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中国核应急响应与组织管理能力,2月14日,中核集团核工业总医院和法国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联合承担的核应急医学救治能力提升培训,在苏州进行了成果发布。该项目聚焦辐射损伤临床处理能力提升,以提高中国人辨别与治疗可能过度暴露于辐照或核应急患者的能力为内容,由欧盟委员会国际核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企业 > 正文

中核集团联合法国开展培训提升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治能力

2017-02-16 10:17 来源:中核集团 作者: 杨爱琴

为进一步提高中国核应急响应与组织管理能力,2月14日,中核集团核工业总医院和法国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联合承担的“核应急医学救治能力提升”培训,在苏州进行了成果发布。

该项目聚焦辐射损伤临床处理能力提升,以“提高中国人辨别与治疗可能过度暴露于辐照或核应急患者的能力”为内容,由欧盟委员会国际核安全中心与中国商务部签署、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具体对接,欧盟全额资助。项目自2016年开始实施,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由法国14名专家团队培训在中国培训中方人员,第二阶段由欧盟选拔6名学员赴法进行为期5周现场培训。所有受训学员将成为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专家储备库人员。

据了解,在培训中,学员们通过对外照射剂量估算、内污染测量、生物剂量估算和干细胞移植等知识培训和现场参观,观摩了法国国家核应急演习,进一步提高了核事故医学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充分认识到传播和分享核事故应急知识、加强公众核科普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对中国今后如何更好地开展核应急工作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为中国核应急演习提供了新思路,有力促进了我国核应急工作更国际化、规范化,缩小了我国的国际差距。

欧盟委员会、法国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研究院、中国商务部、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国家卫计委、江苏省卫计委、苏州市卫计委、苏州大学以及中核集团、中核控股、核工业总医院、四一六医院、四一七医院等领导专家出席了成果发布会。会上介绍了项目情况,总结了项目经验,畅谈了培训心得,并对后续合作进行了探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本次培训对提高中国核应急准备与响应意义重大,将进一步提高核应急救治能力和提升核应急管理水平,希望中欧能够以此为契机继续开展进一步深化双方的合作。

核工业总医院作为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培训基地、救援分队、救援技术支持分中心,曾成功处置包括“5.7南京铱-192源丢失事故”受照人员在内的数十名辐射损伤人员,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医学随访;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期间,成功地处置了体表体内均存在放射性污染的2名日本游客。

培训感言

张玉松:

      通过赴法培训,对外照射剂量估算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并且学到了目前外照射剂量估算的新方法,比如利用手机屏幕玻璃或电阻器进行剂量估算。这些知识对于以后救治放射损伤病人时,如何与物理剂量估算专家沟通交流,如何跟据物理剂量估算结果制定治疗决策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邱菁华:

      相比法国对辐射防护和核安全的监测、检测体系的完备,我国目前还存在较大差距,需要我们持续不断的努力来缩小差距。法国核辐射院专家团队敬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科研精神值得我们中国同行学习。在学习中深刻体会到内污染剂量估算是辐射防护中物理剂量估算的关键环节,脱离剂量学的医学救治就相当于无本之木,无从比对严重程度而且无法判断预后,我们迫切希望建设自己的内剂量实验室。

朱民高:

      在法期间导师对我的工作报告逐字逐句进行了修改,对我的每一个问题都做了详尽解答,经常为一个问题和同事讨论一两个小时。我的报告简洁明了,因为他要求的不是精彩,而是严谨和事实求是。做学问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学有止境,把自己的领域努力做到最好,对自己的每一句话和每一篇文章负责,这才是每一个做学问的人应有的态度。

邓冰彬:

      为期三周的课程安排紧凑,涵盖面广,法方14位老师教学严谨、思路清晰、讲课生动,同时开展教学测验、模拟演习等,学员也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及时巩固,并顺利通过结业考试。通过这次培训,我们学了放射生物学、放射毒理学及辐射防护学等基础知识,对核应急中可能过量照射人员的辨识和处理能力得以提高,圆满完成核应急培训任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