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顾世界,我国在页岩气发展版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可采资源量居全球第一、全球第二大生产国、全球第三个实现商业化开发的国家;放眼国内,在“逐步将天然气培育成我国主体能源之一”的大目标下,页岩气凭借其储量和产量在非常规油气领域稳坐“头把交椅”的实力,成为国之“底气”的绿色担当。
(来源:微信公众号“国家能源报道”ID:gjnybd 作者:曲艺)
10月6日,家住上海市闵行区紫藤新园的秦焕菊像往常一样打开燃气灶,一团蓝色的火苗蹿出,伴着炒菜声,烟火气随之弥漫开来。
从重庆到上海,从钻台到灶台,这一次,诗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以渝、沪两座城为载体,以“涪”泽寻常百姓的页岩气为纽带,从能源角度衍生出另一番诗情画意。
就在同一天,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涪陵页岩气田累计生产页岩气突破200亿立方米,每天产气可满足3200多万户家庭的生活用气,为我国中东部地区天然气市场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极大提振了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信心。
若将美国视为页岩气开发的破冰者,那么我国当是乘风破浪的弄潮儿。
政策提“气”
我国页岩气“家底”之殷实,在多个文件中均有佐证。据自然资源部今年10月最新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8》(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4月底,我国页岩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已经超过万亿立方米。
面对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我国出台多项政策加码页岩气勘探开发。自2009年以来,我国开展了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及有利区带优选,进行了两轮页岩气勘查区块招标,为完善页岩气矿权竞争性出让和建立矿权退出机制积累了有益经验。2011年底,经国务院批准,页岩气成为中国第172个独立矿种,勘探开发的体制障碍部分消除。
真金白银的财政补贴政策也相继落地。2012年,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出台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明确2012~2015年,中央财政按0.4元/立方米标准对页岩气开采企业给予补贴;2015年,两部门明确“十三五”期间页岩气开发利用继续享受中央财政补贴政策,补贴标准调整为前三年0.3元/立方米、后两年0.2元/立方米。
2013年,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产业政策》,从产业监管、示范区建设、技术政策、市场与运输、节约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定和引导,推动页岩气产业健康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探索建立了页岩气合资合作开发新机制,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分别与地方企业成立合资公司,开发重庆涪陵、四川长宁等页岩气区块。
2016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在政策支持到位和市场开拓顺利情况下,2020年力争实现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
今年3月29日,页岩气产业再次收到“政策红包”——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对页岩气减征资源税的通知》,提出为促进页岩气开发利用,自2018年4月1日至2021年3月31日,对页岩气资源税(按6%的规定税率)减征30%。
毋庸置疑,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引导为页岩气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技术争“气”
巴山渝水环绕的涪陵“气”足景秀,这条看上去很美、走起来却异常曲折的道路,颇像“涪气”开发的某种隐喻。
2012年11月28日,熊熊火光第一次在涪陵焦页1井上空燃起。经过测试,焦页1井单日页岩气流量高达20.3万立方米,我国页岩气田的开采正式拉开序幕。下一步如何实现商业化开发,成为当务之急。
美国花费30多年的时间,才逐步完善了页岩气开采技术,大大降低了开采成本,从而实现了商业开发。相较美国,我国页岩气埋藏深度大且地形更为复杂,当“舶来品”遭遇水土不服,突破技术瓶颈势在必行。
《规划》显示,我国持续加大页岩气科技攻关支持力度,设立了国家能源页岩气研发(实验)中心,在“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设立“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973”计划中设立“南方古生界页岩气赋存富集机理和资源潜力评价”和“南方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的基础研究”等项目。此外,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等相关企业也加强各层次联合攻关,在山地小型井工厂、优快钻完井、压裂改造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并研制了3000型压裂车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
通过“十二五”攻关,目前我国已经创新形成了适合页岩气开发特点的系列清洁生产实用技术,实现了气田勘探开发全过程清洁生产,同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页岩气成藏理论、核心勘探开发技术等。
页岩气开发技术装备的自主化,使得我国成为继美国和加拿大之后,第三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采的国家,真正实现了技术争“气”。
保供利“气”
得益于政策的扶持和技术的创新,我国页岩气产业步入发展快轨,多地纷纷投身其中——雄心勃勃如川渝、全力以赴如云贵、奋起直追如湘鄂、勇探前路如皖苏……按照2020年页岩气产量300亿立方米测算,页岩气在我国天然气消费中占比将达到8.1%,成为我国天然气供应的重要一环。
《报告》中提及,在2017年,我国主要矿产中有42种查明资源储量增长,页岩气更是以62%的增幅独占鳌头。其中,四川盆地威远地区新增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1565亿立方米;涪陵气田的江东、平桥区块新增探明地质储量2202亿立方米。
恰逢寒冬,又是一年保供时。记者注意到,油企纷纷将上述区块作为保供发力点,页岩气当之无愧地成为保供利“气”。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年天然气年产量预计超过23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超过7%。在天然气增量中,页岩气新增产量占将近二分之一,成为冬季保供战中的另一主力军。目前,西南油气田在长宁—威远区块已建成年产能超过35亿立方米,日生产能力达到980万立方米。截至今年底,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页岩气产量将达31亿立方米以上,同比增加24%,其中长宁地区17.5亿立方米,威远地区12.8亿立方米。
我国页岩气绿色高效开发的典范——涪陵页岩气田也“火力全开”。来自中国石化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公司的消息显示,今年以来,面对老井产量递减的情况,该公司大力推进气井增压开采,采取开展先导试验、精心组织施工、不断优化工艺等措施,延长低压井持续生产时间,提高了单井采收率。截至目前,涪陵页岩气田已有9座集气站21口气井投入了增压生产,日增气量达64万立方米,提高了冬季天然气保供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起,涪陵—王场输气管道与川气东送管道实现互联互通,涪陵页岩气通过川气东送管道,源源不断地输往华中、华东等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清洁能源,惠及沿线6省2市70多个大中型城市,上千家企业、2亿多居民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