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CEFC)15日在华盛顿发布了《中国能源焦点2015:核能》报告,指出核电对于中国节能减排、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现代经济需要庞大能源基础,但由于气候变化及环境挑战,社会对低碳排放乃至零排放的能源资源需求甚殷。正因为核能在上述两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在未来世界能源中将扮演重要角色。这是基金会本年度对中国能源的专题研究成果。

《CEFC中国能源焦点2015:核能》英文报告新刊的封面。中国经济网 记者 朱旌/摄
《CEFC中国能源焦点2015:核能》英文报告面向大众和专业人士,就中国及世界核能发展和核能的崭新角色提供一个全面的分析。报告探索有益于核能发展的趋势和因素,以及核能在世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报告同时讨论核能发展中的一些挑战问题,以及帮助核能成功的政策和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兼国家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介绍核能的发展
报告撰写人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说,2015年全球核电产业出现回暖势头。截止2015年底,中国在建核电机组达到24台,居世界第一,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的三分之一以上。
黄晓勇表示,从保护环境、兑现减排承诺、保障能源和经济发展安全,以及促进高端设备出口等角度考虑,积极稳妥发展核电仍是中国必要和现实的选择。
美国能源安全委员会创始人罗伯特˙麦克法兰表示,这份报告全面介绍了中国核电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他呼吁两国加强在核电领域的合作。

图为中华能源基金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何志平在纽约发表核能发展演讲。纽约侨报 管黎明/摄
报告主编、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秘书长何志平表示,希望该报告能够帮助各国核能专家、决策者以及相关人士了解核能在中国的发展。
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是一家在香港注册的高端民间智库,以加强公共外交、能源外交为己任。基金会在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中拥有特别咨商非政府组织地位。自2013年以来,基金会根据当年度能源焦点,积极访问、收集和整理中国能源界专家学者对中国能源发展的论述,系统地为海外有兴趣的读者带来中国能源的最新发展趋势。基金会已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在美国华盛顿发布了《天然气》和《煤炭清洁利用》两份报告。
(北极星电力网整合新华社、中国经济网、凤凰网、纽约侨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