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早期风电的快速发展、优势风资源区大规模开发,“三北”地区成为我国风电产业的兴起之源,同时也发展成了弃风限电重灾区。在这样的情况下,风场若想再提质增效,就对项目业主和整机设备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弃风“老大哥”——新疆地区,国华景峡南风电场于2018年却成功持续刷新数据纪录,交出了一份优秀的提质增效成绩单。
文/莫小雅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
注:本文为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景峡 (2)_副本.jpg 景峡 (2)_副本.jpg](http://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1904/6369162583276097365967414.jpg)
国华景峡南风电场于2016年12月并网投运。2017年,在北方6省弃风限电的大环境下,风场全年累计发电量约10.82亿千瓦时,超过项目目标发电量7000万千瓦时。2018年,在新疆地区平均弃风20%的情况下,面对6.13米/秒的年平均风速,该风场300台机组全年发电量达13.32亿千瓦时,超过项目目标发电量3.32亿千瓦时;年利用小时数2220h,平均可利用率达99.54%。
风电场取得如此漂亮的运行数据,离不开项目业主和整机商双方的支持与努力。跟随《风能》杂志主办的“最美风电场”活动,北极星风力发电网有机会走进这家风电场,和大家分享其背后不一样的风电“故事”。
不畏艰难 迎难而上
• 短短13天调试并网 克服行业性难题
新疆处于我国西北地区,放眼望去、一片广袤天地。在去往风电场的途中,便可以看到连霍高速(G30国道)两侧的戈壁滩上,一排排风机屹立于天地之间。据官方资料显示,国华景峡南风电场项目采用300台单机容量为2MW的中国海装HZ111/2000L型风力发电机组,项目业主为国华(哈密)新能源有限公司。
![景峡 (6)_副本.jpg 景峡 (6)_副本.jpg](http://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1904/6369162581774311469526869.jpg)
2015年9月,项目开启吊装工作;2016年10月,吊装全面完工;2016年12月12日,风场调试工作正式展开。值得一提的是,从2016年12月12日至同年12月24日,300台机组的调试全部完毕,仅用时13天!这将业内的调试效率提到新高度,并且在规模以及质量等方面打破了国内多项风机记录。
重庆海装风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新疆事业部客户经理练冬指出,如此高效,离不开“人机料法环”的五大保障,即优秀的团队、可靠的主机、完备的物资、规范的标准以及以远程专家系统为代表的全流程技术支持保障。在调试时,大概配备了70余名中国海装运维人员,严格坚持“四保”:保安全、保质量、保数量、保计划。在当时没有免爬器的条件下,海装运维人员全部“裸爬”风机,加水防冻时最高甚至一个人一天爬24台机组。
![景峡 (8).jpg 景峡 (8).jpg](http://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1904/6369162579480880292842614.jpg)
而中国海装300台HZ111/2000L型风机性能也在实践中得到了验证,这款机型在接入电网系统时表现出很高的稳定性。自风电产业发展以来,陆上风电机组规模化并网发电引发的次同步振荡问题严重威胁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新疆国华景峡南风电场作为目前国内单期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此类问题。“它属于行业性难题,而我们的机组在2017年的一次与电网次同步振荡现象的偶然对抗中,全面抑制振荡,实现持续稳定发电。”练冬指出。
由此可见,中国海装在2年前就已成功克服大规模装机下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并在其他风场进行推广应用。2018年9月,在同样位于哈密的三塘湖风电场,同样是中国海装的2兆瓦风电机组全部抵挡住地区电网的次同步振荡“袭击”,标志着其全面掌握抑制电网振荡的技术。
![景峡 (9)_副本.jpg 景峡 (9)_副本.jpg](http://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1904/6369162575336343232904245.jpg)
•优质设备+全方位服务 助力发电效益提升
影响风电场经济效益的因素主要有风能资源、前期选址、机组选型......众所周知,新疆属于我国I类风能资源区,风场所在区域2018年年平均风速达到6.13m/s,在不考虑风资源的情况下,位置选好了,机型选好了,风电场才能发更多的电,从而达到优质运营效益。
![景峡 (1)_副本.jpg 景峡 (1)_副本.jpg](http://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1904/6369162573512438917138338.jpg)
中国海装HZ111/2000L型风机叶片长111米,为双馈性风电机组,在采风和稳定发电量方面具有直接优势。且从吊装到现场调试以来,完成了高速制动前的弹簧片、到风速风向线的改变,以及调试过程中变频器、齿轮箱为避免后期漏油等二十多项技改,面对新疆夏季高温、冬季低温也各自有不同的设计,这些都保证了机组提升其安全稳定性。
再好的机组,也需要后期良好的运维来延续其性能,目前国华景峡南风电场还处于三年质保期内,由中国海装团队负责全生命周期运维,做到了24小时响应。业主方也积极大力配合,每个事业部都配有一级库房、二级库房提供备品备件;在特殊时段有要求的话,业主也会安排人手和海装团队共同值班。记者参观时恰逢风电场机组标准化建设时期,风场的安全警示、重新划线、标识牌等安全运维方面工作都在进一步加强中。
![景峡 (11)_副本.jpg 景峡 (11)_副本.jpg](http://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1904/6369162571733637175444426.jpg)
国华(哈密)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国忠在和记者交谈中也表示,“发电量提升无非三方面,一是风资源,二是设备性能,三是项目管理。中国海装作为军工央企,表现出来的技术实力和风电设备性能确实不错,300台机组 13天之内就全部完成了并网调试,并且机组已经过了240考核关,安全性能得到了验证。”
可以说,高标准的硬件配置与专业的技术人员,做到风场安全运行万事俱备,那么在当前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加持下,风场又将面临何种发展路径?
•智慧运营监控 借数字化东风减少故障率
作为目前国内单期规模最大的风电项目,国华景峡南风电场项目可谓国内首例,管理不易,面临的最直接的一个问题便是各场区间的通讯响应问题。伴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风电场建设和运维也逐步走向数字化,这也成为了国华景峡南风电场智能联动、发电量提升的良好助力。
![景峡 (4)_副本.jpg 景峡 (4)_副本.jpg](http://img01.mybjx.net/news/UploadFile/201904/6369162564234208231040643.jpg)
据了解,在风电场进入运行后,全场采用了智慧运营的集控系统,测量值、信号值、风功率预测、风机故障预警……大多数数据都可以在集控系统上显示并进行远程操作,加上无人机巡检、智能眼睛巡线,以及中国海装LiGa大数据平台的预警系统等,国华景峡南风电场实现了少人值守,甚至是无人值守,风电场管理有了质的提高。
发力“三北” 未来可期
随着我国弃风限电明显缓解,继内蒙古、黑龙江、宁夏后,吉林也成功“脱帽”,由红色预警转为绿色,“三北”重启也成为未来风电增量的一大市场。提及“三北”重启,陈国忠也认为,“以后‘三北’大型风电基地的方式还是可行的,只是需要考虑到通道输电线路的建设及送出、就地消纳的能力与存量。”
近期,内蒙古乌兰察布风电基地一期600万千瓦示范项目公布中标结果,中国海装(900MW)榜上有名。针对乌兰察布大基地项目,中国海装新推出了新一代3.XMW平台系列化机组,该系列机型在不同的I、II、III类风区风速下,风场满发小时数可远超3000h,更甚者部分机型接近4000h。
不畏艰难,迎难而上,中国海装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