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于网络)作为研究云南水电问题的资深环保人,曾经参与叫停怒江水电开发的,绿色流域的于晓刚老师并不好约。从第一次联系到最终见面,足足过去了半个月。再看于老师的坐标,短短的半个月,他已经绕着半个中国走了一圈,确实是个忙人。幸运的是,在8月23日,于老师回到昆明的第二天,笔者终于见

首页 > 水电 > 水力发电 > 报道 > 正文

云南小水电发展到底坑了谁?

2016-09-21 15:37 来源:绿林好汗一为河奔跑 作者: 陆O好汗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为研究云南水电问题的资深环保人,曾经参与叫停怒江水电开发的,绿色流域的于晓刚老师并不好约。

从第一次联系到最终见面,足足过去了半个月。再看于老师的坐标,短短的半个月,他已经绕着半个中国走了一圈,确实是个忙人。幸运的是,在8月23日,于老师回到昆明的第二天,笔者终于见到了这个倾慕已久的长者。

这是个很和蔼、很朴素的长者,比照片上的又要苍老一些。但于老师中气很足,思路也很清晰,一开场给我来个下马威,直接声明了:只能够聊到12点。

好吧,12点就12点!

(华能景洪水电站/图片来自于网络)

于老师并不是个霸道型的长者,并没有一上来就滔滔不绝地谈自己的观点,而是很细致地询问我对“云南小水电发展”的了解,连已经搜集、参考了什么资料都不放过。

我也没有客气,简略地介绍了相应的情况后,就直接抛出我想了解的“云南本地水电发展现状是怎么样的?”、“小水电发展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和“哪些地区或流域适合作为项目点开展小水电生态影响研究?”。

下面,是一些整理过的观点。

1、支流小水电开发率达80%

(图片来自于网络)

从水资源开发的层面讲,云南地区支流小水电开发率达80%(政府数据)这已经是地方水资源允许开发的极限,剩下的未开发的河流,基本上都是不适合开发的。

但这80%仅仅是技术层面允许开发的标准,这些小水电中有很大一部分在生态敏感区,甚至是深入国家公园,已经严重超过地区生态承受能力,对河流生态乃至地方生态的破坏已经造成。如水电开发造成的河床断流,河流水生生物基本灭绝;由于农业用水被引流管转移用于发电,许多的水田变旱地,原来的农业生产方式完全改变等。

2、 输送能力与发电能力的矛盾

水电站发展要实现效益,除了装机容量代表的发电能力外,还要考验地区电网的输送能力。云南本地对电的需求是有限的,不可能完全消耗这些电能,“西电东输”就成了云南水电的主要出路。

只是,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能够实现西电东输的。

(云南鲁地拉水电站/图片来自于网络)

以怒江为例。虽然早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云南就提出水电发展策略,但怒江地区并没有建设大型的水电站,这是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因素影响的。

(图片来自于网络)

怒江南北走向,支流是鱼骨型,普遍很短,泾流量对雨水的依赖很大。雨季时候水量多,其他时候少,旱季有可能断流,没有水发电。而主导当地输送网络建设的南方电网公司并不是按雨季最大发电量设计,而是取雨季和旱季的平均,就导致了雨季时候,即使发电能力充足,却因为电网输送能力不足而出现半数机器停机、弃水的情况。“无法上网”是限制怒江小水电的主要问题。

3、政策信号:“云电云用”导致的污染爆发

受输送电网容量限制,无法做到“西电东输”的闲置电量需要寻找出路,而云南省政府为扭转这种局面调整政策,由“西电东输”改为“云电云用”。

“云电云用”的政策信号,使地区政府在产业发展管理上会有更大的空间可供选择,必然会优先发展高耗能的产业,这就直接导致当地产业结构发生变化,而密集地发展高耗能产业,带来的必然是高污染,进一步影响当地环境。

(云南梨园水电站工程/图片来自于网络)

4、 垄断市场造成的无奈选择:

云南地区电能供应由南方电网垄断,当地小水电生产的电能不能与城镇、村庄直接交易,只能够卖给南方电网,再由南方电网卖给当地用户使用。这样单一的交易方式导致小水电的所有者失去竞争的主动性,只能够被动地接受南方电网的采购价。据了解,在雨季电量充沛时,每度电采购价格约7分钱,而旱季也才1毛4。而对于当地用户而言,即使大量用于生产的水资源被占用,但村民的用电并没有从中得到实惠,没有达到“以电代柴”的效果。

(云南永善水电站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包括小水电的投资者和当地百姓都没有相应利益。

没有水供农业生产;而小水电由于输送能力问题,又出现大量的弃水现象。能否把这些浪费的水再回溃给当地的百姓?

5、 对当地人的影响

云南是个多民族地区,保存多元化的民族特色是地区发展中重要的文化需求。支流上的河流冲积扇是农田耕作区,是肥沃土地,也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社区。

(图片来自于网络)

在这样的地区建设小水电后,对当地生产方式的影响有多大?对当地环境的冲击有多大?当地人有没有参与决策的权利?当地人的声音有没有被听到?有没有村庄被移民?有没有村落被影响?有没有从中受益?这些都是需要关注到的问题。

对小水电的投资者而言,有发电能力却“无法上网”、“低价电”导致小水电生产效益无法被保障;于当地人而言,大量弃水却不能用于农业生产、原有生产方式被完全改变;对当地政府而言,水电发展并没有惠及当地,无法实现“以电代柴”保护山林环境、产业替代产生更大的污染危机……

即使云南省政府已经叫停新的小水电开发,但已经饱和、甚至过量的小水电的存在意义,又在哪里呢?

原标题:云南小水电发展到底坑了谁?——绿色流域于晓刚访谈记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