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核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电力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2016.12.26-12.30)要闻,以供大家参阅。美军有针对中俄海上核电站的攻击方案俄媒称其难以奏效据西班牙《五日报》报道,对于俄罗斯在北极海域以及中国在南海增强控制力和影响力,美国感到不快,美国军方相应有所动作。美军计划在重要海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市场 > 正文

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12.26—12.30)

2016-12-30 11:32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本周核电行业又发生了许多大事,北极星电力网小编精心整理了本周(2016.12.26-12.30)要闻,以供大家参阅。

美军有针对中俄海上核电站的“攻击方案” 俄媒称其难以奏效

据西班牙《五日报》报道,对于俄罗斯在北极海域以及中国在南海增强控制力和影响力,“美国感到不快”,美国军方相应有所动作。美军计划在重要海域部署一些小型移动军事基地,专门针对他国的海上重要设施,包括移动式核电站。

详情点击◀

【多图】探秘核电厂辐射区

12月26日19时15分,秦一厂30万机组成功并网,秦一厂117换料大修(简称Q1-OT117)工作顺利结束! Q1-OT117换料大修自11月27日10时32分开始,实际工期29.3天。此次大修是中核运行2016年度最后一个在年内完成的大修。

但是我们的辐射防护工作者在大修中是怎么工作的呢?中核运行小编在秦三厂108大修中跟随保健物理三处工作人员进入了反应堆厂房,记录下了辐射防护工作者的工作......

详情点击◀

“十三五”首个核电机组防城港4号机组开工

2016年12月23日,中国广核集团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又一示范机组正式开工建设。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的开工,也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首个开工建设的核电机组。目前,中国广核集团在运核电机组19台,总装机容量2038.4万千瓦,是我国最大核电运营商,在建核电机组9台,装机容量1135.6万千瓦,继续保持世界最大核电建造商地位。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12.19—12.23)

我国核反应堆又一研发技术达国际先进 然而...太过先进无法展示!

12月23日,由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启明星Ⅱ号”实现首次临界。这标志着我国加速器驱动次临界系统(ADS)研究完成又一个重大节点,也标志着我国在核反应堆新一代零功率装置研发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详情点击◀

西屋核燃料再次出大事

《国际核工程》2016年12月1日报导,南乌克兰核电站3号机组11月27日紧急关闭,乌克兰能源部门说,电网连接已切断,现要对事件作识别,消除造成反应堆安全间题的原因。又说,排放入环境的放射性物质未超过允许值,没有安全违规行为。雖然紧急停堆的原因没有公布,但俄罗斯专家指出,南乌克兰核电站3号机组,采用西屋公司制造的核燃料,在俄罗斯设计的VVER堆型上使用,发生核安全事件是有前科的,在历史上发生过,是有历史纪录的。

详情点击◀

“十三五”首台“华龙一号”机组开建 或加速中国核电技术“走出去”

国内四大核电巨头中核、中广核、国电投、中核建在国内与国外均有项目布局,未来旗下核电出口项目与国内新建项目,极有可能重现防城港3、4号机组与布拉德韦尔B电站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从而推动国内以“华龙一号”为首的自主先进核电技术走向海外。

详情点击◀

中日美联合争取土耳其2万亿日元核电订单

据日经中文网12月28日报道,由中日美企业构成的3国企业联合正力争在土耳其获得4个核电机组的建设订单。东芝旗下的美国大型原子能企业西屋电气(WH)携手中国的国有企业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正在与土耳其政府展开谈判,这个核电项目规模将达20000亿日元(按现在汇率,约合1183亿人民币)。日本如果能利用自己强有力竞争对手——中国的资金在海外获得核电站订单的话,将为日本出口核电应采取的方式提供参考和借鉴。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12.19—12.23)

“十三五”首个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开工暨年度新闻发布会精彩回放

2016年12月23日,中广核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核岛浇筑第一罐混凝土(FCD),标志着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又一示范机组正式开工建设。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的开工,也成为我国“十三五”期间首个开工建设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广核防城港核电4号机组开工暨年度新闻发布会也在广西防城港核电基地同期举行,来自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广西日报、广西电视台等20多家中央驻桂媒体、广西区及防城港市各级媒体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详情点击◀

韩国科技成功控制3亿度极高温 核科学家:我们要甩开中国和日本

韩国的研究团队将等离子体稳态维持时间提高至70秒,在KSTAR核聚变反应堆的内部温度可达3亿摄氏度,核聚变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目前韩国的工程师创造了新的等离子体维持时间记录,进一步提高了核聚变的上限。等离子体状态是物质有别于固态、气态、液态的第四种状态,太阳就处于这种状态,维持氢处于不稳定过热状态是核聚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详情点击◀

“冻墙”难挡核污水 日执意全面冻结

2月10日,日本东电员工向媒体记者介绍福岛第一核电站受损的一、二号反应堆封堵工程进展情况。(新华/路透)因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建设的“冻土墙”未能有效阻挡地下水流入,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26日判断,冻土墙“效果有限”。但它允许东电在尚未冻结的其他地块实施这一工程。目前,东电主要通过打井抽水来阻止地下核污水外流。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委员指出,在这一问题上,“抽水才是主角,而冻土墙只能算是配角”。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北极星电力网核电一周要闻回顾(12.19—12.23)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