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售电市场最新动态、电改发展最新进展,请关注配售电每日要闻。

【划重点】电力系统将迎来大变革!你关注了吗?
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大以来国内各界的关键词,电力系统作为能源命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电力系统体制改革随着今年国务院“九号文”的发布拉开了早在十三年前就该拉开的帷幕。
大家一定想问为什么说早在十三年前就该拉开改革帷幕了呢?其实是因为早在2002年,国务院就下发过一份《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时称“五号文”),当时方案中提出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输配分开、竞价上网的电力工业改革方向,要求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建立社会主义电力市场经济体制。
可是“五号文”发布后直到今天,电力系统真正做到的也只有前两条,改革不到位是由于有太多掣肘的因素,很多因素直至今日也一直存在,要破除这些障碍和阻拦,需要最高决策层站在更高的政治高度统筹谋划,这也是习总说改革进入深水区需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的意义所在,小编想既然习总和中央有如此改革的决心,今年发布的“九号文”一定不会像“五号文”一样虎头蛇尾。详情点击
电力急先锋:售电侧改革序幕拉开 解码深圳速度
输配电价改革、售电侧改革,在电改迈步释放海量红利的这场博弈中,深圳可谓是出尽风头。
“先试先行”的表面背后要经历多少次的努力?
近期,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供电有限公司成立,拉开了配售电改革的序幕。这进一步诠释了,放开新的增量配电网、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或将成为后期改革的一个方向。
本期电力急先锋带你来解码深圳速度。详情点击
【图说】售电公司组建程序+售电侧改革实施步骤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日前正式发布了《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电力交易机构组建和规范运行的实施意见》《关于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规范燃煤自备电厂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等6个电力体制改革配套文件后,市场对于国家进行电改的决心与信心又有了充分认识。其中,售电的放开是多个文件中的核心,也是此次改革的重中之重。
多位行业内部人士称,国家在售电侧确定了电网参与,同时引入简单注册制的方式,传递了“售电市场放开力度大、希望更多参与者”的信号。
售电政策在《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做了更多明确。详情点击
延伸阅读:
售电侧改革打开市场大门 七大企业借势腾飞
专家权威解读!非现货试点地区如何开展电力交易?
此次电改透彻吗?明年即将出台配套文件都有啥?
在《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曾鸣表示:1、售电市场放开确实是本轮电改亮点。对于售电公司的门槛和资质并无具体规定,后续还需要具体操作性细则,但也有针对售电公司的原则性规定设定了资质和门槛要求。
2、现有的发电公司是否介入售电业务,由企业自愿决定。我判断,很多发电企业会参与售电业务,发电企业在国外也都涉足售电业务。而且在目前电力过剩明显的情况下,发电企业参与售电一定程度上可以扩大电力销量。
3、当前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电力行业产能过剩,用电增长速度放缓,在此背景下推动电改,地方政府首要希望电力降价。通过降价,地方政府可以实现解决就业、GDP增长和增加税收的三重目标。我国发电企业还是以国资为主,一味降价可能造成国资流失。激烈的竞争、攀比降低电价还会造成企业破产倒闭等社会问题,要及早考虑到这些潜在问题,筹划解决历史包袱的机制。
4、售电的审批主要是省级政府部门,但同时也有能源监管机构地方分支,两者会协调。目前的交易机构都是以省为单位,分别建立。但同时南方电网、国家电网都在区域筹建统一的交易平台。详情点击
售电市场没有旁观者 新一轮电改你参与了吗?
作为电改配套的售电侧改革出台了相关细则,推进售电侧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向社会资本开放售电业务,多途径培育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售电侧改革的前提是明晰售电侧市场的主体及相关业务。
市场主体包括电网企业、售电公司、用户,其中电网公司定义为拥有输电网、配电网运营权(包括地方电力公司),承担其供电营业区保底供电服务的企业,履行确保居民、农业、重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等用电的基本责任。售电公司分三类,第一类是电网企业的售电公司,第二类是社会资本投资的增量配电网,第三类是拥有配电网运营权的售电公司。市场交易包括批发和零售交易,在交易机构注册的发电公司、售电公司、用户等市场主体可以自主双边交易,也可以通过交易中心集中交易,拥有分布式电源或微网的用户可以委托售电公司代理购售电业务。详情点击
【电改】邢雷:售电放开是改革目的 改变“电老虎”作风
从改革角度看,实现改到位和保稳定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就是在市场化改革前提下实现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尽可能减少各方面阻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力行业稳定,为国民经济提供稳定安全的电力供给。
要实现改革红利的最大化,就必须确保电力体制改革相关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各方必须充分认识到,以市场化为改革目标的电力体制改革是必经之路,只有实现电力体制改革,才能为国民经济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因此,改革是不可阻挡的潮流,这要求我们必须积极投身于改革中,积极履行职责,为电力行业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我国电力企业大多是国有企业,电网企业更是央企。作为国有企业,本身是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竞争的市场主体,同时,作为国有企业,也有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义务,作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基础能源企业,更有必须履行电力普通服务的责任。详情点击
曾鸣:我国未来电力市场啥样?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近期,在9号文的基础上,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推进电力市场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做出了细化规定,明确了总体要求、实施路径、建设目标、主要任务、市场主体、市场运行、信用体系建设、组织实施等核心内容。那么,我国的电力市场应该是怎样的?在建设电力市场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总体来看,我国电力市场的总体设计与我国当前各行业转型、市场化方向相一致,也充分考虑到了我国的基本国情、电力工业的发展现状,是一个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市场化改革方案。其中,“建设形成竞争充分、开放有序、健康发展的市场体系”是整个电力市场总体要求的最终落脚点。
为实现这个目标,《实施意见》提出了电力市场建设的三个主要目标,即电力市场构成、市场模式分类、电力市场体系三个方面。《实施意见》指出,电力市场由长期市场与现货市场构成,市场模式主要为分散式与集中式,市场体系近期主要由区域和省(区、市)级电力市场组成。这基本回答了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的核心问题。详情点击
延伸阅读:
李嘉诚为何选择盎格鲁体系布局售电?
12项必读!《电力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专家解读
电改已是迫在眉睫 售电市场规模将达14458.97亿元
在200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电力体制改革方案》,决定对电力工业实施市场化改革。经过10余年的改革历程,电力行业破除了独家办电的体制束缚,初步形成了电力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
虽然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电力行业某些矛盾和问题依旧突出。其中,交易机制缺失、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等问题仍然突出,造成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节能高效环保机组不能充分利用,弃水、弃风、弃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现行电价管理仍以政府定价为主,电价调整往往滞后于成本变化,难以及时并合理反映用电成本、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保护支出。
“长期以来,电力系统一直在国有控制下实行垄断经营,本次电改牵扯内容较多,相比之前的改革,本次无疑更加深入,在多方面都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操作规程和要求。而这其中重点的思路就是引入社会资本,扩大改革范围。因为只有社会资本加入改革当中来,市场才能逐步市场化,如果还是电力系统自己制定规则,那么改革就无从谈起”。详情点击
推进电改布局售电:发电企业积极 电网条件最好
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电力体制改革亦然。从1997年1月电力行业政企分开,到2002年电改5号文,再到2015年3月份发布电改9号文,我国电力体制改革逐渐深入。11月30日,“9号文”6大核心配套文件出台,电力体制改革继往开来,再次启程。
“电网企业参与售电业务条件最好、竞争力最强。因为对于售电企业所需的硬件、软件条件,电网企业目前均已具备。现有电网企业只需换一个名称即可转身为售电企业。”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说,“但因售电放开会瓜分其市场份额,所以电网动力不足。相比而言,发电企业积极性最高。”
“发电企业参与售电业务,是参与日益激烈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大唐集团公司办公厅政策研究室杨新林撰文表示,“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实现发售一体化,实现发电、售电业务相互协同、相互支撑,能够应对发电侧电量、电价放开的影响,更好实现存量发电资产价值;能够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优化资源配置和战略布局。”详情点击
【评电改】电力市场建设是打破垄断的核心环节
我国目前电力行业垄断程度较高,政府对行业存在较强的管制。市场化的交易机制与价格机制缺失,使得电力资源的利用水平相对较低,电价调整也往往滞后成本变化,难以及时并合理反映用电成本、市场供求状况等,电力资源产品价格发生扭曲。而电力市场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正确梳理电力产业链上垄断性环节和竞争性环节,分别界定政府和市场在各环节上的作用,在市场中引入多元化的交易主体,建立规范的交易平台,不断完善和健全市场交易规则,在兼顾普遍服务的基础上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并监管自然垄断环节价格,建立现代化的电力监管体制,从而激活全电力产业链,提升我国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和利用水平。
同时,电力市场建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涉及的领域环节较多,因此,在“九号文”的基础上,还需要制定专门的配套文件与配套细则,以便推进和规范后续的电力市场建设工作。“九号文”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三放开、一独立、三加强”,即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放开、配售电业务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供电计划放开,交易机构相对独立,加强政府监管、加强电力统筹规划,加强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后续配套文件的编制也是按照核心内容的要求逐步展开。详情点击
延伸阅读:
售电侧改革打开市场大门 七大企业借势腾飞
【观点】发电侧和用电侧都是“不听话的孩子”
【图解】对电网工作的那些误解 你有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