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煤炭化解过剩产能贯穿全年,煤价突破600元/吨大关、清洁高效开发利用被提到前所未有高度、煤制气环评“开闸”……虽然煤炭行业依然面临严峻形势,但是市场行情趋于平稳。2016年,是煤炭行业继续做“减法”的一年,同时也是煤炭行业转向更加可持续发展方式的一年。
1
化解过剩产能
化解过剩产能是今年煤炭行业不折不扣的关键词。2016年1月,李克强总理在山西主持召开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座谈会,拉开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大幕。2月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要求在近年来淘汰落后煤炭产能的基础上,从2016年开始用3年至5年的时间,再退出产能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指出,从今年开始的三年内,原则上严禁新建新批煤矿项目,今年力争压掉1000处矿井,产能6000万吨。未来三年力争使煤炭产能和市场需求相匹配。国家能源局将督促各地落实中央去产能决策。之后,各地根据部署确定了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的目标,并采取了一些列相应措施加以保障。12月上旬,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许昆林表示,根据地方和相关央企上报的数据,今年煤炭去产能2.5亿吨的目标任务均已提前、超额完成。
点评:当前,我国煤炭行业步入了“四期并存”发展阶段,为实现行业脱困和可持续发展,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成为必须攻克的难题。其中,去产能的任务是重中之重。在化解过剩产能政策的影响下,近期煤价出现稳定、回暖迹象。根据我国煤炭行业资源开发与生产布局的实际情况,煤炭去产能不仅要在量上做减法,还要在调结构上下功夫,淘汰落后产能,淘汰不安全产能,淘汰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产能,更加注重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在化解过剩产能的过程中,保障职工饭碗、防范债务风险是尤其需要关注的问题。
2
散煤治理强化
散煤治理在今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今年“两会”上表示,散煤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千家万户。1吨散煤燃烧的排放相当于5吨到10吨电厂燃煤排放的污染物,而且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散煤的用量在增加。下一个阶段将在做好散煤管控工作上有更大的投入,有更好的办法。今年,京津冀、山东等地相继出台了符合当地情况的散煤治理方案。10月底,环保部发布了《民用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指南(试行)》和《民用煤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提出了我国民用煤燃烧污染综合治理的基本思路,即“民用煤污染治理应以环境空气质量改善为核心,采取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多措并举、分步推进的步骤实施”。优质煤替换是当前经济社会环境下的过渡性措施,长远来看,需要逐步用电能、天然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替代。
点评:散煤问题随着雾霾的持续肆虐而引起各方关注,部分地区也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整治措施,但是目前来看,治理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职责体系不完善、技术规范和标准体系不健全、民用型煤供应体系不完善、监管难度大、政府补贴难以持续等诸多因素制约着散煤治理工作的开展。事实上,治理散煤不仅是来自环保方面的要求,更是煤炭自身升级的内在要求。散煤的治理是摆在煤炭产业面前必须做好的大文章。
3
清洁高效是首要任务
11月17日,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时指出,能源生产既要优存量,把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作为能源转型发展的立足点和首要任务;也要拓增量,加快提升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比重,安全高效发展核能,优化能源生产布局。“立足点和首要任务”将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地位再次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点评:从长期目标来看,“去煤化”是我国能源转型的发展方向,但是我国能源储量“富煤、缺油、少气”的特点,决定了煤炭是我国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主要能源。将煤炭开发好、利用好是从实际出发、尊重我国能源禀赋特点的最现实选择。尽管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带来了种种问题,尤其以近年来公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甚。然而事实上,无论是从开发还是利用上讲,煤炭完全是可以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能源。目前来看,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难点及重点在散煤与工业锅炉的治理上。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是唯一出路。煤炭行业应紧紧抓住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加大资金与科技支撑,攻克技术难关,打破体制机制壁垒,强化绿色发展理念,真正实现煤炭的绿色开采、清洁高效利用,依托煤炭、超越煤炭,促进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
煤价止跌回升
今年3月以来,煤炭市场走出了一波明显上涨的行情。11月12日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7元/吨,环比上行14元/吨,刷新了年内最高纪录,且是连续十八期上涨。其中24个港口规格品继续保持全部上涨。11月9日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606元/吨,环比下行1元/吨,结束了此前连续十八期上涨的局面。最新一期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显示,2016年12月2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594元/吨,环比下行3元/吨,已经连续七期下行,但是仍比本年第一期的371元/吨的价格上涨明显。
点评:今年煤价出现的上涨,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和政策措施的结果;是煤炭企业主动作为,增强市场理性,按市场需求合理组织生产的结果;也是近期电力等主要耗煤行业阶段性、季节性需求增长拉动的结果。具体来看,一是政府部门依法治理违法违规煤矿、超能力生产和不安全生产煤矿的措施减少了一部分煤炭的供应量;二是276个工作日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大于求的矛盾;三是今年水电形势不好,增加了电煤的需求量;四是对公路超载的治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升了煤价。但是从根本上看,煤炭供大于求的形势没有根本改变,煤炭生产企业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杜绝受利益驱使而违法违规、超能力、不安全生产等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5
矿难频发敲警钟
临近2016年年底,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12月3日11时30分左右,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宝马矿业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2人遇难;11月29日,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景有煤矿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21人遇难;10月31日,重庆市永川区来苏镇金山沟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致33人遇难;10月13日,贵州黔越矿业有限公司贞丰县挽澜乡荣胜煤矿1203采面发生瓦斯爆炸,造成7人死亡……在近两个月内,矿难接连发生,造成诸多人员伤亡。而纵观全年,今年1月至11月,我国发生煤矿较大事故22起,平均一个月两起。对此,国务院安委办、安监总局、煤监局等部门多措强化煤矿安全生产。
点评:安全生产一直是煤炭生产中的重要内容,中央到地方一直三令五申加强安全生产。煤矿生产重特大事故的接连发生有其偶然也有其必然。一方面,岁末年初历来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时期,一些员工在岁末年初出现懈怠,一些企业为追求效益“抢工期”,一些政府相关部门监管不力;另一方面,近期煤价的反弹也使得一些利欲熏心的企业蠢蠢欲动,为了争取更大的经济利益,将安全生产置之脑后。实现安全生产,最重要的还是要将安全措施落实到煤炭生产的方方面面。“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我们不要“带血的GDP”!在我国煤炭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的时期,安全生产水平同样是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的标志之一。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升安全生产能力,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肩负着对煤矿工人生命的尊重、对煤炭产业发展的责任、对社会稳定和谐的贡献,煤炭生产必须坚守安全生产底线不动摇!
6
煤制气环评“开闸”
2016年3月和4月,环境保护部先后发布了《关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山西大同低变质烟煤清洁利用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关于苏新能源和丰有限公司40亿标准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和《关于内蒙古北控京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12月6日,山东能源新矿集团伊犁新天煤化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获得批复,环保部同意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工艺、地点和环境保护措施,扫除了该项目投料试车的政策障碍。四大项目合计煤制天然气(SNG)产能140亿方/年。
点评:煤制气在近几年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2013年,超过500亿产能的煤制气项目拿到发改委“路条”。2014年2月,国家能源局初步规划2020年煤制气产能达到500亿立方米。但是,2014年7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禁止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及以下规模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同时对煤制气的用水、用地等政策也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规定。2015年,煤制气审批陷入“停滞”。煤制气审批降温因素众多,环评便是其中之一:一面是环保要求提高和政策收紧,另一面则是煤制气项目在环保设施和环保技术上尚不能达到相应标准。而今年,环保部一口气通过了4个煤制气项目的环评,这背后,虽有国家通过煤制气拉动投资的考虑,但是对于煤制气来说,糟糕的经济效益、缺失的贷款模式等不利外部条件又让其复苏之路困难重重。
7
市场化债转股启幕
10月10日,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正式公布,中国降杠杆和“债转股”大幕正式拉开。随后,11月14日,山东省国资委、中国建设银行、山东能源集团共同签署市场化债转股框架合作协议,建设银行将牵头分阶段设立三只总规模210亿元基金。12月8日,山西焦煤集团、中国建设银行、山西省国资委三方共同签署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山西焦煤集团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将共同出资设立总规模约250亿元的“山西焦煤集团降本增效基金”和“山西焦煤集团转型发展基金”。12月14日,农业银行与贵州省政府共同签署六枝工矿集团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帮助企业降杠杆、降成本。12月16日,中国银监会、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金融债权债务问题的若干意见》,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明确。
点评:2016年,煤价回升,煤矿货款回收有所好转,但企业资金链紧张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有的企业仍存在较大资金风险。煤炭行业目前债务规模大,资产负债率也居于高位,潜在的债务问题非常突出。债转股之后,煤炭企业的盈利能力会有所提升,但是如果产能过剩的问题不解决,盈利空间又将重新随着价格的下跌而被吞噬。债转股可以通过降低企业杠杆率来减少国企的负债,但同时会造成银行风险上升,政府面临的银行业相关或有负债风险也会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若不进行国企改革,或有负债可能会继续上升。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承担的成本可能变得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