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是我国能源跨越发展的五年,是能源结构调整的五年,更是我国特高压电网建设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截止目前,我国在运在建的特高压工程已发展至21个。“十二五”期间,特高压更是实现了从“试验”“示范”到全面大规模建设的跨越,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的智能电网已显雏形。

风风雨兼程,砥砺前行
在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的道路上,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2005年,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了我国首个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设计工作。

荆门1000kV变电站外景
当时,没有能够直接应用的标准和可以供借鉴的国外成熟经验和技术,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依靠自主研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引进;遇到技术新问题、新难关,就大胆创新设计管理模式,开展集中攻关、专题研究。
十二五期间
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并完成了7个项目共计3个特高压变电站,5个特高压换流站以及1200公里的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
截至目前,在已经投运的11个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项目中,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并完成了10个项目共计4个特高压变电站,8个特高压换流站以及近2000公里的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
在目前正在建设中的10项特高压交直流输电项目中,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了: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蒙西-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
宁东-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
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锡盟-泰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晋北-江苏±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巴西美丽山水电±800kV特高压直流送出二期项目换流站及配套工程
滇西北至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2个特高压变电站、6个特高压换流站及800余公里的特高压交直流线路的勘察设计工作。
其中,古泉±1100千伏换流站同时创下电压等级最高(额定直流电压±1100千伏)、输送容量最大(额定输送容量12000兆瓦)、输电距离最长(直流线路长度3319.2公里)等四个世界之最。

正在建设的±800千伏泰州换流站将与已投运的1000千伏泰州变电站共用1000千伏配电装置,首次实现±800千伏直流工程分层接入交流电网。

巴西美丽山水电±800千伏特高压直流送出二期项目换流站及配套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首个在海外独立开展工程总承包的特高压直流输电项目,该项目的取得标志着中国特高压技术、装备和工程总承包“走出去”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是中巴电力合作领域新的重要里程碑。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工程设计中,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秉承设计革命和技术创新的设计理念,以“安全可靠、自主创新、经济合理、环境友好、国际一流”为原则,专注自主研究,全面创新,进行了大量科研课题及设计专题的研究,采用EMTP仿真计算、空间结构计算、海拉瓦优化选线技术、地质遥感技术等先进的设计技术手段,在过电压及绝缘配合、导线结构型式、电磁环境水平、杆塔优化设计、路径优化设计、金具研制等方面狠下功夫,使工程设计具有鲜明的技术特点和先进性。
2013年,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作为主要设计单位参与完成的“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这是继2012年“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成套设计自主化技术开发与工程实践”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后获得的又一项科技大奖,是我国电工领域在国家科技奖上获得的最高荣誉。该项目涉及180项关键课题攻关、9大类40余种关键设备研制,通过产、学、研、用协同攻关。电压控制、外绝缘配置、电磁环境控制、成套设备研制、系统集成、试验能力6大方面实现了创新突破,获得发明专利96项,掌握了特高压交流输电核心技术,形成系统性的自主知识产权,使我国电网技术水平和设备装备能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该项目大幅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电工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是世界电力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当历史的指针指向又一个五年开局,如何抓住机遇谋发展?如何迎接挑战、破除瓶颈?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关业林表示:

所有的数字和业绩,都是“意在创新、志在卓越”的企业精神在实践中留下的烙印;所有的荣誉和传承,都是“严谨、务实、敬业、敏行”的企业作风在岁月中凝聚的芳华。回首五年征程,以专注定基业,以创新求成长,这就是一代代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电力人的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才能到达最终的彼岸。
相关阅读:
中南电力设计院又一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线路工程启动
【电力纵横】国网10月在建特高压工程进展

原标题:【word中南电力】智能电网介样织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