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电力行业进入了全面改革阶段,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市场化是电力改革的方向和手段,我国电力市场要坚持市场化改革,使发电侧与售电侧进行有效的竞争,建立符合市场需求的电价机制,让市场能够主导资源配置。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电力生产和消耗量巨大。为了贯彻落实中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部署,继续让电力行业促进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山西省委、省政府将“输煤输电并举”作为转型发展战略。同时,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也紧跟改革步伐,于2016年9月14日成立了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全面负责山西省电力交易的相关事项。现阶段,在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成立为山西省电力改革与交易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如何以服务市场和客户为导向,利用好这个平台,使其提供优质的交易服务,以推动形成山西地区电力市场新格局,是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及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主要目标。
我国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历程及现阶段特点
我国电力体制市场化改革历程
回顾过去可知,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历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1997年,为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探索阶段;第二阶段是1997年至2000年,为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起步阶段;第三阶段是2000年至2013年,为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厂网分开、实施竞价阶段;第四阶段是2013年至今,为我国电力市场改革深化阶段。具体改革历程如图所示。
现阶段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特点
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电力体制改革。国家能源专家、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电改的核心是电价而非拆分,市场化是电力改革的方向和手段。2014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要求加快新电改方案的编审与出台;同年12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新电改”方案获常务会议原则性通过。新电改将对发电、输配电、用电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新电改方案重点是“一加强、一独立、四放开”,即加强规划,独立交易平台,放开增量配电业务、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以及售电业务四项基本业务与内容。新电改售电侧放开有望开启万亿元市场,赢得最大红利。
同时,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我国2016年要完成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工作;2018年底前要建立市场主体准入退出机制,并启动现货交易试点,同时要完善市场主体信用体系;2020年前全面推进配售电侧改革,形成充分竞争的售电侧市场主体,同时要全部启动现货市场。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将发电和售电侧引入市场竞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开始发挥,电力行业将形成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交易格局。可以说,市场化已成为引领电力工业发展的新方向。
山西省电力交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电力交易平台现状
2016年9月14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在山西太原挂牌成立,这是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贯彻落实中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部署的重大举措。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是山西电网电力交易工作的管理部门,是国家电网三级电力市场体系的基础性市场。中心现有员工8名,设市场处、交易处和结算处三个处室。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按照股份制模式组建,山西省电力公司在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持股70%,是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的主管部门,积极组织大用户直接交易,节约用户电费支出,释放改革红利。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为了推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电力市场体系,股权结构实行多元化,包括发电、输电、用电等市场主体,对于山西电力体制综合改革措施落地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交易市场现状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电力等综合能源基地,拥有世界首条商业化运行的长南荆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和晋电外送大通道。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虽成立于2016年下半年,但直接交易电量占比超过30%,规模和比重均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新电改以来,山西电力现货市场研究与建设亦走在全国前列,总体目标是建成国内首个电力现货市场。2017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初步设计完成了山西电力现货交易市场工作目标。具体建设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第一阶段(2017年1月~2018年12月),时长两年,主要任务是建设日前现货市场和日内现货市场,以外送增供电力为交易品种,交易手段为现货市场;第二阶段(2019年1月~2020年12月),时长两年,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放开省内发用电计划,确定现货市场的交易空间,同时进一步扩大现货市场的实际优化空间;第三阶段(2021年1月~),主要任务是全面放开省内发用电计划,建立完整的集中式电力市场。目前,山西电力现货交易市场本着先行先试、探索经验的原则,致力于尽早探索出一条安全高效、公平公正、切实可行的市场化道路。
电力交易法律、法规现状
山西本身是电力生产和消费大省,自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山西成为全国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以来,能源大省山西正在致力于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有望逐步打破长久以来“市场煤、计划电”的局面。为了更加规范交易机构的运营,完善其市场功能,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密切关注国家和省内出台的各项电改政策,如出台《山西省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并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正式批复,方案重点包括“一还原、一理顺、两推动、三规范”,即:还原电力的商品属性;理顺电价形成机制;统筹推动省内、省外两个电力交易市场;规范交易机构的运营,规范市场化售电业务,规范自备电厂管理。制定了《2017年山西省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方案》,根据方案可知,山西电力普通交易实行月度竞价撮合交易模式,交易电量月清月结。
此外,为规范山西电力中长期交易,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根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有关法律、法规、意见、函、通知及其配套文件等,积极参与省内相关电改文件的编写、讨论与修改工作,制定并出台了《山西省电力中长期交易规则(暂行)》,规则直接适用于山西现阶段开展的电力直接交易、跨省跨区交易等,市场主体主要包括符合准入条件的发(售)电企业、电力用户等,交易方式主要包括场外双边(多边)协商、场内集中竞价(含撮合)、场内挂牌交易等。
山西省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相关规章、方案与规则,使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进行电力交易有章可依、有规可循,为山西省电力市场化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山西电力交易存在的问题
山西省委政府以及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在山西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在山西电网与市场交易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如山西电力现货市场虽走在全国前列,但主要做的是中长期现货交易,短期现货交易不足,短期电力供需与发电成本的现货交易机制仍很缺乏;新能源装机容量相对较高,但电网安全运行和清洁能源消纳保证度不够等。此外,山西电力交易最为突出的问题还表现为,山西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体制尚不健全,还需进一步完善。
山西省电力交易机制初探
交易主体与交易方式
为顺利推进山西电力市场化改革,认为参与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不仅必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还应符合产业政策要求,满足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要求。具体包括各类供电、发电、售电、用电等企业和公司,以及交易、调度机构和独立辅助服务提供者等。如现役省调燃煤发电企业、省调清洁能源发电企业,能源消耗及环保排放达到国家标准的电力用户等。
新电改背景下,山西电力中长期交易可以市场主体之间自主协商交易电量(电力)、电价的双边协商交易方式为主;其次可以采取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即通过交易平台进行竞价从而实现电力的出售与购买,山西应该鼓励峰、平、谷段电量或按标准负荷曲线进行集中竞价;另外,通过山西电力交易平台的挂牌交易也可作为山西电力交易的交易方式。总之,双边协商、集中竞价、集中撮合、挂牌交易等,都可以是山西省电力市场进行交易的选择方式。
市场准入与退出
参加山西省电力交易市场的各交易主体必须符合如下基本实际条件:一是具有法人资格,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实体;二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环保标准要求,且环保信用良好;三是发电企业需依法取得核准和备案文件,取得电力业务许可证(发电类);四是内部核算的发电企业、电力用户,满足政策、环保要求的条件下,经法人单位授权,可参与相应电力交易;五是并网自备电厂在满足公平承担发电企业社会责任等条件下,可作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参于市场交易。否则,各主体将不允许进入山西省电力交易市场或者条件失效后应强制退出山西省电力交易市场。
交易品种和周期
根据国家新的电力体制改革特点,结合山西省电力交易实际状况,认为山西省电力市场交易品种应包括电力直接交易、跨省跨区交易以及合同电量转让交易等。其中,跨省跨区交易包含跨省跨区电力直接交易,点对网专线输电的发电机组不属于跨省跨区交易,按受电地区要求参与市场。
山西省电力短期交易主要按适时开展分时(如峰谷平)电量交易,中长期交易主要按年度和月度开展。为了电网安全性、电力交易可执行性和经济发展持续性,有特殊需求的,山西省电力中长期交易也可按照年度以上、季度或者月度以下周期开展交易。但原则上,除非特殊情况,山西电力交易的周期和品种不随意变更。
价格机制
价格机制是电力市场有序平稳运行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山西省电力交易成交价格的确定应遵守和参考如下几条:一是直接交易形成政府监管下的单独定价机制,按照国家核定的输配电价执行;二是跨省跨区输电价格形成市场主导和政府监管相结合的机制,按照价格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三是计划电量应随着政府定价的放开,采取市场化定价方式;四是未核定输配电价地区和已核定输配电价但未覆盖的电压等级电力用户,应当采取电网购销差价不变的方式;五是集中撮合综合考虑环保、能耗等因素,采用高低匹配法进行出清;六是集中竞价交易按照统一出清价格或根据双方申报价格确定。
交易顺序与信息发布
山西省电力交易开展年度交易时遵循以下顺序:一是确定跨省跨区优先发电;二是确定省内优先发电(燃煤除外);三是开展年度双边交易、年度集中竞价交易;四是确定燃煤发电企业基数电量。开展月度交易时遵循以下顺序:一是年度合同分解到月;二是开展月度双边交易;三是开展月度集中竞价交易。
市场的透明程度越高,市场越会向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作为山西省电力交易平台的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应遵循及时、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多方面、多途径、多层次向外界发布有关电力交易的市场信息,从而引导市场人员的主动加入,促进自身平台的可持续性发展。
计量和结算
在整个交易流程中,交易结算是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有条件和倾向参与山西省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首先应在产权分界点上安装符合技术规范的计量装置,且原则上应安装有明确标志的主、副电能表各一套,主表为计量结算依据,副表为参照,以防止主表出现意外故障。同时,电网企业应按照电力市场结算要求定期抄录电能计量装置数据,并报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汇总与备案,以便最终结算。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年11期,作者就职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电力体制改革要处理好的五大关系

原标题:山西电力交易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