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排名不分先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位于天府之国成都,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集成供应、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服务与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被誉为中国堆谷,中国核动力工程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综合 > 正文

【核科普】盘点国内与核相关的研究所

2017-03-13 15:11 来源:中国核网 

注: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位于“天府之国”成都,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已经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核蒸汽供应系统设备集成供应、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核燃料和材料研究、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服务与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科研生产体系。被誉为中国“堆谷”,“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401所)

位于帝都北京,创建于1950年,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祥地和先导性、基础性、前瞻性的综合研究基地。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孙祖训、樊明武等著名科学家曾先后担任院长。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

创建于1958年,在国家计划中单列户头,是以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为主的理论、实验、设计、生产的综合体。中科院院士9名,工程院院士7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光亚、陈能宽、周光召、郭永怀、程开甲、彭桓武等杰出科学家都曾经或正在担任该院的重要领导工作。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北京

核工业第二研究设计院(北京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1月8日,是中国核工业系统中最大的综合性甲级工程研究设计院。业务范围涉及核电站、核供热、同位素应用、啤酒、饮料、制药、火电、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民用建筑等领域。

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石家庄市

核工业第四研究设计院于1958年1月在北京组建,系全国大型综合性甲级研究设计院。该院能够承担多类工业(尤其是核工业、医药、市政(热力)、环境评价、环保)工程和民用建筑的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建设监理、设备监理、工程总承包、工程勘察及其相关应用技术的研究。

核工业第五研究设计院-----郑州市

成立于1958年,是以工程设计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甲级研究设计院。设计出了我国第一个完整、综合性的核武器研制基地和核燃料基地,为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二年之后的氢弹试验成功,四年之后的核潜艇安全下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设技术、核燃料元件工艺及装备研究方面具备强大的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太原

一所综合性的多学科的科研机构,主要从事与核工业辐射防护有关的辐射测量、辐射剂量学、核电子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放射生物学、放射医学、环境保护、放射性三废治理、安全分析与辐射防护措施、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核工业第八研究所--------上海市

始建于1963年,是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所属的专用材料研究所,座落在素有“科技卫星之城”美誉的上海市嘉定区。主要从事粉末冶金、高分子膜过滤材料、电子材料、复合材料及磁性材料的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728所)

是直属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重点研究设计单位,始建于1970年,是以核电工程研究设计为主的研究设计院,在核电工程研究设计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完成了国内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的研究设计任务后,又承担了国内最大出口成套工程项目--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的设计总承包工作,恰希玛核电站现已成功并网发电。

中广核设计院------广州

国内首家业务范围较为齐全的核电专业设计公司,创建于2005年5月,定位于核电专业总体设计院,主要业务领域集中在核电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及在建核电工程和投运电厂的技术支持和服务等方面。包括核电厂的前期规划、厂址查勘、初步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许可证申请等相关技术咨询;核电厂的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核电厂核岛及其相关系统详细设计、现场服务等;在运的核电厂的更新改造设计、技术支持服务及电厂退役设计等。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武汉

隶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组建于60年代,是以舰船总体研究、设计为主,兼顾民用开发的多学科、多专业的大型总体研究所。中国的094型核潜艇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719所)设计,由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渤海造船重工业公司(渤海造船厂)建造,建造地点位于中国辽宁省葫芦岛市。

核工业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成都

该院主要从事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测试、监测、检测、咨询、治理及各类基础工程施工和地基处理、基坑支护),水文地质勘察(含供、降水井施工),工程测量、市政工程设计(道路、桥隧、给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施工、评估),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承包、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地基与基础检测(高低应变、载荷试验、声波类检测、原位测试等),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岩石矿物分析及岩土试验等业务。

核工业290研究所-------韶关

核工业290研究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区,是十大国防科技集团之一的中国核工业集团总公司(原核工业部)属下一所专业从事铀矿地质科研、调查、勘探的科研事业单位。核工业290研究所是一所集铀矿地质科研、铀矿地质勘查、区域地质调查、矿床评价、水文工程地质、遥感地质、放射核素检测、放射性环境评价、化学分析为一体的多学科研究机构,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配套的图书情报系统。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上海

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以下简称核所)创建于五十年代末,是一个从事核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基于核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的国立研究机构。主要从事民用非动力核技术科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主要学科领域为:先进光源和束线、先进离子束的科学与技术研究;核物理及交叉、边缘学科研究;核技术科学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先进光源和束线的科学与技术研究,先进离子束的科学与技术研究,核物理实验和理论研究,基于核技术与纳米技术的交叉、边缘科学研究,放射性药物研究,辐射改性新材料研究,应用加速器的研究及研制和先进探测技术研究。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西安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是以核技术应用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主要学科方向有: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脉冲射线束测量技术,核辐射效应及辐射剂防护,等离子体物理,高功率微波技术,脉冲功率技术,数据图像记录、传输和处理技术,电子学,计量物理,放射化学与放射分析化学,无机氟化物的合成和应用等。

核工业大连应用技术研究所------大连

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其在东北地区核技术应用领域科研生产的基地和窗口,主要从事工业用在线同位素测量仪表的研制生产及辐射加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同时也开展了一些化工项目研究。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105所)---------武汉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直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CNNC),是中国目前唯一专门从事核动力运行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在核动力蒸汽发生器的研究、设计、试验与维修技术、核电在役检查、核电仿真等技术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核电运行研究评估、核事故应急技术后援及核工业质保监督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哈尔滨

黑龙江省科学院技术物理研究所目前拥有钴-60辐照装置2座,高频高压加速器1台及各种先进的实验仪器。同时由一批国家级专家、省级专家、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等高中初三级研究人员构成了该所梯队式科研队伍。

学科专业经历了以可控热核反应基础研究为主体的国防科学研究;以核物理应用研究为主体的向工农业等各领域提供新知识、新技术服务的研究;以核技术应用研究为主体的技术开发研究三次大的历史变革。

自1999年起,通过优势整合逐步形成了目前包括"辐射化学、放射化学、电子加速器辐照改性技术、核元素分析及辐解分析技术、核物位监控及过程控制技术、辐射灭菌及辐射剂量技术、核仪器仪表检定及放射性环境评价技术"等主要学科专业。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 ——深圳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系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中广核集团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实验)中心和国家能源先进核燃料元件研发(实验)中心的建设依托单位,为中广核集团公司最重要的技术研发载体和产业孵化器。

中科华核电技术研究院的主要业务领域和研究方向为:核燃料循环研究、先进核能系统研究、核电站堆芯设计及燃料管理技术研究、核燃料元件研发、反应堆设计软件研发、反应堆安全分析技术研究、反应堆工程实验研究、严重事故预防及缓解研究、核级设备及专用工具研发、核级设备鉴定技术研究、在运核电厂工程改造技术研究以及核电站全范围模拟机研发。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合肥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支持建设的创新型研究所,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中子输运理论与辐射安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在先进核反应堆中子物理方法和技术、环保型核反应堆材料与液态重金属回路技术、核电站安全与风险评价研究及相关交叉学科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原标题:【核科普】盘点国内与核相关的研究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