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华龙一号一旦通过GDA,将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更多国家会由此增强对华龙一号的信心,由此推动华龙一号的国际市场开发,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和走出去如今,曾经一度经历暂停风波的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已经完成了所有必须的审批和商务流程,将实质性地启动。同时,根据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

首页 > 核电 > 核电建设与运行 > 项目 > 正文

英国项目为“华龙一号”打开国际新天地

2016-10-26 14:14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 王攀

核心提示:“华龙一号”一旦通过GDA,将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更多国家会由此增强对“华龙一号”的信心,由此推动“华龙一号”的国际市场开发,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和走出去

如今,曾经一度经历“暂停”风波的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已经完成了所有必须的审批和商务流程,将实质性地启动。同时,根据中国广核集团(以下简称“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EDF)签订的协议,中广核将开始推进布拉德维尔B项目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拟使用在该项目的“华龙一号”技术的通用设计审查工作。

这是我国三代自主知识产权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在海外市场取得的最新进展。业界人士认为,这不仅实现我国自主核电技术向西方发达国家出口的突破,也意味着我国企业将首次主导开发建设西方发达国家核电项目。

融合而成的“华龙一号”

谁是“华龙一号”?

答案是:这条“龙”是标准的“中国龙”,它是中国两大核电企业中广核和中核集团联合研发的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

它的一个起源,可以追溯到2010年中广核启动的百万千瓦级三代压水堆核电技术ACPR1000方案。之后,中广核在ACPR1000的基础上按照最新法规标准进行补充完善,更名为ACPR1000+,寓意“更加安全、更加先进、更加成熟和更加可靠”。

另一个来源,则是中核2010年推出的、基本特征为“177组燃料组件堆芯+2列母管制的安全系列”的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技术CP1000。在福岛事故后,中核也进一步将CP1000更新为ACP1000,同样剑指三代核电技术标准。

2013年4月25日,在国家能源局的组织协调下,中广核和中核就技术融合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同意“在ACPR1000+和ACP1000基础上,联合开发‘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在各取所长的基础上形成更优的技术方案。取名“华龙”有“中华复兴,巨龙腾飞”的寓意。

“华龙一号”面世后成绩不凡。

2015年2月4日,中国、阿根廷两国政府签订《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计划使用“华龙一号”方案。

2015年5月7日,作为“华龙一号”的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正式开工。今年5月3日,机组3台安注箱全部完成吊装就位,为后续反应堆核岛土建施工及安装创造了条件。福清6号机组则于2015年12月23日正式开工。

2015年8月20日,作为中国向巴基斯坦出口的 “华龙一号”中最早开工的项目,卡拉奇核电项目二号机组浇筑下了第一罐混凝土。卡拉奇2号核电机组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二个开建的“华龙一号”核电项目。

2015年10月21日,中广核和法国电力集团正式签订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将与EDF共同投资兴建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HPC项目),并共同推进塞斯维尔C(SZC项目)和布拉德维尔B(BRB项目)两大后续核电项目,其中布拉德维尔B项目拟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2015年12月16日,作为中广核首台“华龙一号”示范机组,防城港3号机组获得核准。12月24日,机组正式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各项工作按技术方案顺利开展,达到预期效果。

今年3月17日,由中广核和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按照50对50的比例共同出资的华龙国际核电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业界认为,这标志着华龙国际正式运作,将为“华龙一号”融合发展及市场开拓注入更强大的动力,促进“华龙一号”在国内批量化建设,在更多国家和地区落地。

3月29日,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还与斯柯达布拉格公司签订了关于“华龙一号”欧洲核电用户组织(EUR)认证工作的咨询顾问合同。此前的2015年9月,EUR组织秘书处已经正式受理中广核提交的关于“华龙一号”进行技术认证的申请函。

英国项目为其打开新天地

但是在各类项目中,最受期待的还是欣克利角C(HPC)项目,该项目或将为“华龙一号”走出去打开新天地。

根据协议,除欣克利角C项目外,中广核还将与EDF在塞斯维尔C、布拉德维尔B两大核电项目上展开合作。其中布拉德维尔B项目由中广核主导、EDF参与,双方在项目开发阶段的投资将分别占据66.5%、33.5%的股份,并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目前,中广核正在对布拉德维尔B项目电力系统、厂址条件、工程方案、工程投资等进行全面评估,为“华龙一号”技术在布拉德维尔B落地打下扎实的基础。

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表示,布拉德维尔B项目通用设计审查在即,“华龙一号”迈出走向世界关键一步。

根据协议,中广核与EDF签署最终投资协议等一揽子文本后,中广核将正式向英国政府提交“华龙一号”、“通用设计审查”,这是“华龙一号”落地英国的技术前提,也是“华龙一号”走向世界的关键性一步。

根据英国核安全监管规定,采用在英国没有使用过的技术新建核电厂,在项目建造前必须要进行英国通用审计审查(GDA)。GDA是世界上最为严苛的核电技术审查,自推出至今,只有法国的欧洲压水反应堆(EPR)技术顺利通过,美国的AP1000技术在通过美国监管当局审查的情况下,仍然被提出几十项改进意见,至今仍在审核中。

随着与EDF一揽子协议的签署,中广核将立即向英国政府提交“华龙一号”GDA申请,并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GDA。

据了解,中广核于2015年2月正式成立了GDA项目部,全面负责“华龙一号”英国通用设计评估项目。目前,中广核已完成“华龙一号”与GDA要求的一致性分析,对“华龙一号”与审查要求相关差异项和风险项进行了分析与识别,并邀请专家对分析结果以及识别出的差异项和风险项及其应对策略等进行了评审。今年7月8日,中广核已完成“华龙一号”GDA技术准备阶段的全部工作。

贺禹表示,“华龙一号”一旦通过GDA,将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更多国家会由此增强对“华龙一号”的信心,由此推动“华龙一号”的国际市场开发,带动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和走出去。据悉,目前泰国、印尼、肯尼亚、南非、土耳其、哈萨克斯坦、捷克等多个国家均对中国的“华龙一号”产生了强烈兴趣。

贺禹特别强调:“投资英国布拉德维尔B项目,并推动‘华龙一号’通过GDA成功在英国落地,这是我们投资英国的核心诉求。中广核是我国核电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应当也必须成为我国核电走出去的‘先锋队’和‘主力军’”。

中国核电产业优势多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具备较为完整的核能工业体系和核燃料循环体系的国家之一,也是极少数具备完整的核电项目工程总承包与运营总承包能力的国家之一。

迄今为止,中国民用核电产业未发生任何重大事故,具有良好安全信誉。以在运和在建规模均居国内首位的中广核为例,2015年,中广核14台在运机组,共有71.4%的指标达到世界前1/4的先进水平,66.1%的指标达到世界前1/10的优秀水平。以上指标是世界核运营者协会(WANO)制定的,主要用于衡量世界各国核电站的运营表现,在全球范围内享有极高的权威性。截至目前,在全球64台同类型机组中,连续安全运行天数的第一名仍然属于中广核生产运营的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

中国核电产业30多年不间断发展所积累的竞争优势、产业链整合能力、资金优势、政府支持和丰富经验,使其有能力在核电站的建设、运营,以及核能建设和管理能力的培育方面,为目标市场国提供有针对性的综合解决方案。据中广核主管国际核电事务的副总经理郑东山介绍,该方案涵盖了从人员培训、核电新项目建设、投融资到工程支持等多个领域。

在核电建设方面,基于“华龙一号”技术,中国企业可以为国际客户提供多样性的核电综合解决方案,包括工程建设总承包模式(EPC)、建设——拥有——运营的BOO模式、建设——运营——转让的BOT模式等。

在工程解决方案方面,中国企业将根据目标市场国的生产能力、工程建设能力和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核电规划,帮助市场国在自身工业基础和制造能力的前提上尽可能大地实现本地化,并在“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基础上帮助其促进质量提升和降低成本。

在融资方面,中国企业提出将利用自身在投融资方面的能力结合中国政府的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化的融资方案。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广核将通过离线培训、信息共享、在线培训等方式展开,并欢迎合作伙伴通过投资、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等方式参与到中广核在国内的核电项目建设中来。

“在防城港二期核电示范电站开工和英国布拉德维尔B项目的基础上,结合国际核电市场的开发需要,开展‘华龙一号’全球市场推广,展现中国核电企业在核电研发、设计、建造、运营、产业链等全方位的能力,对于深化‘华龙一号’走出去的程度和范围具有重要意义。”中广核董事长贺禹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