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核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电力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1.15—1.19)核电要闻,以供大家参阅。

核电年内有望放开审批未来三年装机量有望提升
核电年内有望放开审批,相关板块迎来投资机会!
2018年1月刚过半,国内核电领域出现许多新动向,涉及重要人事变动、核电机组进入关键节点、核工业集团合作等。核电行业人士认为,无论对国内还是全球核能产业,这些都是积极信号。
三门核电1号机组和海阳核电站1号机组于2018年1月4日召开首次装料工作专家会,这或许意味着大概率将在2018年投产。
详情点击
福岛3号机组内部有惊人发现!新发现有助于确定福岛事故过程
东京电力发布了更多关于福岛3号机组区域检查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新发现。在底座的两个外围位置,分别发现了燃料组件的顶部升降手柄和一个控制棒的底端结构,且这两个物件都没发生融化,然而在周围发现了其他部分的熔融残骸。该发现将有助于了解核事故发生的过程。
日本东京电力发布了更多关于福岛3号机组区域检查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有一些出人意料的新发现。在底座的两个外围位置,分别发现了燃料组件的顶部升降手柄和一个控制棒的底端结构,且这两个物件都没发生融化,然而在周围发现了其他部分的熔融残骸。这些残余部分是如何进入基座的,仍然不得而知,但是我们可对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做一些猜测。
详情点击
2018年从核大国到核强国我们蓄势待发
2017年12月29日,中核集团示范快堆工程在福建霞浦土建开工。作为第四代核能的主力堆型,示范快堆工程土建开工,既是中国核能战略“三步走”的关键环节,对于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无论对两年都未批建新核电项目的中国核能产业,还是对近年来持续放缓的全球核能产业,都不啻为一则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回顾世界核能的2017,核电发展持续放缓。全球核电产业面临不容乐观的发展态势。日本福岛核事故泄露留下的阴影至今仍笼罩全球。2017年,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数量连续第四年下降。新建核电机组也在减少。
详情点击
重磅!固废处理技术重大突破我国首个等离子体危废处理示范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1月10日,广东清远市10吨/天等离子体危废处理项目(以下简称“清远项目”)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及专家评审。作为中广核等离子体危废处理技术成功推广到民用环保领域的首个项目和标杆工程,该项目的成功验收标志着国内首台套等离子体危废处理的示范项目正式进入工程应用阶段,为国内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废矿物油等危废物的处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详情点击
“华龙一号”首个核反应堆核心部件运抵福清装车完毕
2018年1月17日,中国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核心部件——压力容器将运抵福清。这个由400吨钢铁组成的庞然大物负责承载核反应堆里产生的高温核燃料,也是整个核电站的核心。它的运抵标志着全球首个“华龙一号”机组进入关键设备全面安装阶段。
详情点击
人民日报:核电“强”国要合作更要实力
在全球核电产业进入新一轮复兴之际,中法两个核能大国的牵手,诠释了合作的真正含义:有实力,才有选择伙伴的权利。
从大亚湾、台山到欣克利角C,从核电站到核循环后段,中法两国在核能领域三十多年的无间合作,促成双方关系从“师徒”逐渐转变为“伙伴”,角色的转变并未消减两国在民用核能领域的巨大合作潜力和意愿。在全球核电产业进入新一轮复兴之际,两个核能大国的牵手,诠释了合作的真正含义:有实力,才有选择伙伴的权利。
详情点击
喜讯|“CAP1400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性能试验和验证研究”通过国家验收!
2018年1月15至16日,国家能源局核电司组织专家对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牵头、联合国核华清(北京)核电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担的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CAP1400非能动堆芯冷却系统性能试验和验证研究”课题进行正式验收。
详情点击
福清核电5号机组主泵泵壳全部吊装就位
1月15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继蒸汽发生器“三胞胎”全部引入之后,主泵泵壳“三胞胎”全部吊装就位。
首台和第二台主泵泵壳分别于2017年12月10日和2018年1月14日吊装就位。
详情点击
王寿君、顾军两位老总一同为这家新公司揭牌
2018年1月12日,中核集团与中国核建集团在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成立中核华创稀有材料有限公司,进军共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掀开了中国该领域发展的新篇章。这是两大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响应五大发展理念的又一具体举措。
详情点击
华龙全球首堆主泵泵壳来了!
1月15日,“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继蒸汽发生器“三胞胎”全部引入之后,主泵泵壳“三胞胎”全部吊装就位。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1.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