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千伏于洪变电站位于辽宁沈阳于洪区大通湖街仙女河路,是地区重要的枢纽变电站,担负着沈阳张士开发区和铁西区的供电任务,站内装有两台18万千伏安主变压器。
沈阳供电公司将220千伏于洪变电站设备综合改造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在工程之初就以打造星级标准化作业现场为目标,通过现场勘查全面化、制定方案最优化、施工准备充分化、施工作业高效化、项目评估精细化等管理手段,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和计划,有效统筹停电和检修的关系,大大缩减停电时间和停电次数,确保此次检修安全、优质、高效完成。

安装管母线。白跃红 摄
高效严谨出精品
9月15日7时30分,220千伏于洪变电站改造现场已是一派繁忙景象。大型斗臂车载着检修人员缓缓升空,工人们熟练地拆卸着变压器母线,不远处一群身着工作服的工人正在线路上更换设备。
门口的工程概述板上清晰描述了综合大检修的重点工作任务,总计11项。沈阳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负责人刘靖介绍说:“作为于洪区的重要电源点,本次检修工程对外采取不停电的方式,工程任务量大,协同部门多,时间非常紧张。”
项目技术总监高峻接过当天的工程计划表,在作业安全提示板上标注出工作任务内容、可能接触到的危险点、作业程序以及安全措施等要素。项目施工单位负责人孙怀宇表示:“为确保综合检修安全、优质、高效完成,我们推行标准化作业。从准备工作开始,现场施工前就开展防火、应急事故处置演练,编制突发事故处理12项;对各类进场作业人员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和安规考试。各专业还制定了现场作业时间进度图,并针对特殊作业绘制施工工序图。现场根据各专业进度图,统筹安排作业顺序,绘制出220千伏于洪变电站综合大检修的整体作业进度图,合理安排各专业穿插作业,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监督平台考核严
“施工现场安全工器具摆放整齐,施工人员工作状态良好……”9月10日,沈阳供电公司安质部工作人员目不转睛地盯着安全监督平台回传的信息,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虽然不在施工现场,但只要打开安全监督平台,施工每一个环节尽收眼底。利用该软件,作业监察覆盖率达到100%。”工作人员介绍说。
安全监督平台是沈阳供电公司针对作业现场分散、点多面广等情况,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与互联网技术,创新研发的信息平台,其中包涵“作业现场、变电运维、在线考试、规章制度”4个模块。现场作业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将作业现场的情况,以图片及影像等形式同步回传。后台技术人员可详细查看作业信息、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查看作业现场采集到的数码照片,实现隐患信息快速定位与传递。
17时05分,走进沈阳供电公司安监办公室,技术人员一边归档并打印系统中自动回传的《生产作业安全管控标准化监督卡》,一边介绍:“安全监督平台每天17时自动将每个施工作业现场的资料生成监督卡并回传,我们以此做为监督、检查各单位到岗到位情况的依据并实施考核。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作业的安全性。”
现场督查保安全
9月27日,综合大检修的第22天,沈阳供电公司检修人员在现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这时,只见安全监督员孙占华拿着笔记本东瞅瞅、西看看,专挑一些不起眼的地方瞧。
在秋检中,沈阳供电公司根据计划安排,安全督查队制定了详细的每日安全检查表,深入施工全程监督,追踪两票三制、安全措施落实、到岗到位监督等情况,一旦发现违章,除了在曝光栏展示外,还要在经济上的给予考核,并作为第二天会前的素材。
刚刚向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递交完星级现场评定材料的项目负责人李文钢,在工程现场介绍管理经验时表示,220千伏于洪变呈现的亮点除了管理上的,还有技术上的。他指着现场的一副梯子说:“这是我们新研制的专用爬梯,是专门为这个工程设计的。”
“由于改造工程涉及多个刀闸、横梁、架空线的更换,作业量大,停电时间长。我们还提前制作架空线,采用激光测距技术并优化测量公式,直接测出横梁间导线的标准长度,实现导线一次性制作完成,可在停电实施阶段直接挂线,避免了常规作业中需要吊车多次起降、人员多次测量等弊端。此外,刀闸提前安装调试、便携式煨弯机等工程技术的应用,也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9月28日,沈阳供电公司圆满完成220千伏于洪变电站综合检修任务,形成经验汇报3篇。同时,在此次综合改造中,设备非正常停电时间累计减少216小时,工作效率同比提升50%,树立起区域综合大检修变电站改造的新样板。
延伸阅读:变电站如何选址?
原标题:变电站改造新样板——辽宁沈阳供电公司220千伏于洪变电站综合检修侧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