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核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电力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2017.5.15-5.19)要闻,以供大家参阅。

100%国产化!核工程辐射监控系统打破国外垄断
5月9日从中船重工七一九所获悉,该所与中广核工程公司签订了防城港3、4号机组(中广核首个“华龙一号”堆型)厂房辐射监测系统(简称KRT系统)供货合同,合同金额超过八千万元,首次在“华龙一号”上实现KRT系统100%国产化。
详情点击
全球核电市场或超万亿 中国核电加速掘金
核电,作为中国制造走向海外的“国家名片”,不仅代表了中国制造业的最高水准,更彰显了中国核能技术的世界领先地位。
随着各国政府对温室气体日益严苛的排放限制,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化石能源替代产品被世界各国所青睐。据统计,未来全球核电市场或突破万亿,面对如此巨大的利益,中国核电也正在积极地部署国内外市场,力争以最快速度占据全球核电市场。
详情点击
2016年世界核电工业发展回顾
根据世界核协会(WNA)网站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球共有30个国家在使用核电;在运核电机组总计446台,总净装机容量约为390.8 GWe;12个国家正在建设总计60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约为64.5 GWe。有2个无核电国家即白俄罗斯和阿联酋正在开展核电建设;另有15个无核电国家已批准建设首批核电机组或已制定核电发展计划:波兰、土耳其、越南、埃及、孟加拉国、约旦、哈萨克斯坦、印尼、沙特阿拉伯、泰国、智利、立陶宛、马来西亚、以色列和朝鲜。
详情点击
西屋计划于6月底完成重组计划
[据《国际核工程》网站2017年5月9日报道]2017年5月5日,西屋公司临时总裁兼CEO José Emeterio Gutiérrez称,西屋公司计划在6月底完成重组计划,并在7月底完成一项新商业计划。该商业计划将历时5年,包括实施重组计划。Gutiérrez证实,西屋公司已从外部融资8亿美元,以保护公司重组期间的核心业务。西屋公司其他部门的财务状况和创造的收益以及8亿美元的融资,足以维持西屋公司在破产申请评估期间的运营。
详情点击
受困美国核电业务 东芝估算2016财年净亏人民币580亿
据日媒报道,5月15日,处于经营重组期的日本东芝公司公布了2016财年合并报表暂定值,预期净亏损达95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80亿元),亏损额较上财年净亏损4600亿日元的最差纪录继续扩大。资不抵债的估算金额为5400亿日元。
详情点击
罗德隆谈核聚变:可满足人类千亿年能源需求
12日,在2017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简称“2017创交会”)期间,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ITER计划)执行中心主任罗德隆接受了记者采访,对中国参与世界级核聚变项目原因及核聚变前景发表了看法。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5.08—5.12)

印度“十三五、十四五”电力规划草案出炉
近日,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公布了第三份《国家电力规划》(草案),对印度未来十年的电力需求及发展做出了预测和建议。该规划草案预计,2027年前,可再生能源、核电、大水电等非化石燃料将占印度发电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56.5%)。该草案同时提出,为实现2022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75吉瓦的目标(该目标也与印度的《巴黎协定》承诺相一致),且考虑到目前已有50吉瓦煤电项目在建,印度至少在2027年前无需新建任何煤电产能。
详情点击
南非或于6月份进行核电招标
南非核能公司(Necsa)总裁已经向政府提请最早于今年6月对核反应堆建设进行招标,而5家潜在供应商是主要候选。
韩国、法国、中国、俄罗斯和日本的公司已经在技术和其所能提供的条件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南非核能公司总裁Phumzile Tshelane在东京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Tshelane指出,南非国家电力公司(Eskom)负责为核电厂招募开发商,且南非正在寻找经验可靠的而非陈旧的反应堆。
详情点击
全球首座乏燃料最终处置库预计将于2024年投运
芬兰富腾公司(Fortum)乏燃料和处置业务主管Sami Hautakangas近期表示,芬兰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初期建设合同表明相关费用符合预期,但物价上涨是该处置库面临的长期风险。富腾和芬兰工业动力公司(TVO)共同拥有芬兰处置库开发商波西瓦公司(Posiva)。
2015年11月,芬兰政府颁发了这座处置库的建设许可证。2016年11月,芬兰辐射与核安全局(STUK)决定准许波西瓦启动处置库的建设。预计该处置库将于2024年投运。
详情点击
这两家筹划重组的核电集团“走出去”又有收获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期间,作为“国家名片”的核电产业,海外拓展又有了新进展。
其中,在正在筹划战略重组的两家集团——中国核建与中核集团——的海外项目方面,中国核建在沙特核电项目联合科研工作正式启动,中核集团在阿根廷核电项目推进步伐有望提速,推进互惠共赢。
详情点击
为了这个千亿新项目 中核与新阿海珐两巨头连谈两天
5月17日,中核集团官方发布消息称:“5月16日,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在京会见了法国新阿海珐公司首席执行官顾菲一行。双方就进一步深入推进核燃料循环产业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对下一步工作做出安排。”
消息还称,会见前,双方分别于5月15日和16日在中核集团总部组织召开了中法合作核循环项目第二十次高层管理协调会和产业合作管理层会议。双方共同回顾了3月1日董事长会议以来核燃料循环产业合作工作进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安排交换了意见,达成诸多共识。
详情点击
两国元首见证 中核将在阿根廷建重水堆和华龙一号两台机组
核电“走出去”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5月17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共同见证下,中核集团董事长王寿君与阿根廷核电公司总裁塞莫罗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关于阿根廷第四座和第五座核电站的总合同。这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重要成果,也是两国企业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共同繁荣的具体举措,至此中核集团出口海外核电机组增加至8台。
详情点击
东京电力公司:大而不倒?大而必倒?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这句中国的老话形容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的昨天和今天,恰如其分。
1987年,东京电力公司成为全球市值第三的企业。但当时,全球其他国家对这家日本公司的细节了解不多,只是将其和索尼、丰田一起,归入20世纪80年代的“抄底美国者”之列。
2017年,东京电力公司的市值只剩下当年的1/10。然而,这家公司的一举一动,却变得举世瞩目,并成为世界范围内讨论和反思“核安全”的重心。
详情点击
海阳核电厂前沿站顺利通过环境保护部预验
记者从山东省环境保护厅获悉,5月10日~12日,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委托华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组织对山东海阳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以下简称“前沿站”)开展了预验收工作。预验收检查组认为山东海阳核电厂前沿站设备数量、指标等方面基本符合《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规范(试行)》、《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具体技术要求(试行)》和批复意见(国核安函〔2014〕128号)要求,连续监测系统已调试完毕,前沿站实验室、流出物实验室已具备硬件监测能力,可投入试运行。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5.08—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