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轮电改和国企改革的大潮下,我国电力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正在加速。媒体了解到,按照安排,明年我国将在电力领域开展混改示范,近期国家发改委就此召开座谈会。国网提出在抽水蓄能电站、储能装置等四类电网项目中引入社会投资,未来还将研究增量配电网开展混合所有制试点。南网也酝酿未来在一些大的输变电项目以及有实验创新性质的供电区进行探索。与此不同,被归为商业类国有企业的五大发电集团则是重点推进区域子公司和基层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在新成立发电、售电、配电公司时发展混合所有制。分析人士认为,混改中,国有资本将占控股地位,而电力设备企业则预计不设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头戏之一。在12月13日召开的第十三届中国改革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公开表示,明年是我国“十三五”的开局之年,在电力、油气等重要领域将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示范,电力、石油等竞争性环节将真正放开,推进国有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
中恒电气:大手笔投资扩张充电桩产能,充分分享新能源汽车产业盛宴
2015年12月14日,中恒电气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富阳中恒拟在杭州市富阳区利用现有土地41590平方米,新建厂房及辅助用房,用于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设备生产线项目,该项目总投资5亿元,预计项目建设期2.5年,项目投资回收期3.28年,达产后年产新能源汽车智慧充电设备3万套。
大手笔投资扩张新能源充电桩产能,满足公司充足订单需求:长期以来,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要环节的充电桩建设不足,成为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短板。2015年,国家电网、地方政府和企业均加大了充电桩的建设力度,铁塔公司也涉足充电桩建设和运营业务,受政府政策驱动、行业需求拉动的共同影响,中国充电桩建设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为公司充电桩产品创造出旺盛的市场需求。目前公司充电桩业务在手订单充足,此次公司投资5亿元新建充电设备生产线旨在满足其充足的订单需求,确保其未来两年充电柱业务爆发式发展。
硬件产品布局合理,软硬件协同发展支撑业绩延续高速增长:我们重申,公司硬件产品短中长期布局合理,通信电源受益于4G建设实现高速增长,充电桩业务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HVDC在互联网客户及海外市场拓展顺利,足以支撑公司业绩延续高速增长。此外,公司软硬件产品协同效应继续凸显,借助其硬件产品销售渠道,电力软件由国网、电厂向配电、用电市场延伸,基站能源管理业务稳步推进,软件业务持续稳步发展为公司整体业绩增长提供强劲支撑。
能源互联网战略持续落地,拓展公司全新成长空间:为迎接电力体制改革分享改革红利,公司积极布局能源互联网,能源互联网战略进展频频,具体而言:1、2015年6月,公司出资9000万元完成对普瑞智能增资事宜,获得其60%股权开展用电侧节能服务;2、2015年7月,公司与南都电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涉足分布式微网储能领域;3、2015年10月,公司公布调整后的定增预案,拟募资不超过10亿元主要用于能源互联网云平台建设。可以发现,公司已经形成电能生产储备、用电需求监测、云平台调度等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布局,为其后续开展售电、调峰错谷、以及其他能源互联网业务奠定坚实基础。
桂冠电力:三季报业绩符合预期,未来有望受益电改和集团资产注入
未来有望受益电力体制改革和集团资产注入预期。公司水电上网电价0.237元/千瓦时,较省内平均水平0.26元/千瓦时和全国平均水平0.31元/千瓦时有较大差距。公司未来有望受益电力体制改革进程推进,直接或间接参与售电业务。此外,集团持有红水河流域中天生桥一级水电站(120万千瓦)的20%股权,在广西和贵州持有68万千瓦在役水电装机,在云南地区持有325.8万千瓦水电装机,在四川地区持有445.4万千瓦水电装机。公司立足广西,未来有望成为集团的水电资源整合平台。
公司收购龙滩水电站在即,收购后将成为广西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公司未来有望受益电力体制改革。
申能股份:受益上海地区用电净需求增加,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受益于上海地区用电净需求增加,公司业绩快速增长。1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6.82亿,同比增长16.19%,主要源于上海市全社会用电量增长高于区外来电的增长,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9.83亿,同比增长39.38%;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3.15亿,同比增长17.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99亿同比增长44.7%。收入的增加主要受益于上海地区电力净需求增加,带来公司前三季度完成发电量19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8%所致。
新能源建设逐步加强,能源结构不断优化。顺应国家发展新能源趋势,公司大力发展风电,优化能源结构。截至目前,公司完成收购申能集团、上海燃气集团所持新能源公司合计70%股权,完成对新能源公司100%的控股;新能源公司于今年4月份投资设立上海申能滩涂风电公司,新增风电装机7万千瓦;7月,新能源公司投资成立天津申能负责北大巷风电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新增规模15万千瓦。
上海市电力龙头,享国企改革和电力改革双重红利。
黔源电力:弹性即可见改革大空间
2016年水电公司盈利弹性尽显,来水大年提振发电量、降息影响也将体现,公司在电量和财务费用两方面弹性属水电公司中最强;贵州已开启电改综合试点,当地水电较其他地区率先受益;电力行业国企改革推进有助于大股东旗下乌江公司资产证券化的突破,期待公司的外延式成长。
2016年受益来水增长和财费下降弹性最强。从全国水电平均利用小时历史数据来看,呈现丰枯年份交替的规律,2016年有望是来水大年;公司盈利水平相对来水弹性较强。2015年初以来,基准贷款利率5次共下调1.25%,公司因此节约的财务费用提振利润的水平在水电板块中最为显著,测算显示:黔源电力、桂冠电力、国投电力节约的财务费用占2014年净利润比重分别为32%、16%和13%。
电改及国企改革带给公司中长期发展空间。贵州已开启电改综合试点并成立电力交易中心,发电企业逐步走向竞争,水电中长期有望实现电价上行,经测算:若税前上网电价上浮0.01元,公司净利润增幅11.2%。电力行业国企改革推进有助于大股东旗下乌江公司资产证券化的突破,乌江公司可控装机容量约为公司4倍,期待外延式成长。
甘肃电投:“大集团小公司”的甘肃水电龙头
公司概览:甘肃国资背景,地方水电龙头
截止2015年上半年,公司权益装机总容量181.7万千瓦,已发电权益水电装机容量达到17.5万千瓦,装机规模稳定。未来杂木河神树水电站建成投产后,公司水电发电量将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情况和CDM收入。2014年公司CDM收入由去年同期的1.44亿元大幅回落至889万元,同比降幅为93.8%,导致2014年度电净利润由0.045元下跌至0.022元。
公司布局风电光伏项目,收购酒汇风电有序推进。
2015年6月公司发布定增预案(二次修订),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8.1亿元用于收购集团旗下酒汇风电并投资建设下属电厂。15年前5月受限电影响,酒汇风电亏损约900万元,但伴随电改推进,未来限电情况有望得到缓解。
福能股份:牵手中陕核工业集团打造国内最大核燃料基地
12月13日,公司和中陕核工业集团公司在陕西西安签订《关于共同投资勘探开发建设核燃料基地框架协议书》。双方合作设立项目公司,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国家铀矿整装勘查区铀矿进行勘查与开发,实现打造国内最大新能源核燃料开发基地的合作目标。中陕和公司持有60%股权,公司持有40%股权。如有合适的第三方原因入股,在中陕核公司控股的前提下,经双方同意后,双方调整部分股权给第三方。
合作中陕核公司,产业结构延伸至核能燃料行业。公司在本次协议签订后,将获得投资勘探、开发铀矿资源的机会,有望将公司的产业结构延伸至核能燃料行业,进一步拓展清洁能源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实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发电”战略和“走出去”战略提供支持和保障。
集团参与宁德核电项目运营,未来资产注入业绩有望增厚逾8亿。集团及上市公司共同参与福建省六个主要核电项目中间的三个,并且集团已经承诺将目前已投入运营的宁德核电项目10%的股权未来注入上市公司,预计集团全部核电项目投产对应的年投资收益逾8亿元。
公司是福建省未来最大的新能源风电开发商。截至2014年底公司风电装机容量452.5MW,占比福建风电装机容量28%,预计公司到2017年陆上风电装机规模900MW。
公司携手三峡开发福建莆田1GW海上风电资源,并向福建省政府另外争取2GW的海上风电资源。
国投电力:拟定增大幅扩容发电能力,拓展配售电享电改红利
募集资金用于水电、百万机组的大型高效环保火电项目投资。募集资金拟用于下属控股子公司的股东进行同比例增资,投资于两河口项目、杨房沟项目、北疆二期项目、钦州二期项目、湄洲湾二期项目、南阳项目建设,合计控股装机1250万kW。截止今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2587.1万kW,权益装机容量1580.9万kW。其中水电占比62.3%、火电35.2%、新能源2.5%。到2017年底,预计将扩容控股装机容量23%。全部项目投产后,总控股装机增幅达48.32%,百万机组占火电比重超过50%以上。
电改带来发展机遇,积极探索配、售电业务新领域。公司主动适应电改带来的机遇与挑战,15年7月与兰州新区签订电力智能园区示范项目合同书,投资新增配电网建设,为下一步介入售电业务领域探索和积累经验。随着装机容量的提升,公司可充分利用电改红利,在发电区域发展配、售电业务。
原标题:电力混改思路成型:五大项目明年开启试点,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