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动能源消费革命,实施电能替代,促进清洁发展,做美好生活服务者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守住绿水青山,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盘活绿水青山,才能赢得金山银山。
在能源消费领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飞速发生。公司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着力提升终端能源消费中电能的占比,围绕居民采暖、工(农)业生产制造、交通、电力供应与消费、家庭电气化五大重点领域,大力推行电能替代,让人们获得“天蓝、地绿、水清”的用能体验。
2019年冬天,北京市通州区武辛庄村村民王春峰家因“煤改电”变了样,一听降温就发愁、家里堆满大煤球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公司大力推动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地区“煤改电”,并因地制宜在西北、东北地区利用富余风电消纳等市场化方式开展清洁取暖“煤改电”。
在地域广袤的新疆,风电采暖取代了烧炉子成为新时尚;在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青海省玛多县,县城清洁采暖率达100%;在甘肃、重庆的高海拔山区,清洁采暖走进中小学校园,解决了山区孩子的上课、生活取暖问题……家更暖了,天更蓝了,经济环保的用能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截至2019年取暖季,公司已累计实施792万户居民“煤改电”,采暖面积达7.06亿平方米,近三年相当于在居民冬季取暖领域减少散烧煤205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659万吨。
视角延伸至航运繁忙的河道,交通电气化、清洁化的实践从陆路拓展到水路。2013年,公司将港口岸电作为电能替代的重点领域大力推进,助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
从重庆到湖北宜昌的华夏神女2号游轮每周二凌晨靠泊三峡坝区秭归港。岸电的清洁与便捷受到船员们的欢迎。2019年,公司全力打造了三峡坝区岸电实验区,创新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解决了长江岸电水位落差大、离岸距离远的难题,实现了三峡坝区核心区77千米内岸电设施全覆盖。实验区投运以来,已为2865艘次客货船舶接用岸电,替代燃油1138.1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物排放3585吨,节约船舶用能成本387.4万元。
电能替代从岸电向水上延伸——5月8日,长江流域首艘千吨级纯电动货船“中天电运001”在江苏常州成功试航。据测算,内河10万艘船舶的电气化可带动船舶设计、建造、改装及充电设备等产业发展,产值将超千亿元。
目前,公司已在东部沿海29个重点港口码头建成投运岸电设施97套;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码头和水上服务区建成投运岸电设施195套,基本实现全覆盖;预计到2020年年底,基本实现长江主要港口码头岸电全覆盖。
码头岸边,蓝天碧水。公路延展,绿意正浓。
4月,乘“新基建”东风,公司安排充电桩建设投资27亿元,今年将新增充电桩7.8万个。这为彼时正值复工复产关键时刻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注入“强心剂”。
多年来,公司深耕新能源汽车产业服务领域,建成“十纵十横两环”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充电网络布局向乡村延伸;构建了全球覆盖范围最广、接入充电桩数量最多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积极破解小区充电难题,探索电动汽车参与需求响应的车网互动(V2G)模式。
企业不仅是绿色发展的践行者、参与者,更是受益者。电能替代在工业、物流、城市建筑等领域的纵深拓展,衍生出新的服务模式、产品形态,国家电网也在新的经济生态中探索形成了“供电+能效服务”,致力于促进全社会能效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省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如今已是宜居宜业宜游之地,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49598元。湖州供电公司创新建设生态配电网,加快乡村电气化进程,与乡村转型同步升级。而在蔬菜基地山东寿光,智慧用能正在推广,让种植、养殖户省时、省力,又省心、省钱。
综合能源服务是满足多元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需求的新型能源服务模式,为广大市场主体带来更多智慧体验。上海电力大学临港新校区通过综合能源服务,可降低能耗20%以上。福建凤竹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用上“私人定制”的能源管理系统,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园区节省350万元用能成本……
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加速形成,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截至2020年7月,公司已累计推广实施电能替代项目27万个,替代电量792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散烧煤4.4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7.90亿吨,减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粉尘污染物2.51亿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种生机勃勃的力量正在茁壮滋长,一段绿色发展的旅程正在开启,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电力始终在线、始终坚守。
当纵横神州大地的电网错综交织,涌动在生活中的绿色电能丰沛充盈,产业转型升级的智慧用能愈发高效,电力与绿水青山的故事,正向更宽广的远方走去,在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画卷中,展现更加动人的色彩。
原标题:为美丽中国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