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布了《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文件阐述了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的必要性和重点任务及任务进程,还公布了2016年度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企业分布图。同时还公布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项目汇总表、分年度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政策 > 正文

《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全文

2016-02-23 14:32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安徽省合肥市公布了《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文件阐述了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的必要性和重点任务及任务进程,还公布了2016年度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企业分布图。同时还公布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项目汇总表、 分年度进度任务安排、以及预期节能减排效果及分年度进度任务安排、以及预期节能减排效果等,具体内容如下:

关于征求《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意见的通知

合经信节能[2016]41号

各有关县(市)区经委(经信委、经促局)、开发区经贸局:

根据省经信委、省财政厅联合转发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关于联合组织实施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委会同市财政局组织编制了《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了使方案落到实处,确保方案中的项目顺利、有效、按时的实施,现将〈实施方案〉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结合所属企业仔细核对项目投资内容、实施成效及年度任务分解情况。〈实施方案〉发布后将严格按照要求实施,并按季进行项目调度。如有意见请于2月23日(周二)下班前书面反馈至市经信委节能处。

联系人:周广莺 电话:63538802

邮箱:nyb8803@163.com

附件:1、《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2、《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项目安排表》

2016年2月17日

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

实 施 方 案

目 录

一、基本概况

1.1 合肥市主要用煤企业基本概况

1.2 合肥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向

二、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的必要性

2.1合肥市的大气污染形势

2.2 工业领域的煤炭消耗情况和技术应用现状

2.3 从政策层面阐述实施方案编制的必要性

2.4 从技术层面阐述实施方案编制的必要性

三、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3.1 总体要求

3.2 主要目标

四、重点任务

4.1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4.2加快煤炭利用技术改造

4.3 促进产业衔接融合

4.4 实施燃煤锅炉提升工程

4.5减少污染物排放

4.6 积极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4.7 加强企业节能技改

4.8 加强低碳管理

五、任务和进度安排

5.1 任务

5.2 重点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

5.3 分年度进度任务安排、预期节能减排效果

六、投资估算及实施成效

6.1投资估算

6.2 实施方案完成后预期成效

附图:2016年度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企业分布图

一、 基本概况

1.1 合肥市主要用煤企业基本概况

合肥市主要用煤企业主要分布在水泥、化工、热电、钢铁、有色、机械、轻工等行业。年耗煤量在5000吨以上的企业有28家,这28家企业2014年的年耗煤总量约446.7万吨,占合肥市规上工业(除火电)用煤比重达96.8%,是合肥市工业领域耗煤的主要用户。

在这28家重点耗煤企业中,水泥行业的企业有6家:安徽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肥西南方水泥公司、合肥清雅建材有限公司。

化工行业的企业有4家: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

热电行业的企业有4家: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安徽金源热电有限公司、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钢铁行业企业有1家: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有色、机械行业的企业有2家: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安徽海合钢管有限公司。

轻工行业的企业有11家:安徽安利合成革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泰山石膏(巢湖)有限公司、安徽福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海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安徽双福粮油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安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中粮粮油工业(巢湖)有限公司、合肥统一企业有限公司。下表是以上28家企业2014年的年耗煤量指标。

表1-1 2014年主要耗煤企业的耗煤量

序号 单位名称 年煤炭耗量(吨) 所属行业 所属县区
1 安徽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828409 水泥 巢湖市
2 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 709424 水泥 巢湖市
3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486269 化工 巢湖市
4 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 119856 水泥 巢湖市
5 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 50000 有色 巢湖市
6 中粮粮油工业(巢湖)有限公司 10000 轻工 巢湖市
7 泰山石膏(巢湖)有限公司 38000 轻工 巢湖市
8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719010 化工 肥东县
9 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 24144 化工 肥东县
10 安徽福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6616 轻工 肥东县
11 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 10586 化工 肥东县
12 安徽海合钢管有限公司 5545 机械 肥东县
13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8036 轻工 肥西县
14 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 20337 轻工 肥西县
15 肥西南方水泥公司 5600 水泥 肥西县
16 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 346627 水泥 庐江县
17 安徽双福粮油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6556 轻工 庐江县
18 安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6135 轻工 长丰县
19 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227716 钢铁 瑶海区
20 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115505 热电 瑶海区
21 合肥清雅建材有限公司 13173 水泥 瑶海区
22 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 85845 热电 蜀山区
23 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 116500 热电 高新区
24 安徽金源热电有限公司 328891 热电 经开区
25 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93000 轻工 经开区
26 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5273 轻工 经开区
27 合肥海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10659 轻工 经开区
28 合肥统一企业有限公司 9532 轻工 经开区
  小计 4467244    
  占规上工业(除火电)用煤比重 96.80%    
(%)
29 其他1-20吨燃煤锅炉企业 89000 各行业 共有锅炉180台
  小计 89000    

根据以上重点耗煤企业的用煤设备来进行分解,工业企业中工业窑炉占总耗煤量的45.5%、工业锅炉占21.5%、煤化工占27.9%、其他5.1%。以下是重点领域耗煤量的比例图。

1.2 合肥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向

1.2.1工业窑炉

1.2.1.1 合肥市工业窑炉领域概况

合肥市工业窑炉的主要使用单位是水泥生产企业,2014年耗煤量约202万吨,排放烟尘约1480吨,二氧化硫约1900吨,氮氧化物6400吨,是合肥市工业领域第一大煤烟型污染源。以下是几家水泥生产企业的基本情况。

(1)安徽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重点及大型水泥生产企业。公司主导产品为“巢湖牌”、“东关牌”系列品种的水泥和商品熟料,公司拥有5000t/d旋窑生产线三条、2500t/d旋窑生产线一条,具有年产熟料600万吨、水泥500万吨的能力。用煤主要设备是2500t/d旋窑、5000t/d旋窑,产品的单位能耗值低,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能耗值是:可比熟料综合煤耗:106Kgce/t。

(2)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拥有三条日产4500吨熟料水泥生产线、年产500万吨机制骨料生产线,年产熟料540万吨、水泥250万吨、机制骨料500万吨的生产能力,用煤主要设备是4500t/d旋窑,产品的单位能耗值低,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能耗值是:可比熟料综合煤耗:108Kgce/t。

(3)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拥有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具有年产水泥100万吨的能力。技术现状是采用四风道低氮燃烧喷煤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 技术水平处于国内一般水平。能耗值是:可比熟料综合煤耗:110Kgce/t。

(4)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具有年产水泥300万吨的生产能力,主要设备是4500t/d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术水平处于国内一般水平。能耗值是:可比熟料综合煤耗:112Kgce/t。

(5)肥西南方水泥公司具有年产水泥50万吨的生产能力,主要用煤设备是水泥磨、辊压机。技术现状是通过使用辊压机挤压粉磨,达到节能的目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一般水平。能耗值是:可比熟料综合煤耗:124Kgce/t。

1.2.1.2 合肥市水泥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向

(1)我国水泥行业的先进能耗指标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的《水泥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16780-2012)标准,于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新标准增加了生料制备工段电耗、熟料烧成工段煤耗、熟料烧成工段电耗和水泥制备工段电耗4个分步能耗指标,将对水泥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规范行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以下是水泥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限额限定值、准入值、先进值等的主要指标表。

(2)我国水泥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我国是水泥生产与消费大国,2012年水泥产量达到22.1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56%。水泥工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据统计,我国水泥工业的PM、SO2、NOx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高达15%-20%、3%-4%、8%-10%,属于污染控制重点行业。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与现行标准相比,新标准重点提高了PM、NOx排放控制要求。根据除尘、脱硝技术进步情况,新标准规定的PM排放限值由现行标准的50 mg/m3(水泥窑等热力设备)和30 mg/m3(水泥磨等通风设备)收严至30 mg/m3和20 mg/m3;新标准规定的NOx排放限值由现行标准的800 mg/m3收严至400 mg/m3,促进水泥企业采用工艺控制(如低氮燃烧器、分解炉分级燃烧、燃料替代等)和末端治理(目前较为成熟可行的是SNCR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有效控制NOx排放。以下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数据表。

(3)行动方向

根据合肥市水泥行业的现状分析,提出工业窑炉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

a.淘汰改造立窑、湿法窑及干法中空窑等落后水泥窑炉。

b.采用低压旋风预热分解系统、保温耐用新型炉衬材料、高效燃烧器、高效熟料冷却机、生产过程自动控制与检测系统等技术对现有水泥生产线进行综合节能改造。

c.采用节能型隧道窑、余热利用节能型干燥、窑体改造等技术对落后的墙体材料窑炉进行改造。

d.采用工艺控制(如低氮燃烧器、分解炉分级燃烧、燃料替代等)和末端治理(目前较为成熟可行的是SNCR技术)相结合的措施,有效控制NOx排放。

e.多通道喷煤燃烧技术、富氧燃烧技术对工业炉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1.2.2 工业锅炉

1.2.2.1 合肥市工业锅炉领域概况

目前,合肥市容量在1-20吨/小时的民用和工业锅炉有214台,总吨位数是687蒸吨/小时。合肥原有锅炉近3000台,约0.9万蒸吨/小时。燃煤锅炉约2100台,占工业锅炉总容量的85%左右,平均容量约3.2蒸吨/小时,其中20蒸吨/小时以下超过80%。锅炉设计效率为72%-80%,平均运行效率约60%-65%,平均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是合肥市工业领域第三大煤烟型污染源。2014年强制淘汰了市区1吨以下燃煤小锅炉1360台,大大缓解了市区的污染。

合肥市燃煤工业锅炉存在主要问题是:单台锅炉容量小,设备陈旧老化;锅炉平均负荷不到65%,“大马拉小车”;锅炉自动控制水平低,燃烧设备和辅机质量低;使用煤种与设计煤种不匹配、质量不稳定;缺乏熟练的专业操作人员;污染控制设施简陋,多数未安装或未运行脱硫装置,污染排放严重;节能监督和管理缺位等。

1.2.1.2 合肥市工业锅炉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向

(1)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的先进能耗指标

(2)我国工业锅炉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01)修订工作正在抓紧推进,修订草案收严了污染物排放限值、提高了监控要求。

(3)行动方向

根据合肥市工业锅炉领域行业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合肥市工业锅炉领域的设备存在着单台锅炉容量小,锅炉平均负荷率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等,提出的工业锅炉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

a.更新、替代现有1-20吨燃煤锅炉和低效锅炉:采用新型高效锅炉房系统更新、替代低效锅炉,提高锅炉热效率。

b.改造现有锅炉房系统:针对现有锅炉房主辅机不匹配、自动化程度和系统效率低等问题,集成现有先进技术,改造现有锅炉房系统,提高锅炉房整体运行效率。

c.根据锅炉类型和用户需求,采用尾部节能装置回收烟气余热,烟气除尘和脱硫技术,降低SO2排放量。

d.示范应用洁净煤、优质生物型煤替代原煤作为锅炉用煤,提高效率,减少污染。

1.2.3煤化工

1.2.3.1 合肥市煤化工领域概况

合肥市主要煤化工企业是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

1.2.3.1.1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的基本情况

(1)主要产品、产品产量及产品附加值

2014年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产品产量及产品附加值如下表:

表1-13 2014年公司主要产品、产品产量及产品附加值汇总表

(2)用煤设备、装备技术应用现状

公司主要用煤设备为合成氨车间3台多元料浆气化炉及热电车间3台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多元料浆煤气化炉采用西北化工研究院多元料浆气化专利技术,工艺技术成熟,该技术为国内先进技术。锅炉采用国内成熟的循环流化床锅炉,该技术为国内先进技术。

(3)用煤量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4年,公司原料煤及燃料用煤量为719010吨,烟尘排放量1150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5967吨/年,氮氧化物排放量5311吨/年。

1.2.3.1.2 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1)主要产品、产品产量及产品附加值

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为复合肥,2014年复合肥生产量为1014812吨,产品附加值为18322万元。

(2)用煤设备、装备技术应用现状

公司主要用煤设备为热烘炉,共计有8台热烘炉,工艺技术成熟,该技术为国内常用技术。

(3)用煤量及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2014年,公司燃料用煤量为10586吨/年,烟尘排放量16吨/年,二氧化硫排放量88吨/年,氮氧化物排放量78吨/年。

1.2.1.2 合肥市煤化工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方向

(1)我国煤化工行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我国石化污染物排放国标发布,但煤化工标准仍未出台。2015年第二季度,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告发布《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以下简称《标准》)。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学工业企业及其生产设施的水污染物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相关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见下表。

(2)行动方向

根据合肥市煤化工领域行业的现状分析,煤化工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主要方向:

a.重点做好煤化工技术示范验证,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技术水平。

b.煤化工应考虑单项技术能耗最低,整体系统能量最优。

c.通过工艺优化和节能设备的选择,降低单位产品的水、电、气的能耗。

d.对煤化工行业产生的废热、废气加以综合利用,达到循环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二、 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的必要性

2.1合肥市的大气污染形势

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2014年全市生产总值(GDP)5158亿元,同比增长10%,增幅高于全国和全省。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7.6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增加值2872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2028.3亿元,增长8.5%。人均GDP越过1万美元。尽管合肥市的主要经济指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尤其是近几年大气污染形势较为严峻,影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通过以下的数据可以看出合肥市近几年的大气污染的程度。

安徽省环保厅发布的信息:在过去的2014年,我省空气质量排名中, 2014年1月-12月,全省可吸入颗粒物平均浓度为95微克/立方米,与2013年同期相比下降4.0%。而全省排名中,蚌埠倒数第一,合肥倒数第二。合肥市虽然倒数第二,但是PM10的年均浓度其实在下降,下降幅度为1.7%,合肥市环保局发布2014年空气质量统计数据,全年合肥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90天,比2013年增加8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52%。说明合肥市的空气质量在好转。

近几年合肥市通过狠抓大气环境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包括出台了《合肥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合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合肥市环境空气质量阶段性达标方案》、《合

肥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和规章制度,明确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为下一步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提供行动指南。

合肥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九大行动”,从调整产业结构、强化大气污染减排、防治扬尘污染、推广清洁能源、深化秸秆禁烧等方面入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一定成效。一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工业园区(集聚区)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空气质量功能区划,环评做到“四个一律不批”,搬迁中盐红四方、海丰化工等污染较重企业。二是强化扬尘污染防治。把扬尘污染防治纳入文明工地创建,在城区推广商用混凝土,渣土车实行密闭化运输,增加市容保洁湿法作业面积。三是深化工业污染减排。实施130多个大气污染减排项目,燃煤电厂和热电企业均建成脱硫设施,燃煤电厂脱硝设施建设加快推进,4500吨/日水泥熟料生产线脱硝全部完成。四是积极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全面启动机动车环保标志核发,已核发环保标志65万张。《合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五是加快推广清洁能源。建成天然气利用工程,共淘汰燃煤锅炉120多台(套)。六是深入开展秸秆禁烧,近年未出现大面积焚烧秸秆现象。

2.2 工业领域的煤炭消耗情况和技术应用现状

2.2.1工业领域的煤炭消耗情况

合肥市的主要用煤企业的行业主要是水泥、化工、热电、钢铁、机械、轻工等行业的企业28家,2014年耗煤共446.7万吨。其中:水泥行业的5家企业的年耗煤约202万吨,占45.5%,化工行业的4家企业的年耗煤约125万吨,占27.9%,热电行业的4家企业的年耗煤约 67.9 万吨,占15.2%,钢铁行业1家企业的年耗煤约 22.7万吨,占5.08 %,轻工行业的 11 家企业的年耗煤约27.8万吨,占6.14 %,有色、机械行业的 2家企业的年耗煤约1.28万吨,占0.28 %。

合肥市的主要用煤企业的行业主要是水泥、化工、热电、钢铁、机械、轻工等行业的企业28家,2014年耗煤共446.7万吨。占规上工业(除火电)用煤比重达96.8%,主要大气污染物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市排放量的32%、35%、21%。还有其他1-20吨燃煤锅炉180台,年耗煤89000吨。可以看出,合肥市工业领域的大气污染物排放对合肥市的大气影响较大。进行节能减排工作已刻不容缓。

表2-1 2014年重点企业的耗煤量及污染物排放情况

2.3从政策层面阐述实施方案编制的必要性

2.3.1国家节能减排产业政策的要求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目标和措施堪称“史上最严”; 2014年4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14〕21号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办法(试行)》考核指标包括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和大气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两个方面。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以各地区细颗粒物(PM2.5)或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下降比例作为考核指标。该《办法》首次提出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考核指标和终期考核实施质量改善绩效“一票否决”,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大气环境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作为“大气十条”的重要配套政策性文件,《考核办法》明确了实行“大气十条”的责任主体与考核对象,明确了考核内容、考核方式、考核程序、奖惩措施等,标志着我国最严格大气环境管理责任与考核制度的正式确立。

由沪苏浙皖长三角三省一市和国家八部委组成的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机制日前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会议在总结2014年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2015年重点工作建议》。

会议形成了《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2015年重点工作建议》,具体共3方面10条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大一批重点治理工作的力度。根据国家要求和区域特点,聚焦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清洁能源替代、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工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机动车污染防治、秸秆和扬尘污染治理等5个方面。其中,在清洁能源替代方面,上海将全面完成燃煤中小工业锅炉窑炉淘汰,江苏、浙江、安徽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区10蒸吨以下锅炉淘汰。在电力污染减排方面,在全面达到现行燃煤电厂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推进一批超低排放改造示范项目。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实施以控制大气主要污染物为重点的污染企业结构调整和综合治理。在机动车污染防治方面,形成《2015年区域黄标车异地协同监管方案》,上海、江苏、浙江全面淘汰黄标车,安徽基本淘汰2005年以前注册的黄标车。在秸秆治理方面,在巩固禁烧成果基础上,深入推进综合利用,力争区域火点数进一步下降。在扬尘控制方面,推广装配式建筑源头减尘,落实绿色施工、文明施工精细化控尘。另外,要全力做好今冬明春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应急联动工作。二是共同探索启动一批治理难点工作。非道路移动机械、港口船舶,都是具有区域特色的重点污染来源,但又是全国性难点,长三角应加快启动、先行先试,在《船舶污染防治建议》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建议》中提出近中期的工作思路和建议,确保2015年能够启动。三是继续加强区域政策对接和技术协作。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在强化污染治理的同时,加强规划与法规标准对接、政策协同和技术合作。

2015年4月,环境保护部制定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无机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3-2015)、《再生铜、铝、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4-2015)和《火葬场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801-2015)等6项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至此,“大气十条”要求制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25项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已全部完成。

2015年5月,《2015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印发,明确了34项任务,涉及20个部门,提出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3%,重点区域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要比2013年下降7%。

2015年6月底,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听取了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受国务院委托所作的《关于研究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情况的反馈报告》。陈吉宁提出,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做好6方面工作:一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二要进一步推动重点行业综合整治;三要进一步严格监督考核;四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五要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六要进一步强化科技支撑。

种种举措之下,2015年上半年,三大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实现了大幅下降。其中,京津冀同比下降22%,长三角下降16.2%,珠三角下降20.5%,74个重点城市平均下降17.1%。

2.3.2 符合我国 “十三五”环保规划的要求

2015年环境保护部开展了“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和编制好“十三五环保规划”的大讨论。强调在编制“十三五”规划时,要紧紧扭住环境质量改善这个核心,按照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市场化、管理现代化思维做好顶层设计,切实提高污染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环境保护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司、环境规划院组织召开了“十三五”大气污染减排基本思路与技术路线研讨会,研究探讨“十三五”期间大气污染减排指标目标、控制思路、技术路线、途径模式、技术方法以及如何与环境质量改善紧密衔接等。

目前,环境保护部已起草完成了“十三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思路方案,初步提出了以环境质量改善为主线,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双控、协同控制,实施分区域、分行业差别化总量控制要求,加强污染物排放浓度、速率、总量的时空精细化减排管理的总体思路。其中纳入国家约束性指标的主要污染物和削减比例等内容,已作为“十三五”环保规划主要目标指标建设的内容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

按照初步确定的在保留现有4项主要污染物的基础上,“十三五”环保规划有望将更多的污染物纳入国家约束性减排指标。同时,还将选择1~2个流域开展总氮、总磷总量控制试点。

节能环保行业“十三五规划”展望: “十三五”期间节能环保方面的投入可能将是“十二五”期间的两倍以上,且国家在未来十三五期间将针对水资源和大气资源的环保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以资源消耗为主的、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这种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经济发展难以持续。进入新世纪,节能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国家和民众的重视,而从国家各部委近期发布的文件及相关官员的表态来看,节能环保和生态文明建设将是“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之一。节能环保方面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重点:资源高效利用+环境质量改善。

节能和环保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2015年4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目标。一方面,要求资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对于部分资源利用指标,如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等,均提出了高于“十二五”期间的标准。另一方面,要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包括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减少,大气环境质量、重点流域和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样性速度得到基本控制,全国生态系统稳定性明显增强等。

2.3.3安徽省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需要

2013年12月30日,安徽省政府印发《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并于12月31日召开全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首次与各市签订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

2.3.4合肥市的大气污染治理目标的需要

合肥市大气污染的治理目标是:2014年合肥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要比2012年下降3.75%以上;到2017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保持在80微克/立方米以下,比2012年下降25%以上,雾霾天气明显减少,力争空气质量进入省会城市前十名。合肥市增加控制细颗粒物(PM2.5)指标:到2017年,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0%以上。面对环境保护的压力,进行大气污染的综合治理已刻不容缓。

2.4从技术层面阐述实施方案编制的必要性

近年来,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利用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较大问题:一是能耗高、污染重,工业炉窑、煤化工、工业锅炉等主要用煤领域装备技术水平偏低,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二是煤化工结构不合理,煤炭综合利用效率较低,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三是煤炭利用产业融合度不高,大多数煤化工企业相对独立,与相关产业衔接不够,煤炭整体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合肥市的主要用煤企业的行业主要是水泥、化工、热电、钢铁、机械、轻工等行业的企业28家,2014年耗煤共446.4万吨。占规上工业(除火电)用煤比重达96.8%,主要大气污染物: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占全市排放量的32%、35%、21%。

根据安徽省节能网的资料数据显示:合肥在全国备案的节能公司有52家,包括安徽讯飞智元信息科技公司、安徽中节能投资有限公司、安徽中企能源管理有限公司等;合肥市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聚集了合肥水泥研究院、宝龙环保、元琛环保、丰德科技、中亚环保、宏大环保、万金山建材、合肥威尔燃油等一批在大气除尘设备及材料生产方面的知名企业。合肥水泥设计研究院是中国建材行业重点科研院所和甲级设计单位,具有60多年光辉历史,是极具国际竞争实力的水泥行业设备供应商和工程承包商,连续5年在中国建材机械行业20强企业中列3甲,是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之一。合肥院在水泥行业脱硫脱销、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等领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

节能量审核机构10家,包括中国科技大学、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安徽省特种设备检测院等,这些科研院所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均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技术水平。

节能评估机构35家,包括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煤炭工业合肥研究院、建筑节能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些节能公司和节能服务机构为合肥市的工业领域的煤炭清洁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因此,通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重点领域推进工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于促进工业绿色发展,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 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3.1 总体要求

坚决贯彻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精神,认真落实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6次会议提出的“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求,以削减煤炭消耗量、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标,以工业锅炉、工业炉窑、煤化工领域等为重点,结合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消费企业的实际,充分市场主导作用,加大政府组织协调力度,推动全市用煤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提升技术指标水平、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产业融合,综合提升我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实现控煤、减煤,减少大气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3.2 主要目标

到2017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22.9万吨,比2014年下降5.03%(高于全国下降5%的平均水平),减少烟粉尘排放量712.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781.4吨,氮氧化物3233吨。

到2020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48.77万吨,下降10.7%(高于全国下降10%的平均水平),减少烟粉尘排放量1157.5千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246.3吨,氮氧化物4942.3吨,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四、重点任务

4.1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合肥市拟在家电、装备制造、汽车、轻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建材等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推进企业间、行业间、产业间共生耦合,形成循环链接的产业体系;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促进企业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以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家低碳工业园区为契机,在合肥市各工业园区推广应用低碳工业园的经验,在园区的改造和建设中,始终坚持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战略原则。循环经济的理念通过园区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实践得到体现;生态工业导向主要通过工业横向共生,要素纵向耦合来实现。结合园区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能源集成和水集成,拓展或延伸生态工业链条,结合废物资源化利用,产业空间布局,形成不同企业之间生态耦合共生和资源共享、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与持续利用,降低园区总的水耗、能耗、物耗和地耗,达到区域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主要任务是: 加强产业低碳化发展、加强能源低碳化发展、加强低碳管理、加强基础设施低碳化发展。重点工程是:引进低碳型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性产业、对重点企业实施节能技改项目、淘汰重点用能企业的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在合肥市的全面开展。

4.2加快煤炭利用技术改造

在工业炉窑、工业锅炉、煤化工等重点用煤领域,加强对能耗高、污染重的工艺装备技术改造,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节能减排潜力大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支持窑炉、锅炉先进技术装备产业化,加快落后窑炉、锅炉淘汰步伐,从源头减少煤炭消耗及污染物产生,并配套实施相应的末端治理措施,达到或优于国家相关节能环保要求。实施的项目有:

(1)安徽福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炉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通过采用富氧燃烧技术、炉窑双预热技术、炉窑自动化烧炉技术,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项目总投资750万元。

(2)安徽海合钢管有限公司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在实施加热炉煤改气工程的同时,为了进一步节能降耗,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蓄热燃烧技术进行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依据黄冈市华窑中州窑炉有限公司编制的改造技术方案,通过热平衡计算,与改造前相比较,节约率约14.88%。项目总投资288万元。

(3)安徽金源热电有限公司2×350MW热电联产机组改扩建项目。

项目对2×350MW热电联产机组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78560万元。

4.3 促进产业衔接融合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建材、能源等产业衔接融合,实现工业炉窑清洁燃料供给。在条件适宜的区县或工业园区,推进区域集中供热一体化模式,替代分散中小燃煤工业锅炉。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构建区域内能源梯级利用、优势互补、产业共生耦合的发展模式, 综合提升区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整体水平。实施的项目有:

(1)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公司中低品位磷矿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技术改造项目新增35吨锅炉,拆除10吨锅炉、停用20吨锅炉等技术改造内容。项目总投资2560万元。

(2)安徽海合钢管有限公司燃料煤改气技术改造项目。

增加专用管道燃气供气,据安徽安燃燃气有限公司提供的供气方案,加热炉煤改气工程投资285万元。

(3)合肥清雅建材有限公司“非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替代煤炭技术改造项目。

将沸腾炉燃煤进料口改为“非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进料装置。项目总投资120万元。

4.4 实施燃煤锅炉提升工程

组织实施《合肥市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按照“企业主体、政府引导,重点突破、系统提升,标准驱动、加强监管”的原则,保障燃煤锅炉安全运行、提高能效、减少排放;立足全市燃煤锅炉现状,淘汰一批落后锅炉,改造一批在用锅炉,推广一批高效锅炉;强化法规标准约束,加强政策激励,构建锅炉安全、节能与环保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全面提升锅炉运行效率,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做出贡献。2015年,全市推广高效锅炉8台,195蒸吨;淘汰落后燃煤锅炉47台,515蒸吨;完成燃煤锅炉节能环保改造16台,3724蒸吨。实施的项目有:

(1)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燃煤锅炉改造项目。

对导热油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220万元。

(2)安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燃煤锅炉改造项目。

燃煤锅炉改成燃烧清洁能源。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3)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燃煤导热油锅炉改造项目。

本项目属锅炉改造项目,重点拆除现有燃煤导热油炉,安装燃气导热油炉,配套余热锅炉,对锅炉房进行土建基础改造,并完善相关供气管网等配套设施。本项目在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锅炉房内进行,通过拆除现有300万大卡导热油炉(供应国葵60T/D布勒干燥线)、400万大卡导热油炉(供应豆类油炸线)改为天然气直燃供热方式;拆除600万大卡导热油炉(供应一期、二期),替代安装1台600万大卡燃气有机热载体炉导热油炉以满足一期、二期生产线用热需求;同时在充分利用现有储油罐、高位膨胀槽等配件的基础上,进行土建基础改造,配套完善电、气管路设施。项目主要内容如下:对现有锅炉房进行基础改造,改造面积450㎡;拆除现有3台燃煤导热油炉及附属装置;拆除导热油循环泵系统;新增600万大卡燃气有机热载体炉导热油炉加热系统一套,配套热媒油循环泵2套,利用原有膨胀灌、储油槽各1套,安装余热锅炉1套,加装空气预热器一套,完善其他附属设施;完善供电、供气等公用设施。拟新增总投资248万元。

(4)合肥海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锅炉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按负荷要求,实时调节给煤量、给水量、鼓风量和引风量,实施燃烧自动调节,包括电动机的变频调速,装设烟气氧量监测仪表,配以先进的调风装置,大幅提高燃烧效率。项目总投资640万元。

(5)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锅炉除尘器改造项目。

项目对锅炉除尘器改造,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项目总投资800万元。

(6)合肥统一企业有限公司水煤浆锅炉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项目对水煤浆锅炉节能环保改造。项目总投资180万元。

4.5减少污染物排放

大力推广可资源化的烟气脱硫、脱氮技术,开展细颗粒物(PM2.5)、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重金属等多种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应用。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落实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加强细颗粒物排放控制。主要实施的项目有:

(1)安徽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窑尾废气脱硫技改项目。

在窑炉内增加喷碱降硫装置,降低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项目总投资600万元。

(2)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脱硫技术改造项目。

拟采用增湿塔为主体,通过烟道改造、喷枪布置等手段完成增湿降温,烟气脱硫的一体化的技术改造方案。喷雾干燥烟气脱硫法利用石灰浆液作吸收剂,以细雾滴喷入反应器,与SO2边反应边干燥,在反应器出口,随着水分蒸发,形成了干的颗粒混合物。该副产物是硫酸钙、硫酸盐、飞灰及未反应的石灰组成的混合物。喷雾干燥技术在燃用低硫和中硫煤的中小容量机组上应用较多。项目总投资510万元。

(3)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脱硫、脱硝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对窑炉进行脱硫、脱硝技术改造,对原有SNCR脱硝系统改造增加低氮燃烧技术和相关设备。项目总投资2100万元。

(4)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烟气脱硝技改项目。

窑尾分解炉采用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以氨水作为还原剂,对尾气进行脱硝处理。项目总投资800万元。

(5)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号、2号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技术改造项目。

对公司锅炉烟气处理系统进行配套安装脱硫工艺、项目总投资2280万元。

(6)安徽安能热电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硝节能环保改造项目。对现有3台锅炉采取综合脱硝技术改造,采用低氮燃烧(LNB)+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 )脱硝工艺,SNCR 脱硝部分采用尿素为还原剂,使锅炉 NOx 排放浓度控制在 200mg/Nm3 以下,满足了最新环保标准要求。项目总投资1785万元。

(7)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硝节能环保改造项目。采取低氮燃烧+SNCR工艺的方式。五台循环流化床锅炉加装烟气再循环装置、引风机改为高压变频调速,在控制达标排放的同时实现节能。项目总投资2992万元。

(8)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硝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现有4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一台15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组和两台6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3#、4#炉为济南锅炉厂生产的75t/h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1#、2#炉为无锡华光锅炉厂生产的75t/h中温中压循环流化床锅炉。4台锅炉均采用旋风分离器,炉膛为膜式水冷壁结构,过热器分高低二级过热器,中间设喷水减温器,尾部设省煤器和一、二次风预热器。目前,公司4台75t/h锅炉NOx排放浓度为450mg/Nm³,规定排放限值为100mg/Nm³。

技术路线:采用低氮燃烧(LNB)+SNCR脱硝方案。该技术方案已基本成熟,并在大型燃煤电站锅炉、中小型锅炉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a. LNB,通过控制燃烧区域的温度和空气量,达到阻止NOx生成及降低其排放的目的。本次项目采用LBN中的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结合烟气再循环技术。

空气分级燃烧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将燃料的燃烧过程分段进行,将燃烧用风分为一、二次风,减少煤粉燃烧区域的空气量(一次风),提高燃烧区域的煤粉浓度,推迟一、二次风混合时间,这样煤粉进入炉膛时形成一个富燃料区,使燃料在富燃料区进行缺氧燃烧,充分利用燃烧初期产生的氨基中间产物,提高燃烧过程中的NOx自还原能力,以降低燃料型NOx的生成。

烟气再循环技术是将锅炉尾部的低温烟气直接送入炉膛或与一次风、二次风混合后送入炉内,降低了燃烧区域的温度,同时降低了燃烧区域的氧的浓度,所以降低了NOx的生成量。该技术的关键是烟气再循环率的选择和煤种的变化。

b. SNCR,该技术是用氨水、尿素溶液等还原剂喷入炉内与NOx进行选择性反应,还原剂喷入炉膛温度为850-1100℃的区域,还原剂迅速与烟气中的NOx进行反应生成H2O和N2,以炉膛为反应器。

预计两项技术改造后天源热电4台锅炉NOx排放浓度均可达100mg/Nm³。满足《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的要求。项目总投资2110万元。

(9)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锅炉脱硝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项目新增SNCR脱硝装置。项目总投资1300万元。

4.6 积极推广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

按照本行动计划主要任务要求,结合合肥市工业领域主要用煤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行动计划中的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参考技术及其他技术,本行动计划拟应用的主要相关技术是:

4.6.1大功率可调节等离子点火技术

该技术采用航天大功率可调节等离子喷枪,喷枪输出功率100-500KW,解决贫煤的点燃问题;阴极使用寿命提高到200小时,不仅可以点火,也可以在煤品变化时进行稳燃、助燃。真正实现无油点火、助燃;喷枪功率大小可随时调节,有效降低能耗,提高设备使用寿命;先进的IGBT晶体管整流和高频起弧装置,大幅度提高整流功率因数与起弧成功率;优化流场设计的点火煤粉燃烧器,保证点火燃烧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适用范围是:210-3000吨/小时工业煤粉锅炉。主要实施的项目有:

(1)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回转窑燃烧改进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通过新建煤炭超细粉磨、回转窑筒体复合耐火砖更换、布袋除尘器-采用先进布袋、煤粉燃烧器-更换进口厂家等措施,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项目总投资1100万元。

(2)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喷煤管改造技术改造项目。

a.改造的必要性: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目前回转窑采用的燃烧器均为当初设计时的配置,设计上存在“大同一”情况,没有考虑各企业原煤燃料情况,特别是公司生产用煤品味与指标变化较大,这就要求燃烧器适应性广。目前燃烧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燃烧速率慢、火焰发散、火力强度不集中等情况,调节手段非常有限。熟料硅酸率与其他企业相比,许多企业熟料硅酸率在2.6-2.7,而公司熟料硅酸率只有2.4-2.5之间,不利于熟料28天强度的提高。为了稳定回转窑热工制度、充分利用燃烧效率,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熟料质量的目的,急需要对燃烧器系统进行技术改造;考虑实际情况,前期在A线窑上进行燃烧器技术改造,成熟后再逐步推开。

b.项目方案:窑头更换新型低氮节煤燃烧器,同时要求燃烧器调节手段多、适应广。窑尾采用带风翅型燃烧器,增强分解炉煤粉燃烧速率。

c.改造效果:改造后有利于加快煤粉着火速度、保证煤粉燃烧,提高烧成温度,提高熟料强度;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改造后入窑一次风量下降、烧成带前部区域聚集的空气量减少,减少NOx的产生,降低脱氮费用。

d.经济效益(按一条线计算):按每吨熟料煤耗降低5kg以上,每天按5500t/d熟料计算,每天节约煤炭:5500*5/1000 = 27.5吨;每年节约用煤8525吨。对3条线进行改造,年可以节约用煤25575吨,项目总投资1350万元。

4.6.2多通道喷煤燃烧技术

利用大速差原理和浓缩燃烧技术,采用多通道、大推力的燃烧器。适用于:建材(水泥)、冶金、有色行业大中型回转窑改造,尤其适用于水泥行业。实施的项目有:

(1)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低氮型双风机煤粉燃烧改造项目。

新增第四代新型煤粉燃烧器系统和两台变频风机。项目总投资150万元。

4.6.3富氧燃烧技术

用富氧代替空气助燃,可改善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适用于:建材、轻工等行业的工业炉窑。实施的项目有:

(1) 泰山石膏(巢湖)有限公司热风炉系统改造项目。

通过采用富氧燃烧技术、热风炉双预热技术、热风炉自动化烧炉技术,达到改造热风炉烧炉煤气助燃、热风炉废烟气利用方式、改造热风炉烧炉空燃比控制方式等效果。项目总投资650万元。

4.6.4工业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

根据锅炉类型和用户需求,采用尾部节能装置回收烟气余热,并利用强化传热技术和耐腐蚀技术提高换热能力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工业生产用蒸汽、热水系统。主要实施的项目有:

(1) 中粮粮油工业(巢湖)有限公司余热回收改造工程。

采用尾部烟气换热器回收烟气余热,并采用强化传热技术和耐腐蚀技术提高换热能力和耐腐蚀性。项目总投资60万元。

4.6.5工业锅炉控制系统技术

按负荷要求,实时调节给煤量、给水量、鼓风量和引风量。实施燃烧自动调节,包括电动机的变频调速,装设烟气氧量监测仪表,配以先进的调风装置,大幅度提高燃烧效率。适用于工业锅炉系统。

4.7 加强企业节能技改

鼓励企业应用节能技术,通过工艺节能、设备节能、系统节能、控制节能等技术手段,加快水泥、化工、热电、轻工等重点用煤行业低碳化改造,降低工业生产中煤炭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化石能源消耗的碳排放,减少工业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在节能技术的实施同时提高产品质量和综合效益。实施的项目有:

(1)安徽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收尘系统改造项目。

对炉窑的电收尘系统进行升压技术改造,降低粉尘排放量。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

(2)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熟料生产线窑头及窑尾电收尘系统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更换新型高频电源,喷淋系统改造,收尘本体修善。项目总投资480万元。

(3)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原料磨节能改造项目。

项目通过对磨内衬板、隔仓板、篦板、盲板及钢球级配等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项目总投资210万元。

(4)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循环水装置冷却塔风机无电化改造项目。

改造内容:用高效反击混流式水轮机充分回收利用系统中所存在的富余能量带动风机转动,直接去掉原冷却塔的风机电机,达到节能的目的。项目完成后,年节电量330万度,节能效果明显。用煤下降量300吨,粉尘减排量0.48吨,二氧化硫减排量2.5吨,氮氧化物减排量2.2吨,项目总投资30万元。

(5)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气化炉细渣送流化床锅炉燃烧改造项目。

气化工序产生的细渣(100吨/天)通过膏体泵,经过DN150 mm的复合管送入热电车间主厂房锅炉间,经炉顶立式给料机和接口器后,从锅炉顶部喷入锅炉炉膛燃烧,本项目拟采用1套系统为2台锅炉供应气化炉细渣的方式(正常生产时,一台锅炉使用气化炉细渣)。用煤下降量3000吨,粉尘减排量4.8吨,二氧化硫减排量24.9吨,氮氧化物减排量22.2吨,项目总投资400万元。

(6)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电化循环水水泵节能改造项目。

电化循环水水泵拟改造成高效节能专用水泵格兰富泵,项目实施后年节电400万度以上。用煤下降量580吨,粉尘减排量0.93吨,二氧化硫减排量4.8吨,氮氧化物减排量4.3吨。项目总投资40万元。

(7)肥西南方水泥公司水泥磨系统节能改造项目。

使用辊压机联合挤压粉磨技术,对水泥磨系统进行节能改造。项目总投资180万元。

(8)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2#窑头排风机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对400KW电机安装变频改造。项目总投资66万元。

(9)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2#高温风机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对2240KW电机安装变频器改造。项目总投资88万元。

(10)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1#高温风机技术改造项目。项目对1400KW电机安装变频器。项目总投资65万元。

(11)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2#循环风机技术改造项目。

项目对1800KW电机安装变频器。项目总投资80万元。

(12)安徽双福粮油工贸集团有限公司锅炉煤改气技术改造项目。

锅炉煤改气。项目总投资500万元。

(13)安徽安能热电有限公司破碎机改造项目。

将原有一台环锤式破碎机更新升级为双齿辊式破碎机,能够使得入炉煤颗粒度得到保障降低风机耗电量,提高锅炉燃烧效率。项目总投资60万元。

(14)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蒸汽余压发电项目。

目前公司部分3.8MPa蒸汽需通过减压阀减压后送各单位使用,存在能源损失,拟利用热功机组发电将这部分能量进行回收利用,项目实施后年发电600万度以上。用煤下降量730吨,粉尘减排量1.2吨,二氧化硫减排量6.1吨,氮氧化物减排量5.4吨。项目总投资120万元。

4.8 加强低碳管理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进一步建立健全碳管理制度,形成一整套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制度,包括总量控制、排放许可、排放交易和数据管理等,保证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的长期可持续,不因经济形势的起伏而影响其政策的有效性,并将对节能量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实施奖励政策。一方面对合肥市内企业低碳生产与低碳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也为低碳技术应用搭建企业平台。

建立市内企业及重点企业的能耗统计制度,跟踪园区整体能耗水平,监督企业的低碳水平;整合一体化资源,实现低碳运营;通过清洁生产、能源审计等形式,实现对原有建筑与生产工艺的低碳改造;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低碳宣传教育,倡导低碳生活;通过设立低碳重点项目,落实低碳措施,实现低碳目标。

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鼓励、引导、推动重点燃煤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加速“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工作。重点用能企业须健全能源三级计量体系,按照《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与管理通则》(GB17167-2006)的具体要求,配置一、二、三级计量器具。

根据2014年工业企业能耗情况,全市确定了28户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的重点能耗企业,与市级签订目标责任状,要求年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5%以上,落实相关节能任务,对企业实现问责制。对年综合能耗5000吨标煤以上且年度节能目标考核优秀的企业奖励5万元,对考核良好的企业奖励3万元,其中40%奖励给企业节能工作人员。

每月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耗能情况进行统计监测,对重点能耗企业建立统计台账,进行实时跟踪。市内重点用能企业均设立节能管理岗位,要求企业积极开展能源管理师申报和认证工作。

五、任务和进度安排

5.1 任务

全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2015-2017年)全市计划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项目27个,其中工业窑炉类7个,工业锅炉类16个,煤化工项目4个;以上项目视推进情况作适当调整充实,项目实施单位要于每季度末定期向市经信委书面汇报项目进展情况。第二阶段(2018-2020年)再规划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重点项目18个,2017年底下达推进计划。

5.2 重点行业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改造项目

表5-1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项目汇总表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属行业 采用的技术 总投资(万元) 项目实施前能耗、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 实施后煤炭削减、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 建设起止时间
1 安徽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水泥 窑尾废气脱硫技术 2000 年煤炭耗量828409吨,粉尘排量1325吨、二氧化硫排量6876吨、氮氧化物排量6119吨。 年减排粉尘20吨、二氧化硫120吨。 2015-2018
2 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 水泥 大功率可调节等离子点火技术 1860 年煤炭耗量709424吨,粉尘排量1135吨、二氧化硫排量5888吨、氮氧化物排量5140吨。 年减煤炭25575吨,粉尘40.9吨,二氧化硫382.3吨,氮氧化物188.9吨。 2015-2017
3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 低氮燃烧技术,脱硫脱硝技术 3164 年煤炭耗量486269吨,粉尘排量778吨、二氧化硫排量4036吨、氮氧化物排量3592吨。 年减粉尘155.52吨,二氧化硫581.04吨,氮氧化物907.2吨 2015
4 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 水泥 多通道喷煤燃烧技术 1640 年煤炭耗量119856吨,粉尘排量192吨、二氧化硫排量995吨、氮氧化物排量885吨。 年减煤炭2398吨,粉尘41.9吨,二氧化硫19.9吨,氮氧化物267.7吨。 2017-2018
5 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 有色 大功率可调节等离子点火技术 1100 年煤炭耗量50000吨,粉尘排量80吨、二氧化硫排量415吨、氮氧化物排量369吨。 年减煤炭7200吨,粉尘11.5吨,二氧化硫59.8吨,氮氧化物53.2吨。 2016-2017
6 中粮粮油工业(巢湖)有限公司 轻工 传热技术和耐腐蚀技术 60 年煤炭耗量10000吨,粉尘排量16吨、二氧化硫排量83吨、氮氧化物排量74吨。 年减煤炭300吨,粉尘0.48吨,二氧化硫2.5吨,氮氧化物2.2吨。 2015-2016
7 泰山石膏(巢湖)有限公司 轻工 富氧燃烧技术 325 年煤炭耗量38000吨,粉尘排量61吨、二氧化硫排量315吨、氮氧化物排量280吨。 年减煤炭2250吨,粉尘3.6吨,二氧化硫18.65吨,氮氧化物16.6吨。 2015-2020
8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化工 变频技术、控制技术、余热发电技术 722 年煤炭耗量719010吨,粉尘排量1150吨、二氧化硫排量5967吨、氮氧化物排量5311吨。 年减煤炭5730吨,粉尘8.08吨,二氧化硫41.8吨,氮氧化物37.18吨。 2015-2018
9 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 化工 锅炉容量升级技术 2560 年煤炭耗量24144吨,粉尘排量38吨、二氧化硫排量200吨、氮氧化物排量178吨。 年减煤炭2800吨,粉尘4.5吨,二氧化硫23.2吨,氮氧化物20.7吨。 2015-2017
10 安徽福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轻工 富氧燃烧技术 750 年煤炭耗量6616吨,粉尘排量11吨、二氧化硫排量55吨、氮氧化物排量49吨。 年减煤炭1300吨,粉尘2.1吨,二氧化硫10.8吨,氮氧化物9.6吨。 2016-2017
11 安徽海合钢管有限公司 机械 煤改气技术 573 年煤炭耗量5545吨,粉尘排量9吨、二氧化硫排量46吨、氮氧化物排量41吨。 年减煤炭5000吨,粉尘25吨,二氧化硫12.85吨,氮氧化物11.47吨。 2016-2017
12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轻工 脱硫、脱硝技术 2130 年煤炭耗量58036吨,粉尘排量92吨、二氧化硫排量481吨、氮氧化物排量428吨。 年减二氧化硫80吨,氮氧化物18吨。 2015-2016
14 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 轻工 导热油改造锅炉技术 250 年煤炭耗量20337吨,粉尘排量32吨、二氧化硫排量168吨、氮氧化物排量150吨。 年减粉尘6.9吨,二氧化硫6.53吨,氮氧化物5.9吨。 2016-2017
15 肥西南方水泥公司 水泥 粉磨技术 180 年煤炭耗量5600吨,粉尘排量9吨、二氧化硫排量46吨、氮氧化物排量41吨。 年减煤炭12吨,粉尘0.02吨,二氧化硫0.09吨,氮氧化物0.08吨。 2016-2017
16 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 水泥 变频技术改造电机 299 年煤炭耗量346627吨,粉尘排量554吨、二氧化硫排量2877吨、氮氧化物排量2560吨。 年减煤炭615吨,粉尘0.98吨,二氧化硫5.11吨,氮氧化物4.4吨。 2015-2018
17 安徽双福粮油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轻工 煤改气技术 500 年煤炭耗量6556吨,粉尘排量10吨、二氧化硫排量54吨、氮氧化物排量48吨。 年减煤炭1500吨,粉尘2.4吨,二氧化硫12.5吨,氮氧化物11.1吨。 2016-2017
18 安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轻工 清洁能源替代煤技术 500 年煤炭耗量6135吨,粉尘排量9吨、二氧化硫排量51吨、氮氧化物排量45吨。 年减煤炭2400吨,粉尘3.8吨,二氧化硫19.9吨,氮氧化物17.7吨。 2016-2017
19 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钢铁 转型发展 1800 年煤炭耗量227716吨,粉尘排量364吨、二氧化硫排量1890吨、氮氧化物排量1682吨。 年减煤炭190000吨,粉尘304吨,二氧化硫1577吨,氮氧化物1403吨。 2016-2020
20 安徽安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热电 SNCR技术 1845 年煤炭耗量115505吨,粉尘排量184吨、二氧化硫排量958吨、氮氧化物排量853吨。 年减煤炭80吨,粉尘0.32吨,二氧化硫1.76吨,氮氧化物112吨。 2016-2018
21 合肥清雅建材有限公司 水泥 生物燃料替代煤技术 120 年煤炭耗量13173吨,粉尘排量21吨、二氧化硫排量109吨、氮氧化物排量97吨。 年减煤炭10000吨,粉尘16吨,二氧化硫83吨,氮氧化物74吨。  
22 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 热电 低氮燃烧+ SNCR技术 3497 年煤炭耗量85845吨,粉尘排量137吨、二氧化硫排量712吨、氮氧化物排量634吨。 年减煤炭3080吨,粉尘4.92吨,二氧化硫25.56吨,氮氧化物186.7吨。 2016-2018
23 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 热电 低氮燃烧+ SNCR技术 2170 年煤炭耗量116500吨,粉尘排量186吨、二氧化硫排量967吨、氮氧化物排量860吨。 年减煤炭80吨,粉尘0.32吨,二氧化硫1.76吨,氮氧化物90.6吨。 2015-2017
24 安徽金源热电有限公司 热电 热电联产技术 280960 年煤炭耗量328891吨,粉尘排量526吨、二氧化硫排量2729吨、氮氧化物排量2429吨。 年减煤炭117300吨,粉尘149.9吨,二氧化硫89.3吨,氮氧化物455.7吨。 2016-2020
25 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轻工 SNCR技术 1835 年煤炭耗量93000吨,粉尘排量148吨、二氧化硫排量772吨、氮氧化物排量687吨。 年减粉尘120吨,二氧化硫105吨,氮氧化物150吨。 2015-2017
26 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轻工 煤改气技术 248 年煤炭耗量15273吨,粉尘排量24吨、二氧化硫排量126吨、氮氧化物排量112吨。 年减煤炭14000吨,粉尘22.4吨,二氧化硫116.2吨,氮氧化物103.4吨。 2015-2016
27 合肥海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轻工 变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 640 年煤炭耗量10659吨,粉尘排量17吨、二氧化硫排量88吨、氮氧化物排量78吨。 年减煤炭5330吨,粉尘8.5吨,二氧化硫44.2吨,氮氧化物39.4吨。 2015-2016
28 合肥统一企业有限公司 轻工 水煤浆技术改造锅炉技术 180 年煤炭耗量9532吨,粉尘排量15吨、二氧化硫排量79吨、氮氧化物排量70吨。 年减煤炭1800吨,粉尘2.9吨,二氧化硫14.9吨,氮氧化物13.3吨。 2016-2017
29 其他1-20吨燃煤锅炉企业 各行业 淘汰 0 共有锅炉180台,年煤炭耗量89000吨,粉尘排量140吨、二氧化硫排量737吨、氮氧化物排量657吨。 年减煤炭耗量89000吨,粉尘排量140吨、二氧化硫排量737吨、氮氧化物排量657吨。 2015
合计       311941      

备注:数据计算依据:根据《污染物排放系数及排放量计算方法》(2013年版)中的数据,大气污染物排放系数(t/tce)(吨/吨标煤)SO2(二氧化硫)0.0083,NOx(氮氧化物)0.0074烟尘0.0016。

表5-2 2015-2020年企业拟实施的技改和升级项目

序号 企业名称 项目名称 改造内容 预期效果 投资估算(万元) 项目计划实施年限 备注
用煤下降量(吨) 粉尘减排量 二氧化硫减排量 氮氧化物减排量
源头预防项目                  
1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蒸汽余压发电项目 目前公司部分3.8MPa蒸汽需通过减压阀减压后送各单位使用,存在能源损失,拟利用热功机组发电将这部分能量进行回收利用。 730 1.2 6.1 5.4 120 2016—2017  
2 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公司 中低品位磷矿利用节能减排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新增35吨锅炉,暂停使用10吨锅炉、20吨锅炉。 2800 4.5 23.2 20.7 2560 2015-2017  
3 安徽海合钢管有限公司 燃料煤改气技术改造项目 增加专用管道燃气供气,据安徽安燃燃气有限公司提供的供气方案,加热炉煤改气工程投资约285万元。 5000 0.8 41.5 36.9 285 2016-2017  
4 安徽双福粮油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锅炉煤改气技术改造项目 锅炉煤改气。 1500 2.4 12.5 11.1 500 2016-2017  
5 安徽金正大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燃煤锅炉改造项目 燃煤锅炉改成燃烧清洁能源。 2400 3.8 19.9 17.7 500 2016-2017  
6 马钢(合肥)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转型发展 钢铁冶炼工序关停 190000 304 1577 1403 1800 2016-2020 已停产
7 合肥清雅建材有限公司 非生物质替代煤炭技术改造项目 将沸腾炉燃煤进料口改为“非直接燃用的生物质燃料”进料装置。 10000 16 83 74 120 2016-2017 原料由马合供给,生产受马合影响
8 合肥热电集团(安徽金源热电有限公司) 合肥热电集团2×350MW热电联产机组改扩建项目 本项目为“上大压小”项目,建设2×350MW超临界燃煤发电供热机组,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装置,并留有扩建条件。用煤量下降,采用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对比计算。 117300 149.9 89.3 332.5 278560 2016-2018  
9 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 C12抽凝机组技术改造 改造为背压式机组 3000 4.8 24.9 22.2 450 2017-2020  
10 合肥华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煤导热油锅炉改造项目 燃气直燃供应,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 14000 22.4 116.2 103.4 248 2015-2016  
11 合肥海景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锅炉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锅炉节能环保改造 5330 8.6 44.2 39.4 640 2015-2016  
12 合肥市1-20吨燃煤锅炉企业 淘汰1-20吨燃煤锅炉 淘汰1-20吨燃煤锅炉180台,总吨位数400T/h,年减少标煤消耗89000吨。 89000 143 737 657 0 2015  
  小计     335490 661 2774.8 2723.3 285783    
过程控制项目                  
13 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 喷煤管改造技术改造项目 将现有的三台窑头更换新型低氮节煤燃烧器,窑尾采用带风翅型燃烧器,增强分解炉煤粉燃烧速率。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 25575 40.9 212.3 188.9 510 2015-2017  
14 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 熟料生产线窑头及窑尾电收尘系统技术改造项目 更换新型高频电源,喷淋系统改造,收尘本体修善 0 38 0 0 480 2017-2018  
15 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 低氮型双风机煤粉燃烧改造项目 新增第四代新型煤粉燃烧器系统和两台变频风机。 1036 1.7 8.6 7.7 150 2017-2018  
16 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 原料磨节能改造项目 磨内衬板、隔仓板、篦板、盲板及钢球级配等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产质量,降低能耗。 1362 2.2 11.3 10 210 2017-2018  
17 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 回转窑燃烧改进技术改造项目 新建煤炭超细粉磨、回转窑筒体复合耐火砖更换、布袋除尘器-采用先进布袋、煤粉燃烧器-更换进口厂家。 7200 11.5 59.8 53.2 1100 2016-2017  
18 泰山石膏(巢湖)有限公司 热风炉系统改造项目 对热风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2250 3.6 18.65 16.6 325 2015-2020  
19 中粮粮油工业(巢湖)有限公司 余热回收改造工程 安装余热回收设备 300 0.48 2.5 2.2 60 2015-2016  
20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气化炉细渣送流化床锅炉燃烧项目 本项目拟采用1套系统为2台锅炉供应气化炉细渣的方式(正常生产时,一台锅炉使用气化炉细渣) 3000 4.8 24.9 22.2 400 2015-2016  
21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合成氨循环水装置冷却塔风机无电化改造 用高效反击混流式水轮机充分回收利用系统中所存在的富余能量带动风机转动,直接去掉原冷却塔的风机电机,达到节能的目的。项目完成后,年节电量330万度,节能效果明显。 300 0.48 2.5 2.2 30 2015-2016  
22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电化循环水水泵节能改造 电化循环水水泵拟改造成高效节能专用水泵格兰富泵,项目实施后年节电400万度以上。 580 0.93 4.8 4.3 40 2016-2018  
23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精化车间副产低压蒸汽回收利用 将精化车间闪蒸产生的低压蒸汽充分回收利用,用于新能源公司氯化铵浓缩装置,达到废热的综合回收利用 1000 0.48 2.5 2.2 120 2016 新增
24 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纯碱循环水装置冷却塔风机无电化改造 用高效反击混流式水轮机充分回收利用系统中所存在的富余能量带动风机转动,直接去掉原冷却塔的风机电机,达到节能的目的。项目完成后,年节电量43万度左右,节能效果明显。 120 0.19 1 0.88 12 2016 新增
25 安徽福门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炉窑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对现有炉窑进行节能技术改造 1300 2.1 10.8 9.6 750 2016-2017 停产
26 安徽海合钢管有限公司 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项目 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蓄热燃烧技术进行加热炉节能技术改造,与改造前相比较,节约率约14.88%。项目总投资288万元。 0 1.7 87 77.8 288 2016-2017  
27 合肥安利聚氨酯新材料有限公司 燃煤锅炉改造项目 对导热油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 0 6.9 6.53 5.9 250 2016-2017  
28 肥西南方水泥公司 水泥磨系统节能改造项目 使用辊压机联合挤压粉磨技术,对水泥磨系统进行节能改造。 12 0.02 0.09 0.08 180 2016-2017  
29 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 1#、2#窑头排风机技术改造项目 280KW、400KW电机安装变频改造。 77 0.123 0.7 0.5 66 2016  
30 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 2#高温风机技术改造项目 2240KW电机安装变频器改造。 245 0.4 2 1.8 88 2016  
31 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 1#高温风机技术改造项目 1400KW电机安装变频器 128 0.2 1 0.9 65 2017  
32 安徽大江股份有限公司 2#循环风机技术改造项目 1800KW电机安装变频器 165 0.26 1.4 1.2 80 2018  
33 安徽安能热电有限公司 破碎机改造项目 将原有一台环锤式破碎机更新升级为双齿辊式破碎机,能够使得入炉煤颗粒度得到保障降低风机耗电量,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0 0.2 1.1 1 60 2015  
34 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 输煤破碎筛分系统大修 二期、三期输煤破碎机大修,能够使得入炉煤颗粒度得到保障降低风机耗电量,提高锅炉燃烧效率。 0 0.2 1.1 1 27 2016 新增
35 合肥统一企业有限公司 水煤浆锅炉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水煤浆锅炉节能环保改造 1800 2.9 14.9 13.3 180 2016-2017  
  小计     46450 120 475.47 423.46 5471    
末端治理项目                  
36 安徽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收尘系统改造项目 电收尘升压改造。 0 20 0 0 1000 2015-2017  
37 安徽巢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窑尾废气脱硫技改 窑炉内喷碱降硫。 0 0 120 0 1000 2017-2018  
38 中材安徽水泥有限公司 脱硫技术改造项目 采用增湿塔为主体,通过烟道改造、喷枪布置等手段完成增湿降温,烟气脱硫的一体化。 0 0 170 0 1350 2015-2017  
39 安徽皖维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脱硫、脱硝技术改造项目 对窑炉进行脱硫、脱硝技术改造。 0 155.5 581.04 907.2 3164 2015-2017 实际2015年完成
40 巢湖威力水泥有限公司 烟气脱硝技改项目 窑尾分解炉采用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以氨水作为还原剂,对尾气进行脱硝处理。 0 0 0 250 800 2015-2017  
41 安徽安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号、2号锅炉房烟气除尘脱硫技术改造 对现有脱硫除尘系统进行升级改造 0 80 18 0 2130 2015-2016  
42 安徽安能热电有限公司 锅炉烟气脱硝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对现有3台锅炉采取综合脱硝技术改造,使锅炉 NO x 排放浓度满足了最新环保标准要求。 0 0 0 110.4 1785 2015  
43 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 锅炉烟气脱硝节能环保改造 对现有5台锅炉采取综合脱硝技术改造,使锅炉 NO x 排放浓度满足了最新环保标准要求。 0 0 0 163.9 2992 2015  
44 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 锅炉烟气脱硝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对现有4台锅炉采取综合脱硝技术改造,使锅炉 NO x 排放浓度满足了最新环保标准要求。 0 0 0 89 2110 2015  
45 安徽金源热电有限公司 锅炉烟气脱硝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对现有2台锅炉采取综合脱硝技术改造,使锅炉 NO x 排放浓度满足了最新环保标准要求。 0 0 0 123.2 2400 2015-2016 新增
46 安徽安能热电有限公司 锅炉启停排汽降噪改造项目 三台锅炉的并炉门前引出一段管道,通过减温减压器装置,将锅炉启停时需要向空中排放的蒸汽外供送至热用户。 80 0.12 0.66 0.6 33 2015 新增
47 合肥众诚热电有限公司 机组启动及锅炉点火排汽噪音治理项目 把机组启动及锅炉点火过程会产生蒸汽进行回收,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80 0.12 0.66 0.6 55 2016 新增
48 合肥天源热电有限公司 锅炉启停排汽降噪改造项目 四台锅炉过程会产生蒸汽噪音,把启动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进行回收,提高运行的经济性 80 0.12 0.66 0.6 33 2017 新增
49 安徽佳通轮胎有限公司 锅炉脱硫脱硝节能环保改造项目 锅炉除尘器改造,脱硫系统升级,新增SCR脱硝装置。 0 120 105 150 1835 2015-2017  
  小计     240 376 996.02 1795.5 20687    
  合计     382180 1158 4246.3 4942.3 311941    

表5-2 2015-2020年企业拟实施的技改和升级项目

根据表5-3的数据统计,可以得出下表的主要内容:

表5-4 节煤及减少污染物排放年度数据

六、 投资估算及实施成效

6.1投资估算

表6-1 投资估算表

6.2 实施方案完成后预期成效

6.2.1 实施方案完成后预期成效

到2017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22.9万吨,比2014年下降5.03%(与全国下降5%的平均水平持平),减少烟粉尘排放量712.3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781.4吨,氮氧化物3233吨。

到2020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48.77万吨,下降10.7%(高于全国下降10%的平均水平),减少烟粉尘排放量1157.5千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246.3吨,氮氧化物4942.3吨,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

6.2.2对合肥市节能减排目标的贡献

通过本次实施方案的实施,对合肥市的节能减排目标有较大的贡献,通过对工业领域重点行业、重点节煤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可以大大降低我市工业领域的用煤量,减少粉尘减排量、二氧化硫减排量、氮氧化物减排量,到2020年,实现节约煤炭消耗47.8万吨,减少烟粉尘排放量1101吨,二氧化硫排放量5004吨,氮氧化物4823吨,合肥市的区域环境质量有较大改善。对实现合肥市到2017年,增加控制细颗粒物(PM2.5)指标: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比2012年下降20%以上的目标有着重要的贡献。

6.2.3技术推广比例

本次实施方案涉及的重点领域是水泥、热电、化工行业。采用了大功率可调节等离子点火技术、多通道喷煤燃烧技术、富氧燃烧技术、

工业锅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工业锅炉控制系统技术等专项技术,在以上几个领域重点技术推广比例达80%以上。

6.2.4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通过本次实施方案的实施,对合肥市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

(1)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低碳排放

在工业园区推进“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可以加快工业低碳化的进程,逐步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有机循环的途径,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的最小化,实现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降低生态环境脆弱程度

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温室气体排放指标的改善,污染物排放量的削减,使得合肥市对污染物的吸纳量变少,从而减轻生态环境的负荷,降低生态环境的脆弱程度。

(3)推进低碳经济的全面发展

通过重点项目的实施,建立物质交换与循环利用机制,降低原材料消耗,减少了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目标。

(4)节能环保产业的带动作用

通过合肥市“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可以带动本地区相关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本次实施方案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重点技术改造企业对节能环保工作的重视,将节能环保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应用在工业生产中,达到工艺先进、节能减排的目标,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