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特高压东吴站第一阶段启动工作全部结束,上海电科院经过历时近1年的艰苦奋战,顺利完成该站特殊交接试验。自2015年10月22日起,上海电科院正式开展东吴站主设备特殊交接试验工作。1000千伏GIS耐压试验现场。寒风中攻坚克难1000千伏封闭式组合电器(GIS)是全站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开展耐压试验考

首页 > 输配电 > 智能变电站 > 项目 > 正文

上海电科院顺利完成特高压东吴站特殊交接试验

2016-10-13 10:26 来源:国家电网报 作者: 廖巍

9月14日,特高压东吴站第一阶段启动工作全部结束,上海电科院经过历时近1年的艰苦奋战,顺利完成该站特殊交接试验。自2015年10月22日起,上海电科院正式开展东吴站主设备特殊交接试验工作。

1000千伏GIS耐压试验现场。

寒风中攻坚克难

1000千伏封闭式组合电器(GIS)是全站最关键的设备之一,开展耐压试验考核其绝缘性能,是GIS在投运前最重要的一次“体检”。这项试验的电压高达1100千伏,对加压设备、接线方式的要求都很高,无论是技术难度还是工作量,都堪称苏州站特殊交接试验中难啃的硬骨头。根据施工单位的安装进度,试验共分5个阶段,从寒冬腊月一直持续到盛夏时节。

第二阶段试验期间,正值寒潮来袭,试验现场的温度骤降到零下7摄氏度。同时,试验设备出现了故障,无法输出试验所需的最高电压。正在排查问题的时候,现场租来的高架车又无法启动。三大困难同时摆在试验人员面前。

能不能等到天气好转再继续试验?当时离2016年春节只剩不到20天,一旦后延,庞大的试验设备需重新组装,而且现场施工单位、生产厂家的人员以及试验设备运输车辆的安排,都会出现很大的不确定性,试验很可能会拖到春节后才能继续进行,必定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

面对诸多困难,全体试验人员选择了坚守现场继续试验。开关设备交接试验负责人徐鹏鼓励大家说:“如果现在停下试验,不仅这几天的努力白费,还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我们必须鼓足干劲,打好春节前的最后一仗!”试验人员认真细致地从各个方面排查设备问题,又联系租来新的高架车,一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最终,经过连续9天的艰苦奋战,试验人员克服诸多困难,顺利完成试验任务。

布置超声波传感器。

雨季抢抓试验进度

1000千伏主变压器是全站另一个关键的主设备,苏州站内安装了包括备用相在内的14台变压器(含调压补偿变)。试验人员需要进行频率响应、空载损耗、短路阻抗、交流耐压、长时感应耐压带局放等试验项目,考核变压器各方面的性能。其中,长时感应耐压带局放试验是技术难度最高的试验项目。

开展长时感应耐压带局放试验时,现场正值雨季,而这类高电压试验在阴雨天气不能进行。根据工程进度的要求,现场需要在10天内完成3台主变共计6台变压器的局部放电试验。时间紧、任务重,还要防范突然降临的雨水捣乱,这对变压器试验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于是,试验人员开始了与雨水的赛跑。小雨袭来,大家冒雨继续搭建试验平台;雨大了,大家躲到旁边的继保室屋檐下避雨;天晴了,大家又出现在试验场地上,耐心擦拭设备,准备试验。遇到难得的晴天,大家格外珍惜,好几次都工作到夜幕降临才收工。望着远近璀璨的灯光,试验队员欣慰地说:“为了这万家灯火,我们再苦再累再忙,也是值得的!”

试验团队全体成员主动放弃周末休息时间,终于在5月18日完成了变压器的所有试验工作,为苏州站按期顺利投运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全面诊断破解难题

8月是试验的冲刺阶段,炎炎烈日下,试验现场地表温度常常轻松突破50摄氏度。在加快进度结束剩余交接试验项目的同时,试验团队还需根据江苏电力检修公司的验收要求,开展交接试验复测。为了保证变电站9月顺利投运,试验团队连续3个周末奋战在炎热的试验现场。

在进行1000千伏主变特殊交接试验项目空载损耗复测时,试验人员发现主变空载电流明显偏大且持续波动。会不会是变压器中直流电阻试验剩磁造成的影响?于是,试验人员先后采用3种消磁仪长时间反复消磁,但是试验结果仍然不理想。试验陷入僵局,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针对这一异常情况,试验团队讨论了后续试验方案,并测试了相关仪器。傅晨钊博士仔细分析了试验情况后,带领试验团队再次开展主变备用相空载试验,同时采用示波器、功率表、隔离变等多种仪器,进行全方位“切脉问诊”,终于发现空载数据异常是因为空间电磁干扰了试验回路,而不是主变性能不合格,破解了多日来困扰验收进度的难题。试验团队以过硬的技术水平获得了现场验收专家的赞赏和肯定。

青年骨干茁壮成长

一年的试验工作,对年轻的试验骨干们来说,是百炼成钢、破茧成蝶的经历。上海电科院成立了特高压调试青年突击队,年轻人们奋战在试验一线,在实战中得到锻炼,在历练中成长起来。

2013年参加过皖电东送特高压工程沪西站调试的青年员工陆启宇,这次担任变压器主变频响、空载和短路阻抗试验的负责人,他跟大家分享了自己的体会:“第一次作为特高压试验负责人,从试验方案的编写、试验工作安排、现场试验安全,到与各单位的协调,很多新情况都是以前没碰到的,试验中也解决了很多新问题,通过这次‘打怪升级’,克服诸多困难,我们的试验能力和工作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第一次参加特高压试验的青年员工李腾飞很有感触地说:“刚开始参加试验时,对着试验方案找标准、翻资料,仔细想为什么要这样接线?方案中的参数怎么确定?每弄懂一个问题,都感觉无限欣喜。经过这1年的实践,很多试验技能得到熟练掌握,也理解并巩固了很多理论要点。与一年前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11个月的艰苦奋战,从零下7摄氏度的寒冬,到高达50摄氏度的地表温度,上海电科院试验团队完成了涵盖苏州站所有主要设备的共计17类试验项目,形成166份试验报告。

开展避雷器特殊交接试验。

原标题:不畏难和苦 啃下硬骨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