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的煤炭工业曾点亮中国一半的灯火,70年来累计生产煤炭190多亿吨,被誉为支撑新中国发展的脊梁。作为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山西的煤炭保有储量2700多亿吨,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近5800亿立方米,铝土、耐火黏土、镁矿等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第一个大

首页 > 报道 > 正文

破除煤炭依赖 山西开启由“黑”变“绿”的能源革命

2019-07-23 08:23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胡志中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省的煤炭工业曾点亮中国一半的灯火,70年来累计生产煤炭190多亿吨,被誉为支撑新中国发展的脊梁。

作为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山西的煤炭保有储量2700多亿吨,煤层气探明地质储量近5800亿立方米,铝土、耐火黏土、镁矿等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首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第一个大型中外合作项目——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诞生在这里。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对山西工作提出总体要求和五项重大任务,点题“实现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形成产业多元支撑的结构格局”。

如今,山西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着力破题,坚定走上转型升级、创新驱动的新征程。当前,这个煤炭大省正肩负着能源革命的新使命——为全国的能源革命综合改革探路。

破除“煤炭依赖 开启由“黑”变“绿”的能源革命

历史,总在一些重要时间节点上令人铭记。

3700万三晋儿女不会忘记,2017年6月21日至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山西省吕梁、忻州、太原等地考察调研。一路上,习近平进田间、坐炕头、入车间,牵挂群众疾苦,关心山西发展,给当地干部群众以极大鼓舞。同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意见》,将山西的转型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关于在山西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审议通过,山西省正式成为全国首个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

由此,山西在着力“破题”中提出,“不当煤老大、争当排头兵”,而这场革命中,山西大同誓当“尖兵”。

“中国的煤炭在山西,山西的煤炭在大同。”山西大同建市至今,煤炭累计产量超过30亿吨。上世纪70年代至2006年,全市煤炭外运量、产量,始终位于全国地级市首位,有着70年的煤炭开采史的大同煤矿集团,更是见证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历程。

“‘人人二百三,共同渡难关’是我们在1998年历经煤炭低迷时的口号,当时的大同矿务局就是一煤独大,举步维艰。”据有关人员回忆,那时的大同,曾因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整个城市“被覆盖在黑色的煤尘中”。

“经济好不好,煤价说了算。”事实上,过去的几十年中,在“一煤独大”的山西,多座“煤城”都有过类似的痛苦记忆。

“山西争做全国能源革命的排头兵,大同争做山西能源革命的尖兵。”大同市长武宏文表示,破除“煤炭依赖”,对煤都大同实现可持续发展、向新型高质量发展城市转变,是机遇,也是挑战。他说,只有将传统能源变成可持续的新动能,百姓才能脚踏“绿色”、头顶“蓝色”,“舍此别无他路”。

事实上,不止大同,吕梁培育“数谷”,晋城发展“光谷”……老煤城开始纷纷贴上新名片,一场由“黑”变“绿”的能源革命正在全省铺开。

不能挖空了资源、污染了家园

老煤企培育新动能,面临着新挑战。

今年年初,同煤集团提出了形成“煤、电、金融、现代煤化工、文旅、物流”6大产业思路,加快推进漳泽百万电厂项目、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等9大项目集群建设。项目全部建成后,同煤集团将形成“煤电化路港”产业链,实现煤与非煤产业结构性反转。

值得注意的是,“十三五”以来,同煤集团非煤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实现900亿元以上,占集团营业总额的一半左右。

数据显示,2018年,大同市煤炭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降低6.1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了3.5个百分点;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28.1%,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8.5%;转型技改投资389.2亿元,占到全市投资的70.9%。

“把资源优势与新技术结合起来,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至关重要,我觉得是对未来的投资。”今年35岁的胡贤贤,如今已是潞安煤基清洁能源公司总经理。在他看来,山西发展绕开煤是不切实际的,但是必须警惕“资源诅咒”,不能挖空了资源、污染了家园,反而因为资源束缚了转型发展的动力。

今年年初举行的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中,山西面向在场的134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30多位外交使节、代表以及众多国际知名企业高管推介了胡贤贤等正在参与实施的项目:“潞安集团180万吨‘煤制油’项目全面投产,成为全球三家能够独立生产高熔点费托蜡的企业之一”。

作为山西转型综改重大标杆工程,潞安集团180万吨/年高硫煤清洁利用油化电热一体化示范项目四台气化炉全部进入满负荷运行状态,日均生产合格产品已达3000吨。

据了解,从曾经无人问津的高硫劣质煤,到明亮剔透的油品,煤炭从燃料变为原料,其价值翻了30倍,实现了对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推动了煤炭的消费革命。

胡贤贤已经在潞安集团工作超过12个年头,“一出校门就来到潞安,赶上煤化工发展的重要时期,企业转型发展需要人才支撑,而对很多年轻干部来讲,平台好、机会多,发展也会比较快,尤其今年省里密集出台的人才激励政策,也激发了大家干事创新的热情。”

正如胡贤贤所说,产业转型,最缺的是人才。

为此,山西坚持用“二流财政”打造“一流人才”政策,今年首次评选“三晋英才”,省级财政拿出1.56亿元进行奖励,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高端领军人才、拔尖骨干人才和青年优秀人才,给予特殊支持。

城市谋求新发展,国企力求转型升级,这些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缩影,并形成了共识:新发展模式不再以规模“论英雄”,重点考核转型指标。

从手撕钢到碳纤维 “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太钢集团是山西冶金领域的龙头企业。几年过去,太钢集团坚持自主创新,调整产品结构,在传统企业转型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当前,太钢集团生产的手撕钢,可以用手轻易撕开,不到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比A4纸还薄。该产品一度被德国和日本少数几家企业垄断,如今,太钢集团不仅打破了这种国际垄断,还成为目前宽幅手撕钢全球唯一的生产基地。

这些创新突破来自一个年轻的群体——太钢集团不锈钢手撕钢创新研发团队。该团队成员共14人,其中13人是青年职工,平均年龄只有33岁。

从笔尖钢、手撕钢,再到碳纤维,太钢集团从传统产业中不断催生新兴产业。

如今,不当煤老大,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开展能源革命综合试点,成为了山西新的使命。煤炭开始从“燃料”变成“原料”,“好钢”也用在了刀刃上。

山西的经济结构正在从过去的“一煤独大”向多元支撑转变。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快速增长,高端碳纤维、石墨烯、碳化硅等一大批关键技术领先全国。到去年年底,山西煤矿数量首次降到1000座以内,煤炭产量连续三年退居全国第二,先进产能占比超过57%。

3年来,山西累计退出煤炭过剩产能8800余万吨。煤层气产量突破56亿立方米,成为全国煤层气产业的引领者。电力装机容量约8500万千瓦,净外送电量突破900亿千瓦时,居全国第四位,大容量和高效率的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已成为山西火力发电的主力机组,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突破30%。建成同煤大唐塔山等23座国家级绿色矿山,原煤洗选率达到72.38%,运行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实现超低排放改造。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非煤工业对山西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4%,超过煤炭工业14.8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2%,加快2.1个百分点。

原标题:山西开启由“黑”变“绿”能源革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