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1.《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解释说明:部分火电机组暂不参与市场交易和实际调用
新疆能监办日前发布了《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的解释说明,相关条款解释如下:
第十一条:新疆区城内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企业暂不包含特许权新能源项目。
第二十条:因实际需求申报解除AGC能量管理系统控制的火电机组,暂不参与市场交易和实际调用等。
详情点击:

市场:
2.收藏 | 全国各省份电力交易中心股权结构一览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规范化建设的通知》,提到:
1.目前只有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和山西、湖北、重庆、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8省(区、市)电力交易中心为股份制公司,其他电力交易中心仍为电网企业全资子公司,尚未实现电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和规范运行。
2.电力交易机构应体现多方代表性,股东应来自各类交易主体,非电网企业资本股比应不低于20%,鼓励按照非电网企业资本占股50%左右完善股权结构。
易电君收集了南网区域6个电力交易中心,国网区域27个电力交易中心的控股情况。
详情点击:
3.电力市场供需格局发生根本性改变 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正在形成
当前,电力市场供需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高世宪认为,我国电力供应将进入持续宽松的新阶段,电力行业的首要任务应从保供应向调结构、优布局、抓改革等方向转变。这对作为后起之秀的新能源产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快电力体制改革,激发市场力量。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副所长汪海认为,本轮电改以“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为总体思路,进一步明确了市场化的方向,并且通过六个配套文件多管齐下,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使市场在电力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求政府在放权给市场后,加快职能转变,发挥好支持、引导的作用。
详情点击:
报道:
4.第四批降价措施要求电网直接让利
国家发改委近日印发特急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目录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针对目前8项降电价措施实施后,尚未达到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10%的地区, 再部署3项措施,即一般工商业目录电价降幅未达到10%的,可将省级电网经营区内首个监管周期平均电量增速超过预测电量增速带来的降价空间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目录电价。
各地使用以上降价空间后,一般工商业目录电价降幅仍未达到10%的,可将省级电网经营区内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因用电量增速超过预测电量增速已经产生的超收收入用于降低一般工商业目录电价;一般工商业目录电价降幅还未达到10%的,可由电网企业通过内部调剂的方式弥补省电力公司的资金缺口,或在下一输配电价监管周期统筹平衡。这意味着,为完成“一般工商业电价降低10%”的目标,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政策,地方可要求电网企业直接让利给用电企业。据了解,这是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的目标要求,实施的第四批降价措施。
详情点击:
5.电力交易机构内部博弈进一步升级 作为平台协调各方诉求难度加大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推进三年有余,市场化交易比重大幅提高、电力市场建设加快推进。为确保电力交易服务的规范公开透明,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再度发文强调电力交易机构的独立身份,并给出了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的时间表。
9月4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发改经体〔2018〕1246号)提出,电力交易机构应体现多方代表性,股东应来自各类交易主体,非电网企业资本股比应不低于20%,鼓励按照非电网企业资本占股50%左右完善股权结构。
市场管理委员会在交易机构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类似于一家公司的董事会,但在此前已下发文件中,对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定位低于市场预期。此举进一步强调了市场管理委员会的职能,交易机构的监管体系有望逐渐完善。但无论是电力交易机构的股份制改造还是市场管理委员会的完善健全,都意味着交易机构内部的博弈将进一步升级,在电力市场建设的初期阶段,作为平台协调各方诉求的难度加大。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售电每日要闻-2018.09.04
6.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进电能替代 积极在供暖市场上探索“煤改电”
截至2017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在“2+26”个城市开展居民“煤改电”,累计完成175万户、5763个村改造任务,供暖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在北方地区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院、商场、企事业单位等场所,推广电锅炉、热泵等集中电采暖技术,累计实施1.5万个项目,推广4.3亿平方米实现电采暖,替代1.8万台、33万蒸吨取暖小锅炉,有力保障了“煤改电”后居民的用电需求。
记者获悉,国家电网公司正以再电气化为引领,将电能替代作为发展战略,服务能源行业向清洁、低碳转型,在居民采暖、工农业生产制造、交通运输、电力供应与消费、家庭电气化等领域,大力推广清洁取暖、煤改电等替代技术,建成一大批示范项目,加快推进电能替代。“我们在电网配套、终端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极在供暖市场上探索‘煤改电’,首先是在京津冀‘2+26’个城市推进,其次是在企事业单位、三北地区、工业领域等加快推进‘煤改电’。”国家电网公司营销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详情点击:
评论:
7.跨区跨省电能交易及价格政策探讨
电能交易是电力市场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中输配电价格是影响电能交易活跃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售电侧改革大潮下,很多售电企业专注于省内的电能交易,包括省级电网内的电能直接交易(包括场外长协、场内撮合竞价等形式),以及省级电网企业与本省增量配电网内用户的电能交易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售电企业开始关注跨省跨区的电能交易。
详情点击:
8.能源互联网是清洁发展的载体 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实质就是要推动请洁发展,根本方向是实施“两个替代”,即在能源原生产倜实施“清洁替代”,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原替代化石能源原,发的是清洁电;能源消费侧实施“电能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以电代气以电代初级生物质能,用的是清洁电,摆脱化石能源依赖,实现清洁能源普及。
全球能源互联网是清洁发展的载体,是实现清洁能源全球化生产、配置和使用的现代能源体系,实质是“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
详情点击:
电力交易:
9.山西完成2018年首次“煤改电”采暖用电市场化交易 成交电量8541.5万千瓦时
8月31日,山西省2018年首次“煤改电”采暖用电市场化交易完成,共交易电量8541.5万千瓦时。
根据山西省经信委《关于印发“煤改电”居民采暖用电市场化交易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具体负责与县(区)政府相关部门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山西电力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作为售电代理方与新能源发电企业达成交易意向,由山西电力交易中心组织专场交易,采取双边协商的方式,完成交易业务。
详情点击:
10.甘肃将开展月度、日内、日前交易保证天津电力供应 2018~2022年每年送电20亿千瓦时
2018至2022年,甘肃将每年向天津输送电量20亿千瓦时,其中新能源占比三分之一以上。协议电量之外,如果天津出现电力供应缺口,甘肃将通过开展月度、日内、日前支援交易保证天津电力供应。甘肃是全国能源大省,也是电力大省。截至2018年6月底,甘肃电力总装机容量5029.75万千瓦,其中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主的新能源装机2069.6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比达41.13%,是甘肃第一大能源。甘肃新能源大量富裕,而天津比较缺电,框架协议的签订实现了双方互利共赢。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售电每日要闻-2018.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