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坚强电网:已建成联接西北、华中、华东、华北四大区域交直流混联枢纽电网。
●改造智能电网:启动“大枢纽、大平台、大通道”电网建设战略,主动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
●转型绿色电网:锦苏、复奉、宾金三大输电线路实现满功率运行,全年外送电量破千亿千瓦时。
6月29日,蜀州—丹景第Ⅲ回500千伏输变电工程一次送电成功。这条4次飞越铁路线,由169座铁塔连接的输电线路顺利投运,标志着四川又新增一条清洁能源消纳通道。
这是一条新的通道,也是一个新的开始。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新中国成立70年,四川电力工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四川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攀升,输送能力持续突破,实现了从省级电网到枢纽电网的巨大跨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为四川增光添彩,70年峥嵘岁月间,点亮一个又一个梦想,让光照耀天府之国。
历经发展 四川电网更加坚强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这是对天府之国最好的诠释。70年前,在这样一个沃野千里、能源富集之地,电却是稀缺之物。
1949年以前,四川的输、配、变电设备数量少,电压等级复杂,全省没有统一的电网。成都、重庆、宜宾、自贡、乐山、泸州等地较大的电厂都是孤立供电,互不联通,全省最高电压等级35千伏的输电线路只有202千米。
1950年12月,四川建成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1956年12月,四川第一座110千伏变电站———重庆盘溪变电站投产。同月,四川第一条110千伏输电线路投运,实现水电、火电联网运行。1970年5月,从龚嘴水电站至豆坝电厂的四川第一条220千伏线路建成投产。
1998年,在四川电力工业史上这是一个应该被铭记的年份。
这一年,四川建成第一条50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二滩500千伏送出工程。线路全长1400多千米,穿越大、小凉山的高海拔地区,技术和施工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2002年,四川电网成功实现与华中、华东电网的联网运行,第一次实现川电东送,四川水电进入跨区、跨省优化资源配置的新阶段。
此后,四川电网建设驶上快车道,电压等级不断攀升,电网日益坚强。
2010年4月11日,德阳—宝鸡±500千伏直流输变电工程双极投运。德阳换流站是四川首座±500千伏换流站,是华中电网(四川)与西北电网首条直流跨区联网枢纽工程。
2010年7月8日,“西电东送”大动脉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成功投运。“向上线”是四川第一个±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每年可向上海输送电量320亿千瓦时。
2014年7月,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溪洛渡左岸至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
2015年,全省电网与外区电网“四交四直”的联网格局正式形成。
随着“川电外送”“川藏联网”工程的顺利实施,四川电网内外互济能力不断加强。目前,四川电网规模居全国省级电网前列,500千伏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位居国网系统第一和第二。四川电网已成为联接西北、华中、华东、华北四大区域电网交直流混联运行的枢纽电网。
历经磨难 四川电网更加智能
四川,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地震、冰灾、洪灾、旱灾、泥石流频发。从汶川特大地震到芦山地震,从茂县塌方到九寨沟地震,四川电网在灾难中经受考验,在灾难中磨砺成长,灾后重生的四川电网更加智能。
北川,这里曾是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极重灾区县之一。
北川,仅仅用了两个半月,在这片土地上就诞生了全国第一座智能变电站。
2010年9月29日,北川110千伏智能变电站正式投运,它是北川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北川新县城提供主供电源,而且对加快新北川智能电网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感觉我们又团结起来进行了一次大会战,及时为灾区群众供电,很自豪。”全程参与了北川110千伏智能变电站建设的国网绵阳供电公司电气试验技术专责李源,回想起投运时的情景,至今仍激动万分。
国网公司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共完成电网投入606亿元,变电站数量由385座增加到605座,是震前的1.57倍;变电容量由2507万千伏安增加到5934万千伏安,是震前的2.36倍;线路长度由2.1万千米增加到3.1万千米,是震前的1.48倍。
实现涅槃的还有雅安电网。
“420”芦山地震过去6年,昔日地震造成的满目疮痍早已消散,一根根银线翻越山脊,为灾区源源不断地输送强大电流。
国网公司累计在雅安投入电网建设资金48.71亿元,开工建设35千伏及以上电网项目59个,10千伏及以下项目1245个;累计完成1007个行政村农网改造,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292.54千米,新建或改造变台5576个,容量818.81万千伏安,农村供电质量得到大幅提升。
历经转型 电网更加绿色
四川,自然禀赋得天独厚。
四川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43亿千瓦,占全国的21.2%,仅次于西藏;其中技术可开发量1.03亿千瓦,占全国的27.2%,经济可开发量7611.2千瓦,占全国的31.9%,均居全国首位,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川西南的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三大水系,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富矿区”。
依托丰富的水电资源,四川电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水电外送和电能替代,让电能更清洁,让电网更环保。
在水电外送方面,自2002年5月27日,四川第一次实现川电东送,四川水电就源源不断地走出去。川电东送输电通道起于四川500千伏龙王变电站,途经重庆、湖北、江西、江苏、浙江、安徽,最终到达上海500千伏南桥变电站,全长2525千米,创下我国500千伏超高压输电通道最长纪录。
2015年起,±800千伏锦苏、复奉、宾金三大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500千伏德宝直流输电线路首次同时满功率运行,全年外送电量突破千亿千瓦时。截至2018年底,四川外送电量达6300亿千瓦时。
2017年,四川水电总装机超过7000万千瓦,“十三五”时期,四川将建成的水电装机约1500万千瓦,通过大电网、大市场、大平台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四川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绿色、经济、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支撑。
在电能替代方面,2013年以来,四川电力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的电能替代工作,先后拓展了燃煤自备(电厂)替代、工业锅炉、电动车等21个领域,累计完成替代电量296.52亿千瓦时。水电外送和电能替代折合标煤约20776.6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54019.74万吨、二氧化硫176.66万吨和氮氧化合物约153.57万吨。
原标题:银线越天府 万家灯火明──国网四川电力70年电网发展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