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日~17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16年全体大会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以及14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阿明(AdnanAmin)在会议期间强调:《巴黎协定》制定了全球碳减排的长期规划。现在,需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更进一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报道 > 正文

阿德南-阿明:可再生能源代言人

2016-02-16 15:08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 

1月16日~17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2016年全体大会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举行,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以及140多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此次会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阿明(Adnan Amin)在会议期间强调:“《巴黎协定》制定了全球碳减排的长期规划。现在,需要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更进一步,推动规划落实为具体的行动蓝图。”

在当前能源格局之下,破解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这一悖论的关键是转变能源结构,发展可再生能源,这已经成为全球性共识。但共识虽已达成,如何在世界范围内有序铺开,怎样调动全球资源共同为之努力却始终困扰着世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多方奔走、大声疾呼者不乏其人,阿德南•阿明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

多年以来,阿德南•阿明马不停蹄地周旋于各国之间,向世人传递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与重大技术突破,他常常前一天还在纽约会见某个商业领袖,第二天就带领着一帮商业大佬远赴南太平洋(601099,股吧)岛国汤加组建可再生能源系统。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以至于被有些人称为“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形象大使”。

现年57岁的阿德南•阿明年过半百却仍然精力旺盛,他自信从容,善于沟通交流,英文发音标准,从外表便能一眼断定是一个儒雅谦和而富有教养的领导者,出任形象大使所必需的外在条件对于他一点都不是问题。与之交谈则更是一种享受,会让人深信,在这个人的带领下,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完全有可能把初看起来不靠谱的事情做得靠谱。

触摸现实世界的经济学家

阿德南•阿明出生于肯尼亚,祖先是巴基斯坦移民。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早年参加过保卫国家独立成果的政治运动,也曾担任政府政治顾问,最终成为肯尼亚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父亲在政治圈如鱼得水的经历对阿德南•阿明的成长影响很大。绅士风度、沟通技巧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来,而更为重要的是,他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一生受用的一课:自信地接受挑战。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度过了快乐的少年时光后,阿德南•阿明选择远赴英国留学,在英国凯利大学就读本科,随后获得到苏塞克斯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学习经济学的机会,在那儿他取得了发展经济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阿德南•阿明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英国广播公司一个名为“一个共同的世界”的栏目组,这个栏目主要关注当时的热点民生问题,诸如饮用水干净与否、如何打破商业与贸易壁垒、如何实现共同和谐发展等等。这份工作锻炼了他运用课堂知识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让他认识到自己眼界的局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阿德南•阿明决心追寻这些社会问题的源头,去触摸现实世界中的问题。于是,他回到了家乡内罗毕,探索发展经济学的具体实务操作,就促进干旱地区的发展、提高农业产生效率等课题进行研究。彼时,他已经从发展经济学的理论畅谈者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践行者与探索者。也是在这段时期,他开始以兼职身份为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环境发展署工作。

20世纪90年代初,阿德南•阿明开始全职为联合国环境署工作。这段时期,大部分非洲国家刚刚开始设立环境部门,他的工作内容是协助这些部门开展工作,深入地介入到环境政策的制定当中,并给部门成员提供必要的培训。

借助出色的沟通与协调能力,阿德南•阿明在非洲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很快,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挑选他为联合国系统行政首长协调理事会主席,负责联合国超过20个单位的协调工作。

这项工作让他的沟通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给他带来了25年国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面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涉及政治、管理以及跨部门协调合作等多个方面。能源消费与气候、环境的关系也从此进入了他的视野,这为他日后执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打下了基础。

闪电培植国际性组织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诞生与成长之旅充满了速度与激情。

在2009年1月的德国波恩,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正式讨论成立,成为21世纪诞生的首个国际性组织。同年7月,阿联酋击败德国和澳大利亚,让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总部落定在了阿布扎比,法国人海伦•珀洛斯女士被推选担任第一任临时总干事。2011年4月,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顺利召开第一届全体大会。然而,仅仅1年之后,珀洛斯因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出现巨额赤字而引咎辞职。

重整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担子被交到了阿德南•阿明肩上。即便一向对任何挑战都不惧怕,在接到就任通知的当晚他还是彻夜不眠,“我整晚都辗转反思,我将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困局?”阿德南•阿明回忆道。

上任伊始,阿德南•阿明快刀斩乱麻,迅速裁掉了这个臃肿机构三分之一的员工,并对一些工作懈怠的员工进行了替换。有了前车之鉴,他在经费预算方面显得十分谨慎,“我们有一个150人组成的股东委员会,所有这些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要求。我们必须谨慎地在这些需求和要求中寻求平衡,因为它们都需要消耗资金,花的都是纳税人的钱”。为了少花钱多办事,他采用了与外部机构建立合作委员会的方式,既能让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功能可以充分实现,又在一定程度上缩减了开支。

在管理模式方面,阿德南•阿明崇尚灵活,正如他热爱慢跑一样,“慢跑可以让我的身体保持灵活性”。他充分地对下属进行授权,认为领导国际性机构的核心要义之一是信任,“领导必须充分地信任他们的下属。”

也正是因为有了充分授权,在他领导下的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才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问题,而他也能抽出时间“游说诸国”。上任以来,他不停地奔波于世界各地,“推销”可再生能源,并说服各国政府加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他的沟通非常有效率,这是一件强有力的武器”,英国驻阿联酋使馆能源与气候变化一等秘书这样评价阿德南•阿明。在他高效的沟通之下,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成员国从他上任之初的68个,迅速地增加到150多个,中国也在2014年1月正式加入该组织。

短短几年时间,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俨然已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国际性组织之一,成为可再生能源推广、普及和可持续利用方面的权威机构,在协同发展、促进对话和信息技术共享方面得到了全球认可。每年的全体大会都是世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盛典,绝大多数成员国政府、众多研究机构以及更多的产业界代表会蜂拥而至,共商行业未来。就在刚刚结束的2016年全体大会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公布了全球首份可再生能源发展对全球宏观经济的冲击报告,预测到2030年如果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36%,可推动全球GDP增加1.1个百分点。

阿德南•阿明正在一步一步地利用他娴熟的航海扬帆技术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这艘大船驶向全世界,而船上满载的是他对可再生能源推广与未来美好世界的愿景。

用“黑艺术”挑战未来

与阿德南•阿明接触过的人都会对他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他不仅勇于接受挑战,而且也乐于迎接挑战。他身边的挑战就像非洲的阳光一样普遍,无处可避,伴随着他从非洲走到联合国,再到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从发展中国家而来,从小伴随我成长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挑战”。但是在他的处世哲学中,有挑战的地方往往意味着机遇。

接手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削减巨额经费赤字的挑战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头。面对可再生能源开发领域的技术障碍,他慷慨激昂地表示“这是一场必须拿下的战役”。面对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的高企,他也总是信心十足,“在降低成本方面,没有任何借口”。

对于这些,阿德南•阿明认为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有能力一一应付,他所仰仗的资本就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卓有成效的工作,这被他称作“黑艺术”,包括针对可再生能源推广而提出的种种政策建议、投资模式、价值产生模式、电力建设模式等等。“你也许暂时体会不到它们的重要性,当这些工作被置于一个国家的战略背景下时,它们的特殊价值瞬间就会变得清晰起来”,阿德南•阿明如是说,他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对能源未来的判断。

面对当前低油价的挑战,阿德南•阿明同样展现出乐观的心态。他承认,低油价确实会降低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然而低油价更会在能源行业内产生连锁的替代反应。当油价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石油投资将变得无利可图。“在过去的1年左右时间,全球有超过500亿美元的化石燃料领域投资被缩减。而这些投资很有可能转向可再生能源领域。”

“我们不应该想到低油价会对可再生能源产生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反问可再生能源会对石油产生什么影响”,阿德南•阿明的预期比其他人要乐观,“石油总有一天会被可再生能源替代,这一天不会太远,也许就在2040年或2050年左右”。

阿德南•阿明坚信,可再生能源的前途肯定是光明的,道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曲折;与其担忧它的发展方向问题,不如关心它的发展速度。在他看来,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部设在中东地区这一行为本身就富有昭示意义,“谁能想到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中心会拥有这样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存在的目的便是为代替石油进行相关研究?这就是最后的证据!”

原标题:阿德南•阿明:可再生能源代言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