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疫情目前仍然十分严峻,但荷兰政府仍毅然决然的按计划举行了760MW Hollandse Kust Noord海上风场开发主体公开竞标。本阶段是竞争“零补贴”电价,已在4月30日截止。
(来源:微信公众号“欧洲海上风电”ID:EU_offshore)
沃旭、壳牌这些传统油气企业都纷纷加入了竞标队伍,反而之前在标的项目附近海域已经拿下“零补贴”项目的大瀑布、EnBw等企业冷眼旁观,他们对没有参与给出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大瀑布说:“担忧疫情对行业后续造成不利影响,目前还看不清未来状况。”EnBw则解释说:“荷兰压根不是我们的目标市场!”
受疫情影响,欧洲电力需求自3月份以来下滑严重,批发电价下降30-40%,且预计2022年之前不会恢复到正常用电需求水平。如果疫情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有机构甚至预测市场批发电价会下降50%,且影响一直延续到2025年。
这无疑让人们开始担忧那些已经中标的“零补贴”电价的海上风电项目如何在电力市场遭受危机时得以生存,而显然那些早期取得固定电价的项目业主无需担心市场电价的波动,可以高枕无忧了。
本次沃旭“无畏险阻”的执意参与荷兰“零补贴”项目竞标,势必要拿下这块儿大蛋糕,显然是做足了准备——中标后他们将通过“套期保值”和签订长期购电合同来规避市场电价风险。
其实无论怎样,欧洲行业普遍认为,单纯的把新能源项目电价风险转嫁给开发商,似乎不太容易让欧洲实现2050年的减排目标。
欧洲海上风电竞标电价结果
这一点希望国内相关部门也能理解:既然要实现减排目标,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就需要和开发商共同承担市场风险,耐心的培育其成长,这也是负责任的表现,而不是单纯的交给市场去处理。
至于补贴从哪里来?——要想解决,有都是办法。
目前,中国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将在2021年底“戛然而止”,这就好比把一个刚会走路的婴儿直接扔到赛道上去参加长跑,至于旁边有没有帮扶(地方接力补助),一概不管!只是在旁边摇旗呐喊:“快跑啊!你一定行的!”当然,我们不排除有几个“巨婴”可以踉踉跄跄的完成比赛,但这能称得上是一场有序、公正、健康的“比赛”吗?
这不得不让大家越发感到英国CfD政策的“合理性”:投标一个固定电价,当市场电价低于签订的固定电价时,政府补贴差额部分;当市场电价高于签订的固定电价时,对不起,请把多余的部分交回来。这样一来,开发商不用担心“市场电价剧烈波动对收益造成的影响,政府也不用承担过高的补贴额度。
英国CfD竞标电价机制
这样操作的最大好处是让项目的贷款方吃了一个定心丸,项目也能享受到更低的融资成本,更低的开发成本会导致更低的CfD投标电价,反过来减少了政府的补贴开支,形成良性循环。
当然了,这一条在中国显然走不通,因为我们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电价体系。至于国内的融资成本,那和项目好坏无关,只和借款人的“实力”有关。
所以,我们还是冷静的回到残酷的现实,看看怎么说服地方政府接力支持海上风电补贴吧,要不然呢?总不能撂挑子吧?
原标题:由荷兰700兆瓦海上风电竞标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