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完成后,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开始向开展跨省跨区和区域电网输配电价的核定工作迈进。核定跨区输电价格目的是建设全国电力市场,跨区电力市场交易成为可能。
备受关注的广东电力市场本周迎来新成果。售电公司获利6.21亿元,盈利个数占比8成。
福建省电力辅助服务(调峰)交易规则(试行)印发,上海直接交易开闸!
更多详情请关注“北极星售电一周要闻”(8.21-8.25)。

政策方面:
国家发改委:全面推进跨省跨区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发布
北极星售电网从国家发改委官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跨省跨区和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改革工作的通知》于8月16日发布。通知中称,决定在省级电网输配电价改革实现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展跨省跨区输电价格核定工作,促进跨省跨区电力市场交易。
在完成华北区域电网输配电成本监审基础上,于2017年10月底前完成华北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核定工作。并组织开展华东、华中、东北、西北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核定工作,于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区域电网输电价格核定工作。
详情点击:
福建省电力辅助服务(调峰)交易规则(试行)印发
北极星售电网小编获悉,国家能源局福建监管办日前印发了《福建省电力辅助服务(调峰)交易规则(试行)》。规则试行于福建省电网开展的电力辅助服务(调峰)交易。本规则与《华东区域并网机组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相衔接,不重复考核或补偿,未纲入本规则的部分,仍按华东区域“两个细则”执行。逐步扩大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交易,丰富交易内容,研究探索现货市场交易。
凡在福建电力交易中心注册的市场成员均应按要求参加福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包括并网发电企业(火电、水电、风电、光伏、核电等)、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售电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用户、储能等辅助服务提供商。
详情点击:
上海直接交易开闸!2017年上海市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方案印发
上海市经信委日前发布了《2017年上海市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中亮点如下:
电量规模:直接交易电量原则上按不低于25亿千瓦时安排(未含1488亿千瓦时以上的增量部分)
交易时间:通过交易平台在2017年9月-12月开展直接交易试点工作
交易方式:双边协商和集中竞价
考核规则:按月考核,月结月清,电力用户直接交易的月度偏差电量的允许范围在±2%。(考虑2017年为上海首次开展直接交易,月度交易、月结月清及偏差按月考核等市场机制处于逐步建立完善的阶段,故试点期间市场主体的考核费用仅作记录暂不结算。)
详情点击:
2017-2019年国网福建电力公司输配电价公布
北极星售电网小编获悉,福建省物价局日前发布了《关于2017-2019年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输配电价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对2017-2019年福建省电网及各市输配电价进行了公布。
详情点击:
数据方面:
广东电力市场2017年半年报告出炉:售电公司获利6.21亿元 盈利个数占比8成
广东省电力电量市场交易份额较大,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多,市场机制比较完善,机制的设计具有先行先试的作用,对于全国各省区开展市场交易具有强大的借鉴意义。综观上半年广东电力市场,规模稳步扩大,各品种交易平稳有序,电网运行安全稳定。
2017年1-6月电厂让利35.92亿元,售电公司获利6.21亿元。用户已获利26.8亿元,售电公司与用户分成比例在2:8左右。
从偏差考核方面来看,2-6月启动偏差考核,市场电量总体偏差率1.1%,需求侧总体偏差率好于预期。由于2-3月统一出清价相对较高,偏差电量的考核标准也相对较高,售电公司盈利个数占比8成左右;随着统一出清价逐步走低,对偏差电量的考核标准也逐渐降低,盈利售电售电公司个数占比也在提高。
详情点击:

一图读懂|2016-2017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分析报告
今年6月,广东已连续三年达到100%履约率,顺利完成第四个履约年度配额清缴履约工作。作为全国第一个启动碳交易试点的省份,广东省自2012年9月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以来,成功的建设与管理经验对于其它各省市试点乃至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示范意义,其运行发展状况也为各控排企业的碳管理战略提供了极高的借鉴价值。
详情点击:
报道类:
电价垄断案的背后:行业协会何去何从?
近日,国家发改委指导山西省发改委对山西省电力行业协会组织23家火电企业达成并实施直供电价格垄断协议一案,作出处罚决定,除了对涉案企业依法处罚7338万元外,行业协会也被从重顶格罚款50万元。而就在此案公布前,发改委发布了《行业协会价格行为指南》。
在2017年8月18日举行的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闻发言人孟玮作出回应。
孟玮表示,近年来,行业协会作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加强行业自律、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实践中,也发现和查处了一些价格违法行为。
详情点击:
@全体售电公司 你的盈利模式究竟能走多远?
上万家售电公司中,以广东为例,在入围的三百多家售电公司里,盈利的企业有109家,其中国有性质的占到了其中的68%,48家民营企业中盈利的有15家。刚刚起步的民营售电公司交易成功的市场份额已经占据30%多,盈利的民营企业占近一半。而这部分盈利的售电公司,其中70%的利润需要返还给用户,还有41%则需要支付偏差。国家实施电改的阶段性目标之一:2020年售电公司要达到全国市场的40%。
前景如此诱人但同时也意味着,现阶段申请注册的上万家售电公司,披着售电“外衣”的公司,也许将会被市场淘汰。
详情点击:
辣评| 哪些售电公司可以存活?
现有市场中99%以上的售电公司将没有活路,它们或在售电业务边缘生存,或在没有业务中自生自灭。
开始于两年多前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重新点燃了业界对电力——这个相对垄断行业变革的期盼。尤其是售电侧的放开,被认为是此轮改革释放的最大红利,也是改革的最大亮点所在。
在改革热情的助推之下,全国范围内一夜之间成立了上万家售电公司,其中的一部分以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大用户为主体而成立,而更多的是没有任何资产的所谓独立售电公司,短时间内一如春笋般涌现,毫无疑问,它们都试图从改革中分得一杯羹。
然而,两年多时间过去了,上万家售电公司中仅有不足1%的公司开展了业务,绝大部分企业处于停滞状态,或无所事事,或驻足观望,当然还有一些没等到开张就已夭折。
曾经被认为上万亿市场空间的售电盛宴,缘何成了一场虚假的繁荣?
详情点击:
能源互联网为售电侧带来的机遇
能源互联网发电体系包括常规能源、大规模新能源和大容量储能,以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广泛应用为基础,包容多种不同类型的发电形式。然而,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模糊性和随机性,其大规模接入对电网的稳定性产生冲击,从而促使传统的能源网络转型为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不仅具备传统电网的供电功能,还提供能源共享的公共平台,系统支持小容量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家电、电动汽车等随时接入和切出,真正做到即插即用。传统用户不仅是电能使用者,还是电能的创造者,可以没有任何阻碍地将电能传送到能源互联网上并取得相应的回报。从能量交换的角度看,所有微型能量网络节点都是平等的。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售电迎发展机遇 哪里可能有钱赚?】售电一周要闻(8.14-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