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涛:中国广核集团发电机检修工程师,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力优秀青年工程师,中国电力工业设备管理高级专家。(来源:新华社作者:新青年事业部)曾经的大亚湾核电站,从技术到设施都全盘进口,不仅专家是外国人,连路灯杆、井盖上都是外文。作为发电机的“保镖”,他在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人物 > 正文

硬“核”青年王建涛

2019-01-07 09:05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新青年事业部

王建涛:中国广核集团发电机检修工程师,全国技术能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电力优秀青年工程师,中国电力工业设备管理高级专家。

(来源:新华社 作者:新青年事业部)

曾经的大亚湾核电站,

从技术到设施都全盘进口,

不仅专家是外国人,

连路灯杆、井盖上都是外文。

作为发电机的“保镖”,

他在无数个日夜里刻苦钻研,

终于实现自主创新,

让检修装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虽然担心风险,但是责任在肩;

尽管枯燥难捱,也要攻坚克难。

一年、十年、二十年一线工作,

他已成长为技能大师;

第一代、二代、三代核电技术,

我们已实现技术出海。

新青年第53期

邀请中广核发电机检修工程师

王建涛

聊聊他的自主创新故事

《依赖外国人?我们自主创新》

新青年演讲王建涛▼

大家好,我是新青年王建涛,是中国广核集团的一名核电站发电机检修工程师,已经在一线工作了22年。

大亚湾核电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机组全部都是进口的,技术先进。深圳又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大家充满了向往。1996年,中专毕业的时候,为了能在大城市寻求更好的发展,我来到了大亚湾核电站。

虽然知道大亚湾核电站是外国进口的技术,但是没想到,一把手也是外国人。更惊讶的是,连马桶、路灯杆、下水道井盖都是进口的,上面印满了外文。

我一开始的工作是负责核燃料装卸系统的电气维修。这是我们电气专业最复杂的系统之一,维修手册就有几十本,摞起来比人还高,而且内容全是英语的。每次大修,厂里要请四个外国专家,每个外国专家每天要给一万多块钱。那个时候,我一个月的工资才一千块钱。

主管跟我们说:“咱们干核电,要干就干最难、最有技术含量的!我希望你好好干,以后咱们不再依赖外国专家啦!”为了实现不依赖外国专家、独立自主的愿望,我静下心来努力钻研,在这个系统一干就是十年,终于实现了自主化检修。

在放射性物质得到严格控制的情况下,核能是最理想的清洁能源。核电的基本原则是“安全第一”,我们每五周需要参与一次应急值班。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应急人员不得撤离,反而要像消防员那样冲上去,这是我们的责任。

在核电站工作,绝大部分员工不会接触核辐射,只有一小部分人需要进入辐射控制区工作。他们有严格的保护措施,受到的辐射也处于非常安全的范围内。我在核电站的第一份工作,可能会受到小剂量的辐射。虽然已经知道我们接受的辐射剂量不会影响健康,但那个时候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因为自己很年轻,倒不是担心自己,而是担心会不会影响下一代。

这种担心,在一次更换燃料池水下照明灯的时候达到了极点。因为我操作不慎,照明灯的电缆突然一摆,蹭到了我的脸上,好像还碰到了嘴唇。我吓坏了!主管师傅立即带我去找辐射防护人员做了两次检查,结果都显示我没有受到污染。

然而,我还是害怕得几天都睡不好觉,鼓起勇气跟主管说:“我不想干了,给我换一个不用进控制区的工作吧!”主管说:“工作总是有风险的,你看那么多师傅,进控制区工作的次数比你还多,他们的体检报告都在这儿,你看是不是所有的参数都很正常,有什么问题吗?”

虽然检测报告让我稍微松了口气,但那个时候就想:在核电站,人难免会犯错误,是影响安全的不确定因素。一旦出错,就可能造成设备损伤或威胁人身安全,一定要想办法让机器代替人来完成这些高风险的工作。

2006年,我检修的对象变成了发电机,它是将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最后一环。为了使检修更安全、质量更好、更自动化,我依然在坚持发明和改进检修工具。“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至今,我已经申请国家专利88项,个别工具的性能已经超过了美国同行的同类产品。

比如我发明的发电机定子线棒全自动吹扫装置。发电机定子线棒是对外输出电功率的部件,相当于我们人体的肌肉。定子线棒的内部像人体血管一样复杂,检修中我们需要测量它的绝缘状况,要把它内部的水分完全吹干,相当于把肌肉风干。2006年以前的吹扫方法需要十天以上,而且需要人工值守、日夜加班,十分辛苦,一不注意就可能出错。

为了找到更好的办法,我自己画图、加工模型,并且买来了设备。这其中最困难的是编程,因为我是搞电气的,以前没学过。我一个人在办公室,抱着一寸多厚的手册学习编程,有时候太晚,干脆就睡在办公室。

伴随着无数个冥思苦想的夜晚,我发明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装置相继投入应用……2017年,安全性和速度进一步提升的第五代发电机定子线棒全自动快速吹扫装置,将吹干时间缩短到8小时以内,比当年的十几天快了几十倍,而且单次应用可以节约90人工日。

这套装置是全自动操作,你按下启动键就可以回去喝茶了。它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公司的科技进步奖,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给出的鉴定结论是:“填补国内空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我们的梦想是要成为检修界的苹果公司。想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做到自力更生、创新进取。可喜的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广核经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从当年的全盘进口,实现了今天的技术出海。这两年,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已经成功走向西方发达国家。

我所做的事情,是把核能安全转化成电能的重要一环,它关系着国家电力系统的运转,关系着国家核电安全的保障。让发电机检修变得更安全、质量更好、自动化程度更高,是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如果我们每个人能够坚守自己的岗位,在自己的小领域精益求精,让自己的工作更上一层楼,那么我们国家就能更好地实现独立自主、创新向前。

我是新青年王建涛,我为坚守在一线的技术人员代言。

核电站有没有核辐射?

有!

可能会发生泄漏吗?

会!

那么,

这个概率到底有多低?

新青年对话·王建涛

问: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核电?

答:风电和水电最大的特点是靠天吃饭,这个很难满足我们对稳定电力的需求。火电和核电是现在可以获得的大规模稳定电力来源,但是火电要燃烧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煤。另外,它还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对地球的温室效有坏的影响。

而核电,只要我们控制好核安全,不发生核事故,就是我们现在可以选择的最好的清洁能源。2017年,中国广核集团向国家提供了2119亿度的上网电量,相当于少燃烧了6613万吨标准煤,也相当于植树48万公顷,这个面积可以覆盖三分之一的北京市。

问:核电站怎么确保核安全?

答:一说起核电,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你们核电有没有辐射?它会不会泄露?”概率非常地小!打个比方,我们核电站在防止核辐射方面采取了多道措施,有三道屏障,它们的关系就像俄罗斯套娃一样,一层套一层。只要这三道屏障当中的任何一道能保持它的功能完整,核辐射就不会泄露。

大陆的第一代核电所采用的屏障保护技术,可以把核辐射物质泄漏的概率降到2×10的负6次方,第三代核电技术更是把这个概率降到了6×10的负8次方。这是什么概念呢?保险公司认为你坐火车出现严重事故的概率是3×10的负4次方,我们第三代核电发生核辐射泄漏的概率仅仅是这个概率的万分之二。

核电在设计建造和运行阶段都全方位考虑了工作人员的辐射控制问题,所有员工的受照剂量都受到严格的控制。毫西弗是我们衡量辐射剂量的单位,根据国家法规的规定,核电站的员工连续五年工作的剂量平均值,不能超过20个毫西弗(mSv);在这五年中,任何一年不允许超过50个单位。而2017年,我们中广核的员工在工作中受到的最大剂量只有6.7个单位,远远低于国家的规定限值。

问:怎样才能降低人工操作带来的风险?

答:我有个观点,人难免会犯错误。只不过有经验的人状态好的时候,犯错的可能性低;没有经验的人状态不好的时候,犯错的可能性高。所以,我们就要在风险比较高的场合应用机器来代替人工。有了可靠设计的机器,通过自动化测量、逻辑判断、相应的探头保护,组成了专用装置,能实现更好的质量,更高的效率。

问:申请80多个国家专利是种什么感受?

答:专利没有我们大家想象的那么神秘。它最大的特点是:第一是有创新性,就是你要申请的这个专利必须是以往别人没有申请过,或者没有公开发表过的;第二是有实用性,就是这个专利必须要达到一个特定的功能。

我们国家的专利分两种,一种是发明专利,对创新性的要求比较高,它的审查周期一般会达到三年,你才可以拿到证书;还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是实用新型专利,它的创新性要求没那么强,审查周期也比较短,基本上半年就可以拿到证书。

问:你现在还有什么遗憾吗?

答:最大的遗憾就是没上过大学。现在在工作中碰到一些问题,你追究到深层的时候,发现其实还是有很深的理论,或者说很复杂的数学问题在里面。我自嘲自己“五行缺大学”。

我有个大学情结,就是我到一个城市去旅游首先去那里的大学。比如说,我1998年来北京出差的时候,我来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清华大学,跟着就去参观了北大。去年我到美国旅游的时候,在旧金山去的第一个景点就是斯坦福大学。

问:从中专毕业到现在算是一种逆袭吗?

答:我觉得逆袭可能指的是,你本来处在一个比较差的处境,但后来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们检修这个工种,需要去现场把设备的实验做完,它出了故障你要很快把它修好。但是,在1996年刚上班那会,虽然是中专学历,但领导在判断你这个人、给你分配什么工作,或者年底给你考绩,都没有来拿学历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

所以,我个人感觉自己并不是说上班以后因为受到打压,处于一个比较差的环境。回忆我22年的从业经历,是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不像逆袭那样拐一个弯。

问:有什么想对现在年轻人说的吗?

答:我最深的一个体会就是,你一定要有一技之长。公司把一个比较重要的领域,或者一些重要的设备交给你维护,像我就负责大亚湾、宁德、红沿河三个电站的14台发电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责任。在我看来,这14台发电机就像我自己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一样。把自己的本领锻炼好,它们安全运行也会给我很好的回报。

上世纪90年代有一个很火爆的影片叫《保镖》,主角就是给明星或者大人物提供保护的一个保镖。他跟他的保护对象、那个明星说:“我最担心发生的事情,就是当你遇到危险时,我不在现场。”这个让我特别感动。我觉得,就像我们做一份工作,你自己的职责所在是,出现问题的时候你需要在那里。简而言之,就是每个人都要把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给经营好。

每一次技改的背后,

都是绞尽脑汁的不眠夜。

没有模型,自己画图加工,

不会编程,自己啃书学习。

在办公室睡觉成了习惯,

醒来已不知东方之既白。

“除了家庭,

我的眼里只有发电机。”

这是他的“一亩三分地”,

把地种好是他的梦想。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

我们都是追梦人。

一点一滴精益求精,

一步一步奋力创新。

新青年,把自己的事做到最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