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的电力市场中,云南一直处于发展的前列。2014年汛期开始云南率先在电力领域推行市场化改革,2015年11月成为全国首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和输配电价改革试点,2016年8月昆明电力交易中心的成立是电改的又一个标示性节点,2017-2018年,云南增加了多个不同的交易品种,鼓励市场主体按“基准价格+浮动机制”签订双边合约。经过这几年不断地探索和努力,云南形成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电力市场运作规则,电力交易成绩斐然。
2019年已过大半,云南电力市场保持良好发展趋势。上半年云南的省内市场化交易成交电量511.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5%,交易电量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速。其中双边交易的成交电量为485.35亿千瓦时,占总电量的94.9%,双边交易可以降低交易的风险系数,成为各个市场主体最青睐的交易方式。西电东送实际完成636.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3%,增速较大。整体来看云南上半年电力交易市场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具体分析请往下看。
一、交易方式:
云南电力交易的交易品种分为3种:省内直接交易、省内合约转让交易、省内电厂跨省跨区交易。其中省内直接交易主要采取双边交易、连续挂牌交易、集中撮合交易、日前交易等方式;合约转让交易主要采取事前合约转让和事后合约转让。市场以年、月、日为周期进行交易。

二、市场准入情况:
截止2019年6月底,共18282家市场主体完成市场准入。电厂方面,共457家电厂完成市场准入,其中,水电213家,风电155家,光伏78家,火电11家,合计装机7394.625万千瓦;用户方面,共17695家电力用户完成市场准入,其中,大工业用户6914户,一般工商业10781户;售电公司方面,共130家售电公司完成市场准入。


近年来云南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根据上图可以看出,云南电力市场的发电企业中水电、风电、光伏企业占比较大,尤其是水电厂注册占比达到47%,装机量更遥遥领先,达到68%,说明水电是云南的优势产业。从另一方面看,可以说云南电力市场很大程度上由自然环境决定,不确定性和波动性较大。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水电行业的不足云南因地制宜的引入了火电长期备用补偿机制,同时也建立了一系列清洁能源消纳机制,促进清洁能源消纳。
三、市场交易情况:
1、电量稳步增长 电价趋于下降


云南2019年上半年省内交易的成交电量为511.37亿千瓦时,平均电价为0.212元/千瓦时左右。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电价最高是在4月份,为0.22794元/千瓦时,最低电价是在6月份为0.15071元/千瓦时,电价的波动区间在7.7分左右。从5月份开始交易电价就处于下滑趋势,6月份电价为0.15071元/千瓦时,这是由于受4月份降电价政策的影响,企业最终降低电价来刺激需求,提高成交量。
2、售电公司更加活跃 多元化是制胜关键

参与交易的售电公司数从去年6月底的42家增至73家,参与交易的活跃度明显提升,同时售电公司的成交电量也在稳步上升,上半年售电公司交易电量占交易总电量的79%左右,售电公司成为电力市场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虽然目前全面放经营性电力用户的发用电计划,售电公司的机会增多,但同时市场上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用户,也就意味着用户需求的多样性。面对市场和用户多样化的趋势,单一的售电业务显然不能满足要求,这样的公司很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淘汰,而那些能够站在用户角度思考,拓宽自己的业务范畴,有更多增值服务供选择的售电公司才能赢得市场。
3、西电东送持续发力 下半年“蛋糕”更多

云南省外送电整体呈增长趋势,电能主要送往广东:云南电网送广东、滇西北送广东、溪洛渡送广东等。日前国家发改委放开发用电计划中提到支持网对网、点对网、网对点的跨省区直接交易,这项政策对于省外送电有重要意义,云南跨省跨区的空间会更大。
目前全国各地用电负荷攀升,尤其是广东用电量领跑全国,这对于云南来说会有更多的“蛋糕”可以拿。另外,云南也进一步扩大电力市场准入范围,将一般工商业用户纳入市场化交易范畴,并新争取到3个增量配电项目列入国家试点名单,这无疑会扩大电力市场总盘子,有助于市场向利好方向发展。小编预测下半年云南的电力市场依然会保持不错的发展,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