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其动态特性愈加复杂,鲁棒性、复杂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对系统安全稳定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课题背景下,今天小编为您介绍四川大学肖先勇教授研究团队的文章《基于代价敏感极端学习机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本文以现有机端学习机(ELM)为基础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技术 > 正文

基于代价敏感极端学习机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

2016-08-25 17:42 来源:电力自动化设备 作者: 电力自动化设备

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增大,其动态特性愈加复杂,鲁棒性、复杂性与安全性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对系统安全稳定评估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此课题背景下,今天小编为您介绍四川大学肖先勇教授研究团队的文章《基于代价敏感极端学习机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方法》。

本文以现有机端学习机(ELM)为基础,引入误分类代价的概念,研究稳定样本与不稳定样本误分类代价的差异,建立误分类代价矩阵,以误分类代价最小为目标,提出一种暂态稳定代价敏感极端学习机(CELM)评估方法,并对暂态稳定分类性能测度指标进行了研究。在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和IEEE145节点系统上对所提方法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满足漏报率为0的要求,还能使稳定样本的误报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保证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能更好地满足工程应用需求。

1误分类代价及其定量刻画方法

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分类过程中,稳定样本和不稳定样本的误分类所造成的代价明显不同,这种类间误分类代价的差异性可通过误分类代价矩阵定量刻画。一般地,暂态稳定分类的代价混淆矩阵如下表所示。

暂态稳定分类代价混淆矩阵

定义暂态稳定分类的误分类代价矩阵C为N阶对角矩阵,其中N为研究的样本数。对于矩阵C对角线上的任意元素cii,若i对应的样本为稳定样本,则令cii=λFS=1;若i对应的样本为不稳定样本,则令cii=λFU。

2CELM及其优化模型

CELM的优化模型如下:

对上述优化模型引入拉格朗日乘子矢量α,得到拉格朗日函数:

上式的KKT一阶最优条件如下:

3暂态稳定评估指标与算法

输入特征集的选取是影响分类效果的重要因素。特征的具体描述如下表所示。

输入特征集本文在重点关注不稳定样本分类性能的前提下,引入全局准确率指标、漏报率指标、误报率指标和不稳定样本分类性能的综合测度指标(以下简称综合测度指标)来量化暂态稳定的分类效果。

基于本文所提的CELM进行暂态稳定评估时,具体的算法流程如下:

a.随机设置系统的初始运行状态和故障条件,利用时域仿真得到的受扰轨迹模拟系统中PMU的实测轨迹;

b.基于仿真获得的系统受扰轨迹,通过简单计算得到系统在不同时刻的动态特征,并将其与系统受扰后的稳定状态共同构成所要研究的样本;

c.待样本集收集完毕,对所得样本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样本集按一定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d.给定误分类代价矩阵,首先通过交叉验证和网格搜索确定CELM的隐含层节点数和正则系数,然后利用训练集训练CELM,得到输出层的权值向量;

e.利用训练完毕的CELM对测试集进行分类测试,得到对应给定误分类代价矩阵的评估结果;

f.保持训练集和测试集不变,改变误分类代价矩阵中不稳定样本误分类代价λFU的值,重复步骤d、e,得到不同的误分类代价矩阵对暂态稳定评估性能的影响。

4算例分析

新英格兰39节点系统的仿真结果如下表所示。

IEEE145节点系统仿真结果如下表所示。

4种评估模型的时间复杂度对比如下表所示。

5结论

a.随着误分类代价λFU的增大,不稳定样本的漏报率不断减少,直至为0,满足暂态稳定评估的可靠性要求;

b.通过与传统模式识别方法(SVM、DT和ELM)进行对比,CELM能在保证暂态稳定评估的漏报率为0的前提下维持较低的误报率,而且其评估结果的全局准确率和综合测度指标方面优于传统的3种方法,因此在工程应用方面CELM更具优势;

c.CELM的时间复杂度很低,不仅能满足暂态稳定的在线评估要求,还有利于动态跟踪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提高评估模型的自适应能力。

作者简介

陈振,四川大学博士研究生,他的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肖先勇,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他长期从事电能质量、智能电网研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