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则关于“飞越”的法则:苍鹰活到40岁时,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再用新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待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再把羽毛一根一根拔掉,经过这样的历练,它开始又一次飞越。
重视——未雨绸缪 充分合理
谁也没有想到,在距离首次66万千瓦机组A级检修还有一年多的时间里,芜湖发电就已经开始为此精细策划,精心准备。国家电投芜湖发电从完善基础工作、强化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根据前两次机组B修经验,重点做好检修计划管理,突出计划龙头作用。通过明确检修计划、检修项目、作业程序等环节要求,严格修订编制作业文件包,制定出详尽的组织、技术、安全措施,精细勾画规范化检修路径。
“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大修,肯定要准备充分。从前期准备到实际开工有一年的时间,技改方案也做得比较细致,所有大修文件包在一起有712个。为了更细致,我们专门派人到制造厂对方案反复推敲,并从管理和方案的各个细节着手,以此确保大修的质量。今年过年之前,我们还专门召开了一次大修动员会,把全厂的工作重心都放到围绕大修开展上来。随后,让大家好好过了一个春节,所有大修的正式工作都是从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开始。”说到此次大修,芜湖发电总经理薛新春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早在去年5月,芜湖发电便开始了详实的检修准备。该公司从完善基础工作、强化质量管理等方面入手,根据前两次机组B修经验,重点做好检修计划管理,突出计划龙头作用。通过明确检修计划、检修项目、作业程序等环节要求,严格修订编制作业文件包,制定出详尽的组织、技术、安全措施。从源头抓起,精细勾画规范化检修路径。
A修期间,走进芜湖发电检修现场时可以发现,无论是设备零部件的定置、还是检修地面的铺设防护;无论是卫生保洁还是安全隔离标识;无论是安全监督还是质量过程控制,每天都有新进步。“依计划办事、按程序执行”的规范化要求被融入了各环节、各个作业面。检修各专业主线始终规范化实施,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是老厂的延伸,全厂员工都希望破茧为蝶,我们在两台机组在建的时候就对技术工作做了很大的投入,加上我们花了一年的时间做准备,在技术和管理上也做了很大的准备工作,结合我们自身的经验和特点,才为这次大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芜湖发电党委书记胡明这样说。

芜湖发电员工检修发电机定子线圈
组织——安全有序 有条不紊
对于现场协调会,大修的电企里能像芜湖发电做到如此之严格的的确不多。早在大修前,芜湖发电就给检修的同志下了规矩:“每天8时30分召开现场协调会,要严肃会议纪律,参会不得迟到,不得随意换人。”就这样,检修指挥部通过持续加强检修过程改进,把规矩立起来、让规范成为习惯,确保无论何时、何地、何人做,工作都不打折,不跑偏。同时,芜湖发电创新工作方法,用微信平台管理检修工作人员和工程外包工作人员人员。用薛新春的话说,微信平台这个不光是管外人,在某种程度上说管我们自己人更有效。
“我们真是做到了全员参与,总共是60天的现场协调会,每天早上8点半开始,很多人都是参加了60天。我是坚持了57天,最后3天,因要去外地开会,就没有参加。我们这次弄了一个叫管理信息系统,把所有参加大修的同志的信息,通过二维码录入,不管你是谁,只要工作就会扫二维码,不工作就不会。我们算了一下,日最高峰时,在芜湖发电A修现场作业的外包施工队伍有70多支,近700人。所以这个系统,不仅能严格管理外包工程人员,更约束了我们自己的安全监督人员。” 芜湖发电副总经理王斌这样说。
时间回到3月9日下午,芜湖发电1号机组A修的重要节点,发电机抽转子工作一次成功。发电机转子自重超过67吨,全长约13米,动静间隙小,要把这样的庞然大物安全抽出定子膛,细致准备和规范操作是最重要的保障。而由于作业规范、策划详实、准备充分,此次发电机抽转子比上次B修时用时缩短了2小时,汽机主线检修工作较计划提前了2天。
作为通过抽查检修过程环节执行的规范性,来保证整个检修品质的QA小组的一员,刘决龙这样说:“我们的质量保证组是从核电那边引入进来一个全新的理念,目的就是让整个检修过程标准化、规范化。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式的检修。用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是,‘摒弃老师傅头脑里的观念,把标准化检修、规范化检修推广到我们整个检修的每一个环节过程中,避免经验主义的痕迹’。”

芜湖发电员工严密监测转子回穿状态
投入——激发活力 充满信心
今年春节放假的前一天,芜湖发电召开动员会,选派部分中层干部和管理骨干到基层检修班组参加春节后开始的A修,进行为期两个月的锻炼。“此次选派一方面是为了充实大修力量,一方面是让年轻人们更加接地气,到基层去建立企业与职工信息传递的‘4G’通道。让企业的职能管理与一线工作结合更加紧密。”会上,芜湖发电的领导说。
而作为此次派驻到基层的六位中层干部之一的人资部副主任曹琦,对此也深有感悟:“六个人都是从生产出来的,有两个是运行的,其他几个都是检修出身的,应该说都在生产班组干过。这次领导安排我们六个人到基层参加A修,阔别13年又一次回到检修班组,确实有很多的感悟。这次跟班组,更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员工队伍、机组设备、工作方式与以前都有很多不一样,同时,这也是接地气,了结基层员工所思所想的另一种方式。这次检修以后,跟大家的距离的确更近了。”
“这让我们的中层干部接地气了,能尽量和班组人员融入到一块儿,而且他们去的都是主要工作班组,他们在班组干活一定会认真。有的部门提意见,大修期间没有必要让下基层的科室人员加班,同时呢,科室人员加班会觉得我活干完了为什么要陪着他们,让生产人员加班就行了。但是换位思考就不一样了,心理感受不一样。所以,一加班,班组所有人员都得在,不管是谁。这样还能起到多重效果。一方面能让班组人员心理平衡,另一方面也让他们心里有压力,好好干活。不过话说回来,真没有想到这次派科室员工去基层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说起选派部分中层干部和管理骨干到基层参加A修,薛新春津津乐道。
同时,在A修中,芜湖发电同步组织开展以“比安全赛进度、比质量赛工艺、比规范赛文明、比协作赛风格”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相继开展了党员“三亮”、“党员突击攻关”,“党员示范区”,结对子双培养和每周十星评选等一系列竞赛活动,先进示范作用凝聚起职工全员行动、迎难而上的正能量。
在此次大修所有的亮点中,更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大修的宣传工作了。为了这次大修,芜湖发电专门成立了宣传组和QQ群,每天发布现场的图片和工作的状态等,实时报道大修动态、重要节点、指挥部要求、安全提醒,参检职工踊跃投稿,实时上传手机图片,展现检修场景和工作细节。不仅缓解了紧张的工作状态,还创造了轻松的交流气氛,既有激励作用,又能曝光隐患,让检修员工们啧啧称道。电检部刘金花用小诗点赞说:“芜电宣传出新招,干部群众都来照,你拍我拍大家拍,突出大修全面貌。”

芜湖发电员工进行扣高压缸作业
付出——默默无闻 只争朝夕
随着芜湖发电的A修结束,一个个平凡而又默默无闻奉献的人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但心中始终装着企业,本能地秉持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是一种信念。
汽机本体班的王永谷,妻子在外地学习,家中8岁的小女儿无人看管,放学了只得丢在“小饭桌”,很晚才能接回家;双休日,多买点面包饼干,把女儿一人锁在家里,一呆就是一整天。而同为汽机本体班的新入职的大学生陈亚华,得了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吊了一天水,第二天拔下针头又赶到了现场……
在芜湖发电A修的报道中有一篇题为《团队:兄弟们挺住》的文章,中间有这样一段话:“你们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就是干活和睡觉,每天早上回到家估计都是快10点了,洗洗睡到下午5点就要准备再次到厂里上夜班。你们当中很多人都消瘦啦,也许很多人误以为你在减肥。每次下班更衣室内‘香味宜人’,我相信那是你们流出汗水的另一个佐证吧!每天早上我们去接班时,看到你们满脸的疲倦和困意,我们真的很敬佩,向你们致敬,恰恰也正是由于你们的付出和辛苦,才使得我们工作在有条不紊地按照检修工序推进。兄弟们!我们已经一起并肩作战40多天,这个过程中就是我们大修中所得到的,所收获的。坚持就是胜利!古人说:‘行百里者,半九十’。在最后的关头,兄弟们挺住!”
当然,还有每天都想着多干一些工作的炉检专业的组长老夏(夏卫国);带领“灰鼠突击队”冲上一线的仪控部班长张晓军;为了检修奔走在现场的各个角落,并包饺子送元宵到一线的女同胞;全心全意为A修服务的物业班……正是有了这些人,才让4月25日,芜湖发电1号机组并网发电的那一刻和896项检修共计项目、772项标准项目、65项非标准项目、20项技术监督整改项目等等这样一组数字显得更加得耀眼、夺目。
未来发展的道路不会平坦,芜湖发电也进入了又一个关键阶段。建设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文明,芜湖发电的绿色梦,与中国梦同行!
夕阳下,随着苍鹰一声长鸣,它们飞向晚霞燃烧的天边,飞向生命新的起点,恰如一个代代相传的古老寓言,芜湖发电,相亦如此。
原标题:从12.5万千瓦到66万千瓦的飞越 —国家电投芜湖发电首次超超临界A修创全优全景回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