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史料记载,于1942年,核物理学家费米率领的团队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体育场看台下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芝加哥1号。由于费米主持的该项目的代号叫\\\\'PILE\\\\',英文单词pile具有“文件堆成山”的意思,故此核工业前辈们把Nuclear Reactor翻译成了核反应堆,在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部分地区,把他叫做\\\\'核反应器\\\\',或\\\\'原子炉\\\\',意思都是一样的。
(来源:微信公众号“核能科普ABC”作者:俞冀阳)
核裂变反应堆的名称因为分类方法的不同,是五花八门的,我们来简要地梳理一下。
按中子能谱分,可分为热中子堆、中能中子堆和快中子堆。也可能还有混合谱堆,不过没有冷中子堆。
按冷却剂材料分,可以分为水冷堆(压水堆、沸水堆、重水堆都属于水冷堆)、气冷堆(氦气、二氧化碳等)、液态金属冷却堆(钠、铅铋合金等)。
按慢化剂材料分,可以分为石墨堆、轻水堆、重水堆、铍慢化堆等等。
按反应堆用途分,可以分为生产堆、研究堆、动力堆、供热堆、海水淡化堆、制氢堆等。
按核燃料分,可以分为天然铀燃料堆、低富集铀燃料堆、高富集铀燃料堆、MOX燃料堆、钍增殖堆等。
所以压水堆核电厂里面的压水式反应堆(PWR)属于采用热中子能谱的、用轻水冷却的、用轻水慢化的、采用低富集度铀为核燃料的动力堆。
还有一些其他的分类方法。例如按照功率大小分,按照结构形式分,按照安全水平分等等。例如:微堆、小堆、商业堆、示范堆、空间堆、行波堆、一体化堆、池式堆、壳式堆、脉冲堆、四代堆,这些名词想必也是经常听到的吧?
现在我们国家用于发电的主流堆型是压水堆,同时还有少量的重水堆、沸水堆、快堆和高温气冷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