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有序开展电能替代,倡导能源消费新模式。在集中供暖、工商业、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热泵、电采暖、电锅炉、双蓄等电能替代技术;在铁路、汽车运输等领域以电代油,提高交通电气化水平;推广港口岸电技术,部署新型船舶岸电供电设施;推广空港陆电、油机改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报道 > 正文

北京:优化配网服务 推进电能替代

2015-11-24 16:11 来源:中国电力报 

《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有序开展电能替代,倡导能源消费新模式。在集中供暖、工商业、农业生产领域大力推广热泵、电采暖、电锅炉、双蓄等电能替代技术;在铁路、汽车运输等领域以电代油,提高交通电气化水平;推广港口岸电技术,部署新型船舶岸电供电设施;推广空港陆电、油机改电等新兴项目。要实现这一目标,可靠的配电网不可或缺。本期我们将目光聚焦部分供电企业,报道其在配电网建设助力电能替代工作的经验,以飨读者。

11月9日,今冬供暖季还未正式到来,北京密云县西湾子新村的李富锦家里已经用上了电采暖,彻底告别了之前脏乱的煤锅炉。李富锦告诉记者,自家电暖热泵试运行以来,室内温度能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虽然前期投入了一些资金,但算上政府补贴,比烧煤要划算很多,也干净多了”。 西湾子新村位于密云水库西北部,是密云地区首个煤改电完工村,密云供电公司承担了包括西湾子新村在内的11个行政村,共1684户农村居民的煤改电工程。

今年以来,该公司以提升用电品质为目标,加快推进线路绝缘化改造、光纤到台区等配电网改造建设,改善农村地区用电质量,确保地区配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

把进度控质量保安全

11月10日8时,密云巨各庄镇塘子村的煤改电改造现场显得紧张而忙碌,施工人员冒着小雨,在新立的电杆上进行着金具组装作业,为后续放线任务作准备。

“上周的降雪,对施工进度造成了严重影响,日间有效作业时间缩短、施工地点分散、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不利因素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现在不管是施工方还是我们管理人员,都在利用一切时间赶进度,确保工程能按期完工。”密云供电公司配网改造指挥部负责煤改电工程的负责人王德敏说。

“为了能在工期紧,任务重的背景下,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制定了一套‘五查一改一总结’监督工作模式。”该公司配网改造指挥部综合组负责人白广介绍,这套工作模式将一个工程分为强化可研、设计、设备验收、运输储存、安装调试、竣工验收和退役报废等阶段,由专人负责查设计、

查物资、查施工,结合监理、技术监督检查组现场检查,形成覆盖整个工程的全环节检查模式。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定期总结,及时汇总到各个部门、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及措施,督促限期整改工作的落实。

“目前煤改电施工地点分散、人员技能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该公司配网指挥部负责人李继森指出,为了让煤改电工程高效推进,该公司成立了专门的安全质量管控机构,落实各级安全责任,依托公司、工程管理部门两级安全巡检组开展安全巡检工作,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确保现场安全巡检的全覆盖。该公司领导轮流值班,每天到岗到位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同时,要求施工监理单位开展自查整改工作,杜绝习惯性违章,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每一个施工现场、每一名施工人员的每一项作业行为的安全。

合力解决棘手难题

自10月中旬起,密云供电公司2015年农村煤改电工程进入全面入场施工阶段,施工内容覆盖10千伏线路、1千伏线路、10千伏电缆、低压电缆、计量表计以及光纤到台区、光纤对接等多个部分。2015年计划新装、换装调容调压智能变压器74台,新增容量18195千伏安。

为确保此项工作有序进行,该公司提前深入现场实地勘查,掌握各村实际情况,集中梳理施工过程中面临的潜在难点及工程实施的后续问题。该公司领导班子多次主动与密云县农委及各镇村协调沟通前期、现场事宜,合力推进煤改电工程。 密云良好的生态和发展环境也造成了大量的树线、线房和圈围等矛盾,成了隐患治理中的一大难点。“树线矛盾涉及用户自身的经济利益,处理起来相当棘手。”密云供电公司太师屯供电所所长孙立臣对此深有体会。

今年,该所辖区内有两项煤改电工程需要开展,树线矛盾则是工程前期令人挠头的问题。“以前多靠企业单干,收效甚微,只有政企携手,才能事半功倍。”据孙立臣讲,今年公司把辖区内负责林业的政府部门人员、相关村的村委会干部聚在一起,逐村逐户研究解决办法,让地区政府、村委会出面,和村民协商清障细节,工作顺利了很多。

7月以来,依托政府支持,太师屯供电所清除树障6304棵,因树线问题导致的事故率明显降低,供电质量大幅提高,为煤改电工程的开展提供了良好保障。

强化外围隐患整治

比起北京城区,密云的电网基础相对薄弱,并且多山的地貌特征以及铁矿广泛分布的特殊地质条件,也使得电网运行环境更为复杂。

“随着煤改电工程在农村的陆续推广,无疑对农村地区电网稳定运行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但线路、设备的运行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密云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主任常新介绍,以密云10千伏大城子路为例,线路全长114.786千米,而供电半径最高达28.67千米。过长的供电半径导致了地区电能质量不高,尤其是在夏冬季大负荷期间更为明显。

为此,该公司今年下大力气对包括10千伏大城子路在内的17条故障频发线路进行了专项整改。整改后,线路在今年发生的事故次数比2014年减少了60余次。同时,针对低电压异动情况,该公司在不合格台区放置电压监测仪查找故障原因。“此外,我们把发生过故障的台区、线路作为历史故障点,每月开展一次全面分析,对新增的故障点,我们会将故障一次性解决干净,并及时做好资料收集工作。”常新说。

可靠的外围供电环境支持,有效消除了电网基础薄弱对拓展电力市场的影响,为“煤改电”工程和即将进入施工投运的158座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工程,提供了优质的电力保障。(王华峰  相英杰 杜静伊)

延伸阅读:

北京:购电后怎会产生阶梯差价电费?

原标题:优化配网服务电能替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