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
1.浙江2018年度电力直接交易注册工作展开(附操作手册)
浙江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了《关于开展2018年度电力直接交易注册工作的通知》,通知中称,注册对象为符合准入条件的增量配电网企业和用电电压等级在35KV以上第一类、第二类工商企业用户。将通过浙江电力交易平台完成在线自主注册。第一步:预注册(开始时间2月2日,完成时间:2月9日),第二步:提交注册申请(开始时间:在收到经信委盖章的准入申请表后即可提交注册申请,完成时间:2月28日),第三步:提交纸质资料(开始时间:完成注册后,即可向所属地级供电公司提交注册相关纸质资料,完成时间:2月28日)。
此外,浙江电力交易中心还发布了《2018年浙江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试点用户(增量配电网企业)办理入市注册手续的公告》,35KV及以上第一类、第二类工商企业用户,需全部参加本次电力用户入市注册手续办理。
另附市场主体注册操作手册(电力用户/增量配电网企业)、(发电企业)
详情点击:

报道:
2.增量配网成为2018年电力体制改革一个重要发力点
日前,我国第三批增量配网申报工作已启动,2018年国家能源局全国能源工作会也明确指出增量配电网为电力改革突破口。2018年,我国增量配电网改革将会进一步的推进。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统计显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已确定两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194个,其中第一批105个,第二批89个。第三批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工作也在申报中,2018年4、5月份,有望向社会公布。
2018年,我国增量配电业务试点工作将会加速,工业园区配网建设相对薄弱的西南、西北地区试点数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但是,由于增量配网输配电价核定工作还未完全启动,所以,增量配网业务完全进行电力市场化交易还需要一段时间。
详情点击:
3.电力市场中的物理合同和金融合同及其结算
电力市场的设计需要考虑经济环境、政策要求、电网工程特点等多方面的情况,考虑短期效率、长期效率、地区平衡、可再生能源消纳、能源安全等多方面的目标和要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电气、经济、法律等多方面人才的共同努力完成。我国目前多个省份在进行现货市场的设计工作,引起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电力合同中物理合同和金融合同的区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从标的物角度,电力合同包括对物理的电能/输电权的合同,以及基于一些产品的价格定义的金融衍生品合同。对物理合同,可以采用实物交割的方式,也可以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对没有实物交割的部分的结算方式,取决于市场的相关机制,没有实物交割的原因,以及合同中的具体约定。对电能合同,不平衡量的结算有按实时市场价格结算和以平衡市场价格结算两大类。对输电合同,未执行的交易可以通过机会成本补偿、物理输电权、金融输电权等方式进行金融结算。
详情点击:
4.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北京、上海输配电价处于全国较高水平
2017年,首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已经全面完成,各个省份输配电价已陆续向社会公布。
1 2014年12月,输配电价改革首先在深圳电网和蒙西电网“破冰”。
2 2015年上半年,在云南、贵州、安徽、宁夏、湖北五个省级电网开展了第一批试点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之后,输配电价改革由点及面、逐步扩大。
3 2016年3月,在北京、天津、山西等12个省级电网开展了输配电价改革,当年9月,又在全国剩余的14个省级电网推开,实现了全覆盖。
中电传媒电力传媒数据研发中心跟踪数据显示:从已经公布的输配电价数据上看,我国输配电价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地区总体高于西部地区,北京、上海等地输配电价处于全国较高水平,而山西、青海、云南、贵州等地则处于全国较低水平。
详情点击:
5.国家电网“混改”攻坚 2018年实现输配电价改革对各层级电网资产的全覆盖
2018年1月30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从国家电网获悉,2017年,国家电网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已经全面铺开,混合所有制公司也已启动运作。截至2017年底,在第一批试点项目中,国家电网已与相关方签订合作协议的项目37个,引入民营资本36家。其中,河北曹妃甸、福建宁德、江苏扬中、河北沧州临港等10个项目已经注册成立混合所有制公司并启动运营。
国家电网向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2017年,国家电网售电量为3.8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省间交易电量87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营业收入2.32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实现利润910亿元,同比增加44亿元。并连续13年获国资委央企业绩考核A级。
2017年,在国家电网经营范围内,除西藏外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已全部批复,初步建立科学的省级电网输配电价形成机制,为有序放开发、用电竞争性环节价格,加快电力市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国家电网通过输配电价改革,取消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电铁还贷电价,开展电力直接交易等措施,降低客户用电成本737亿元,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用能成本,释放了改革红利。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售电每日要闻-2018.02.01
6.山东省2018年的电力市场怎么建设?这些工作要点不能错过
1月30日,山东经信委印发《2018年全省电力运行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山东省经信委对山东全省2018年的电力需求进行了预测。
2018年山东省预计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全网最高用电负荷约7900万千瓦,较去年实际最高增加500万千瓦左右。
另外,在电力市场建设方面。2018年山东省将全面放开售电公司参与跨省区市场交易,建立跨省区交易用户定期轮换机制,重点向承担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税收贡献大和科学用电水平高的企业倾斜。
成立信用建设、交易规则和信息公开等专业委员会。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有业务的售电公司备案信息核查、信用监测等工作,建设电力市场信用信息平台。
2018年全面放开除享有优先购电权以外的1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用户进入市场。
详情点击:
评论:
7.当售电开始谈“用户体验” 会发生什么?
现在,很多售电公司打着“增值服务”的噱头来签客户,承诺给客户绝对满意的用电服务,但现在很多用户却反映:售电公司并没有兑现签合同时所承诺的很多增值服务,用户蒙受损失。即使仅仅只是部分售电公司的原因,但是这样下去,增值服务这手好牌迟早会被打烂,增值服务的说服力会也来越低。未来,除了谈价差、谈增值服务,也应该谈谈“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百度百科解释为: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
对于售电公司来说,用户体验就是电力用户用电过程的一个主观感受。那这样就有一个疑问:用电还有什么区别吗?电本身就是无差别的商品。所以,难道售电就不存在用户体验吗?
我觉得不然,如果不谈用户体验,那售电公司单凭价差、所谓的增值服务去吸引用户,去谋未来?价差谁比的过电厂的售电公司,增值服务谁不会,不知道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借鉴”吗?如果是这样,独立售电公司在市场上就真的没什么竞争力了。
那当售电开始谈用户体验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详情点击:
8.观点丨未来售电市场的黑暗森林
中国的售电改革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新年伊始,各地售电市场蓬勃发展,各家喜忧参半,售电公司注册的数量继续增长,同时增量配电网已经开始第三批申报,南方电网对储能也实施补贴政策了,后续电力现货市场、微电网示范紧接而来,电改的势头迅猛,让人应接不暇。售电公司作为电改的主力军已经提前拼杀,市场直接变成红海,真所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家都跟着售电市场推进,起步虽然都是从售电起家,但最终的走向肯定大相径庭。今天,e能客就把售电公司按照维度划分,各位看官可以对号入座。
详情点击:
电力交易:
9.一图读懂 | 2017南方区域跨区跨省交易情况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了《2017年南方区域跨区跨省交易情况通报》,通知中称,2017年西电东送电量2028亿千瓦时,西电东送任务超额完成,首次突破20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5%。全年增送云南富余水电276.6亿千瓦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省间余缺调剂和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跨区跨省市场化交易共组织线上交易19次,全年通过市场化手段增送富余水电267.7亿千瓦时,累计减少购电成本约15亿元。
全年市场化电量中,云南电网送广东市场化电量占比87%,溪洛渡右岸电厂送广东市场化电量占比13%。
详情点击:
10.贵州2018年年度双边协商交易第一批成交结果:成交电量117.41亿千瓦时
贵州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2018年年度双边协商交易第一批成交结果》,贵州电力交易中心于2017年12月22日启动2018年年度双边协商交易工作,8家发电企业与68家用电企业和9家售电公司提交意向申报电量119.36亿千瓦时,经安全校核后有约束交易成交电量117.41亿千瓦时,其中省内双边协商交易有8家发电企业与67家用电企业和9家售电公司成交电量114.81亿千瓦时,跨省跨区交易有1家发电企业和1家用电企业成交电量2.6亿千瓦时。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售电每日要闻-2018.02.01
售电每日要闻-2018.01.31
售电每日要闻-2018.01.30
售电每日要闻-2018.01.29
售电每日要闻-2018.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