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电力将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全面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全力助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为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在河南的紧迫性和实践基础
河南省是工业大省、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也是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大省。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河南面临着能源供需矛盾、环境保护压力和经济结构调整等众多挑战。省内“缺油少气”,水电基本开发完毕,煤炭人均保有储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能源保障压力加剧。根据河南省能源中长期规划,预计2020年全省能源总需求为3.8亿吨标准煤,需净调入1.8亿吨标准煤。经测算,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应需要增加2800万千瓦左右的电力供应。
另外,由于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河南大气污染问题十分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河南能源资源消耗将持续增加,大气污染防治压力将进一步加大。如何确保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可靠供应,是河南省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实践证明,加快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大力实施“两个替代”,是解决能源发展问题的重要途径。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河南境内特高压电网建设,2008年,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纵贯河南南北,河南电网实现了最高电压等级由500千伏向1000千伏的跨越;2014年,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河南电网进入特高压交直流混联运行新阶段。同时,随着在能源生产、消费各环节全面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降低了省内煤炭消耗,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有效缓解了河南省环保压力。据统计,自特高压工程投产以来,已累计向河南输送电力3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河南燃煤960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515万吨、二氧化硫80万吨、氮氧化物40万吨,有力助推河南经济快速发展和“美丽河南”建设。
大力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加快能源互联网建设,已经得到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2014年12月,河南省委第九届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河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战略纲要》,明确要“积极引入省外清洁能源、谋划建设电力入豫新通道,打造全国电力联网枢纽,构建智能互动、绿色低碳的能源互联网”。
相关阅读:
数据说话!电能替代怎么做才是真正有意义?
【市场】必看!未来能源发展—创新智能互联
以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引领河南清洁绿色持续发展
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
我们将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规划,积极配合做好河南境内特高压工程建设,认真落实河南省“外电入豫”战略,全力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战略规划,到2020年,河南将新增驻马店交流站和哈萨克斯坦—南阳直流落点,形成“H”型特高压交流网架,两回特高压直流深入负荷中心的“强交强直”特高压格局,吸纳省外来电能力达到2900万千瓦。其中±1100千伏哈萨克斯坦—南阳特高压跨国联网工程,将与周边国家电网互联互通,为能源洲内互联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丰富“一带一路”战略实践。
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我们全面加强新能源接入全过程管理,进一步完善风电、光伏并网服务,为间歇式电源及其他分布式能源并网开辟绿色通道,保障各类能源的友好接入和各种用电设备即插即用。加快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满足客户和电网的互动需求,推动智能家居、智能小区、智能楼宇、电动汽车等发展。至2020年,河南省将全面建设网架坚强、消纳充分、安全可靠、灵活互动的坚强智能电网,全面实现“电厂送得出、新能源接得上、外电进得来、电力落得下、用电有保障”,全面保障小康社会用电需求。
全面实施“两个替代”。
河南省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左右,能源消耗比重较高,实现节能降耗和控制能耗总量,必须实施“两个替代”,走清洁发展道路。能源开发上实施清洁替代。目前,河南电网消纳省内新能源115万千瓦,其中光伏39万千瓦,风电76万千瓦。预计到2020年,河南新能源装机将达1400万千瓦,2030年达到3000万千瓦。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按照“政策引导、电网推动、社会参与”的思路,大力开展“绿色电能,服务万家——中原蓝天行动”,通过示范引领推动经济社会清洁发展,提高电能在能源消费终端的比重。预计至2020年,河南省电能替代电量将达6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2871万吨。
相关阅读:
数据说话!电能替代怎么做才是真正有意义?
【市场】必看!未来能源发展—创新智能互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