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8月由朱执信、廖仲恺、马君武、林云陔等人将《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译成中文,在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建设》杂志上陆续发表。文中对长江开发有如下论述: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企业 > 正文

历史上的三峡工程——8月

2018-08-20 13:30 来源:三峡小微 作者: 庄绪静 彭宗卫

1919年

8月

由朱执信、廖仲恺、马君武、林云陔等人将《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译成中文,在孙中山先生创办的《建设》杂志上陆续发表。文中对长江开发有如下论述:“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其滩石应行爆开除去。于是水深十尺之航路下起汉口,上达重庆,可得而致。”

1924年

8月

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高等师范学校作《民生主义》演讲时,进一步阐述了长江三峡水力资源的丰富,开发三峡水电的重要性。他说:“像扬子江上游夔峡的水力,更是很大。有人考察由宜昌到万县一带的水力,可以发生三千余万匹马力的电力,象这样大的电力,比现在各国所发生的电力都要大得多;不但可以供给全国火车、电车和各种工厂之用,并且可以用来制造大宗的肥料。”

1945年

8月

三峡勘测队正式成立。该队负责三峡工程地区的实地测量,筹备坝基钻探工作。1946年2月迁往宜昌。同年10月扩编为三峡勘测处,全处共50余人,主任为张昌龄。

1947年

8月

民国政府决定中美三峡设计协议终止后,在美国参加三峡设计工作的中国技术人员,大部份分批返回中国。在华工作的柯登总工程师等人,于1948年2月由上海返美。

1950年

8月

《长江水利建设五年计划大纲草案》提出:以荆江分洪工程为中心的防洪计划作为治江的第一阶段计划。

1951年

8月

《荆江分洪工程计划》由长委编制完成。计划争取在1952年大汛来临以前,完成进洪闸及泄洪闸工程。

1954年

5月~8月

长江流域连续暴雨,形成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地区6、7两月连降暴雨,江湖满盈;8月上半月,长江上游、汉江中上游连降暴雨,形成20世纪有记录以来的特大洪水。洪水水位高,持续时间长。为了解除洪水对荆江大堤的威胁和武汉市的安全,经中央批准,先后三次运用荆江分洪工程和一大批平原分蓄洪区,才保住荆江大堤未溃决,保住武汉、黄石等重点城市免遭水淹。但洪灾造成的损失仍然十分严重,受灾农田4755万亩,受灾人口1888万人,损毁房屋427.6万间,因灾死亡3.3万人,武昌、汉口被洪水围困百日之久,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通车。这次大水警示人们:消除长江中下游严重洪水灾害的威胁,乃是治理长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

1956年

8月

中苏地质专家喀斯特鉴定委员会成立。主要任务是:对北碚、猫儿峡和三峡坝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鉴定。

1958年

8月

长办编印《关于建设三峡水利枢纽准备工作问题的报告》,供党中央北戴河长江三峡会议讨论。

8月31日

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召开。期间,周恩来主持召开长江三峡会议,会议听取了国家计委《关于长江流域规划要点报告审查意见》的汇报。会议批准兴建三峡试验坝——湖北陆水蒲圻水利枢纽。

1959年

8月

中共中央庐山会议期间,周恩来听取了林一山的汇报。周恩来问苏联专家组组长巴克塞也夫:“三峡工程设计已达到怎样的水平?”巴克塞也夫答:“现在即可做施工准备。”

1960年

8月

中共中央北戴河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再次主持召开长江工作会议(第二次研究三峡问题),周恩来说:由于国家暂时经济困难和国际形势影响,中央决定放缓三峡工程建设步伐,但兴建三峡工程的“雄心不变”,并要求继续“加强科研,加强人防”。

8月

长办党委第二书记、副主任李廷序在庐山向在长办工作的苏联专家组组长阿卡拉柯夫等专家宣读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照会。据此,在长办工作的苏联专家回国。

1975年

8月

国家建委决定召开三峡水利枢纽工作会议,研究选择坝址和水库正常蓄水位等问题。长办与有关省市抽调30余人组成调查组,主要调查1958年以来库区工农业建设的变化,提出三峡水利枢纽170米到260米分级蓄水位以下各项主要淹没指标。

1978年

8月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址选择补充设计阶段报告》编制完成。该《报告》是长办根据1970年以后,在工程防护、分期建设、移民规划,水库排沙,防淤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葛洲坝工程开工兴建的情况下编制完成的,对三峡工程的水工、施工设计方案和坝址比较作了修改补充。《报告》于9月17日报送水电部。

1979年

8月28日

邓小平副总理和美国蒙代尔副总统在北京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水力发电和有关水资源利用议定书》。

1980年

8月

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常务会议研究三峡工程建设问题。会议决定:由国家科委、国家建委负责,组织水利、电力及其它方面的专家进行论证,提出意见。

8月4日

国家科委、建委召集能源委、水利部,电力部、长办等单位研究三峡水利枢纽论证会的筹备工作。为此,长办为三峡论证会编制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论证报告》。

1984年

8月3日

中国技术进口总公司和美国内政部垦务局签署《关于长江三峡工程技术咨询服务协议书》;同时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电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和美利坚合众国内政部垦务局关于长江三峡工程技术合作协议》。协议有效期5年。

8月15日~20日

三峡水利枢纽设计洪水讨论会在庐山召开。会议由长办主持。专家们一致认为:长办三十年来收集的资料系列长,历史洪水洪痕、题刻和历史文献资料丰富,并对这些资料作了大量调查和深入整理、分析,为三峡枢纽设计洪水提供了可靠的基本资料。

1985年

8月上旬

三峡工程地质问题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专家和代表们一致认为:三斗坪坝址,属地震强度小、频度低的弱震环境;近坝区16公里范围,库岸稳定,库区矿产资源不丰,淹没损失小,是一个相对完整、相对稳定的好坝址。会议专家组综合各专题讨论的意见,向国务院提交了《三峡工程地质问题综合论证报告》。

1986年

8月11日~16日

水电部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扩大)会议。会议审议了14个专家组的《论证工作纲要》和专家组名单,并进一步讨论了论证工作的要求、方法和程序。

1988年

8月

加拿大扬子江联营公司(CYJV)提出《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989年

8月2日

能源部发言人在北京宣布: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史的一个里程碑——长江葛洲坝工程全部建成。

1990年

8月22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组成人员的通知》。主任:邹家华;副主任:王丙乾、宋健、陈俊生。

1991年

8月3日

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在京召开第三次会议。会议一致通过《关于对<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意见》,审查委员会全体成员都签了字。决定正式上报国务院,建议党中央、国务院予以批准并提请全国人大审议。

8月14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决定成立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俊生,副组长:刘仲藜、李昌安、李伯宁、蒲海清、王汉章。成员:刘江、项怀诚、陈虹、陆佑楣、谭庆琏、张春园、陈耀邦、周正庆、邹玉川、杨钟、陈赓仪、魏廷琤。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同时作为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

8月26日

国务院三峡工程移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领导小组听取并讨论了《关于三峡移民试点工作情况和今后扩大试点几个有关问题》的汇报。

8月28日

万里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说:从整个国民经济稳定发展长远需要看,从确保长江中下游安全紧迫需要看,三峡工程的必要性日益明显。这一条理由比许多其他理由更为重要。迟上马不如早上马,这是关系亿万人民切身利益的长治久安之策,建议国务院列入十年规划。

8月30日

国务委员宋健主持会议,研究并落实国务院三峡工程审查委员会审查报告中提出的补报《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环境影响报告书》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会议纪要。

1992年

8月11日~14日

三峡工程库区移民暨对口支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李鹏总理到会并讲话,他指出:搞好库区移民工作,各地、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做贡献。大家共同努力,既要把移民安置好、不留后患,又要逐步使库区移民富裕发展起来。邹家华副总理强调:对口支援要按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要求,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多内容地开展对口支援和横向经济技术联合。

8月25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召集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和有关单位负责人,讨论长江委提出的《三峡库区移民规划大纲》,建议先搞试点,成立试点规划领导小组,对今后工作做出安排。

8月25日

李鹏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第200次总理办公会议。研究为澳星发射、三峡工程论证审查和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作出贡献的人员,增拨政府特殊津贴指标等问题。会议同意给从事三峡工程论证审查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增拨100名政府特殊津贴指标,由水利部商请有关部门统筹分配。

8月

国家文物局成立三峡工程文物保护领导小组,负责三峡文物保护的领导和组织工作。

1993年

8月7日~10日

三峡建委办公会议研究三峡枢纽工程坝区征地移民等有关问题。

8月17日

江泽民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重点研究三峡库区移民和资金筹集问题。

8月19日

李鹏签发国务院第126号令,发布《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该条例共分总则、移民安置、淹没区和安置区的管理、优惠措施、奖励与处罚、附则,共6章43条。

1994年

8月25日

国务院以国函〔1994〕92号文印发《国务院关于三峡工程库区进一步对外开放问题的批复》。

1995年

8月4日

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研究三峡工程资金供应问题。

1996年

8月10日

西陵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李鹏题写桥名。

8月15日

李鹏主持会议,研究三峡二期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案问题。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会议纪要。

1997年

8月7日~8日

李鹏在北戴河主持召开国务院第164次总理办公会议,研究《关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活动的建议》,听取中国三峡总公司《关于三峡工程左岸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国际招标采购的评标报告》的汇报,对三峡机组国际招标做出授标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会议纪要。

1999年

8月3日

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以国三峡委发办字〔1999〕25号文印发《关于设立三峡工程稽察办公室的通知》。办公室负责三峡枢纽工程、输变电工程和移民工程稽察的日常工作。三峡工程稽察办公室和三峡建委办公室为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即为三峡工程稽察办公室主任、副主任。

8月

龙泉换流站(送端)、政平换流站(受端)开工建设。标志三峡~常州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开工。这是三峡输变电工程中第一条直流输电单项工程。

2000年

8月11日

国务院三峡建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十五”计划的编制,抓紧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

8月16日

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批准三峡建委办公室、移民开发局联合呈报的《关于三峡移民工程稽察工作进度和组成人员的请示》,三峡移民工程稽察组筹备工作开始。

8月17日

首批150户639名重庆市云阳县三峡农村外迁移民落户上海市崇明县。

2001年

8月2日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王汉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珮云视察三峡工程和葛洲坝电厂。

8月15日

世界上起重量最大的桥机在三峡左岸电站开始安装。该桥机最大起重能力1200吨,跨度33.6米,由太原重工股份公司制造、水电八局负责安装。其控制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8月20日

全国政协副主席罗豪才率视察组视察三峡工程。

8月27日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在北京成立,并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领导小组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宜昌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派出机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会议决定成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家组。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原则和规划大纲。

2003年

8月5日

《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研究》在北京通过专家组验收。该研究成果总体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研究课题历时8年完成。

8月17日

三峡电站《2003年度三峡水电站售购电及输电合同》在北京举行签字仪式。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三峡电力销售代理方,与输电方国家电网公司,购电方江苏、河南、湖北、湖南、上海、重庆等5省2市电力公司,签订售购电及输电合同。

8月20日

国家邮政局发行《长江三峡工程发电》特种邮票,以纪念三峡工程胜利实现水库初期蓄水、双线五级船闸通航和首批机组发电三大目标。

8月

《众志绘宏图—李鹏三峡日记》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4年

8月26日

最后一批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奉节县881名外迁移民起程,前往江西安家。三峡库区出省市外迁移民工作结束。

8月29日

东帝汶国民议会议长、独立革命阵线主席卢奥洛一行参观三峡工程。

2008年

8月16~21日

国务院长江三峡四期移民工程验收组对三峡库区四期移民工程进行终验。

2009年

8月22日

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率领政府代表团访问中国。期间,再次热情邀请中国三峡集团同巴政府全面合作,以推进巴基斯坦的水电开发事业。

8月29日

国务院三峡三期工程验收委员会通过175米正常蓄水位蓄水前验收。

2010年

8月27日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三峡建委主任李克强听取中国三峡集团负责人工作汇报。

2012年

8月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三峡工程防汛工作和工程运行情况,并亲切慰问工程建设者和运行值班人员。

8月7日

三峡升船机工程顶部梁,最后一仓混凝土完成浇筑,升船机主体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

2013年

8月28日

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三峡建委主任张高丽主持召开国务院三峡建委第十八次全体会议。会议议定:一是原则同意《关于长江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工作的意见》和《长江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组织机构建议方案》;二是要求三峡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精心组织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工作;三是要求各有关方面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做好三峡后续相关工作,同意三峡办会同有关部门对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进行适当优化完善。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会议纪要。

2014年

8月25日

三峡电站又一次实现设计额定出力满负荷运行,机组总出力达到2250万千瓦。

2015年

8月1日

长江三峡工程史料选编第四次编委(扩大)会暨评审委员会成立大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

8月13日

2013年9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对三峡工程环境保护开始进行单项验收。环境保护部于该日提出《关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同意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