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到处洋溢着丰收的景象。但是也有一些问题,大量产生的秸秆被焚烧,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污染了空气,影响人们的健康。
用这些稻草秸秆做景观造型,既富有创意又环保美观,在国外很是流行。今天小编就带大家看看,国外的农民是如何在收获后的秸秆身上做足文章,可当作饲料、肥料,变身乙醇汽油和发电,还可以做装饰品,还能造“秸秆艺术节”发展旅游经济。快来一睹为快吧!
美国:秸秆值钱 出路多多

美国阿肯色州农民将秸秆集中起来,用机器压制成卷筒状。在美国,秸秆的去处主要有以下四种:

准备用作饲料的成捆秸秆正在装车第一,被牲畜吃掉。秸秆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约占总重的35%~40%左右),能量充足,经过氨水或氢氧化钠处理后会变得更好消化,是牛、羊等反刍动物很喜欢的粗粮。美国养牛养羊的人会出钱购买打碎的秸秆来做饲料。美国的秸秆产量极其巨大,但也不会供过于求。要知道,牛肉和奶制品在美国人饮食中的比例较高,可想而知,美国对牛饲料的需求也是非常大的。另外,圈里养的猪、田野里跑的鹿、天上飞的乌鸦和其他一些鸟,也都喜欢啄两口秸秆换换口味。
第二,在田里堆肥。“伺候”了一年庄稼,土地消耗的养分很大,而秸秆可以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防止土壤侵蚀,促进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的增加,还能少用化肥。所以,美国农民通常把秸秆收割、打碎后埋进土壤,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养料,给来年农事做好准备。维基百科英文网提供的数据显示,每吨小麦秸秆中的氮、磷、钾含量,相当于5.4公斤氮肥、1.7公斤磷肥和13.6公斤钾肥,折合成等量化肥,差不多要三四十美元。当然,由于美国各地自然条件不同,各州政府相关的法规政策差异也很大,这么做是否划算,还要看各地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美国,用秸秆装饰门庭的农家随处可见。第三,当家庭饰品和建材。美国人喜欢用玉米的秸秆做家门前的秋季装饰,每年10月底的万圣节、11月底的感恩节,玉米秸秆、南瓜、菊花、葫芦等,都是制作装饰物的常见原材料。美国有不少推销玉米秸秆的网站,每捆售价在2到20美元之间,直接当装饰品卖的也很多,不过价格相应较高——几十美元到几百美元,可见市场不小;成捆的秸秆经过高强度挤压后,还可以当作房屋墙壁内的填充物,保温隔热效果很不错;还有些艺术家,用玉米秆制作了各种工艺品,如稻草人、雕花、绘画等等,很是精巧别致。
第四,变身绿色燃料。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已经有化学和生物工程科学家,正在研发如何以较低的成本,用玉米秸秆等原料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下制成生物乙醇。一旦取得突破,节煤就容易多了。

打捆成型的秸秆能给木房子当墙壁,原来干枯柔韧的秸秆能辅助桁架稳固房屋的结构。

秸秆在高强度挤压后非常紧致,是一道很好的隔热保温层。
英国:农民用稻草建5.5米高泰迪熊

英国格罗斯特郡的一位农民在当地用稻草建造了一个高约5.5米的泰迪熊。这个高18英尺(约5.5米)的巨大泰迪熊总共使用了1吨多的稻草。泰迪熊的到来自然吸引了不少小朋友与其拍照。
日本:巨型稻草雕塑艺术节

在日本,田里的秸秆还被做成可爱的猛犸象、乌龟形状,这种田间艺术既能储存秸秆,又能吸引外地游客。











丹麦:秸秆串起“黄金圈”

丹麦是世界上首先使用秸秆发电的国家。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以南的阿维多发电厂建于上世纪90年代,被誉为全球效率最高、最环保的热电联供电厂之一。阿维多电厂每年燃烧15万吨秸秆,可满足几十万用户的供热和用电需求。和煤、油、天然气相比,秸秆成本低、污染少,是电厂认为最划算的燃料。此外,秸秆燃烧后的草木灰还可以无偿地返还给农民作为肥料。使用秸秆发电,电厂降低了原料的成本,百姓享受了便宜的电价,环境受到保护,新能源得以开发,同时还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串联起了一个“黄金圈”。
原标题:来看看国外的秸秆都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