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供电公司开展精准互联网+供电服务,针对用户侧供电保障,创新建立用户侧电气系统标准体系,通过对高压用户内部电气系统进行信息化互联改造,开启了智能电网的全新服务模式,在精准抢修、细化负控、节能指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植入互联网+,用户侧进入智能信息时代6月15日15时38分,刘嵘手

首页 > 输配电 > 保护与控制 > 报道 > 正文

不要压抑“互联网+”的“天性” 让用户侧供电更安全!

2016-07-05 10:15 来源:国家电网报 

浙江杭州供电公司开展精准“互联网+供电服务”,针对用户侧供电保障,创新建立用户侧电气系统标准体系,通过对高压用户内部电气系统进行信息化互联改造,开启了智能电网的全新服务模式,在精准抢修、细化负控、节能指导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植入“互联网+”,用户侧进入智能信息时代

6月15日15时38分,刘嵘手机发出“滴滴”的消息提醒声,这是条来自气象台的蓝色暴雨预报提醒。不一会儿,他收到了西湖区某重点保电现场用电负责人来电:“刘工,我们一号会议厅突然停电了!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刘嵘是杭州供电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高压用电检查班副班长。G20杭州峰会保电工作中,他负责重点区域高压用户侧供电保障。听到消息,他迅速回到办公室,打开保电指挥系统界面,监控显示末端线路停电。“负荷突增,你们是不是有非常规设备接入系统了?”

对方听到答案,从手机那端传出一阵笑声:“一切都瞒不过系统的‘火眼金睛’啊,我们今天确实是接入了大功率设备。现在算演练成功了?”

外面大雨滂沱,行车已成长龙。幸好这是一场演练!以前接到电话再赶到故障现场,这拥挤的路况没有2个小时到不了,现在借助保电指挥系统反馈,不用到现场也可以快速定位事故点。

一切源于“互联网+”,这让用户侧供电保障开启高压用户的智能信息时代。用户侧运行值守人员从劳动密集型轮班值守中解放出来,逐渐向人机结合的智能值班模式转变,同时在处理事故上,相比以往的人工排查,效率和准确性也在大幅度提升。

应用功能多样,用户开心,电网安全

目前,杭州市区有一万多用户变电所。在两个月之前,用户侧电气运行信息一直还处于无法与电网互联的“孤岛”状态。

杭州供电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副书记杜一玮说,这不仅源于用户变电所设计方案的千差万别,无法进行统一的信息采集,还与用户变电所数据格式的五花八门分不开,在与电网信息交互时,规约不一致、标准也不统一。

长期奋战在保电前线的高压运检人员江宜中有感而发:“在信息封闭的运行管理模式下,高压用户一旦有情况,供电公司能给予的支持非常有限,只能通过电话联系和现场查看来处理故障、控制负荷等问题,导致处置效率低下。”

“信息互联必须要有统一的标准。”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主任王黎斩钉截铁表示,“要统一用户侧供电保障管理模式,这样突发事件来时,我们才能更主动地应对。”

G20峰会保电工作启动以来,杭州供电公司主动联系政府,促使政府主导出台《重大活动用电设施配置与管理导则》,这也是目前全国大型城市中,首个由政府对重大活动用电设施进行统一规范的纲领性文件。

杭州供电公司创新制定用户变电所标准化建设改造方案,在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首次将运行标准应用用户侧电气系统全领域,为用户变电所全面安装遥测、遥信、视频监控装置。技术改造后,用户侧重要用电末端电源信息、视频监控信息全部接入保电指挥系统,实现了监测数据采集上传。集成的信息平台可进行数据分析、智能决策及远程指挥,实现用户系统与配网调度、配电自动化、保电指挥系统三网互联。

“互联网+用户侧供电保障”,不仅可以精准抢修,同时还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研究用电特性,为用户提供节能指导。此外,通过对视频和电气参数的监控,该公司有效提升了高压用户管理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