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国毕竟是以煤炭为主的国家,富煤缺油少气,未来如何运用清洁煤技术,来减少煤炭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蓝天只停留了不过6天,新一轮雾霾便再次降临。12月8日,北京启动雾霾红色预警。此时距离上一轮持续4天的严重雾霾过程刚刚过去不到一周时间。一位长期关注大气污染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市场 > 正文

【警惕产能过剩】霾都:能做的就是等风来

2015-12-09 11:29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 王雅洁

导语:中国毕竟是以煤炭为主的国家,富煤缺油少气,未来如何运用清洁煤技术,来减少煤炭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蓝天只停留了不过6天,新一轮雾霾便再次降临。

12月8日,北京启动雾霾红色预警。此时距离上一轮持续4天的严重雾霾过程刚刚过去不到一周时间。

一位长期关注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专家直言,“按照数值情况看,实际上这次的污染已经达到红色预警了,但政府不敢下这个决心,不然影响太大”。

按照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北京环保局)的官方分析,雾霾主要成因之一包括特殊的气候背景和极端的气象条件、区域内燃煤、机动车等污染源排放以及区域性污染输送。

陷入“迷雾”的北京,不由让人联想起1952年被严重污染的伦敦。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柴发合认为,两次污染并不可直接拿来简单相较。单从数据上来看,当时伦敦烟尘浓度一度飙到4000多微克/立方米,但北京局部较高的地区只有800-900微克/立方米。

但面对灰霾,我们该如何安好生活?

2015年以来最严重

北京正在经历今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雾霾过程。上一次雾霾,北京个别监测站点PM2.5小时浓度接近1000微克/立方米,全市PM2.5日均值也达到了500微克/立方米左右。从这一数字在气象专家看来,已经属于“相当严重”,从过去几年的历史看,持续四、五天的PM2.5日均值“爆表”,这一状况也属于极端现象。

接受本报采访时,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教授吴兑纠正了公众对于“雾霾”一词的错误使用。他指出,“雾”与“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成分与形成条件也完全不同。“雾”由水滴、冰晶组成,直径大小在3-100个微米,不仅在宏观上肉眼可见,在微观上每个雾滴也为肉眼可见。而霾粒子则是在宏观和微观上肉眼均不可见的固、液体颗粒或固液混合物。雾霾污染,是指霾而不是雾。“平时所言的PM2.5,在其尺度分布中,直径0.3-0.5微米和0.7-0.9微米的颗粒浓度最高,也就是说组成P2.5的绝大部分颗粒成分直径小于1个微米。”

对于严重霾污染的成因,吴兑认为可以归结为两点:一是排放超标,二极为不利于污染物输送和扩散的气象条件。

所谓的“不利气象条件”,具体指的是近期京津地区地面高湿度、低风速、强逆温的气象特点。吴兑解释,通常情况下,在数千米以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这种大气层结构使得空气产生“对流”运动,从而有利于近地面层的污染物随着上升气流向高空输送与扩散。但在特殊情况下,会出现反常现象,气温随高度增加不降反升,即“逆温”,就像在城市低空加了个锅盖,使得空气污染物不能向高空输送和扩散。

逆温使得污染物不易向垂直方向输送与扩散,而水平方向的低风速则造成了污染物向周边地区的输送和扩散能力很弱,从而加剧雾霾的形成。吴兑介绍,在美国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测中,会使用“气流停滞区”(Dead-air Space )一词,用来指代那些水平风速极低,导致空气流动近乎停滞的区域,“这正如水塘中存在的死水漩涡,通常,气流停滞区正是容易出现大气重污染的地区。”

不过,这次不利于空气污染物输送和扩散的极端气象条件与今年的强厄尔尼诺现象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尚需要深入论证。此前,中国气象局在新闻发布会上曾经表示,进入2015年11月厄尔尼诺已经达到极强标准,强度逼近史上最强的1997/1998年厄尔尼诺事件,预计今冬将达到峰值,继续给全球气候带来影响。

类别属复合型污染

霾都,不由令人想起1952年的伦敦,曾经发生过一次严重的烟雾污染事件,5天时间内4000人死亡。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教授潘小川表示,除了气候因素有相似之处,但除此以外,不可能,也不应该简单把北京严重雾霾和伦敦污染事件相比。

他认为,从污染物性质上来看,存在本质区别。首先60年前污染类型明显不一样,那个时候是煤烟污染,主要是二氧化硫。现在北京的污染不完全是煤烟,颗粒物的性质与伦敦完全不一样,成分存在很大差异。

从数据上看,伦敦5天死了4000人,两个月后死亡人数达到1.2万人。潘小川说,北京2013年1月遭受重霾袭击时,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死亡人数是两、三百人,没有伦敦污染事件严重。

柴发合与潘小川观点相似。在柴发合看来,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都是北京这一次污染的重要原因。而伦敦纯粹是煤烟型的污染,那时候主要是燃煤所导致的污染,以烟粉尘和二氧化硫污染为主,二氧化硫污染非常重。

北京这次二氧化硫浓度是30多左右微克/立方米,并且,伦敦烟尘浓度曾达到4000多微克/立方米,北京比较高区域也只有8、900微克/立方米。

柴发合说:“污染类型不一样,我们是机动车和燃煤污染复合型污染,伦敦是以燃煤为主的污染。”这还是不一样的。

柴发合表示,各种各样的燃煤,特别是燃煤这一部分这些年增长非常快。“我举一个例子,每隔五年就做能源发展规划,煤炭的使用量都有规划,但是每个五年都是大大超出规划的指标,发展速度非常快,能源的需求量非常大。我们又没有别的能源可以用,所以煤炭资源大量使用。其次包括火电、水泥、钢铁、平板玻璃、石油化工、有色冶炼、涂料和其他的一些行业,这些行业的污染物排放量是非常巨大的,因为这些行业发展速度很快,污染物排放量也比较大。”

在一名北京市环科院内部人士看来,北京这次污染源的确包括燃煤源,扬尘源,工业源,移动源。而且,持续的高湿静稳气象条件,利于气态污染物向颗粒物的转化,以及颗粒物的吸湿增长等,这都加重了PM2.5的浓度水平。

北京市环保局官方分析显示,此次燃煤、机动车等仍是主要的污染源排放因素。进入采暖期后,燃煤污染排放明显增加,特别是前期的降雪降温过程,导致区域燃煤采暖消耗量大幅增加。同时,静稳低能见度天气条件下,道路拥堵加剧,燃油效率降低,机动车污染排放也显著增加。区域性污染输送也进一步加重了本市的污染水平。

不过,从污染治理的角度来看,与英国,乃至其他发达国家治霾过程相比,上述北京市环科院内部人士认为:“咱们国家很多东西不可能照搬国外的经验,毕竟国情不一样。事实上,我们做了很大努力,今年排放量已经降下来了。但是,还存在增量。毕竟历经几年快速发展之后,现在到了污染集中爆发的时候,想要降低污染浓度,不会那么立竿见影,肯定是慢慢来,国外也是通过多年过程,不是一下子变好的。”

不出门等风来

除了等风来刮,我们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潘小川说:“我以前讲过,气候因素对于雾霾的发生,就像一个扳机一样,有枪在那,扣扳机了,有子弹,有枪,没有扳机,子弹打不伤人,气象因素没有,那么污染也不会马上危害人。很快就有风刮走了就没事。北京这次雾霾关键是连续几天没有风。”

一位三甲医院的呼吸科医生建议:“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即时处理办法,面对这种重污染天气,能不出门就不要出门。”

上述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提示,PM2.5对人体的影响,不仅仅是其吸附上的有毒物质,还包括PM2.5本身。按微粒直径来分,PM2.5是指直径小于等于2.5微米的颗粒,越小的颗粒越容易沉积在呼吸道、乃至肺部越深的地方。而比较大的颗粒,经过上呼吸道鼻腔时,会吸附在粘膜上,或者随着鼻涕排出来。但是,PM2.5小颗粒会进入更深,不仅仅侵袭鼻腔、口咽部气管这些地方,会进入支气管、肺泡等处。

另外,有一些像细菌、重金属,也就是PM2.5本身吸附的物质进入人体也是有损害的。也就是说,这种颗粒吸入会对人体产生双重影响。下一步,则可能对肺功能产生更大的影响,造成肺部损伤,还有一部分特别小的颗粒可能吸收入血,也就是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至于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之后具体如何发展,上述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并没有给出明确答复,她只打了一个比方,“和吸烟类似,那些特别小的PM2.5颗粒,渗透入血液,不管是灰尘、气体还是气溶胶,区别只是颗粒大小不一样,但对身体都是有损伤的,还会在局部形成慢性炎症的刺激,分泌物增加。因此,长期炎症刺激导致结构破坏、功能受损和吸烟的后果一样。”

那么,重度污染和肺癌发病有直接关联吗?

该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表示现在没有针对这一点进行足够的研究。但她认为:“从理论上讲,我觉得肯定会有关系。好比长期吸烟,人体受到烟雾的刺激,本身抵抗力下降,加上重金属有毒物质等侵入,会大大提升患肺癌、呼吸道慢性病,比如慢阻肺等的风险,并提升致癌致畸的可能性。不过,现在还缺乏数据。以后可以拿北京人群与南方空气好的地域人群做实验比较来进一步验证。”

而且,“到目前为止,我还没听说过肺有再生功能。当人体原本特别小的健康肺泡,经过烟雾、二手烟、做饭油烟等刺激,局部收到损伤,结构损坏,肺泡壁破损,小肺泡变成大肺泡,融合成肺大泡,之后形成肺气肿甚至形成桶状胸,像一个桶一样,就像坏掉的一块抹布,无法自我修复。“

处于这种情境下,如何好好生活?

上述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给出的防护建议是,可以佩戴口罩,比如N95专业防护口罩,选择口罩时要注意与面部密切吻合,不能漏气。与普通的3M口罩相比,N95口罩防护效果相对好一些。

但是,口罩并不能起到完全的防护作用,而且N95口罩戴久了会感觉憋气,不太舒服。该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说:“我们工作中戴两层普通医用口罩,有时都很憋的,N95密封性比较严格,确实会难受,憋得慌。”

除了呼吸系统防护,实际上,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皮肤、头发,该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提示“肯定也是会有影响的,建议从外面回家后,一定要把鼻腔、面部,暴露在外面的手清洗干净。不管是你附着的颗粒也好,还是携带回来的病原菌也好,都是对人体有影响的。”

事实上,即使做到上述两点,还是不能完全护己周全。

她无奈地表示:“今天这样天气,肯定不敢出去,呼吸嗓子都疼。最好的防护办法,一般来说,是尽量不出门。但是现实情况不太好做到。在面临雾霾空气污染特别重的情况时,减少开窗,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污染轻的时候你再开窗通风。”

警惕产能过剩

从柴发合自己调研的情况来看,他认为,从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实施以来,不光是北京,还有北京周边地区,大气污染物减排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特别是表现在产业结构的调整,落后产能的淘汰,还有黄标车的淘汰,以及重点行业的大气污染防治,比如电力、钢铁、水泥、玻璃大气污染防治都有很大进展。

比如在河北,包括电力,钢铁,还有水泥行业的企业污染防治,近期抓得很紧。虽然他们有燃煤电厂,但是他们努力让燃煤电厂达到燃气电厂排放标准,一部分钢铁厂上了脱硫脱硝的设施。

但是,需要特别警惕的是产能过剩的问题。柴发合认为:“在目前情况下,比较突出的问题,有可能一些污染防治措施不是很好的企业,由于在环境投入比较少,产品成本比较低,他们占据市场,反而使得一些污染防治做得好的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有所下降。这样的话导致平均每生产一吨产品,或者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污染物,控制起来难度比较大。”

柴发合表示,而且,企业常用的脱硫脱硝等等环保设备,都需要资金支撑,对于企业来说,达到规定排放量标准是一种义务,不管付出多大代价都要去做的一件事情。在没做之前,这部分的企业承担的成本变成了污染让社会来承担。从达标排放角度来说,企业付出多大代价都是应该的。

但他也直言,的确还存在一些部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超标排污,污染防治措施不到位,甚至有的企业把不做污染防治作为降低成本的一个措施。实际上,从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来说,这都是违法行为,需要追究。

下一步该如何治霾?

柴发合认为,按照目前的日均标准,是75微克/立方米,北京这次污染达到了300-500微克/立方米。如果以后超标还是太多,减排下不来,污染情况不会得到根本改善。

而且,重度污染情况来的时候,要做好预报预警,提前采取污染防治措施,不要让污染发展这么严重程度,甚至缩短重污染时段。

他补充道:“公众平常心对待。首先,绿色出行,少开车,减少污染排放,从自己做起。重污染时期学会自我保护,比如上班族,少接触室外空气,能在家办公就在家办公,减少交通量,也减少室外大气污染对自己的影响。对老人小孩,重污染对于小学生该放假就放假,在家呆着,老人也不要重污染在室外多活动。保证家里空气清新。自己学会规避。”

至于经济途径,柴发合认为还需要对诸如清洁发电站这类增加投资。

从能源问题角度来看,他提议应该思考下,怎么能够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引入清洁能源,代替以煤为主的这种污染排放比较大的东西,改变能源使用方式。

他说:“我们发现,比如说国际上绝大多数煤转换成电,再输入千家万户使用,我们只用百分之五十多的煤来发电,有相当一部分煤在供热、小锅炉,还有大量居民焚烧,这部分污染防治措施做的不是很好。以后煤转换成电,输入千家万户,来解决散烧和低空污染的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不过,中国毕竟是以煤炭为主的国家,富煤缺油少气,未来如何运用清洁煤技术,来减少煤炭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而在公共政策层面,柴发合站在新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角度来分析:“地方国家要增加大气污染防治的投入,特别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新技术,新工艺和应用,国家要投入一些资金,加快技术创新,解决大气污染排放的控制问题,只有好的技术得到充分应用,解决的速度才能加快。”

还有一点,现在有一些行业要进行扶持,比如电力行业,脱硫脱硝高效除尘,每度电都有补助。以此类推,对于其他行业,也应该采取其他鼓励政策,比如说以单位产量污染消减量,而是以最终减排量,做一些后期的减排效果的后补助政策,也就是说,等企业实现了减排再施行补助,鼓励新的技术和产业污染防治的积极性。

原标题:霾都:能做的就是等风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