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自己玩,而能源互联网,不乏有习大大、能源局等高层推动,也有像五大发电、电网企业大型国企参与,更有阿里、百度、因特尔互联网企业。大鳄们在布局抢占山头,中小企业也想弯道超车。他们纷纷露峥嵘,谁也不想输在起跑线上。专题链接点击然而现实的事,概念、技术、商业模式、标准都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市场 > 正文

【独家专题】见微知著 能源互联网正改变电网、发电与新能源企业!

2015-12-01 09:29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独家 作者: 程云

智能电网是国家电网自己玩,而能源互联网,不乏有习大大、能源局等高层推动,也有像五大发电、电网企业大型国企参与,更有阿里、百度、因特尔互联网企业。大鳄们在布局抢占山头,中小企业也想弯道超车。他们纷纷露峥嵘,谁也不想输在起跑线上。

专题链接点击

然而现实的事,概念、技术、商业模式、标准都不清晰,能源互联网这一池混水如何越来越明朗?

能源互联网“视角”之辩 

大师级的创始人杰里米.里夫金:智能电网仅仅是电网管理模式的革新,而能源互联网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将全球的电力网变为能源共享网络,使亿万人能够在家中、办公室、工厂生产可再生能源并于他们分享。

杰里米.里夫金 

刘振亚: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实施“两个替代”的必然措施,全球能源互联网将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通道),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实质为特高压+清洁能源+泛在智能电网。

刘振亚

国网能源研究院专家冯庆东:以电力系统为核心,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以接入可再生能源为主,采用先进信息和通信技术及电力电子技术,通过分布式动态能源管理系统对分布式能源设备实施广域优化协调控制,实现冷、热、气、水、电等多种能源互补,提高用能效率和智慧能源管控系统。

冯庆东 

远景张雷:能源互联网将会是可再生能源时代的运行机制,这个机制包含系统、法则、规律和参与方,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有三个要素:人、智能硬件、软件平台,这三要素简单讲是两部分,人+人工智能。

张雷

专题链接点击

对于能源互联网的理解,应从能源行业中长期发展考虑,上承习总书记提出的能源四大革命,和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国家战略,下接能源工业自身发展规律和中国能源发展现实,应将能源互联网定位为:以开放、平等、分享的互联网精神为价值观,深度结合先进信息技术和先进能源技术,面向未来的下一代能源系统。

见微知著能源互联网正悄悄改变电网与发电企业

现在能源领域,是一个可再生能源大量入侵、电力体制改革重启、互联网技术渗透的时间点。华北电力大学曾鸣认为在这种背景下,谁也不可能独善其身?首当其冲是电网公司与发电企业。

能源互联网下电网公司面临的挑战 

第一:竞争主体的多元化。市场化的售电公司、配售一体化公司微网运营商、分布式发电商以及储能设备运营商也可能成为新兴的竞争主体。

能源互联网对电力系统带来的变化

专题链接点击

第二:全新的供用电体系。电网企业面对的不再是传统的“发—输—配—用”单向的B2C电力供给体系,更多“用—配—用”、“用—用”等C2C双向电力供给体系正在形成。

第三,电网企业还要面对多样化的用能需求。一是需求的综合化;二是需求主动化:用户可以依据价格信号主动向系统反映新的用能意愿;三是需求定制化:用户的个性化和自主化程度更高,要求根据差异化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用能方案。

能源互联网下发电企业面临的挑战 

第一:面对多样化的业务类型。一是从传统的发电上网转向发电、配电、售电及DSM等多样化业务;二是从单纯供能到能源流、信息流双向互通后的综合能源服务。

能源互联网运行场景图

第二,面对多形态的市场格局。从传统的“发—输—配—用”单一供能体系转向“发—配—用”、“发—售—用”、“发—用”等多类型共存的供能体系。

第三,发电企业还要面对多元化的新兴技术。从传统集中式发电技术转向分布式发电、储能、微电网技术和集中式发电技术相协调。

专题链接

那些与能源互联网息息相关的元素

(1)微网: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组成单元 

微网或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互联和调度比较灵活,但存在供电不稳定等问题;大电网供电稳定但无法适应大量新能源的灵活接入和动态调度。而能源互联网可以起到衔接作用,综合两方面的优势。

微电网示意图

(2)分布式能源:能源互联网时代的关键能源来源 

分布式电源应用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基础,其分布地域广泛、建设周期短,可就近利用,避免电力在输电过程中的损耗。

分布式能源并网

随着新电改的推行,分布式运营商有望拿到售电牌照,由节能服务商变成售电主体,破除分布式转售电的制度性障碍。如果改革顺利,用电方能在分布式电源构建的能源体系中自由选择电力来源,而分布式运营商可充分保证运营收益率。

专题链接点击

(3)储能:能源互联网不可或缺的环节 

储能在改善能源互联网质量,特别是平抑大规模清洁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带来的波动性,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

储能电站

(4)电动汽车:融入互联网是大势所趋

未来通过光伏和风力发电获得的清洁能源电力经过能源互联网的调配后,可用于电动汽车的充电,实现清洁能源利用的闭路循环。

各路资本纷纷跑马圈地 押宝能源互联网 

不久之前,媒体纷纷报道,国家层面的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有望年底出台,业内人士预测用户侧的能源互联网市场规模至少在5万亿以上。资本未动,布局已经开始,各路资本跑马圈地,尤其是前期经营风电、光伏的企业敏锐嗅到商机,押宝能源互联网、微网和储能。

专题链接

( 来源: 北极星输配电网独家 作者: 程云 )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