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我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部署,精准施策、主动作为、奋战攻坚,扎实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各项工作任务,千方百计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取得了明显成效。一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市场 > 正文

广西:2019年第一个监管周期适当调减输配电价 力争全区火电企业年平均发电时数达4000小时

2019-02-03 09:16 来源: 广西发改委 

2018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我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部署,精准施策、主动作为、奋战攻坚,扎实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各项工作任务,千方百计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2018年工业经济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运行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市场疲软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区工业经济增速在上半年出现大幅波动下滑,经持续频繁调度、密集出台政策,全区工业经济增速实现大幅回升,呈现出“前高后低、总体趋稳”态势。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工业生产稳中趋缓。1-11月,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4%,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预计全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左右,较全年10%的目标任务高1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左右,较全年7.2-7.5%的目标任务低2.2-2.5个百分点,较上半年高0.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1-11月,全区工业投资预计同比增长12%。预计全年,全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左右,较全年5%的目标任务高7个百分点,预计较全区固定资产增速高1个百分点。工业节能指标距年初差距较大。1-11月,全区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4.2%。预计全年,全区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上升3%左右,较年初-2.5%的目标任务高5.5个百分点,主要是受部分高耗能产业增长和电力生产消费结构变动的影响。先行指标稳中向好。1-11月,全区工业用电量同比增长21.9%,已连续12个月保持20%以上的高增速增长;预计全年,全区工业用电同比增长20%,增速持续保持全国前列。1-10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6.4%,增速较全国13.6%的增速高2.8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全区规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8%左右,较全国高3个百分点。

(二)主要工作亮点。2018年,全区工业经济主要呈现出以下亮点:

1.理清了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在全国率先召开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今年5月,我区在全国率先召开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坚定实施工业强桂战略,推动实施传统产业二次创业、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振兴轻工业三大任务,目标到2020年,初步形成工业高质量发展新体系;到2025年,工业发展总体达到全国中上水平。推动出台《关于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年)》。并确定了今后三年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就是要按照培植“工业树”、育护“产业林”的发展思路,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做大做强工业规模和实力,着力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提升工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坚持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实施强链补链延链工程,以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四新经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领发展新兴产业,强力弥补轻工消费品工业短板,提升农副产品就地精深加工能力,实现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坚决破除制约工业发展的机制障碍,推动工业实现创新绿色高效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新路。

2.传统产业“二次创业”成效凸显。在铝产业方面,创新铝产业“铝—电—网”发展模式,推动区域电网建设,破解多年制约铝产业发展“瓶颈”。大力打造的百色区域电网一期、华磊平果铝基轻合金、百矿(田林、德保)煤电铝一体化项目电解铝一期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铝产业形成了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电解铝、铝精深加工、再生铝循环利用的全产业链。在机械产业方面,进一步加快工程机械、内燃机、电工电器、农业机械四大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集中力量重点推动南宁、柳州、玉林3个智能制造城项目建设,柳工集团轮式装载机等产品销量连续三年名列全国前茅,被工信部认定为“单项冠军”产品;玉柴集团在国内率先发布国六发动机,成功跻身国际内燃机行业第一梯队。在冶金产业方面,大力推进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一期、盛隆冶金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完成以防城港为核心的“一核三带九基地”布局,广西盛隆冶金成为全区首家入围中国企业500强的民营企业。在汽车产业方面,积极开展汽车消费月活动和新能源汽车专项消费月活动,加快我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并组织实施一批汽车产业跨越发展技术改造工程,华奥贵港汽车制造项目一期新能源大客车建成投产等项目加快建设,形成了再造一个汽车城的“贵港模式”。

3.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绩突出。一是有序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今年6月,2017—2018年煤炭去产能指标(186.3万吨)整体转让项目在北部湾产权交易所集团成功挂牌转让,成交金额20493万元,这是我区开展的首批煤炭去产能指标市场化交易,开创了我区首宗煤炭去产能指标进场交易的历史。全年实际关闭煤矿矿井13处,化解过剩产能147万吨。二是集中力量取缔行业发展痼疾“地条钢”。牵头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制定出台《广西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工作方案》,将责任制网格化管理细化到乡镇一级,并组织开展全覆盖、无死角“地毯式”专项大排查,不折不扣地完成好防范“地条钢”死灰复燃各项任务。三是稳步建立“僵尸企业”处置机制。出台《有序推进非国有“僵尸企业”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处置方式,推进“僵尸企业”处置有序开展。

4.工业投融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一是新兴产业担保基金工作有序推进。设立工业新兴产业担保基金,稳步推进基金池到位规模达到3亿元,专项为广西工业新兴产业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2018年组织收集担保业务项目101项,合计申请融资额度为79.495亿元,并已分三批按程序向广西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推荐项目38项,融资金额合计12.9亿元。二是加快推进直接股权投资取得实效。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同意成立广西工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后,新兴产业办项目组于2018年5月起协调第一批新兴产业直接股权投资资产划转至广西工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划转资产15.66亿元。积极推进第一批新兴产业直接股权投资项目实施,拓宽被投企业的融资渠道,带动企业投资206亿元。推进第二批直接股权投资项目进展并已获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安排资金18.8亿元支持26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三是成功组建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12月1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议通过设立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下步,我厅将完善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运营机构设置,组织开展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项目申报及投资前期工作。

5.以电力体制改革为中心的降成本工作成绩巨大。一是扎实开展“降成本政策落实年”活动。以大查摆、大宣传、大评估“三大活动”为抓手,推动制定完善政策条款,全面促进全区降成本政策落得下、有效果。预计全年为企业降低成本约915亿元。二是扩大电力交易范围和规模。出台《广西工业园区和现代服务业电力市场交易方案》,进一步降低用户准入门槛,扩大市场交易范围,在实施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电力用户市场交易的基础上,将112家自治区级以上的工业园区10kV大工业用户、首批38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用户以及服务器数量超过1000台(含)的大数据中心用户纳入市场交易范围,实现大工业所有电压等级全覆盖。截止目前,参与交易用户2365家,增加4.3倍,成交电量521亿千瓦时,预计降低用电成本45亿元。三是建立水火核发电权转让机制。出台《广西水电与火(核)电发电权交易方案》,首次系统开展水火(核)电发电权交易,由水电机组替代燃煤机组发电,有效消纳清洁能源,缓解水火核的矛盾。全年组织开展了7批次水火(核)发电权交易,成交电量35.7亿千瓦时,有效避免了弃水现象的发生。

6.建立健全工业运行监测分析的新机制。在全面分析、精准调度的基础上,强化政策协同效应,推动解决工业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使监测运行更具效率、更富成效。一是运行监测分析手段更加丰富。建立定期监测分析和调度制度。针对每个时间节点全区工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按月召开定期的全系统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向各市、县调度主要行业运行情况。建立“一对一”定点联系督导制度。厅领导主动深入重点工业大市,建立“一对一”、“点对点”常态化工作机制,指导各重点市开展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并抓好生产要素调度及保障。建立政策研究储备制度。厅主要领导经常召集各相关处室共同讨论经济运行情况,谋划、储备措施建议。同时密集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比如汽车消费月奖励政策、电力体制改革政策、12月份促增长“专项电力交易活动”八大举措等。据统计,全年共召开定期或不定期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会30余次,有力地确保全区工业经济稳增长。二是运行监测分析载体更加有效。通过以开展大调研大服务活动为载体,重点联系服务100家重点工业企业,按照“一位厅领导、一个业务处室、一个联络员、一个具体帮扶方案”的机制精准联系服务工业企业,定期监测和收集重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跟踪分析,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协调解决各类问题60余项。三是运行监测分析机制更加健全。建立区、市、县三级纵向联动机制。推动建立自治区市县三级政府领导联系服务工业企业生产运行工作机制,以自治区级抓40亿元以上“领头羊”企业40家、市级抓“骨干型”企业700家左右、县级抓“成长型”企业5000余家,实现全区规上工业企业联系服务全覆盖。适时邀请市、县人民政府领导到工信厅共同分析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及面临的问题,研究解决对策。建立相关部门横向协同机制。定期与统计、税务、商务、电力等相关部门交流工业经济运行关联信息,相互印证,综合把握工业发展动向和趋势。建立定期督查通报机制。综合运用红黑榜监督机制,通过定期发布红黑榜,督促各地落实政策、协助解决企业生产经营问题,推动企业增产增收增效。四是强力推动企业上规入统成效更加显著。召开全区推动工业企业上规入统工作推进会,督促各地加快上规入统工作步伐;出台新上规入统企业奖励政策,加强与统计部门的协调配合,推进已出台的鼓励企业上规入统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组织企业加快申报进度,全年完成入库企业722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2家。

7.区市县工业联合招商机制成效显现。一是建立区市县联合招商机制。充分发挥工业和信息化厅专业性强和地方政府资源富集的优势,共同组织专项招商推介活动,推动与蒙山、平乐县开展联合招商。积极组织部分市、县政府赴浙江、江苏、深圳等地开展新制造新材料、医药、电子信息产业招商。二是开展重点产业链招商。实行“一条产业链、一名领导、一个处室、精准招商”的工作模式,成立12个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小组,各产业链招商引资工作小组负责相应产业链条的招商引资工作,制定产业链精准招商方案,收集策划招商引资项目,组织开展产业链专题招商活动。三是强化招商考核激励。把“工业园区新签项目合同投资额及开工率”列为设区市的绩效考评指标,积极推进各地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2019年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形势

2019年,从全球范围来看,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在减弱,国际贸易增长有所放缓,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现象将可能会延续。从国内来看,经济形势充满错综复杂的各种变数,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下行压力有所加大。总的来看,我区工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复杂多变,尤其是市场环境全面趋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偏多。但是,整体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与此同时,要实现明年我区工业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不少积极因素也在进一步集聚。

(一)有利因素

1.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工业发展,工业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全面启动。一是进一步完善工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和举措。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召开,明确了“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工业高质量发展思路及发展目标、任务,绘就了我区新时期工业发展路线图,吹响了大力推动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会后,全区上下以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的精神为指引,加快理清工业高质量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找准工作抓手,创新落实举措,奋力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党政重视、工信主导、部门协同、各界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市县加快绘制“工业树”。北海市率先启动“产业树”编制工作,围绕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和海洋产业、林纸与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和高端服务业等四大产业编制“产业树”,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工作,补足缺失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全产业链发展。其他市、县也在加快推动“工业树”编制工作。三是工业投融资机制进一步完备。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了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直接股权投资、工业新兴产业融资担保基金、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等投融融资机制,推动出台广西重点工业企业专项转贷资金机制的指导意见,有效缓解工业企业资金周转难、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工业企业“轻装上阵”。四是市县“一把手”抓工业机制加快形成。市县主要领导对工业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纷纷出台一批“一把手”抓工业机制和举措。如河池市建立县区党政“一把手”抓工业责任机制,强化县(区)党政“一把手”对县域工业发展的领导,切实把促进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摆在各县(区)党委政府工作的突出地位,推动县(区)主要领导切实履行工业发展第一责任人职责。

2. 一批重大龙头项目落地建设,形成有效投资增量。预计2019年,全区将有一批“新续建、新竣工、新开工、新签约”重大工业项目,有效带动新一轮工业投资增长。其中,新续建项目372项,总投资2361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482亿元,项目建成预计新增产值3756亿元。柳钢防城港钢铁基地、中铝生态铝工业基地、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一期工业气体岛、信义集团特种超白超厚超薄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及其深加工、百矿集团平果年产100万吨铝精深加工、贺州健康云港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将进入大规模投资建设阶段,将有效带动新一轮工业投资增长。新竣工项目210项,总投资1085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228亿元,预计2019年形成产值680亿元。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二期、广西中烟柳州卷烟分厂“双喜”卷烟品牌专用生产线技术改造、靖西天桂铝业年产80万吨氧化铝、崇左南国铜业铜冶炼工程一期、盛隆冶金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新开工项目280项,总投资2150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375亿元,项目建成预计新增产值3443亿元,惠科电子北海产业新城一期、泰嘉电子钦州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深科技桂林智能制造、中强铝业贵港年产10万个全铝车厢及500万平方米铝合金模板系统生产线建设、梧州(正威)国际宝玉石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一期、河池南方120kt/a锌氧压浸出绿色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将在2019年实现开工建设,将形成新的投资增量。新签约项目275项,总投资1065亿元,2019年计划投资35亿元,项目建成预计新增产值1698亿元。上汽通用五菱中高端乘用车产品升级、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南宁智能终端生产基地、中国电子北部湾信息港二期、中国能源工程集团百色硅电一体化产业项目、川恒集团崇左铜钛磷绿色循环产业基地、广州和合集团来宾绿色建材加工贸易物流一体化建设等重大项目签约落地,为工业投资增长提供后续支撑。

3.持续优化发展环境,推动民营工业发展呈现新活力。2019年,国家将全面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自治区层面也将出台壮大民营经济的意见等政策,特别是在解决民营企业税费负担、融资难融资贵、营造公平环境、优化政务环境、加大招商引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等方面出台支持性政策,进一步优化我区民营工业发展环境,激发民营工业发展呈现新活力。

4.规上工业产值基数核实修订夯实了工业增长基础。2018年,全区开展了规上工业企业基数核实修订工作,共核减2017年的工业产值7943.1亿元,占比29.5%。其中梧州、百色、玉林、桂林、南宁等市核减比例较大,分别为52%、47%、45%、40%、37%。核基后,我区工业卸下了较大的历史遗留包袱,既夯实了2018年工业稳增长基础,也为2019年工业增长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挪腾发展空间。

5.行业投资热点增多,投资增长形势趋稳。今年1-11月,全区41个工业行业中有31个行业投资保持正增长。其中,烟草制品业、纺织服装和服饰业、木材加工、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10个行业增长势头强劲。2019年,随着资源型产品和消费型产品市场价格回落,以及一批支持民营工业发展政策的出台,将会进一步激活民间工业投资意愿,部分行业具有更多的投资空间,进一步支撑全区工业投资平稳健康运行。如医药行业随着一批支持政策的全面实施以及重大项目的竣工投产,将全面改变我区医药行业持续负增长的不利局面,预计2019年全区医药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0%左右,重点医药企业如桂林三金预计同比增长7%、桂林晖昂生化药业预计同比增长10%、梧州三鹤药业同比增长11%左右。

(二)不利因素

1.中美贸易摩擦的冲击。今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造成产品成本上升,企业订单量下降、企业减产、效益下降、开工不足等影响初步显现。据统计,受中美经贸摩影响,2018年全区工业产值下降53左右,分别是电子信息制造业5亿元;轻纺行业1.2亿元;食品加工行业 45亿元(粮油加工25亿元,坚果加工12);装备制造行业10亿元。同时,中美贸易摩擦的后续影响进一步显现,除关税壁垒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知识产权、投资审查、汇率、利率以及“长臂管辖”等与贸易相关的措施风险增加,对贸易环境的直接影响进一步加强。虽然目前中美贸易摩擦虽暂时缓和、进入僵持阶段,但预计2019年贸易摩擦“边打边谈”的概率较大,情况不容乐观。一旦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演变升级,则对我区工业的影响更加严重,由此带来的企业减产停产损失可能超过200亿元。

2.国内消费市场趋势下降。11月份以来,受市场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工业品需求回落的影响,我区资源型工业品价格和消费型工业品价格均呈现下跌态势,其中电解铝价格由年初的高点回落至13000元/吨以内,钢材价格从11月份回落近1000元/吨,新榨季糖价较上榨季少800元/吨,汽车行业量价产跌。预计2019年,大宗工业品价格有可能进一步回落,供给侧改革等政策因素的支撑作用减弱,迭加包括原油在内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下跌将形成合力拉低PPI,单月跌破0的可能性不小,工业领域发生通货紧缩的可能性提高。

3.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影响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高技术产业占比不到10%,而高耗能产业占比近40%,长期积累形成的资源型产业增长乏力,产业链条短、知名品牌少、技术含量低等问题突出,支撑经济快速增长的要素成本优势、边际效用日益递减,增量较快的铝、冶金、汽车等行业面临下滑形势。汽车: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受我国车市走向基本饱和、“国六”排放标准政策影响,预计明年中国汽车市场将停止增长。从我区汽车行业情况来看,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等企业产品库存量大,清库存压力较大,导致企业不敢再多生产,汽车产量下降,产值下滑明显,预计全年汽车行业总产值同比下降5%左右,2019年极有可能零增长。据最近摸底预测,2019年上汽通用五菱、方盛轿车等企业产值增速为0%,东风柳汽产值预计下降2%,柳州五菱柳机动力公司产值预计下降10%,行业发展形势十分严峻。冶金:受北方冬季钢材需求下降、北材南下使得南方地区出现供大于求以及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预计2019年冶金行业面临形势严峻,预计产值同比增长2%左右。主要原因是,一方面2019年一批重大项目投产预计均在2019年底投产,对全年产值贡献有限;另一方面,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房地产市场回调、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放缓、汽车销量下滑、全国钢产能同比上升以及国内钢材价格大幅下跌等因素影响,冶金行业将会面临更多挑战。铝:今年四季度以来,国内铝价创下年内新低,表现低迷,而上游氧化铝、铝土矿价格却一直维持历史高位水平,大量电解铝企业不堪成本压力,持续亏损下被迫减产。综合国内多方机构的研判情况,2018年全年铝价整体处已经于低水平运行,在成本线附近小幅波动,预计2019年铝价或延续低水平态势,成本指导价格导向或将常态化。我区合规电解铝产能继续保持小幅增长,2019年建成投运的产能约63万吨,实际产量约增加30万吨左右,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下,有色金属行业增长的预期会下降。从区域发展情况看,北部湾经济区增速加快,而桂北地区、老工业布局集中地区增速明显放缓,南宁、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等传统工业占比较大的市增长低迷,贵港、北海等市虽然预计可实现高速增长,但由于工业规模偏小,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程度不足。

4.新旧动能转换偏慢。由于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性、体制性和素质性矛盾仍未根本变化,旧有动能持续减弱,我区建立在传统产业、传统模式的经济增长空间小,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逐渐不足,环境、资源已经触及“天花板”。如我区工业的十大支柱产业中,多数属于低端低效原材料行业,产品处于中低端,市场竞争力弱。近年来,由于有色金属冶炼选采、水泥建材等产能过剩,原材料价格和人力成本上升,导致铝、镍、锌等有色金属和石油、钢材、水泥的价格起伏不定,甚至出现生产企业出厂价格比成本低的“价格倒挂”现象,停产半停产企业明显增多。同时,虽然我区在一些新经济领域取得积极进展,但新兴产业经济总量不大,规模效益不突出,在产业体量和增长贡献上无法与传统优势产业相比,难以弥补传统经济下滑导致的增长缺口,短期内无法承担稳增长挑大梁的支柱作用。

5.僵尸企业基数较大带来增长“包袱”。当前,我区僵尸企业数量多、产值基数大,未能实现有效出清,已成为影响我区工业稳增长的重要因素。据统计,截至11月份我区停产半停产的僵尸企业有762家,1-11月产值804亿元,占2018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约4%。僵尸企业主要集中在南宁、柳州、梧州、贵港、玉林等市,其中南宁116家,产值约115亿元;柳州56家,产值约66亿元;梧州67家,产值约84亿元;钦州53家,产值约133亿元;贵港79家,产值约86亿元;玉林88家,产值约68亿元;来宾56家,产值约69亿元。由于这些僵尸企业未能及时出库并清除去年同期基数,造成去年同期基数虚高,客观上拉低了全区工业增速水平。虽然今年全区经过努力核减了7900多亿的产值基数,但由于僵尸企业未能有效处置,部分抵消了核基的成效,造成历史遗留“水分”未能充分挤干,形成一个较大的包袱拉低我区工业增速。此外,这些僵尸企业如不能及时出清,2019年的基数仍将虚高,并将持续影响2019年工业经济增速,预计下拉2019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约3.7个百分点。

三、2019年发展工业的主要思路和重大举措

2019年,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落实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升级带动高质量发展、优化布局推动高效益发展三方面实现新突破,确保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全区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年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目标:规上工业增加值和总产值目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9.0%—9.5%。工业投资目标:预计2019年工业投资增速区间为8%—10%。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预计2019年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1%左右,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5%,轻工业产值增长10%,两化融合工业应用指数达78,规模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2.5%。

围绕明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大举措”:

(一)着力引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推动龙头企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一是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从十大千亿元产业和新兴产业中瞄准一批主业突出、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按照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成长性好、经济效益好、经营机制灵活等要求,制定龙头企业认定标准,以行业为基础,建立自治区工业龙头企业培育库。二是帮助企业编制发展规划。指导龙头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产品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帮助企业选准产品主攻方向和未来发展方向,高质量高水平编制企业发展规划。三是建立分工负责机制。根据我区不同类型龙头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差异情况,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研发机构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动龙头企业普遍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四是继续完善科工联席会议制度。从推动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出发,围绕重点领域和龙头企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定期召开科工联席会议,集中研究并作出系统部署安排,打通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化之间的通道,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与工业融合发展。五是指导企业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国有龙头企业,重点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对于民营龙头企业,重点是指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提升管理水平,促进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六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鼓励企业积极开拓东盟地区及“一带一路”等国际市场,推动发动机、微型汽车、载货汽车、多功能乘用车及专用车等产品出口形成规模优势,扩大装载机、挖掘机、压路机、农业机械、电工电气、船舶等工程机械产品出口。

(二)制定方案精准补链,推动产业链建设实现新跃升。一是推动市县制定重点产业的产业链方案。按照自治区出台的12大重点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发展方案要求,抓紧落实工作责任具体分工制度,一名厅领导主抓一个产业集群、各处长主抓一个产业链,共同推动产业发展。各市要选准2—3个主导产业,加快梳理制定重点产业的产业链方案,集中精力补链条,画好“工业树”图。各县(市、区)也要明确本区域的重点产业链,制定一批产业链具体实施方案。二是推进一批补链重大项目。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谋划一批补链重大项目,着力健全产业链条。自治区将重点推进100项补链重大项目建设,建立重大工业项目调度机制,推动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三是实施产业链招商行动。自治区将及时推动产业链的重大龙头项目招商,重点研究梳理补足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的重大补链项目清单,开展精准补链招商,重点抓好医疗器械、钢铁、电子信息、健康养老等4个方面专项招商。四是集中力量狠抓“十大十小”产业和“十老十新”产业链发展。重点抓好“十大”产业:钢铁、汽车、电解铝、木材家具、建材、糖业、电子产品、工程机械、柴油发动机、水泥;“十小”产业:医疗器械、服装、丝绸印染、陶瓷、农业机械、酿酒、节能环保、医药、包装饮用水、米粉;“十老”产业链:钢铁、水泥、糖业、木材家具、汽车、工程机械、陶瓷、农药化肥、烟草、粮油加工;“十新”产业链:石墨稀原料及应用产品、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智能机械装备、高纯铝、稀土产品、手机、装配式建筑、机器人、智能电网。各市也要参照自治区做法,集中力量抓好一批重点产业链建设。

(三)以产业园区为抓手,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新进步。一是加快重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及水、电、路、气、网等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工业园区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和承载能力。二是推动部分市建立以轻工业为主的园中园。大力发展轻工业,重点推动柳州、钦州、梧州、玉林、崇左等部分市县在现有的工业园区建立“轻工产业园”,加快发展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五金水暖等轻工业,推进轻工消费品全面振兴。三是打造百家小微企业示范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积极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在工业集聚区内采用“园中园”方式建设和运营小微企业园,优先引导低消耗、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创新型、科技型小微企业入驻,力争到2021年培育百家产业特色鲜明的小微企业示范园。四是推动园区管理体制的创新。推进工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行园区行政管理职能和开发运营职能分离,优化园区管理,促进园区有序发展。支持民营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和运营,由园区开发企业负责园区的规划、建设、招商、运营等工作,推进建设专业园区,促进园区市场化运行,多元化开发。五是抓好省际和国际产业园区建设。推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百色—文山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基础设施及产业项目建设,促进跨省跨境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探索建立川桂合作产业园区,推进四川与广西两省区海陆通道产业合作,促进四川、广西两省区的产业协作发展。推进中马(钦州)、中泰(崇左)等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抓好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吸引马来西亚、泰国等企业入驻,推动园区提质提速发展。六是建设扶贫车间。抓好工业扶贫,选择距离易地扶贫安置点较近的工业园区,动员园区企业创建就业扶贫车间,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工业高质量踏上新征程。一是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培育壮大企业创新群体。加速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扩张,增强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继续实施科技创新型工业企业重点培育工程,全面摸清全区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家底,实施分类精准培育,重点培育一批领航型企业、创新型的标兵企业、成长型的中小微企业。通过3年的努力,力争培育发展500家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群体,引领全区工业产业创新发展。二是抓好科技攻关和工业产业化结合。要把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作为今后3年的主攻方向,坚持前端聚焦、推进中间协同、注重后端转化,着重推进产业化引领下的技术攻关,以后端倒逼前端,推动科技创新与工业产业化结合。三是组建一批政府工业科技创新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工业高质量发展12个产业链及产业集群组建相关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产业集群企业产品研发、技术改造、品牌建设、配套体系建立等。四是不断健全科技创新机制。健全企业科技创新机制,根据我区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差异情况,分类指导、分层推进研发机构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普遍建立技术中心、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

(五)不断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确保投融资规模实现新跨越。一是科学定位工业资金的使用及投向。用准用好财政资金和产业基金,对工业和信息化专项资金、直投资金、融资担保基金等工业资金,准确定位投向,严格资金管理,强化绩效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改革优化专项资金安排,集中资金扶持自治区确定的重大工业项目建设,优先保障工业稳增长稳投资,实行专项资金内部整合,避免资金使用“碎片化”。二是加大投贷结合力度。探索投贷结合的融资新模式,定期发布直接股权投资、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支持重大项目信息,引导金融机构同步介入股权投资项目审核,同步提供融资解决方案,实现银行贷款同步发放,推进股权融资与信贷投放有效结合,推动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三是加大产业基金对社会资本的统筹。推进组建总规模1000亿元的工业高质量发展基金,积极引入国内外股权投资基金、社会保险、金融资本等各类社会资本,力争2019年规模达100亿元。鼓励银行、证券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积极跟投重大项目,鼓励中央企业、区直企业、上市公司、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等投资主体出资参与设立基金。四是发挥新兴产业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加强政银担企合作,引入担保基金合作银行,实行项目同步推荐,推进银行与担保公司沟通协作,简化反担保措施,降低担保门槛,促进更多企业获得担保贷款。五是围绕龙头企业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实施供应链金融服务。依托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上下游企业” “核心企业+供应商” “生产企业+电商”为模式,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产品、网络、科技等优势,为产业链的上下游客户提供全流程、一揽子差异化金融服务,切实解决龙头企业产业链各企业融资难题。六是建立资金扶持三年滚动项目库。围绕12大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储备筛选重大龙头企业项目和关键产业链建链、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全面梳理重大项目对无偿补助、贷款贴息、直接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资金需求,组织编制资金扶持三年滚动计划。七是设立广西重点工业企业专项转贷资金。设立广西重点工业企业专项转贷资金,对符合银行信贷条件,贷款即将到期而足额还贷出现暂时困难的重点工业企业,按期还贷、续贷提供短期资金。鼓励各地多渠道资金筹集安排专项转贷资金,探索建立符合我区实际的企业转贷应急体系,为企业做临时过渡的过桥贷款提供应急帮助,防止企业资金断链,降低银行机构收贷后不再放贷或抽贷、缩资的概率,帮助企业解决“过桥资金”难题。

(六)全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建设实现大突破,促进两化融合上新水平。一是抓好工业企业内外网改造。在工业企业内、外网络改造的过程中推进网络设备、设施、系统等进行IPv6改造。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集成创新应用,推动信息消费升级,降低中小企业的信息服务成本,推进中小企业专线的提速降费。到2019年底实现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45 %,两化融合指数达到76。二是抓好平台建设与应用推广。依托浪潮工业互联网平台“1+N”, 结合广西工业打造汽车、机械等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争取推动1—2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有较好的应用,形成“建平台”与“用平台”有机结合。三是抓好企业云化改造,推动企业上云。以企业上云服务劵、“企业上云”典型案例推广、组织云服务业开展企业上云宣传培训,组织工业App竞赛等举措推动上云,到2019年底实现70%规上工业企业上云,工业App开发应用生态取得新进展。四是抓好智能化生产。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软硬件与工业大数据平台、工业网络、工业信息安全系统、智能装备的集成应用,释放数字对经济发展的放大、迭加、倍增作用,打造产业升级版,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五是抓好工业互联网安全。以“工控安全检查、抽查”、 完善工制系统信息安全在线监测和态势感知平台支撑作用等举措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确保全年无重大工控安全事故发生。

(七)以工业大县为重点,推动县域经济迈入新阶段。一是抓好新修编工业大县规划的实施。按照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的思路,围绕现有工业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通过产业规划和政策性引导,进一步优化布局,集中力量打造“一县一拳头产业”,主攻2—3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主导产业,推动县域工业形成2—3 个主导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抓好重点园区规划调整。开展县域工业园区清理规范工作,压缩过大规划面积,归并分散园区,对同一县(市、区)内的多家县域工业园区进行整合,每个县(市、区)只设立1家工业园区,鼓励一区多园(不超过3个)。三是抓好工业大县的评比。研究建立工业大县竞争力评价体系,每年度对各县(市、区)工业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研究,并就其工业发展基础、运行绩效或发展活力展开评价。

(八)强化工业经济运行分析和调度,促进工业运行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一是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将工业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作为我厅的首要职能,强化区市县企联动监测调度分析机制建设,加强与统计等部门的联合调度,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加强月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的预测、监测、调度、分析机制建设,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红黑榜”通报机制。二是强化工业企业服务指导。继续实施区市县三级政府领导联系服务工业企业生产运行机制建设,细化工作方案,精准调研、精准分析、精准帮扶。建立工作定期汇报制度,市、县政府要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继续开展工业经济运行大调研大服务活动。三是强化煤电油气运调度。完善全区煤电油气运协调机制,发挥各相关职能部门作用,掌握重点企业煤电油气运等要素保障情况,协调解决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与海关、商务等部门联动,做好进口煤炭管控工作。优化发购电结构,合理安排水火核电出力,进一步扩大电力交易范围和规模,力争全区火电企业年平均发电时数达4000小时。四是研究出台一批稳生产稳增长的重大政策。积极与自治区统计局对接协调,联合出台相关的精减僵尸企业的政策和举措。加强调查研究,针对工业经济运行中的一些根本性、突发性的重大问题,适时研究出台一批重大政策,建立汽车、高耗能产业的电价政策、环保整改等政策工具箱。比如针对提高氧化铝就地转化率的问题,出台专门的税收优惠、电价等政策加以解决;又如对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的行业,要提出专门的帮扶政策等等。五是强化企业上规入统培育工作。加强规下企业的摸底调研,建立临规企业库,与统计部门联合建立企业上规入统培育的帮扶指导工作机制,出台企业上规入统的奖励政策支持,确保临规企业如期上规入统,力争2019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到6500家。六是建成工业企业云服务平台并投入使用。加快工业企业云平台建设,确保于明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同时,与赛迪研究院等国内高水平研究分析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强化对我区工业经济运行及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大预测预警指标事项变化的联合分析。

(九)持续强化职能转变,激励工信干部新担当新作为。一是着力做好机构改革相关工作。按照中央和自治区机构改革部署要求,完成厅机关“三定”规定拟定、报批等工作。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工信厅职能,以适应抓工业抓手、投资模式的改变。二是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突出专业化引进,促进干部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实施专业化培养,促进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强化专业化配备,促进干部队伍功能不断增强。三是着力抓好干部培训和作风建设。选派干部到国内著名高校、机构学习培训,邀请著名专家学者来桂举办专题讲座、组织选派干部到区外、国(境)外培训或考察学习,拓宽干部知识视野。强化干部培训,增强工业经济特别是投融资、财税、金融等政策培训。认真贯彻从严治党要求,大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四是扎实推进人才工作。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需求,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支持重点园区、重点产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重大产业技术研发投入。协助在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重大项目中建设一批人才小高地,打造人才特区。

四、几个重大政策的意见建议

为全面贯彻落实明年自治区稳增长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全区工业经济实现预期目标增长,建议自治区层面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助推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钢铁产能转移的落实步伐。组织国内权威机构编制我区钢铁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我区钢铁产业发展总量规模、产品结构、产业布局和市场发展方向等重大事项,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引导优质钢铁产能有序落户广西发展,壮大我区钢铁产业。同时要紧抓北方钢铁产能向华南沿海转移的关键“窗口期”,由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会同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区外有产能转移意向的钢铁企业的产能合规性、技术先进性、产品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审核,凡符合我区冶金产业二次创业发展需要的,可先由企业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再继续向国家争取能耗、排放指标配套政策,以免钢铁产能流失。

二是出台新旧动能转换和促进民营工业发展政策。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建议自治区层面统筹研究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突破路径和财税、金融、土地、投融资体制改革、技术创新、人才队伍等保障政策,形成新旧动能转换政策体系,为加快全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重要指示以及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实施《关于广西民营工业企业项目竣工投产奖励的意见》的基础上,建议自治区适时出台支持发展壮大民营工业企业的政策,重点在市场准入、融资担保、电力直接交易、小升规、人才培育等方面支持我区民营工业发展。

三是适当提高工业绩效考核在市县考核的占比权重。一直以来,工业经济在我区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历年来我区设区市考核工业指标的分值占比一直在2%左右,与工业经济的地位不相称。从工业对我区经济发展以及当前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来看,参照发改委等区直机关的设区市指标分值占比,建议将设区市工业高质量考核指标分值占设区市考核总分值(1000分)从2%左右提高到5%-7%,以提高工业绩效考核的权重,进而树立推动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四是出台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建设政策。建议自治区进一步统筹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改变资金补贴方式,减少企业资金积压;同时持续开展汽车消费月活动,引导消费月购买新能源汽车。特别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充电设施配套不足逐渐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极为不利。建议自治区加快出台公共区域充电设施建设的政策,极大优化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推进新能源汽车更快走进千家万户。

五、出台改革完善过网费、区内能耗指标交易制度政策。鉴于目前电力市场化交易大部分都是火电企业让利,在当前煤价高企,发电小时不高的形势下,火电企业经营困难,降价空间有限。建议借鉴吉林等地的经验做法,研究出台专门政策,在第一个监管周期内适当调减输配电价,降低大工业用户用电成本,提供市场竞争力,拉动电量增长,根据输配电价准许收入情况,在下一个输配电价监管周期内适时调整。在制定区内能耗指标交易制度方面,由于国家及自治区实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全区各地因产业布居、资源禀赋等基础不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能源消费总量目标完成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地市的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甚至因能源消费总量指标的不足受到了影响。为此,建议在全区范围内积极探索区域间能耗总量交易制度,鼓励能耗总量指标富裕的地区与能耗总量指标不足的地区开展能耗总量指标交易,或通过联合协作共同承担能耗总量目标任务。

原标题:2018年全区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及2019年形势分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