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流传了十年的谣言,最近在票圈又冒出来了......那么神奇吗?如果你信了,头条君只能说你tooyoungtoonaive!头条君同事、家人也有转这种微信的,他们其实是想找头条君求证。还真是阴魂不散啊。好吧,今天再完整地辟一下谣吧。谣言一智能电表本身具有一定耗电量,转嫁给了消费者?真相专家表示,从电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评论 > 正文

【观察】史上最毒电力谣言 真相开扒!

2016-08-05 08:48 来源:电网头条 作者: 头条君

一条流传了十年的谣言,最近在票圈又冒出来了......

那么神奇吗?

如果你信了,头条君只能说你——too young too naive!

头条君同事、家人也有转这种微信的,他们其实是想找头条君求证。还真是阴魂不散啊。好吧,今天再完整地辟一下谣吧。

谣言一

智能电表本身具有一定耗电量,转嫁给了消费者?

真相

专家表示,从电表最初的设计和原理上就考虑了这个问题,电表自身是靠一个变压器来供电的,电表本身损耗计入公共电网的传输损失中,即我们常说的“线损”,根本就没进入电能表计量电流回路,不存在智能电表本身耗电量转嫁给客户的情况。

而居民家里用电,要经过计量芯片,才会累计产生电能,变压器并联在计量芯片之前,电表的变压器自身消耗电流是不会计入用户电量的。

也许这么说还是有点太专业了,那么好吧,头条君就问你:

你家电用完了的时候,智能电表还亮不亮?

谣言二

中国75%电表都被蓄意加速?

真相

电表出厂“三道关” 还有技术监督部门飞检

央视记者采访了江大川,他是计量专业博士、华立公司的总工程师。作为一个搞技术的人,他对电表加速谣言表示“不可思议”——生产企业对电表精度的把控共有三道关,还有技术监督部门飞检。

1一检

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会有“一检”也叫“一校”,所谓校表就是调整电表计量的准确度,企业校表的过程全都自动化。而且各省质检总局会定期到企业来检查哦,校准调表的台子。

2二检

对每一块表重新校验,就是二检。二检目标是误差往零调,也是全自动的。

3抽检

出厂前,对每一批电表进行抽检,是企业所说的第三道关。这三道必须要全部合格,才能判定这个表是合格的。

那么问题来了,

话都让生产企业自己说了,

这毕竟都是企业的自检行为,

有没有可能像网上说的那样,

企业迫于采购方——电力公司的要求,

不得不将电表调快呢?

4飞检

政府相关技术监督部门会不定期到企业飞检,事先不通知,直接在流水线或者包装末端抽检。

华立仪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程卫东说,企业私自调快电表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因为首先,计量产品的生产必须要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二,相关技术监督部门会不定期到企业来飞检,一旦查出企业私自调快了电表,对于企业来说就是灭顶之灾。所以企业不可能为客户去做这种事情。

↓↓↓

质监部门 外部监管三道关

1生产准入

在厂家的生产资质上,有严格准入要求。

2强制检定

电表属于贸易结算的计量器具,依照国家计量法的规定,出厂后必须交由质监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定。专门检定机构必须要获得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

问题又来了,

虽然检得严格,

那检完以后,

供电企业是不是就有机会

自己调快电表啦?

果然天衣无缝!被“加持”了两道封印的电表,

岂是随便什么妖精就能突破的?

3抽检

电表真正入户安装前还有第三道关:抽检10%。

总共六道关口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的近年来对全国单项电能表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显示,除个别厂家生产的电表在高频电磁场抗扰度方面有问题外,所有电表的基本误差、常数、启动、潜动、时钟精准度、电压影响、频率影响等14个检验项目全部合格。所以

谣言三

电流量超过电表正常工作的5A或10A限量,电表读数就以正常值几倍的速度飞转?为什么电力公司不提供正常工作电流为15、20、30、40A的大电表,而只提供5A或10A限量的电表呢?

真相

5A是基准电流。

60A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在5~60A的工况下,电能表均能正常工作,不会出现所说的“速度飞快旋转”。有图有真相——

]

谣言四

换了智能电表后,电费明显增多,这里面还是有猫腻!!!

真相

因为智能电表的灵敏度高了,电器插着不用,电表也可能走哦。

想想你家里是不是有这种情况?空调、手机充电器、电视、抽油烟机、微波炉、电饭煲、电脑、路由器等用完不拔插头;机顶盒看完不关机......

头条君告诉你,你家里真正的偷电贼是他们!

十年啊,生死都两茫茫了,你还在冤枉(智能)电表吗?

原标题:史上最毒电力谣言,连续十年每年出现!又双叒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