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性,对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相关的主要技术,进一步探究了锅炉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引言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技术在近几年国内外工业领域中广泛地投入使用,但是相较于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该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相对不够成熟。中国目前已经有部分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技术 > 正文

【干货】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探究

2016-03-03 09:15 来源:《能源与节能》 作者: 郑合飞

摘要:结合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特性,对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其相关的主要技术,进一步探究了锅炉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引言

6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技术在近几年国内外工业领域中广泛地投入使用,但是相较于传统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该技术在国内外应用相对不够成熟。中国目前已经有部分工厂投入使用了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但是依旧处于萌芽阶段,需要进一步不断研究和探索。本文针对国内外工程及循环流化床机组的特征,总结中国先前的技术、经验,在选择装机方案时,为客户提供参考、控制方案和所设计模型的关键 技术,并探索发现的问题,促进其更加趋于稳定,以期待获得投运实绩。

1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发展概况

当前中国各个工厂企业投入使用的循环流化床锅 炉数量约有3100台,一共超过了73795 MW的装机总容量,而火电装机总容量占到总容量的比例为11.9%,电力装机总量占总容量的比例达到8.99%。最近几年,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发展研究较快,尤其是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以下均称为CFB锅炉)机组已经被广泛投入营运,例如四川白马、云南红河和开远及巡检司、河北秦皇岛、内蒙古蒙西、广东宝丽华、江西分宜、安徽中利、山西平朔等公司一共有117台机组,其它地区还有几十个正在规划建设的机组,可以说整体中国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运营规模不断扩大,为开发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中国,300MW循环流化床技术已经日臻成熟, 国内大型锅炉公司积极与国外先进公司合作,为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的技术发展做了充分准备, 例如东方 锅炉公司凭借自身的300 MW机组锅炉的技术设计与高效运行实力在600MW机组开发研究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消化、吸收与完善FW公司和ALSTOM 公司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的基础上,目前正在自主进行600MW超临界CFB的研究与制造。

2 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关键技术

2.1 锅炉蒸汽参数选择

和其它机组相比,超临界机组具有较多优势:

a) 较好的热效率,低能耗;

b) 控制线路比较简易;

c) 开、关锅炉非常快;

d) 锅炉蒸汽的量变化不大。

诸多优势能够使汽轮机保证较高的效率,改善锅炉流量, 提高机组利用率。从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技术发展、循环环保、降低成本等几方面要求来看,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使用都能够满足以上条件,燃煤技术有高效、低污染、高回报的优点,其发电效率达到了50%以上,不但满足环境保护要求,而且还可以保持高效工作。

通常情况下,运行环境温度过高,锅炉过热器系统压力随之变高,相应的管道需要随之加厚,进而消耗大量高温耐热钢,这使得整体成本增高。经调查发现,每台600MW锅炉需要消耗大约110 t钢材以作为高温耐热钢。通常管道壁板会积压较多热蒸汽,长期运行会使温度高一些,因此对于壁板的设计温度不能过高。

部分企业使用超临界CFB机组锅炉通常会控制燃煤成本,因此部分燃煤相对质量低下,当加入这种类型燃煤时,不能提高蒸汽的初参数设置,保持在24.5 MPa/550 ℃/580 ℃的参数较为合理。具体设计时,蒸汽参数应该考虑其工程条件与环境,对其经济性对比之后,再来确定具体数值。

2.2 锅炉水动力特性分析

曾经西门子公司做了一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当优化一般的内螺纹管后,某些特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比如其换热性能和避免沸腾的能力得到提高;内螺纹管的水冷壁可进一步减小其质量流速,甚至当水流速度达到995 kg(/m2˙s)时,管道仍然能够使水循环的安全性得到保证。

中国也曾经做了类似实验:为保证CFB锅炉水动力的安全性能,西安锅炉厂和西安交大进行合作,在低质量流速及低热工况条件下,对其传热和阻力特性 进行了实验。实验得出锅炉机组中传热不良时的数据,进一步验证其原理与形成条件,也探索了内螺纹的其它一些因素对传热的影响,如几何特征、密度、流速、压力等。此次实验得到了内螺纹管的阻力特性,对研究其两相流摩擦压降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西安锅炉厂进而提出了超临界CFB锅炉的设想,希望依托于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圈技术对锅炉进行改造,并经实验分析发现,此锅炉水动力是安全可靠的。

2.3 锅炉磨损问题的改进

燃烧室、分离器循环回路是600 MW锅炉发生磨损的主要部分,另外,锅炉尾部对烟道也相对容易发生磨损现象。根据锅炉的这些磨损特性,在一些容易发生磨损的部位,如燃烧室和分离器等可使用一些耐磨材料、耐火材料来减小磨损等问题带来的影响。此外,对其它部位比如燃烧室底部、换热器、冷渣器、 物料出口、回料处、分离器出入口的装置处也应采取相应避免磨损的措施。

2.4 冷渣器的选择

滚筒式和风水联台式为600 MW锅炉机组两种主要的冷渣器制式。滚筒冷渣器的冷却方式为渣和水冷套筒直接接触换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冷渣器对渣的粒度要求不高,不会出现渣复燃的现象,另外,这种冷渣器没有冷却风,因此降低了黏粘现象的发生。在冷渣器中,渣和水冷滚筒是相对滑动的,因此磨损较小,可靠性较高,很多大型循环流化床机组会安装多个滚筒冷渣器,并在实践中可发现该冷渣器冷却效果较好。另一种冷渣器—风水联合式冷渣器与前面滚筒冷渣器区别在于多出了四个锥形阀,是该冷渣器对渣的主要控制设备,因为这种设备对粒度要求高,所以存在一些缺陷。经过专家不断研究,找到了一种喷泉床流动结构的篦式组合阀设备,可有效解决无法控制及粒度大的渣输送难等问题,且也能够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

2.5 锅炉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在超临界锅炉中,炉内热密度相对较高,因此冷却能力也应随之提高;而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颗粒温度相对低很多,因此对水冷壁冷却能力的需求则大幅度降低。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传热率在底部较大,随着炉膛高度增加而减小,可有效避免热流曲线峰值位于高工质的这一问题。可见,循环流化床有利于水冷壁温度的控制。

随着近几年的发展,国内外循环流化床和超临界两种技术已达到一定高度,如果把这两种技术融合应用,则会显现许多优势,比如超临界供电效率高,而循环流化床具有低污染、低成本等特点,若将二者结合,利用二者的水动力特性,采用低质量垂直管圈设计,其可行性和可靠性也可随之提高。

3 实践应用分析

西安锅炉厂通过实验分析比较,600 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的设计在实际工程中是值得推广 的。采用此锅炉设计,加上公司选择合理的参数,一 方面能够获得低能耗高回报,又可达到环保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这对中国政府提出的发展要求是相吻合的。600 MW超临界锅炉中的低质量流速垂直管圈 技术所具有的水动力特性良好,经过实验证明是安全可靠的;另外,锅炉内保持长期低温燃烧,可以降低 NOx 、SOx 的排放,环保效果良好。

4 结语

随着超临界锅炉关键技术在中国应用,国内企业会逐渐积累丰富的经验,相信600MW超临界流化床的工程制造会逐渐发展并广泛应用。

原标题:60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系统探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