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近日国家邀请部分先行性产能矿井赴京研究“276个工作日预案”实施方案,将于明日召开关于稳定煤炭供应、抑制煤价过快上涨预案会议。


图片来自网络
出台“276天”工作日限产制度初衷是让煤价恢复到合理水平,改善煤企负债累累,经营亏损,举步维艰的严峻局面。在化解债务等风险基础上让企业有喘息空间再进行供给侧改革。然而,煤炭价格过快上涨会导致煤矿复产、进口煤抢占市场、电力企业盈利下滑等系列问题。“276天”工作日限产制度这一强有力的政策推动,对煤炭企业来说,是让价格重回轨道的福音,但对火电企业而言就是噩梦。

中国大商所煤炭期货今年以来涨幅超过60%
早在8月中旬,就有市场消息称,目前全国76家重点煤炭企业集体申请复产,报告已经递交至能源局,要求276天调整回原来的330天生产限制。如消息属实,煤炭市场将充满变数。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前不久国家曾明确表示今年要完成煤炭去产能既定目标任务,所以预计此次产能释放力度不会很大,且发改委召开产能释放会议的出发点是调整行业现在的供需关系,通过释放产能来抑制煤价过快上涨,真正目的并不是打压煤价。然而国家释放产能可能会引发贸易商抛售大潮,使得煤炭供应量骤增。

中国原煤产量(当月值)
从今年开始,“去产能”就成为煤炭行业里一个热门词汇,但是重点用煤行业——钢铁也是今年去产能的主要对象。8月27日,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 报告2016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前7个月钢铁、煤炭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47%和38%。另外,现在我国整体经济依然保持低位运行,加上今年严格的环保督察,下游众多用煤企业对煤炭的需求不增反减,也就是说,现在不仅煤炭供应量减少了,而且下游对煤炭的需求也同样在大幅缩减。
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现在煤炭的供需实际上已经达到了一个平衡点,而近期市场上持续出现煤炭供应紧张的局面,除了和前期全国降雨导致煤炭运输不畅有关外,贸易商囤积煤炭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虽然现在煤矿库存紧张,但社会库存并不低。
煤炭价格接连上涨的“幕后黑手”:去产能主导
如果你要问过去几个月商品市场最令人惊讶的事情是什么,那肯定 就是煤炭价格的暴涨。
钢铁指数(The Steel Index)的数据显示,硬焦煤现货价格从6月初以来已经暴涨了近70%,9月2日攀升到141.2美元/吨,这是逾两年来的最高水平,也超过了三季度协议价格的92.5美元。单看8月,煤炭现货价格就涨了36%。而煤炭协议价格有望创下2010年季度协议引入以来的最长季度连涨纪录。

来自彭博
煤炭价格的上涨与国内的供给侧改革密切相关。在连跌五年之后,煤炭价格随着中国去产能进程的开启而连续上涨。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煤炭行业退出产能达9500多万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2.5亿吨的38%。
煤炭之乡山西煤炭工业厅近日发布《关于对山西省2016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目标分解及时间进度安排的公告 (第一批)》称,全省将关闭退出15座煤矿,涉及潞安集团、同煤集团、晋能集团、晋煤集团、阳煤集团、焦煤集团6家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共化解产能1060 万吨/年。
8月31日,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实现“十连涨”,收于每吨494元,较上期每吨环比上涨18元。
新华社报道称,业内预计煤炭市场价格有望在9月逐步回归理性。但9月后,冬储煤采购或将带动市场继续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