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金质奖工程简介,涉及江苏国电泰州二次再热示范工程、新建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WGSG标段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工程、浙江台州第二发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详情如下:1、江苏国电泰州二次再热示范工程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一、工程概况工程背景江苏国电泰州二次再热示范工程,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项目 > 正文

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金质奖工程简介(上):涉及2个火电项目

2017-12-19 11:00 来源: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2016-2017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金质奖工程简介,涉及江苏国电泰州“二次再热”示范工程、新建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WGSG标段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工程、浙江台州第二发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详情如下:

1、江苏国电泰州“二次再热”示范工程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一、工程概况

>>工程背景 江苏国电泰州“二次再热”示范工程,建设世界首台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是国家能源局示范项目和国家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项目围绕“二次再热”核心技术,以机组发电效率、供电煤耗、环保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目标,利用现有的高温材料,在机组参数和系统优化等方面进行突破,攻克设计、制造、安装、控制和调试等五大类15项自主创新的研发难题,设计研发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技术。

>>建设规模 工程位于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永安洲镇,距泰州市中心约29km。工程建设两台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同步安装单塔双循环烟气脱硫、SCR脱硝装置及湿式电除尘。

工程全景

>>主要设备 两台机组三大主机由上海电气(电站)集团研制。

锅炉采用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研制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塔式布置、二次再热、四角切圆燃烧方式,摆动喷嘴调温、全钢架悬吊结构、露天布置、采用机械刮板捞渣机固态排渣的锅炉, 锅炉型号SG-2710/33.03-M7050;汽轮机采用上海汽轮机厂研制的超超临界参数、二次中间再热、单背压、五缸四排气抽汽凝汽式、带二级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十级回热抽汽汽轮机,主蒸汽进口额定参数:31MPa(a),600℃;一次和二次再热蒸汽进口610℃;发电机采用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水氢氢冷、无刷励磁发电机。控制系统由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研发。

世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

>>参建单位 设计单位1家: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3家: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监理1家:江苏省兴源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调试单位1家: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设备厂家217家。

>>工程投资 批准概算88.14亿元,竣工决算79.17亿元。

>>建设时间 2013年6月28日开工,两台机组分别于2015年9月25日和2016年1月13日建成投运。

二、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总目标 精细化管理,全过程控制,创建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凝聚各方力量,加强科技创新,建成国家科技示范工程;高标准达标投产,长周期安全运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实现“168转商运后安全稳定运行、环保达标排放、达到预期效益和三年内达到一流运营机组标准”的“3+1”目标。

>>质量控制目标 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工艺零差错。

>>质量追求终极目标 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建设管理措施 秉承“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理念,结合二次再热示范工程特点难点,创新开展工程管理工作。

1.精准施策,防范新技术示范风险。

(1)业主牵头,开展设计论证和方案评审。重大方案组织第三方专家评审,对二次再热总体技术方案、轴系稳定性、启动系统等重大和关键技术进行内外部专家评审,确保技术风险降到最低。

(2)系统开展“回顾性”评审。在首台机组安装后期,专题组织主机厂和设计院,重新对设计、制造、安装过程进行回顾性评审,进一步优化方案,确保各项新技术应用风险降到最低。

(3)首创“监装制”,防止安装与制造设计不符的风险。首次实现了主要设备厂家专业人员对现场安装全过程质量监督,确保设备安装达到设计制造厂家的要求。

(4)提前预控制造风险。业主单位深度介入新设备的研制过程,参与论证和审核技术标准适用性、设备制造过程及出厂前质量检验方式和标准。针对主设备和主要辅助设备制造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主动介入处理方案的编制与评审,必要时组织外审,利用国内知名专家的技术力量,提前进行有效的制造风险控制。

2.秉承“追求卓越”理念,做好创优顶层设计。依托中电建协开展创优过程咨询,高起点、高标准开展各项工作。通过对咨询发现问题的整改,不断提升现场的工艺质量,持续提高全员对工程创优的能力和信心。

3. 深化精细化管理,铸就“精品工程”。

(1)全面落实洁净化施工。现场施工通过洁净化管理控制流程贯穿始末,从材料入场到安装结束均通过W点、H点、旁站等手段加以控制。全面推行现场管道工厂化制作,安装现场不允许进行切割配管,所有管道均在后场管道组合场内完成下料坡口、焊接组合、喷砂防腐等工序,制作完成封闭后运至现场直接安装。大口径管道实行一口一卡,管屏及小口径管道实行一组一卡,使全程洁净化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质量控制关口前移,强化设备制造质量的控制。收集相关工程基建和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重大设备问题,在常规出厂检验的基础上,加大和扩大了出厂质量检验的力度和项目内容。

(3)强化施工过程控制。在一般过程管控基础上,特别重视了土建交付安装、安装交付调试的工序交接水平;加强了对关键施工工序的旁站监督;在清水砼、砌筑、电缆敷设、接线、保温、小口径管道等工艺做到了样板引路、工艺精良;编制“成品、半成品及设备保护实施细则”,严格落实成品保护要求。

(4)高度重视金属监督工作,确保焊接质量。引进专业第三方技术服务,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对高合金材料、六大管道以及焊接、探伤、热处理等现场加强管理,加大检验比例,保证焊接质量,本工程189429道焊口至今无一渗漏。

(5)开展精细化调试。业主单位针对二次再热机组特殊性,多次组织设备厂家、设计院、安装单位参与细化论证调试方案;在单体调试、分系统调试以及整组启动过程中,严格执行了调试管理制度和方案,顺利解决了二次再热机组启动难题,成功实现了机组从点火到并网的全过程自动控制的一键启停(APS)。

(6)持续做好运行优化,全面达到各项性能指标。持续进行制粉系统优化、燃烧优化调整试验,先后组织生产人员专题攻关,优化解决再热汽温偏低问题,通过冲转参数优化解决了二次再热汽轮机启动时较长时间空载的难题。

(7)发挥国电江苏公司整体资源优势。组成江苏公司专家组,长驻泰州现场,全过程参与质检和调试及方案讨论,及时发现安装和调试中的问题,指导和督促问题整改与闭环。

>>建设管理成效

1. 示范机组投产后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优于设计值,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两台机组的环保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最新超低排放要求,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3. 机组投产后始终保持连续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分别实现连续运行363天和215天,创国内同类型投产机组最高记录。

4. 管道安装过程,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洁净化安装措施,仅用30余次完成了锅炉点火吹管工作,吹管次数远少于国内其他同负荷机组,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5. 从首次并网到1000MW满负荷出力仅仅用不到4天时间;汽水品质自并网后不到24小时便达到运行机组标准,且在此过程中没有进行一次滤网清理;并网后直至168小时试运完成未发生MFT。

6.两台机组均实现了“锅炉水压、汽机扣盖、厂用电受电、点火冲管、汽机冲转、机组并网及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七个一次成功。 保护、自动投入率100%,保护动作正确率100%。

7.机组成功实现了APS一键启动。

8. 工程被国家能源局授予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工程建设项目”。

三、工程质量

>>建筑及安装单位工程180项,一次验收合格率100%。两台机组受检焊口189429道,无损检验一次合格率达99.65%;

>>主厂房区域桩基4743根,Ⅰ类桩99%,无Ⅲ类及以上桩;

>>主体建筑物最大累计沉降量、差异沉降及速率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沉降已经稳定;

>>土建工艺水平良好,尤其是汽轮发电机基础框架清水混凝土观感好、工艺质量优良,埋件与混凝土表面平整,柱梁包角埋件顺直、齐平。

>>工程建筑结构工艺优良,观感质量好。主厂房彩钢板围护结构施工拼缝严密、色泽协调;运转层地面平整,集中控制楼吊顶设计新颖;干煤棚网架节点连接紧密,施工工艺规范、质量上乘。

>>循泵房沉井工艺创造了长江沿岸软土地区沉井施工最高水平。

下沉过程中,采用标高和定位控制相结合,确保了四角间最大高差仅为5mm,轴线偏差1-2mm,低于规范允许值的2%(水平位移不大于170mm,垂直标高偏差不大于300mm)。

>>验收评价 工程质量评价为高质量等级优良工程。

四、科技创新

>>科研攻关结合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二次再热示范项目特点,工程开展了五大类15项自主创新及项目研发。

>>世界首次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百万千瓦级二次再热燃煤机组的总体设计方案,填补了国内二次再热电站设计空白。机组发电效率47.71%,处于世界最高水平。

>>世界首台自主研发世界首台二次再热塔型锅炉,成功解决了受热面匹配和一、二次再热汽温调节的难题。

>>世界首台自主研发世界首台二次再热1000MW单轴五缸四排汽汽轮机,国内首次提出并采用了二次再热汽轮发电机组弹簧隔振技术,攻克了汽轮发电机组54.2米长轴系的稳定性难题;开发了适应620℃的转子和汽缸新材料。

>>自主创新发明了“四级高压加热器、五级低压加热器、一级除氧器和两级外置式蒸汽冷却器”的二次再热汽轮机十级回热系统,相比一次再热八级回热系统,提高机组热效率1.8%。

>>自主创新提出了三层缸结构的中压缸和旋转对称性更好的超高压缸,优化了汽缸的温度与压力的梯度分配,解决了二次再热机组中压缸进汽区域中分面密封的难题,适应了主汽压力提高至31MPa,提高了二次再热机组的循环效率。

>>自主创新研制了二次再热机组的超高压主汽门以及中压再热阀门,满足了31MPa主汽压力、620℃再热温度以及在百万一次再热机组基础上增大40%中压进汽容积流量的需求。

>>自主创新发明了针对二次再热塔式锅炉的包括双烟道和一、二次再热受热面并列以及高温再热器冷段前置在内的三种新型布置型式,提升了对一、二次再热汽温的调节能力,减少了再热汽温波动的范围,满足了610℃一、二次再热温度的需求。

>>自主创新提出了以摆动燃烧器同步调节一、二次再热汽温,以烟气挡板调节一、二次再热汽温间平衡的再热器调温策略,简化了锅炉再热汽温的控制逻辑。

>>自主创新提出了针对塔式锅炉的桁架式结构形式,提高了塔式锅炉钢结构大构件与锅炉本体布置的适应性,减小了钢结构占地面积和单构件重量,增加了运行维护空间。

>>自主创新提出了引进微分前馈的改进型史密斯预估器(SIMITH)的一次再热汽温和二次再热汽温的协同控制策略,开发了相应的汽温控制组态软件,解决了机组汽温控制的大惯性及交叉耦合难题。

>>自主创新提出涵盖锅炉自动热态冲洗控制策略的七种运行方式的三级旁路全程自动控制策略,发明了二次再热机组高、中、低压三级串联旁路自动控制系统,满足了机组启动、停机的控制和保护要求。

>>自主创新研发了二次再热机组DCS控制系统、三级串联旁路自动控制和APS一键启停技术,成功实现了机组启停的全程自动控制。

>>自主创新首次提出了热力系统全方位化学清洗方式,扩大系统清洗范围,不留清洗死角,采用先进的清洗工艺,减少清洗药剂在系统中的残留,提高了整套启动阶段的汽水品质。

>>自主创新打破二次再热机组两段法冲管的壁垒,设计了主蒸汽和一次再热、二次再热系统三级串联冲管方案,采取降压与稳压相结合的冲管工艺,选取高效的冲管参数,时间效益及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自主创新提出了二次再热汽轮机三缸启动关键技术要点,优化了启动参数,解决了二次再热汽轮机轴封系列问题,确保了二次再热汽轮机顺利启动并网带满负荷。

>>验收评价

1. 通过了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

2. 通过了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验收;

3. 科技创新成果经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4. 项目入选国家 “十二五”科技成就展和阿斯塔纳世博会。

五、节能环保

工程采用先进的二次再热创新技术、综合提效及环保技术(环保投资比例达22.5%),节能减排效果显著。

>>按设计5500利用小时,与国内常规百万机组相比,两台机组年节约标煤20.6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57.6万吨。

>>通过等煤量替代工作,共计关停泰州地区燃煤锅炉1088台,提高本地区节能减排水平。其中关停泰州地区集中供热锅炉5台,削减散煤消耗量折标煤40.3万吨/年;关停其它燃煤小锅炉1083台,削减散煤消耗量折标煤120.4万吨/年。

>>通过采用高压变频调速、前置泵与给水泵同轴驱动、电除尘器高频电源等一系列节能技术,机组发电厂用电率达到3.7%。

>>通过采用宽负荷SCR脱硝技术、高效单塔双循环脱硫工艺、六电场静电除尘器、湿式静电除尘器等技术,实现了环保排放指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要求。核查在线值:(1)烟尘排放浓度:2.3mg/m3、2.2mg/m3;(2)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7.7mg/m3、21.5mg/m3;(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23.5mg/m3、25.5 mg/m3

>>灰、渣、石膏等100%综合利用。

>>废水实现零排放。

>>验收评价

1. 通过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

2. 通过江苏省环保厅环保专项验收。

3. 被国家能源局授予“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

4. 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第四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六、 性能指标

2015年11月和2016年4月分别完成了两台机组性能试验,各项参数均优于设计值,指标优良。两台锅炉效率分别为94.78%和95.12%,优于设计值94.65%;两台汽轮机考核热耗率分别为7064.87 kJ/KW˙h和7069.35kJ/ KW˙h,优于设计值7070kJ/KW˙h;厂用电率分别为3.625%、3.615%,优于设计值3.7%;供电煤耗分别为:266.57g/kW˙h、265.75g/kW˙h,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各项环保指标优于国家最新超低排放要求。两台机组脱硫效率99.2%/99%,高于设计值98.6%;脱硝效率86.4%/88.7%,高于设计值80%。核查在线值:(1)烟尘排放浓度:2.3mg/m3、2.2mg/m3;(2)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7.7mg/m3、21.5mg/m3;(3)氮氧化物排放浓度:23.5mg/m3、25.5 mg/m3

机组投产后始终保持连续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分别实现连续运行363天和215天,创国内同类型投产机组最高记录。

>>验收评价

1. 通过了国家能源局高效煤电示范工程验收;

2. 3号机组荣获中电联2016年度全国火电1000MW级机组综合能效对标竞赛一等奖第一名。

七、建设成果

>>优质工程奖 2017年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优秀设计奖2017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被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评为2015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获得专利 国家专利24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

>>成果奖项 荣获奖项9大类48项。其中国家级荣誉19项、

省部级荣誉29项,科技进步奖5项,QC成果奖8项,施工工法3项。工程被国家能源局授予“国家煤电节能减排示范电站”,项目入选国家“十二五”科技成就展和阿斯塔纳世博会。

>>成果著作 软件著作权21项,发表论文64篇。

>>人才培养 培养博士12名,硕士23名,培养锻炼“二次再热”机组工程建设管理和调试运行维护等技术骨干人才三百余人。

八、经济社会效益

>>截止2017年7月底,累计发电211.15亿千瓦时,实现利润13.52亿元,上交税费7.17亿元。

>>首台百万千瓦二次再热机组的成功研发及工程示范,大幅提高了燃煤机组发电效率,提升了我国电力设计、施工、调试及生产管理水平,引领了行业发展方向,对我国电力装备制造的产业升级,助推“一带一路”走出去国家战略和节能减排贡献巨大。

2、新建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WGSG标段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工程

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 工程概况

>>建设规模

新建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WGSG标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工程(以下简称黄冈长江大桥)是新建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及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位于鄂州市段店镇三江口附近、黄冈市黄州区唐家渡综合码头上游约240m(见图1-1)。

工程地点

黄冈长江大桥全长4008m,其中主桥1215m,桥跨布置为(81+243+567+243+81)m双塔双索面斜主桁钢桁梁斜拉桥,上层桥面为100km/h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下层桥面为200km/h双线铁路。主桥共有墩塔6个(0#-5#墩),Φ3m和Φ2.5m钻孔桩共119根,2#、3#墩为主塔墩,每主塔墩有Φ3m钻孔桩共31根,承台尺寸为矩形长51.2m宽34.2m厚6.5m,塔高193.5m(含塔座);上部结构为斜主桁钢桁梁,重4.6万吨,斜拉索每侧面塔柱布置19对,共152根。

黄冈长江大桥主桥布置图

>>建设意义

黄冈长江大桥是武汉至黄冈城际铁路和黄冈至鄂州高速公路的共同越江通道,也是连接武鄂高速和大广高速的重要纽带,还是远期连接京九和武九铁路的联络线。大桥是连接省会武汉与大别山革命老区人民的心灵之桥,极大完善黄冈路网建设,提升了黄冈“铁、水、公、机”“无缝对接”区位优势,为加快革命老区扶贫攻坚步伐,振兴老区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参建单位

黄冈长江大桥责任主体单位

>>工程投资 批准概算24.93亿元,竣工决算23.89亿元。

>>建设时间 2009年立项批复,2010年3月开工建设,2014年6月竣工验收,6月18日铁路和公路同时通车运营。

二、建设管理

>>工程建设总目标 按照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环保、创新“六位一体”管理目标要求铸造精品。

>>质量控制目标 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工艺零差错。

>>质量追求终极目标 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建设管理措施

大桥建设以争创“优质工程金质奖”为目标,具有明显铁路质量管理特色,按照“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质量控制思想,追求“质量零缺陷”的创优过程。

形成“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监督、使用”的“六方一体”创优保证体系,以“技术创新,过程控制”为保障,“质量监督、用户介入”为推手,确保工程优质。

建设单位提出以“信誉评价、达标创优”为手段,以“样板引路、观摩推广”为载体,在4条城际铁路建设中树标杆,推亮点。

设计单位通过推行“灵活设计”和“创作设计”,运用“四新技术”,实现“有效适用”和“环境优美”的统一。

监理单位创新了“严把工序转换关,实行层级报检制”的管理方式,提升报检责任心,促进施作过程控制,确保一次成优。

施工单位一直推行“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的管理方法,创新“技术创新推动品质提升”、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质量四法宝”的全员质量管控理念。通过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落实质量主体责任,实行“源头把关、首件认可、样板引路、过程控制、铸造精品”的质量管控措施,在过程控制中采取了施工作业流程卡、工序要点卡片强化技术管理;项目部将质量管理延伸到钢梁制造厂中,在业主委托的正常施工监理外,还额外成立10人驻厂质量监控小组进行驻厂监造,并委托第三方进行工厂焊缝抽检,确保钢梁制造质量。

>>建设管理成效

大桥在建设各相关方的共同努力下,实现了“安全、质量、环保零事故”的管理目标;建设过程中获得了“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安全示范岗、全国优秀质量小组”等荣誉,建设过程及运营以来得到了质量监督单位、使用单位和黄冈市政府的好评,获得了“国家铁路局铁路优质工程勘测设计一等奖和铁路优质工程一等奖”。

三、工程质量

独具特色的“以桥梁核心技术为保证的终身负责制”质量管理模式,严格规范作业流程和施工工艺,实现了“安全、质量、环保零事故”的管理目标,工程质量良好。

工程共31个分部工程、135个分项工程、8088个检验批,合格率均为100%。

钻孔桩经第三方检测均为Ⅰ类桩,并第三方沉降评估分析,沉降变形很小,且趋于稳定。钢梁焊缝检测合格率100%;栓孔重合率100%,实现零误差高精度合龙,成桥线形与设计理论线形高度吻合。

大桥结构刚度大,造型优美流畅,表面光洁、平整、棱角分明,桥面平整,线形流畅、行车舒适。

运营以来,经实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分析,检测索力没有较大波动,结构运营无异常,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

四、科技创新

>>科研攻关 开展了15个重大科技项目攻关。

>>四项世界之最

(1)主桥跨度大:公铁两用斜拉桥主跨567m。

主桥跨度大图

钢桁梁斜腹杆

(2)主桁倾斜角度大:面外倾斜20.3532°。

(3)抗拉支座吨位大:抗拉吨位10000kN。

(4)斜拉索索力大: 单根斜拉索设计破断力32356KN。

10000kN抗拉支座

PESC-475

>>国际领先。《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斜主桁钢桁梁斜拉桥建造技术》和《黄冈长江大跨度斜主桁公铁两用斜拉桥设计新技术》成果,均经中国中铁科技成果鉴定: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设计新结构 创新了大跨度斜主桁钢桁梁斜拉桥新结构,解决了桥梁上、下层桥面宽度差异大带来的难题,降低了项目投资;针对桁面斜置的特点,主桁杆件采用了经济合理的平行四边形截面。

>>自主创新 复杂地质桥梁墩塔建造技术,发明了双壁钢围堰的精确定位施工新技术,解决了倾斜裸岩面围堰定位精度控制难题;采用重型冲击钻与大扭矩旋转钻机结合解决倾斜裸岩钻孔难题;采用上横梁、塔柱与钢梁架设同步施作等综合技术措施,保障了基础及主塔施工质量。

>>自主创新 宽翼缘平行四边形截面钢梁杆件制造技术,发明了宽翼缘平行四边形截面钢梁杆件控制组装胎架、划线钻孔工艺等多项专利技术,解决了宽翼缘平行四边形整体节点制孔精度的问题及测量难题,确保了钢梁制造质量。

>>自主创新 底座支架辅助架梁吊机架设塔区钢梁施工技术,首次采用架梁吊机直接架设主塔墩顶4节间钢梁,解决了墩顶节间钢梁受浮吊吊高制约的架设难题,缩短了关键工序时间。

>>自主创新 空间斜主桁钢桁梁斜拉桥架设技术,发明了一种斜主桁斜拉桥钢梁架设方法及角度可空间调节吊具专利技术,解决了主桁斜置杆件空间姿态的精确调整及快速吊装对位难题。

>>自主创新 大跨度桥梁自平衡横向抗风技术,仅需在主塔两侧钢桁梁上弦杆外增设4个抗风牛腿,将主梁横风力矩转化为牛腿与主塔之间的顺桥向压力,实现结构自平衡。

>>自主创新 PESC7-475斜拉索研制及挂设技术,首次成功研制QYR-U2160新型冷铸锚填料配方,采用高强高韧HDPE共混材料,发明了一种桥梁斜拉索挂索方法,解决了斜拉索梁端箱内狭小空间安装的难题。

五、节能环保

在施工过程中,以“第二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为契机,自觉践行“四节一环保”有效措施,大力推进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以技术创新打造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积极营造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绿色施工理念。大桥在“四节一环保”绿色施工中成效显著,荣获“第二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优良级和“全国绿色施工及节能减排达标竞赛金奖”。

六、性能指标

经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实时自动化监测桥址环境、大桥结构变形、斜拉索索力及结构动力响应,通过自动化数据采集分析,运营3年以来检测大桥整体变形、主要构件的内力、索力数据没有较大波动,结构运营无异常,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

七、建设成果

>>优质工程奖 国家铁路局铁路优质工程一等奖和铁路优质工程勘测设计一等奖

>>优秀设计奖 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和湖北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专利成果 国家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科技成果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以上7项,省部级工法2项,国家级QC 成果1项

>>绿色成果 获“第二批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优良级和“全国绿色施工及节能减排达标竞赛金奖”

>>成果著作 在国家一级刊物发表论文66篇。

>>人才培养 培养全国劳模2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3名,建设管理技术骨干人才百余人。

八、经济社会效益

(1)黄冈长江大桥,采用公铁合建,合理利用桥位资源,实现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2)大桥采用斜主桁钢桁梁的造型,结构刚度大、桥型优美流畅,实现桥型与桥梁使用功能的完美融合。

(3)黄冈长江大桥是连接省会城市与老区人民的心灵之桥,让大别山革命老区和华东重镇武汉实现了公路、铁路、城际和机场的无缝对接,提升了黄冈区位优势。两年以来公路和铁路客流量达2000万人次,对加快革命老区扶贫攻坚步伐,振兴老区经济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4)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斜主桁斜拉桥建造技术,不仅创新了斜主桁结构,革新了工法,对城际铁路桥梁向更灵活的交通承载方式、更大跨度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5)已在10余座大型桥梁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有力保证了大型桥梁工程优质、安全、高效地建成,极大促进了我国桥梁建造技术的进步。

3、浙江台州第二发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

浙江浙能台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工程概况

>>工程建设概况 浙江台州第二发电厂2×1000MW新建工程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浦坝港镇,由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投资新建一座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首创、世界先进的超超临界燃煤发电绿色环保示范电厂,工程同步建设全烟气除尘、脱硫、脱硝装置,协同降汞、减排三氧化硫和PM2.5,采用海水二次循环和海水淡化技术,实现对大气、海洋、陆地全方位减排,给出了全球清洁能源发展的中国样本,代表了火力发电技术的世界先进水平。

>>主要设备 锅炉:采用由东方 锅炉厂生产的型号为DG3100/28.25-Ⅱ1复合变压运行的超超临界直流锅炉;汽轮机:采用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N1000-27.0/600/600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四缸四排汽、单轴、双背压、八级回热抽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采用由上海发电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HDF 125/67 1050MW水氢氢冷却、静态励磁汽轮发电机。

>>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浙江浙能台州第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建设管理单位:浙江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

勘察设计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浙江电力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主要施工单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火电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二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调试单位:杭州意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工程投资 批准动态概算83.71亿元,竣工决算76.88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4亿元。

>>建设时间 2012年8月16核准,2013年8月29日开工,2015年12月建成投产。

二、建设管理

>>工程定位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产出、 打造全国最绿色环保综合性示范电厂。

>>质量控制目标 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工艺零偏差。

>>质量追求总目标 争创“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建设管理措施

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

1.工程建设过程中始终贯彻“追求卓越、铸就经典”的理念,弘扬工匠精神、超前策划,编制了《创优规划》等一系列策划文件,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

2.建立健全企业标准化、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安全生产标准化“五标一体”管理体系,提升工程管理效能;

3.开发应用了信息化门禁管理系统,打造基建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安全生产无缝管理;

4.严格履行基建程序,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5.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精品战略,深入开展“样板引路、过程评优”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科技创新,积极开展示范工程创建,做到“过程达标、一次成优”;

6.应用基建MIS和协同办公OA 、档案信息化软件等管理软件及组建不同层次的微信、QQ群组等精益化管控手段,对工程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建设管理成效

1. 工程基建期间及投产至今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环境污染事件零记录。

2. 工程全过程合规性文件齐全,顺利通过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档案、消防、安全设施、职业卫生等各专项验收,取得不动产权证。

3. 同步形成档案9462卷,完整、准确、系统,信息数字化,便于检索利用。

4. 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评为省重点建设立功竞赛先进集体,通过了浙江省标准化协会A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评审。

三、工程质量

1. 工程建筑、安装171个单位工程,验收合格率100%。

2. 调试分系统及整套启动各阶段涉及调试项目共计294项,验收合格率100%。

3. 工程桩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符合规范要求,Ⅰ类桩占99.62%、无Ⅲ类及以上桩。

主变安装工程

全球最大海水加肋冷却塔

4. 建构筑物沉降差、沉降速率、总沉降量均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地基已稳定。地基和结构经两次中间质量检查,评价为优良。

5. 两台机组受检焊口总计133701道,无损检测一次检验合格率99.88%和99.95%,远优于电力行业优质工程95%的标准。

6. 汽机最大轴振优良。 1号机组55μm、 2号机组53μm,远优于电力行业优质工程70μm的标准。

主厂房清水混凝土框架

7. 主厂房、烟囱清水混凝土内实外光、色泽均匀,压型钢板平整严密、屋面、墙面无渗漏,主厂房地坪平整光洁, PVC地板粘贴平整、接缝严密。

8. 设备、管道排列整齐、保温密实、工艺精美、无超温。

9. 电缆二次接线绑扎牢固,工艺美观。

>>验收评价 机组高标准达标投产,质量评价得分94.29+5分,为高质量等级优良工程。

四、科技创新

工程成功应用“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17项、“建筑业十项新技术”10大项30子项、“电力建设五新技术“24项、设计优化34项,自主创新65项,创下16项电力行业新记录。

1. 国内率先 在设计阶段提出煤电超低排放技术,并成功实施。国内首次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湿式电除尘器+搪瓷管热媒水管式烟气换热器等设备组合系统,协同脱除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有效降低三氧化硫和PM2.5,延长设备寿命、消除烟囱白雾,获1项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初评一等奖,成功入选阿斯塔纳世博会,有力推动了煤电环保技术走向“一带一路”。

2. 国内首次 “三同时”建设烟气降汞系统,气汞排放浓度仅为国家标准的3%,远优于欧美排放标准,为国际领先水平,获电力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

3. 国内首次 在海岸高风压复杂地质区建设2座全球最大海水加肋冷却塔,结构设计优化成果显著,节约了2/3灌注桩基、25%环基工程量、10%混凝土总量,大幅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冷却塔性能,每小时减排温水20万吨,是沿海电厂保护海洋生态安全的成功典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级QC成果奖一等奖。

4. 国内首次 在百万机组冷却塔通过风洞试验,加装进风导流设施,降低出冷却塔出水温度,节约标煤0.24g/kWh,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5. 国内首创 混凝土垂直输送塔机布料系统,提升超大型冷却塔施工安全性,提高施工效率,获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推广意义巨大。

6 . 国内首创 高效回热技术和高效一次调频技术,提高机组运行灵活性和负荷响应能力,首次实现全负荷脱硝,年节约标煤6800t、减排氮氧化物1660t、二氧化碳20508吨。获1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全国电力技术成果一等奖和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为浙江省首个百万机组深度调峰改造试点。

7 . 国内首创 能效管理系统,实时分析管理运行参数和能效数据,为机组节能增效、故障预警提供有力支撑,获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8 . 国内首次 依据DL/T 5044 -2014研制用于电力直流系统选择性保护分析的软件,形成一套全厂直流系统保护电器全选择性配合方案,获实用新型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9. 国内首次 在海水二次循环机组中应用脱硫废水零排放方案,全厂污、废水全部回收利用,环保节能效果显著。

10. 国内首次 采用专利技术在主厂房C D轴间增加1/C轴小柱,减少了相应梁、柱断面尺寸,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经济性。

11 . 国内首次 采用500千伏气体绝缘金属封闭母线出线设备,比架空线方案减少征地0.55公顷,节约投资约530万元,系统安全可靠,电磁零污染。

12. 国内首次 采用电磁阻垢海水淡化技术,减少阻垢剂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到国际领先水平。

13 . 国内首次 采用滩涂围海回填区CFG桩复合地基技术,解决了沿海滩涂地区淤泥质土层厚、含水量大、地质条件复杂等困难,拓宽了CFG桩的使用范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推广意义重大。

>>验收评价 通过了 “电力建设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验收。

五、节能环保

超低排放效果显著,排放指标远优于国家超低排放要求和欧美现行排放标准,为世界领先水平,两台机组年减排SO2 3200吨、NOX 4168吨、烟尘985吨、汞880千克。

1. 灰、渣、石膏、污、废水100%回收综合利用,零排放。

2. 采用海水淡化技术,不与民争水,年节约淡水306万吨。

3. 因地制宜规划总平面布置,一期厂区用地36.71hm2,较建设用地指标减少11.27%;创新应用等高线, 压缩开山量、减少桩基费用,节约上亿工程投资;厂区布置紧凑,煤、水、道路更短捷;竖向布置优化,土石方综合平衡。

4. 工程成功应用了全负荷高效回热技术、高效一次调频技术、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冷却塔进风导流装置、低低温静电除尘器、智能吹灰系统、10kV两段的高压厂用电配置方案、电机变频技术、智能空调、LED智能照明等一系列节能降耗技术。

>>验收评价通过了“电力建设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

通过了“浙江省环保厅超低排放”验收;

环保信用为最高等级“绿色”企业。

六、性能指标

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先进,为国内同类型机组领先水平。

七、建设成果

工程共荣获9大类123项国家级、省部级奖项,其中国家级49项,省部级74项,具体如下:

>>优质工程奖 2017年度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

2016年度浙江省优秀安装质量奖。

>>优秀设计奖 2017年度全国工程建设项目优秀设计成果一等奖;

2016年度电力行业优秀工程设计成果一等奖。

>>获得科技进步奖 15项。

>>获得发明专利 2项。

>>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37项。

>>获得QC成果奖 国家级2项,省部级 38项。

>>获得工法 国家级2项,省部级 15项。

>>获得软件著作权 5项。

>>获奖论文 1项。

>>获得安全文明等其他奖 2项。

>>人才培养 培养锻炼工程建设管理技术骨干人才千余人。

八、社会经济效益

截至2017年6月30日,机组安全稳定运行655天, 累计发电168亿千瓦时,实现产值53.85亿元,利润3.06亿元,纳税1.13亿元,为打造浙江绿色GDP和清洁能源示范省作出了重要贡献。

Ø 浙江台州第二发电厂生动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以创新、绿色、可复制的超低排放技术,为推动高效清洁煤电产业升级作出了巨大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