
“是啊。2019年恶意改价。今年,改了规则,他们换着花样玩。恶人继续做恶。售电公司信不得。”
“可不是嘛。用户违约、售电公司也违约。政府和交易中心不采取点实质行动吗?”
4 月21日、4 月23日、5 月7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连续下发三份《关于年度交易零售购售电合同合规校核的情况的公告》(川电交易司公告 2020-21、23、29 号)。公告中显示,三批共有130家电力用户,与两家及以上的售电公司签订了售电合同。对此,大家议论纷纷。
“那有说怎么处理吗?”
“没有说呢。只是听说交易中心让电力用户提供情况说明。”
5月11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合规校核结果公布,130家重复签约用户中,4家为合同签订有误,38家承认仅与1家售电公司签约。这42家电力用户保留了 2020年度的交易资格。另外88家电力用户由于承认重复签约,被取消了交易资格。
电力用户在选定一家售电公司并签订合同后,经不起低价诱惑,又与其他家售电公司重 复签约,这种情况应该是很正常的,无非就是违约行为。取消重复签约的电力用户的资格,也是大快人心的。可是有两个疑问,始终让人费解。
一个是,明明该用户提交了两份合同,为何他只承认签约了1家售电公司?难道有一份 是假的吗?另一个是,被取消资格的用户,将造成售电公司偏差电量,这部分损失就由售电公司来承担吗?
与涉事的售电公司一交流,才知道:只要电力用户与售电公司协商好,咬死只承认与一家售电公司签约,另一家售电公司不提出异议,即可保留该用户的交易资格。
“不可能每家售电公司手上那些盖了章、签了字,又是重复签约的合同都能协商好吧? 总有些售电公司要闹吧?”
“闹?他敢!”
这下,故事才开始精彩。一些售电公司在研究了四川电力政策后,选择只做富余和弃水电量两个交易品种。为什么呢?因为价差最大。
这类售电公司通过各种途径,按该品种市场最高限价0.169 元/千瓦时,与电力用户签订售电合同。而富余和弃水电量一般在电厂的采购价为 0.075-0.1元/千瓦时,其度电平均价差高达 0.08元/千瓦时。
问题就在这个各种途径上面。
无论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还是通过各类居间,反正这些搞定用户的途径,表面上都还是 合法合规的。但是,由于高额价差,少数售电公司就开始胆大包天,私刻电力用户公章、伪造用户法人签字,用这种非法手段获得售电合同。
“为什么这些用户没有去报案呢?”
“有的,是因为这些用户规模非常小,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事。还有的,是因为售电公司 会运作,紧急灭火,通过一些渠道把用户搞定了。”
“再给你摆个事嘛。泸州有家用户叫SD水泥,前几日发现自己的电价电量被修改了。于是,他们跑到交易中心来查用户提交的改价申请函。”
“不是今年已经堵了售电公司恶意调价调量的漏洞吗?” “是修改了规则。可是售电公司私刻对方企业公章,自己写个申请函,自己盖上假章。” “假的吧,这胆子太大了。”
“真的假的,鉴定下申请函的公章就知道啦。” “那么凶?这又是哪家售电公司啊?”
“还能是谁?还不是去年那家乘风公司。”
“啊?能源局、交易中心又不管啊?”
“民不告、官不究!”
呵呵......继续喝茶、喝茶......
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
2020 年 5 月 28 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印发了《关于 2020 年月度(月内)交易时间预 安排的公告》(川电交易司公告 2020-46 号)。其中,三个附件明确了用电侧、发电侧交易 安排,并在正文中写道“如遇政策、市场等影响导致交易时间变化,将另行通知调整后的交 易时间。
7月3日,交易中心按文件计划,在上午组织开展6月用电侧事后转让交易。售电公司 登录交易平台显示,此次交易时间为9:00-17:00。后经过市场主体提醒,交易中心在11:55 前,将平台显示修改为 9:00-12:00。并在 12:00,交易平台准时结束了此次交易。
这下,乘风售电公司突然在交易中心建立的QQ 联络群里吐槽。他们在 11:56 提出了对交易中心修改平台显示交易时间的质疑,认为此次交易时间应为 17:00。
按道理,事后交易基本就是调整下偏差考核电量,多个半天时间或少个半天时间,问题不会很大。那为何乘风售电公司这次跳得八丈高呢?原来,他们与乐山W售电公司在线下达成了电量转让,但是到了12:00,对方没有点击确认。如果按照这个交易结果,乘风售电公司将面临偏差考核损失。
文件公布截止时间是12:00,平台显示截止时间为17:00,到底以哪个为准呢?总之,这次交易结束了,交易结果也生效了。可是,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据说,乘风售电公司的总经理亲自给交易中心致电,并在交易结束之后,再次通过交易平台顺利完成了其与W售电公司的事后交易。
“什么?这都可以?难道股市闭市后,还能再达成交易?简直是天方夜谭。”说起来, 我们谁也不会相信。但是,我们国家就是一个善于出奇迹的地方。
早在 2019年10 月,由于来水偏少,加上丰水期优先计划滚动,造成发电侧 10 月份发电指标太多,市场上供远小于求。因此,当月的富余、弃水等计划外电量品种的交易电价暴涨,出现了有价没量的情况。国网四川旗下的售电公司也因为存在不少10月电能替代电量 购买需求,在10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没有买够电量,将损失大量偏差电量考核费用。但是,最终他们也是通过事后非正常交易,并且以一个非常舒服的价格顺利过关。
市场上,有些发电企业也不只一次地说过,他们时常会参加补充交易。
当然,上述说法由于信息公开程度较低,市场监管力度缺乏,我们无法考证这些事。只能当故事去看。但是如果这些故事是真的,那么这些故事就变成了事故。
或许,真的只要你有路子,来次专场补充交易也不是不可以的。
原标题:2020 年四川市场电力交易趣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