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施工的黄金期。目前,锡盟—山东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建设已进入冲刺阶段,变电站开始调试、线路陆续完成架线施工,现场作业紧张而高效。

一.做特高压设备入网质量“守护神”
4月12日,锡山特高压工程1000千伏北京东变电站7台主变压器大型特殊试验如期全部完成,标志着特高压试验调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试验储备技术实力
2014年7月下旬,锡山特高压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核准,其中特高压北京东站、承德串补站落地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这也是冀北电科院首次承担特高压工程试验调试工作。冀北电科院高压所副所长龙凯华回忆道:“特高压建设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挑战,技术经验不足、试验装备不齐整、试验工期紧……重重困难屹立面前,是挑战,更是动力,我们向成功经验案例取经,确保设备入网质量,保障工程顺利投产。”
自2014年8月开始,冀北电科院策划开展了为期半年的技术调研和交流工作,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制造厂家、在运特高压变电站以及在建特高压工程,观摩探究特高压设备试验技术技巧,尽快掌握全面的特高压专业知识。
李大卫是北京东站封闭式组合电器(GIS)试验负责人,全程参加了技术交流学习。他说:“器欲得其用,必先得其法。那段时间,我们深入制造厂家,直接进入到特高压变压器、开关设备厂房,细心观察特高压设备生产过程,不错过特高压设备在设计、生产、组装、运输、现场安装等环节中任何一个技术细节。”
经过半年的技术提升,冀北电科院制定了完善的工程调试和生产准备方案,明确了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和工作实施方案,为试验调试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一纸构想到模拟演练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线。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不断加强对特高压入网设备的质量管控,技术要求更为严格。冀北电科院面对的现实是,原有试验装备尚不具备1000千伏电压等级的试验能力,要在半年时间里利用有限的资金完成如此大量试验装备的改造升级和更新换代,是一项看似不可能的任务。
冀北电科院立即全面绘制特高压试验能力建设的蓝图:建立工作组;以专业为主线,梳理现有装备详细参数和差距;提出行之有效、计划缜密的解决方案。2015年3月,冀北电科院针对主变压器局部放电、GIS耐压这两项难度最大的特殊试验,自行搭建了模拟演练平台,邀请各地专家前来检阅,在开赴特高压工程现场前真刀真枪地来了一次演习。模拟演练圆满落幕,冀北电科院技术团队半个月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
相关阅读:
【工程纪实】记1000千伏锡山特高压工程跨越带电线路施工
模拟演练的成功,提振了士气。冀北电科院与建设单位、设计院、设备制造厂充分沟通,充分了解1000千伏设备主要参数及特点,不断改进方法、反复论证方案,1000千伏主变压器、高抗、GIS及互感器、避雷器、接地网等设备的试验方案相继编制完成,并在2015年11月通过了公司组织的审查,为后续顺利完成特殊高压试验提供了技术保障。
保证工程进度质量
建设期间,冀北电科院与安装调试单位、调试项目部、监理单位密切沟通;深入讨论特殊试验工作界面,及时掌握调试阶段工作安排;并成立由专家人才率领的试验团队,克服实际困难,与工程现场严寒、大风等恶劣环境抗争。
调试负责人之一、冀北电科院高压所所长蔡巍回忆道:“2015年11月,交接试验正式开始。承德串补站所在地区最低气温达零下20摄氏度,平日里拧一颗螺丝只要几十秒,那时却要好几分钟。这样的状态下,我们在户外一干就是一整天。串补平台必须赶在2015年11月底前安装完毕,试验工作不能拖整体的进度。”
二.6标段:奋战在悬崖峭壁间
燕山南麓,群山连绵,沟壑纵横,一道道悬崖峭壁在千百年风化侵蚀下,构成了河北承德独特的丹霞地貌。经过湖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参建员工1年多的奋战,3月底,锡山特高压工程线路6标段顺利完成第一批两个区段的竣工预验收。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者一次次行走于悬崖峭壁间,见证了一座座铁塔屹立于群山之巅、一根根银线穿沟越壑。
直线复测穿林海
周明珠是6标段项目副经理兼总工,同时也是位酷爱户外运动的电网建设者。锡山特高压工程刚开始直线复测时,他便和项目部其他同事一起,在燕山茫茫林海中穿梭跋涉。
作为线路架设的先遣队伍,直线复测工作最考验建设者的体力和耐心。线路穿越多处密林无人区,大山里没有路,只能靠偶尔接通的GPS信号指示前进的方向。
每天,他们背着沉重的GPS仪器,加上自带的水和干粮,走在不知道前方是峭壁还是悬崖的路上。很多时候,GPS仪器上指示的直线距离只有几十米远,他们却要在丛林里攀岩绕行一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到达桩位后,他们还要耐心等候GPS接上卫星信号,桩位测量定位的精度与信号强弱有直接关系,在干扰较大的无人区,精准定位需要丰富的测量经验和不厌其烦的耐心。
几天下来,大伙的皮肤被山风吹得干裂,手脚上全是荆棘划出的伤口,但仅用短短半个月就完成线路施工的复测,大伙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欣喜。
铁塔检查登陡峰
锡山特高压工程工期紧,组塔和架线实施交叉作业。架线施工前,为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项目部需要对组立好的铁塔开展全面的专项检查。郭决志是项目部质检员,从去年8月开始,他每天早出晚归,在6标段的崇山峻岭间逐基专检铁塔。他微胖的身材似乎并不影响爬山的灵活,但每次专检后回到项目部,他的裤子上都有多重划痕,妻子在电话里很是担心,他却憨笑着回答:“我肉多,不怕疼!”
2R525号铁塔桩位坐落在柳河旁的一座山脊上,山阳面绝壁临河,上山只能从山背面借助从山上坠下的安全绳,才能攀爬上去。每年11月,承德地区便开始结冰,为了争取时间,郭决志总是一大早便从项目部出发,因为他要在陡峭且结了冰的山路上攀爬近两个小时才能到达桩位。
“特高压建设无小事,铁塔专检不仅关系到工程的工艺质量,更关乎施工安全,哪怕一颗小螺栓没紧固到位,都有可能酿成大事故。”郭决志说。
相关阅读:
【工程纪实】记1000千伏锡山特高压工程跨越带电线路施工
三.8标段:30分钟完成封网作业
“老董,到现场后第一件事先调校无人机状态,咱们只有1个小时施工时间,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4月10日23时30分,锡山特高压工程8标段北京送变电公司施工项目部灯火通明,所有人员都在一楼大厅集合。项目经理张传成正在做跨越京哈高速铁路封网施工前的最后布置。
本次跨越京哈铁路,需要安装5片6米宽、34.5米长的防护网,施工任务量大。根据北京铁路局下达的计划,跨越封网施工天窗点时间为4月11日1时40分~3时。由于停电后铁路方面需要采取封装接地线等一系列措施,留给项目部的有效施工时间仅有60分钟,以往跨越普通铁路封网时间一般为120分钟。时间缩短增加了这次封网施工的难度。
4月11日零时5分,全体人员从项目部出发。田野里,只有远处零星的路灯在闪烁,一切都被漆黑的夜所笼罩。除了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听不到任何其他声音。此刻,人们正沉浸在甜美的梦乡,8标段的建设者们却正奔向跨越施工现场。
1时35分,全体高空作业人员和地勤人员均已就位,只等开工的号令。预定时间临近,大家焦急地等待着,一遍又一遍地看时间。
张传成的手机响起,打破了现场的寂静。“什么?K58次列车晚点28分钟?”张传成问道。“是的,天窗点时间不变。”电话里铁路人员回答。
时间本来就紧,这下又缩短了近一半,形势越发严峻。听到这个消息,大家纷纷讨论起来,认为半个小时不可能完成封网作业。经过短暂思考,张传成冷静地说:“大家不要慌,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按照之前的安排一步一步踏实地干就可以。现在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活儿在脑子里再过几遍,不要有失误,我们一定可以做到。”
2时8分,铁路接触网停电,铁路配合人员开始验电、安装接地线。同时,张传成正有序地指挥全体人员做最后准备。
“无人机准备完毕!”
“高空人员准备完毕!”
“各地勤岗位准备完毕!”
现场口令此起彼伏,一切紧张而有序。10分钟后,无人机准时起飞,在探照灯的指引下携带着导引绳飞过京哈铁路,封网施工的号角正式吹响,施工人员熟练地牵引各种绳索,对讲机里不时发出各种号令,现场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进行自己的工作任务,作业场面热火朝天。
2时48分,随着最后一根牵网绳的妥善固定,8标段跨越京哈铁路封网施工圆满完成,项目部仅用30分钟便完成了5片防护网的安装。
四.12标段:细化施工安全管控
4月20日早上7点半,我们跟随河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员工程杰,乘车行驶在华北平原的乡间公路上。程杰这天的任务是到锡山特高压工程12标段即将开始的跨越京沪高速作业点,检查跨越架搭设情况,然后再去几处平衡挂线和卡线施工点开展安全巡视。
考验意志的跨越施工
“开工以来,我们最大的困难就是跨越施工,30千米长的线路,要先后跨越津保高速铁路、津霸电气化铁路、京沪高速公路2次、京台高速公路、津保高速公路(王庆坨立交)、G112津同公路等,施工部署受外部协调因素影响极大。”12标段项目副经理刘继伟说。
相关阅读:
【工程纪实】记1000千伏锡山特高压工程跨越带电线路施工
项目总工周小刚介绍说,该工程天津段重要跨越方案管理极其严格。首先要施工单位内部审批,还要组织特殊施工方案专家组二次审查;其次是监理项目部内部审查及组织专家审查;再次是业主项目部审查,由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组织专家审查;最后国家电网公司交流建设分公司组织专家审查。
“由于铁路、高速公路跨越施工手续办理滞后,我们的施工计划一拖再拖。因为不能连续施工,本来5次放线只能改为8次,在施工组织、设备投入、安全管控等方面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周小刚说。
面对困难,项目部想了很多办法。一方面,项目部积极与业主单位、属地供电公司沟通,加快跨越方案审批进度,尽力为施工创造条件;另一方面,项目部内部挖潜、提前筹划,在施工组织和管理上下功夫,把准备工作做足,打好每一场跨越施工战,争取铁路和公路管理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最让周小刚津津乐道的是该标段跨越津保高铁的施工。
津保高铁去年10月16日开始试运行,之前是在建状态。项目部在工程刚开工就制定了计划,要在津保高铁试运行前完成跨越津保高铁架线施工。为此,项目部对该跨越段基础、铁塔、架线施工统筹安排,塔材、导线、金具等重要物资都是提前半年就跟国网天津电力、国网交流公司要求到货时间。
“通过提前筹划、打破常规,我们在2015年8月就具备了放线条件,最终于10月15日完成该段跨越施工,不仅降低了跨越手续办理的复杂程度,而且避免了跨越高铁的夜间施工,在施工投入和安全管控上收获很大。”周小刚说。
目前,该标段已顺利完成跨越津保高铁、京台高速公路的施工,京沪高速公路跨越施工正在进行。“跨越施工依然任重道远。”周小刚坦言。
安全管控从严从细
作为项目安全专责,程杰可以说是整个项目部最忙的员工。他施工经历丰富,做过多年施工队长,现在从事安全管理,用他自己的话说,比干施工队长更操心。
“同塔双回特高压线路的铁塔比较高,平均塔高在百米以上,施工作业任务重、高空作业强度大,1基耐张塔平衡挂线要干半个月。另外,我们这个标段跨越铁路、高速公路多,跨越施工是四级安全风险,安全管理压力很大。”程杰说。
在组塔施工高峰期,该标段有11副双平臂抱杆同时施工。程杰每天奔波在各个施工点,通过微信与管理人员实时沟通安全状况,确保每个施工点的作业安全。
3月8日,5S235~5S242号段跨越京台高速架线施工开始。项目部采用在两回路导地线正下方分别搭设独立跨越架的方案,跨越架架体用拉线固定,在两侧钢管跨越架之间采用钢丝绳和网片封网,上部基本平行公路方向每隔10~20米设置一根毛竹,确保跨越施工的多重保险。
同时,在每处跨越点施工时,项目部都实时检查施工方案,确保方案的刚性执行,并明确工作负责人,设置专职监护人,监督高空作业人员正确使用安全用品用具,确保高空作业安全。“安全管控靠的是责任心,更得靠具体到一根拉线、一处临锚等实实在在、从严从细的措施。”程杰说。
相关阅读:
【工程纪实】记1000千伏锡山特高压工程跨越带电线路施工
原标题:冲刺 锡山特高压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