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配电变压器的安装要求
口诀
电力配变要安装,放在柱上或台上,
距地最少两米五。落地安装设围障,
障高最少一米八,离开配变点八强。
若是经济能允许,采用箱式更妥当。
除非临时有用途,不宜露天地上放。
室内安放要通风,周围通道要适当。
在正常情况下,配电变压器(口诀中简称为“配变”)一般有两种安装方式:一种是柱上安装方式(图1是一台双杆架设的电力变压器安装及相关线路原件配置图);一种是台上(屋顶,一般为配电室的屋顶,或专用变压器台)安装方式。采用这两种安装方式时,变压器底部距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2.5m。

除非临时使用,否则不宜采用落地安装方式。若采用落地安装方式时,变压器应安放在一个牢固的、不低于0.3m(若当地最大洪水水位高于0.3m,应按最高洪水水位确定)的平台上。周围应设置防止人和动物进入的牢固的围障,可砌墙或树立围栏,其高度不应小于1.8m,距变压器的外轮廓不少于0.8m,这就是口诀中所说的“落地安装设围障,障高最少一米八,离开配变点八强”。若用围栏,则两根栏杆之间的空档不应小于0.1m。
箱式变压器占地面积比屋顶安装方式小、结构紧凑,特别是安全性能较高,是经济发达地区的首选。
当变压器安放在专用的变压器室内时,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散热,对可燃性油浸式变压器室,其耐火等级应为一级,其四壁和门与变压器外廓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表1的要求。
上述规定如图2所示。


2.对低压配电变压器供电半径的规定
口诀
低压供电一张网,配变居在网中央。
条条电线伸出去,伸出距离要多长?
一般不超五百米,负荷较小可放长,
最多不超一千五,平原、山地不一样。
为了保证供电线路末端用电设备获得的电压不低于相关规定的要求(例如-7%或-10%),供电半径(变压器至线路末端的距离,即口诀中所说的“伸出距离”)不宜过长,对低压供电系统,一般不应超过500m,对负荷容量较小(用每平方千米内负荷的千瓦总数来表示,即kW/km2)的区域,若满足此要求有困难,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放长,但最多不应超过1500m;对于负荷较大的供电区域,还应适当减小供电半径,例如400m。具体规定见下表。

3.对配电变压器供电电压质量的规定
口诀
供电电压有保障,设备运行才正常。
高低偏差有规定,电压高低不一样。
线间电压正负七;负十正七压为相;
如果要求较特殊,供需双方来商量。
为了保障用电设备正常工作,电源提供的电压数值应符合要求。在DL/T499-2001《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中规定了供电电压的允许偏差(实际电压与额定电压之差占额定电压的百分数),具体数值如下:
(1)额定电压为380V时(因为我国低压供电中线电压为380V,所以口诀中称“线间电压”),为±7%,即允许的电压范围为353.4V~406.6V;
(2)额定电压为220V时(因为我国低压供电中相电压为220V,所以口诀中称“压为相”),为-10%~+7%,即允许的电压范围为198V~235.4V;
(3)对电压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偏差数值由供、用电双方在合同中确定。
这里应当说明的是:供电电压是指供电部门与用户产权分割处的电压,或由供、用电合同所规定的电能计量点处的电压。而不是用户线路中任意一点(例如最远的终端)的电压。
4.配电变压器绝缘电阻、吸收比、极化指数的测量及合格标准
口诀
变压送电保安全,测量绝缘查隐患。
测量使用兆欧表,根据电压把表选,
三五以上两千五,十千以下用一千。
仪表E端应接地,污染严重加G端。
未测绕组和元件,可靠接地保安全。
手摇转速一百二,测后放电再拆线。
若要计算吸收比,十五、六十记两点;
极化指数时更长,一分、十分记两点。
绝缘电阻应多高,经验数值供参考。
电压不同标不同,温度下降标升高。
温度七十基值算,每减十度增一半。
十千伏级为四十,三五千伏五十算;
电压更高标更高,前级数值翻一翻。
1.测量绝缘电阻的作用
为了电力变压器能正常安全地运行,要经常对其进行监视和维护。其中一项主要的任务是测量绕组和相关电器元件(引接线和绝缘套管等)的绝缘电阻。并根据测量结果判断它们的绝缘状态和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隐患并给与排除,以避免较大事故的发生。
2.测量仪表的选用原则
测量绝缘电阻的仪器叫绝缘电阻表,习惯称为兆欧表或高阻计,对用手摇发电的传统式兆欧表,又习惯称为“摇表”,兆欧表的规格是用其发出的额定电压值来规定的,例如1000V的兆欧表所发出的电压额定值即为1000V。
测量变压器的绝缘电阻时,应根据被测变压器的电压等级来选择兆欧表的规格。对于10kV及以下的变压器,应使用规格为1000V的兆欧表;对于35kV及以上的变压器,应使用规格为2500V的兆欧表。口诀“三五以上两千五,十千以下用一千”中的“三五”和“十千”指变压器的电压等级为“35kV及以上”和“10kV及以下”;“两千五”和“一千”即指应选用兆欧表的规格(电压等级)分别为2.5kV和1kV。
3.测量接线、读数和有关要求(见图3)

测量时,应停电并将各绕组与电网断开,兆欧表的L端接变压器的一侧绕组(例如低压绕组),E端接外壳,外壳应接地,其他绕组和有关器件与外壳连接,例如测量低压绕组时,高压绕组、中压绕组和油箱等应与外壳连接。
测量高压线路时,应设法将测量引线架空,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当测试环境条件污秽较严重或空气湿度较大时,被试品(主要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元件,例如绝缘套管)绝缘表面泄漏电流会对绝缘电阻的测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此时应连接仪表的屏蔽端子G,即用裸导线一端缠在被测导电元件的绝缘部位,裸导线另一端与仪表G端相连接。
如用手摇发电的兆欧表,摇动的转速应为120转/min左右。
测量时应待仪表读数稳定以后记录显示的数值。
4.“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测量和计算
若要求得到“吸收比”的数值,则应记录刚开始测量到第15s和第60s时的两点测量值。口诀“若要计算吸收比,十五、六十记两点”中的“十五”即指15s;“六十”即60s。60s时的绝缘电阻RM60s与15s时的绝缘电阻RM15s之比即为吸收比XM。

若要求得到“极化指数”的数值,则应记录刚开始测量到第1min和第10min时的两点数值,即口诀中说的“一分、十分记两点”。开始通电后10min时的绝缘电阻RM10min与1min时的绝缘电阻RM1min之比即为极化指数JM。

对仪表本身没有自动放电的兆欧表,测量完毕后,先用一个与外壳或地线相接的导线与被测绕组相接,对地放电之后,再拆除测量引线,否则有可能被电击。
5.对绝缘电阻测量结果的判定
由于变压器结构尺寸和使用绝缘材料不同,使得绝缘电阻的测定值分散性很大,很难给出一个统一的合格判定标准,在相关规程中也不作硬性规定。在实际测量判断时,主要是与同类变压器或同一变压器历次测量结果相比较,如减小较多,则应考虑该变压器的绝缘是否出现了问题。
另外,变压器的绝缘电阻与绕组的温度有关,一般情况下,温度升高时,绝缘电阻降低,反之绝缘电阻增加。两者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式中RM1——温度为θ1(℃)时的绝缘电阻(MΩ);
RM2——温度为θ2(℃)时的绝缘电阻(MΩ);
N——与材料有关的常数,对于油浸式电力变压器通常取N=58;
e——常数,e=2.718。
在国家标准GB/T6451-2008《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中,给出了当测量温度不同时,绝缘电阻换算关系的系数A,见表2-5。

如测量时的温度不是表中给出的数值,则可用插值法来确定。其校正到20℃时的绝缘电阻值RM20可用下列公式计算求得(式中RT为实侧的绝缘电阻值)。
当测量温度在20℃以上时,RM20=ART;
当测量温度在20℃以下时,RM20=RT/A。
表4给出了一些新出厂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绝缘电阻考核限值的数据,可供运行检测或修理后检查时参考。此表即对应口诀“温度七十基值算,每减十度增一半。十千伏级为四十,三五千伏五十算;电压更高标更高,前级数值翻一番”。意思是说,在温度为70℃时,10kV级的变压器绝缘电阻应不低于40MΩ;35kV级的变压器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MΩ;电压再高一级的变压器绝缘电阻应不低于2×50MΩ=100MΩ;低于70℃时,每减少10℃,绝缘电阻的最低限值增加前一级数值的一半,例如70℃时为40MΩ,则60℃时为40MΩ+40MΩ/2=60MΩ。但应注意,有些数据一半的个位数为5的,没有完全按上述规律。

举例:
被测变压器型号及规格:OSFPSZ-180000/220。
电压组合:220±8×1.25%/121/10.5kV。
测量方式:高压、中压对低压及对地。
测试结果:见表5。

相关阅读:
配电变压器大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