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华能集团节能减排新技术集成应用工程示范项目之一——北方公司上都电厂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顺利通过内蒙古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组织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环境保护验收,成为自治区首台通过超低排放验收的60万千瓦等级机组、北方公司首台通过环保验收的超低排放改造机组。监测中心同期数据显示,改造后的上都电厂2号机组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为每立方米13.3毫克,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每立方米35.7毫克,烟尘排放浓度每立方米8.8毫克,均低于燃机排放标准。
“深改”顺势而为
积淀着千年草原古都文明的上都电厂,始建于2003年,是集团、北方公司的主力发电企业,一、二期工程4台60万千瓦机组,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投产,三期工程2台66万千瓦机组于2011年投产同步投运脱硫、脱硝设施,全部电量由三条500千伏输电线路直送华北电网。作为国家西电东送北通道和优化华北电网网架结构的重要电源点,上都电厂始终以践行集团“三色公司”使命为己任,支撑着地方的经济发展,投产10年来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上都电厂的发展历程中,企业的每一次跨越,都与绿色环保紧密相连。一、二期工程4台60万千瓦空冷机组由于建设较早,未同步建设烟气脱硝装置。为适应国家环保政策和新的排放标准,该厂充分认识走“低排”环保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于2013年、2014年,分别完成一、二期工程4台机组增加烟气脱硝装置和脱硫增容改造,实现6台机组全容量脱硫、脱硝运行。
2015年,经济下行、电量下滑、国企深改,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与环保减排的双重重压,按照国家出台的史上最严的“2014-2020年煤电机组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要求,作为大型煤电企业该何去何从?
环保减排,只有起点,没有终点。2015年,上电2号机组被作为集团先行先改试点,实施综合节能与降耗新技术集成应用工程项目。“燃煤发电要持续发展,环保升级改造势在必行。”在得到集团、北方公司的批准和大力支持下,上电领导班子形成共识,顺势而为,启动超低排放改造。
此次改造经西安热工院、华北电力设计院等多家科研单位反复研究和论证,对2号机组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汽轮机多变量协同控制技术应用,可改变低压抽汽量,使机组在燃料响应落后的情况下,能够瞬时提高出力,快速响应电网的调峰和调频要求,改造后每千瓦时可降低煤耗约0.65克;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电动给水泵改汽泵、低压省煤器与暖风器联合系统改造,可提高效率,降低厂用电率、煤耗等指标;在原有湿式脱硫、SCR脱硝、双室五电场除尘基础上,增加脱硝催化剂备用层、电除尘电源改造、增加喷淋层等,以此达成更高一级的燃气机组排放标准要求。
目标明确,开工在即。公司党委向全厂员工发出总动员:全体参战人员要坚定信心,排除万难,拿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干劲,发挥积累多次技术改造的丰富经验,迎战“升学大考”。
“破冰”击楫勇进
标准高、要求严、时间紧,随着55家1035人的外协队伍先后陆续入厂,上电的外包工程管理形势也愈加严峻。“安全大于天,外包工程管理要抓细抓小,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这是副总经理冯润富在技改工程动员大会上提出的要求。
施工现场点多面广、作业人员多,外委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普遍低下,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巨大的难题。上电高度重视,实施最严入厂安全教育,累计培训施工人员1482人次168场次;实施最严门禁管理,要求外委单位严格执行站班会、列队进出厂等管理要求,严把准入关,发现违章当即辞退;实施最严现场管理,同一施工现场超过2支队伍,即要求双方签订《安全互保责任状》,使施工双方相互保护,相互监督;实施最严安全旁站,抽调6个专业80余名技术骨干全程旁站,实行安全、质量“一日一查一通报一考核”制度,进行闭环管控。同时,在现场设立违章曝光栏,每周六集中组织安全大检查,将发现的违章情况及时曝光考核,共查处外包队伍违章行为172起,处罚金额9万余元,筑牢了安全“高压线”。
为了激励参战人员工作热情,上电根据外委单位日常安全施工情况,在施工期间开展了两期外包工程安全管理评比活动。对施工期间安全管理成效显著的张家口兴唐电力、大连天重、北京能为等五家外协单位、8名个人进行了5万1千元的表彰奖励。“打铁还需自身硬,上都的外包工程管理非常严格,与上都合作,就要遵守上都的管理规定和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管理水平,干标准活、干放心活。”两次上“安全星榜”的张家口兴唐电力检修公司项目经理刘大志说。
“攻关”聚力同心
10月伊始,正蓝旗迎来大幅降温、降雪天气,气温最低零下36度。超低排放改造、管式空预器入口烟道改造等户外项目进入“冰点”,施工现场吊装机械轰鸣,钢绳缓缓起落,工作人员穿着厚厚的棉衣依然挡不住寒风的猛烈侵袭,他们或跪、或蹲在冰冷的脚手架、平台上,挥动着手中的焊把和扳手。各项目组与施工单位紧密配合,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全面展开。“进入冬季,户外项目施工难度逐渐加大,越是收尾、越是严寒越要加强安全监护,防止工作人员放松警惕,出现违章行为和发生不安全事件。”副总经理张金平一直跟在施工现场,没有休息过一个周末和节假日。
项目组与施工单位通过计划分解、工期倒推,按照节点计划管控施工进度,全面协调解决各项改造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做好前期部署和工程衔接。副总师包连喜作为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空冷岛增容等多个项目的技术总负责人,带领汽机、电气、热工等专业骨干,加班加点,开展技术攻关,协调解决重要设备起吊,高空交叉作业,冬季室外焊接等施工难题。机化队队长裴宣坚守电动给水泵节能改造项目阵地,对施工安全和进度进行全面“盯梢”,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机化党支部书记杜陟带着项目组人员常常加班到深夜,协调每一次设备到货,每一道工序安装,每一次数据测量。
为严格督促施工方按照工艺施工,确保安全和质量,每个外包工程项目旁都站着戴着红袖标的旁站人员,他们对每天施工的具体作业内容、范围、人数、时间了然于心。旁站工作看似简单,实则不然,需要的是千里眼、婆婆嘴和“硬”心肠。空预器蓄热元件安装,赵瑞军要求施工人员采用对角拆装,防止逐仓拆装导致转子偏斜;墙再水冷壁切割,张丽红和张伟严阵以待,发现现场防火措施不满足施工要求,当即要求整改。优秀党员郭东兵、杨俊杰、王燕冰、尹国强更是每天盯守在现场,不厌其烦的交待工人技术细节,第一时间制止违章行为,协调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
一路艰辛一路歌。汽轮机通流部分改造项目提前3天完工;DCS升级改造提前一周完工;墙式再热器改造提前10天完工……。副总师张利清,生产设备部部长问树荣等许许多多参战职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攻克道道难关,赢得场场胜利,彰显了永不言弃的上都精神。
2月21日,2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正式投入生产;3月3日,顺利通过环保验收。改造后,2号机组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约1884吨、氮氧化物约365吨、烟尘约284吨;供电煤耗下降19.18克每千瓦时,厂用电率下降3%,能耗指标均优于“优秀两型”企业标准。
“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更是使命所系,上电将加快其余5台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步伐,实现对社会的环保承诺。”党委书记、副总经理王晓光说。
望的见山水,记得住乡愁。上都电厂2号机组综合环保改造工程的成功实施,实现了电厂能耗指标进入国内第一梯队的目标,更为保护草原生态,改善周边区域空气质量,促进绿色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原标题:上都电厂2号机组环保升级改造工程走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